張英 毛鴻仁
本微信公眾號「宣克炅」曾經報導過中晉被查的案件,今天,上海電視臺記者張英、毛鴻仁對於該案件做了進一步追蹤報導,還原了中晉龐氏騙局的本質。
今年4月4日,中晉系實際控制人徐勤和他的高管團隊被上海警方在機場攔下,至此,涉案399億元的理財平臺「中晉」徹底崩盤,其中的「龐氏騙局」最終被徹查。
截至案發,中晉累計向2.5萬名投資者,非法吸收金額累計近399億元。
進入中晉系老闆徐勤位於湯臣一品的豪宅,令人咋舌——巨幅油畫、租住的1200平米豪宅每月租金20萬人民幣。
警方介紹:還有專門的菲傭、廚師、司機、服務人員等人員為徐勤服務。經警方核實,徐勤在湯臣一品還購置了三套600平米的房子。
進入徐勤的豪宅,近300平的客廳打造成了小橋流水的庭院,一隻巨大的鳥籠曾經養了兩隻孔雀。近百平米的主臥裡,一臺牆上的電視機價值近百萬;書房的地上,堆滿了紅酒、高檔滋補品、斑馬皮、獅子皮;起居室裡,各種愛馬仕產品外包裝盒堆成了小山。
警方在其家中搜查時發現了江詩丹頓、愛馬仕、BV、LV旅行箱等高檔奢侈品。
另外,隨意放在桌上、牆角,總金額數百萬的各國貨幣,據說只是徐勤在一次次歐洲、南美、南非、南極之旅中帶回來的零錢。
中晉採購總監陳某說:他有次說過的,他的生活我們想像不到,就算他明天死了,他這一生一世也值了。
初步統計,徐勤個人揮霍的公司資產至少將近5億,包括1.48億元豪車、3億元豪宅、遊艇1390萬,豪華包機遊2300餘萬。
而那麼多的投資人都成了徐勤的提款機,藉助龐大的投資人群體,中晉高管月入百萬,花費900多萬元邀請著名桌球運動員代言,辦公樓均在陸家嘴、外灘金融街等高檔地段租房。
那麼,中晉為什麼能吸引這麼多投資者?
除了許諾的高收益率外,徐進還是花投資者的錢,砸重金為子公司粉飾業績,將泡泡越吹越美、越吹越大。
另外,高檔的辦公場所、著名撞球運動員代言、銷售經理在朋友圈裡的曬富,中晉系一下子貼上了高大上的標籤。與此同時,中晉用10%到25%,甚至400%的高收益來吸引投資者。徐勤定下募資50億元的目標,並為此成立了220多家有限合夥企業。
(包裝賺大錢的美女業務員)
4月4號,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在虹橋機場截獲徐勤,當時,徐勤正準備飛往香港商討借殼上市,同行的包括他年初已經領證、懷孕5個多月的妻子、同為公司高管的殷某。
(包裝賺大錢的美女業務員)
上周五,徐勤等中晉系35名高管和業務經理,被批捕。經調查,徐勤並不是不是網傳的官二代、富二代。
事實上,徐勤出生在普通的工人家庭,自學金融知識,卻一手編織了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
徐勤,35歲,上海本地人,父母都是普通退休工人。1999年高中畢業後,在濟南軍區某部隊服役,期間2003年到2005年在陸軍指揮學院學習。2008年復員後,在滬上某三甲醫院基建規劃處任科員。
2011年11月,徐勤註冊了第一家帶有"中晉"二字的財務諮詢公司,2012年從醫院離職後,徐勤開始了他的致富之路。
徐勤對於這樣一種空手套白狼的做法,沒有任何利潤來源,所有的開銷、支出全部來自投資者的投資款,他自己也心知肚明,這就是一個龐氏騙局。
徐勤面對記者採訪時稱:「自己的吃住行的話一個月在50萬元人民幣左右吧。如何維持這麼大的一個開銷呢?那全部都是投資人的錢。每一筆都是?對。」
初步統計,徐勤個人揮霍的公司資產至少將近5億,包括1.48億元的豪車、3億元豪宅、遊艇1390萬,豪華包機遊2300餘萬。而支撐他奢華生活的,是一個個普通投資者的錢。
接到投資人舉報,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立刻展開前期查證,發現中晉一系列異常後,於4月4日,果斷實施抓捕。
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七支隊楊探長介紹:發現他的整個資金運轉有大規模進出,而且他沒有一個實際的利潤增長點,警方發現資金兌付投資人的缺口非常大,擔心如果徐勤外逃之後,會對整個案件的偵辦帶來很大的一個障礙。
截至案發,中晉繫纍計向2.5萬名投資者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累計近399億餘元,其中未兌付金額超過52億元,涉及投資者1.28多萬名,其中1.1萬多名投資者來自上海。
警方全面追贓 業務員非法佣金也被追繳
5月13日,包括徐勤在內的中晉系35名高管和業務經理,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檢察機關批准逮捕。而全面查處之初,警方就已經開始了全面追贓的工作。
徐勤被警方控制時,中晉系的資金鍊還未斷裂,但警方表示,如果繼續縱容徐勤吹泡泡,只會坑害更多投資者。
警方介紹:包括銀行帳戶,包括車輛,房產、遊艇,都進行了查封凍結扣押。包括一些業務員的佣金、非法獲利這塊,警方都在追繳的過程當中。
經查實,中晉系未兌付金額超過52億元,涉及1萬2千多名投資者。這些錢除了用來償付投資者的本息、包裝公司、購買香港上市公司股權等,更多的是被徐勤個人肆意揮霍。
目前,查封的相關資產權屬仍在確認中,最終認定發還,還需由法院通過判決來裁定。
警方介紹:徐勤經常舉辦各種理財促銷活動,為了募集資金,成立了近220多家有限合夥企業,
在國太系旗下有一家羽泰信息公司,對外宣傳是信息產業公司,但實際沒有什麼業務。為了向投資者展現完美的報表,羽泰信息找到一家第三方公司,讓它以100萬的價格購買羽泰信息根本不存在的項目,這樣羽泰信息就有了100萬的營業額。這個時候,母公司 國太控股 再以110萬的價格,從第三方公司手中把該項目買回來。
(徐勤被警方控制)
再比如,國太系中一家房地產企業,會收購第三方公司的房屋租賃業務,來粉飾帳面。
徐勤稱:他們通過溢價的方式,把這些業務收購到報表裡面,並且為收購這些業務支付了10%到20%的成本,這些資金全部是投資人的資金。
(徐勤被警方控制)
警方介紹:旁人看到他的所有東西、產業公司,都是屬於入不敷出,虧本經營。看起來有營業收入的,但是目前沒有一家是有盈利的。
徐勤不斷玩著左手倒右手的遊戲,假借私募股權基金的形式募集資金,進入國太控股母公司的資金池,再由徐勤統一支配使用。
而120多家國太系沒有任何盈利,每天的支出卻要近500萬元,一個月就是1.5億元。眼看高樓要塌,徐勤急著想把國太系的子公司借殼上市,從而在資本市場實現退出。於是,他在港交所購買了中國創新、中國趨勢、華耐控股三家上市公司股權。這3隻股票都是股價在1元以下仙股。
警方介紹:經查證,這三家香港稱之為"仙股" 就是股價很低,股票成交量很低迷。這個股價有一定的成交,也是徐勤通過自己的左右手在對倒。
中晉系實際控制人徐勤:「我們這些公司走IPO肯定是沒有可能的,只有一種方式,如果要真正退出,只有借殼方式。原計劃打算將我們的子公司能否僥倖通過聯交會的審批,在香港資本市場退出,實現我們的還本付息。」
徐勤坦言:按照證監會證券法的要求,每個證券基金不得向超過50個投資者募集資金。當時設計的募集資金的計劃需要將近200家以上公司 才能夠募集到資金。
「從我們的資金運營模式上來講,就是龐氏騙局模式,並不是用資產的出售來歸還投資人的本金,也不是用資產的利潤來支付投資人的利息。而是使用後來投資者的資金,去支付之前投資者的本息,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龐氏騙局模式。徐勤在看守所裡這樣說道。
【稿件來源:上海電視臺 記者 張英 毛鴻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