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代表抓緊時間整理自己的議案 攝影:李婉露
原標題: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李莉:我為殘疾人代言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婉露):當記者在湖北代表團駐地賓館見到李莉代表的時候,她房間的門開著,正低著頭專注的伏案疾書。李莉解釋說,人大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要趕在截止日期之前把議案寫完,還要找其他代表一起署名。桌子上鋪開著大量的材料和文件。李莉說這次她帶了十份議案來,如果可能,會議進行期間再多寫幾份,因為她實在有太多的話想要說。
如果不是看到她座椅旁邊搭著的拐杖,幾乎難以認出她是一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
李莉的身份有很多,她曾是大冶市豐山銅礦的一名工人,現在是黃石市殘疾人協會副秘書長,同時,她還是武漢音樂學院兼職聲樂老師。但最特別的,還是她人民代表的身份。李莉是十二屆全國人大新當選的代表,也是一位來自基層的殘疾人代表。
在李莉1歲時,右腿不慎摔斷,關節錯位,由於拖得太久,留下嚴重後遺症,導致她無法像健全人一樣行走。可是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又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門,李莉雖然腿部有殘疾,但卻擁有一副美妙的歌喉。還在豐山銅礦的時候,熱愛音樂的李莉就在各種單位文藝活動裡嶄露頭角。她喜歡唱歌,並把動人的歌聲一路帶到了2008年北京帕運會開幕式的舞臺。開幕式上,她和同樣是殘疾人的歌手楊光共同演唱了一首《歡聚北京》,讓全世界觀眾記住了這個美麗堅強的女人。參加完帕運會開幕式之後,李莉拒絕了各種文藝演出的邀請,選擇去圓自己的音樂夢。她報考了武漢音樂學院並順利被錄取,38歲的時候,李莉終於如願成為了聲樂專業的一名學生。畢業之後,她又開始以一名教師的身份,投入到聲樂教學領域。
2013年,李莉被選舉為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年履職的時候,李莉只帶了一份議案來。李莉坦言,彼時的她對於如何履行人大代表的職責還沒有特別深刻的意識,帶著學習的心參加了第一次會議。但是之後兩年,李莉每次都帶了多份議案來。她說,作為殘疾人代表,她有太多的話想說。李莉從不避諱自己殘疾人的身份,她自己曾經深刻體會過作為弱勢群體的殘疾人在求學和就業等各方面遇到的重重困難。看到一些殘疾人的生活,她自己都會感到心痛。她講述了自己認識的一家人和他們患有先天腦癱的孩子的故事,動情之處,淚水湧上眼眶。她說,對於重度殘疾人和他們的家人來說,生理上和心理上承受著常人難以體會的壓力。因為愛,他們傾家蕩產救治自己的孩子,他們擔憂自己離世之後誰來照顧毫無自理能力的孩子,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他們甚至也會有放棄的念頭。李莉可以理解他們,看到他們的無助,她意識到自己能做的就是把他們的呼聲帶到人大會議上,於是,她提出了將重度殘疾人納入低保範疇的議案。
採訪結束後李莉(前)代表與記者合影 攝影:王麗麗
曾經有一次,在一家駕駛學校調研時,李莉從教練口中得知,同樣的學習內容,同樣的教練教授,殘疾人反而比起正常人能夠更快的掌握駕駛技術。常人兩周學習的內容,很多殘疾人學員一周就完全掌握了。教練告訴李莉,他以前從沒意識到,殘疾人是如此的聰明。聽到這句話,李莉想到,社會上招收殘疾人的企業讓他們從事的多是機械和簡單的體力勞動,但是實際上殘疾人是有能力參與腦力工作的,於是,她又準備了進一步開拓殘疾人就業渠道的議案。
從殘疾學生義務教育之外學費減免、殘疾人就業保護,到對福利企業優惠性稅收政策的調整等一系列議案,李莉的關注點始終離不開殘疾人和殘疾人的生活。生活中所見所想所感,李莉把它們都一一寫進了自己的議案裡。李莉說,來自基層的代表要把最普通的百姓,最需要關注的群體的呼聲傳達出來。這就是人民代表的責任,也是大家選舉她的初衷。
中國有8500萬殘疾人,李莉深知自己的責任,她要為中國8500萬殘疾人做代言,要做他們的傳聲筒。李莉坦言,未來如果能在全國人大看到更多殘疾人代表的話,那麼殘疾人的聲音就能傳達的更廣泛,殘疾人的利益和需求也就能得到更多的重視和滿足。
今年2月5日,《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出臺。李莉說,看著這份文件,她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中國政府為了提高殘疾人生活水平和質量,正在做出積極的努力。李莉說,殘疾人雖是弱勢群體,但他們和健全人一樣,有著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她盼望著,殘疾人也能和健全人一樣,便利的出行,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行進在實現小康的發展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