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季播出的《樂隊的夏天》都像是某種催化劑,喚醒了略顯疲態的人們,引出大家內心的那股躁動且久久消散不了。你會跟隨著節拍開始搖動,也在音樂給予的這些自由中認識了一個又一個樂隊。如果後者是《樂隊的夏天》為你帶來的新認知,那麼躁動與自由並不僅僅停留於此,還有多少樂隊值得你來認識一下?《樂隊的夏天》沒告訴你的,我們先來同你耳語一番。本期我們特別邀請了 6 位同音樂領域相關的人士,為你延展出更多答案。
SugarHouse 糖屋派對品牌主理人 / DJ
Q:你平時都在關注哪些樂隊?
A:個人比較愛嘻哈、爵士類的組合和樂隊,比如 Fugees, The Roots, BADABDNOTGOOD, Kamasi Washington 和他的樂隊等,比較喜歡老靈魂的東西和有精神寄託感的音樂。
Q:最近有在看《樂隊的夏天》嗎?其中自己比較喜歡的樂隊是哪一支?
A:這季《樂隊的夏天》裡的木馬樂隊,Carsick Cars,Joyside 都是我上學那會從家裡逃出來看的樂隊。想起那個時候熱血青春的自己,攢錢就為了買匡威然後夜裡跑出去看演出穿,特有面兒哈哈。這季樂夏除了是看節目,也是讓我回顧那個時期的自己,以及那段美好的人生經歷。
Q:那再往外看,還有其他什麼推薦的樂隊嗎?比如你會覺得他們也能準備一下參加樂夏第三季。
A:喜歡的可能更多屬於音樂人+製作人組合類,也都是偏嘻哈、R&B、爵士感覺的,比如 Chacha+小老虎+Soulspeaks,阿克江+VISUDY,這些都算是國內做得比較成熟的,並且有文化在的音樂人。
Q:其中有誰的 live 是你看了印象特別深刻的?
A:喜歡 ChaCha 和樂隊的現場,很空靈,只有聲音和旋律在空間內來回縹緲,是一種很純淨的音樂氛圍,他們聲音的感染力很強大,完全不需要其他因素來渲染。推薦大家聽一聽小老虎/唐人踢/ChaCha 的《飛盤》。
Q:你喜歡的樂隊都有哪些?
A:因為職業原因,對這方面需要關注很多,自己也真的喜歡聽。比較喜歡 Mac Miller, David Bowie, 還有 MJ,他們其實也都是有樂隊的。其他還有比如 Mild High Club、Hiatus Kaiyote、Khruangbin 這些。
Q:《樂隊的夏天》你有看嗎,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
A:其實參加《樂隊的夏天》的有很多都是我特別好的朋友,比如新褲子、後海大鯊魚、重塑雕像的權利、Carsick Cars、Mandarin。我喜歡這些樂隊倒不是說他們是我朋友的緣故,本來也是因為優秀才變成朋友的。
Q:有沒有哪支樂隊在你的私藏列表裡,而他們也很適合《樂隊的夏天》這一類音樂節目?
A:明堂唱片的地磁卡我還蠻喜歡的,以及臺灣的一些樂隊和音樂人,比如落日飛車、9m88 都很不錯。
Q:比較好奇,你對於樂隊的喜愛一般會有哪些標準?或者說樂隊有哪些特質會吸引你?另外也再跟大家分享下你平時聽的比較多的樂隊吧。
A:我的判斷很簡單,首先是樂隊成員的形象,每個人的氣質、穿著、表現出的意識形態,再就是每個成員的專業技術,一般演奏技巧高超的我都喜歡。國外樂隊我比較喜歡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的,比如 The Doors,還有七八十年代的 Talking heads,再往後還有英倫風格的 Radiohead,玩後搖的 Mogwai。
Q:再來聊聊國內樂隊吧,都有哪些你覺得還不錯,但相對來說目前還沒有太多人了解的?
A:國內其實有蠻多不錯的樂隊,但要說是目前還沒怎麼被大眾熟知的,這就比較難了。因為就我理解,國內情況大概是這樣— 稍微能夠嶄露頭角的基本都被各個組織或廠牌給籤了。
如果拋開這些元素,只談個人喜歡的話,我可能停留在九十年代,也就是魔巖三傑那會兒,那會兒我還在上高中,大家一般聽樂隊並且受到影響差不多也都是在那個階段。再說回來,那個年代其實資訊並不是很發達,但他們卻達到了不可替代的高度。再到中期後期,你再去看國內的樂隊,可能在形態和氣氛上就很少有像他們這種,能夠一下就讓你激動起來的樂隊。
說到樂隊,拿 The Doors 舉例,他們在六十年代末就已經加入了電子樂器、類似於電子琴的設備,所以我理解的樂隊形態更加廣義,比如這種幾個成員組成的一個組合都可以被看作是樂隊。
其實我覺得,國內的樂隊文化發展到中後期有在面臨著瓶頸期,基本沒有特別偶像級、一出來就很風靡的樂隊。但這可能同年代有關係,國外遇到的情況也相同,自 2000 年以後音樂形態等等都在走下坡路。我的理解是,大家可能也都在尋找究竟什麼是「新」的東西,而那些往昔的精華可能沒有被很好的傳承,這也許是問題所在。而《樂隊的夏天》作為一個成功的綜藝節目,將樂隊以及音樂形態帶給了更多受眾,但我也希望此類綜藝節目能夠真正幫助到一個產業,畢竟我們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去探索。
Q:如果讓你推薦一首很值得聽的樂隊歌曲,會是哪一首?
A:我很喜歡The Doors 的《Light My Fire》,這首歌很長,中間有大段的鍵盤手 solo,印象還是蠻深刻的,也算是我最喜歡的搖滾樂團的一首代表作。
Q:最近喜歡的樂隊是哪一支?來給大家介紹下吧。
A:近年最喜歡的一支樂隊應該是 Xex,他們是一支來自新澤西州的合成器樂隊。Xex 在 1980 年推出的專輯《group: xex》非常好聽,這張專輯雖然主調是冷酷又冷峻的合成器聲,但暗藏的憤世嫉俗的幽默、舞蹈 / 派對的氣氛非常迷人。
Q:樂隊身上一般會有哪些元素會特別吸引你?你在喜好上會設一些標準嗎?
A:其實我真的沒有什麼標準,聽歌完全是看心情,但我覺得一支優秀的樂隊,應該具備超強的聯想力,通過歌詞、節奏、視覺畫面與聽眾產生互動。例如,我以前很喜歡的一支樂隊—— my little airport,他們簡單直白的歌詞還有相對溫和的節奏,會讓我聯想到現今的香港文化,想起了在香港躺過的天台、去過的碼頭、到處陡峭的斜坡,還有在小巴裡昏昏欲睡的我。
Q:那麼說幾個你很喜歡的樂隊吧,他們目前可能還沒上過什麼綜藝節目。
A:中國有太多好的樂隊了,地藏樂隊、荒事樂隊、新青年理髮廳都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他們不比站在臺上的其他樂隊差。國外的樂隊也有很多喜歡的,最近聽得最多的應該是一支叫 YĪN YĪN 的樂隊,主要的風格以 psych pop 和 funk 為主。另外,美國的一支二人樂隊 sparks、the lemon twigs 還有奧地利的樂隊 bilderbuch 我也很喜歡。以上提及的樂隊,其實並沒有特別的推薦理由,主要是他們的歌聽著讓我很舒服,聽得出來確實是有將心思放在寫歌上。
Q:剛剛提到的樂隊中,你都有看過誰的現場?感受怎麼樣?
A:在國內看過一次地藏樂隊和新青年理髮廳,感受很不一樣,地藏當時的現場非常燥熱,頭都要被後面的人撞飛了,腳也痛了一個星期,但仍然很開心。新青年理髮廳的現場又是另外一種氛圍,和地藏不同,新青年太溫柔了,現場非常放鬆。推薦一首新青年的《香港仔》,歌詞直白、膾炙人口,配合鋼琴聲能順利趕走堵車的壞心情。至於地藏樂隊,我似乎無法推薦一首歌,這是一支一定要去聽現場的樂隊。
Q:你平時比較關注哪些樂隊?
A:Einstürzende Neubauten / The residents / The soft moon / Joy Division / crystal castle / massive attack…
Q:最近大家都在追《樂隊的夏天》,你也有在看嗎?有沒有自己特別喜歡的樂隊?
A:有在看。喜歡重塑雕像的權利,也喜歡 Mandarin,重塑不用多說,非常德系,在音樂的邏輯結構以及細節的縝密處理上非常厲害。也很欣賞 Mandarin,看他們會生出些感觸—— 年輕人新生無限的可能性與敢於突破的態度真的挺讓人感動,這些 young blood 或許會對前方抱有某種不確定,但敢於探索與向上的那股勁,再配合技術方面的努力是非常可貴的,這樣的人一定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Q:給我們推薦一些還沒上過《樂隊的夏天》,但很有可能會被導演發現的樂隊吧!
A:喜歡 Forests,Scattered Purgatory,還有髒手指 。儘管社會大環境很嘈雜,但還有這些堅定自我意識,並且敢於拋出態度,展現自己個性的人兒。具體你還得自己品。
Q:有沒有哪支樂隊是你看了現場感覺特別衝擊、特別過癮的?
A:我倒是很久沒有看過樂隊演出現場了,2018 年初回國後就一直在忙 44KW。上一次音樂宣傳看樂隊演出還是在倫敦 O2,看的是 Massive Attack 的現場,那次真的是讓我冒雞皮疙瘩,現場演出配合了燈光以及 visual 來批判戰爭暴亂,傳達諸如敘利亞難民、北約轟炸、氣候變暖等一系列信息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Q:你比較關注的樂隊都有哪些?也跟我們分別說一說自己關注的原因吧。
A:Goldfrapp 冰晶樂團 — 高中時期關注的第一個電子音樂樂團,也因此購買了人生中第一張屬於電子音樂的實體 CD;
The Prodigy 超凡樂團 — 同樣是因為高中時偶然聽到同學在放他們的歌,立馬被圈粉,且一直喜歡到現在,他們也是影響我現在音樂風格的電子樂團。
The Chemical Brothers 化學兄弟 — 我認為他們是電子樂團中最有魔性的雙人組樂團,屬電子音樂中少數會令人愉悅的催化劑。曾經去過一次他們在東京的演出現場,被舞臺裝置震撼到了!
The Blaze — 近幾年喜歡的電子音樂雙人組,聽他們的音樂會讓我覺得有安全感。他們的作品主要是屬於 progressive 類型,人聲部分比較多。我非常喜歡主唱的聲線以及 Music Video,都非常有感染力。
Q:你在音樂上有什麼喜好嗎,或者說你會特別留意樂隊的哪些特質?
A:我比較偏向電子樂類型、風格以電子合成為主的樂團會是我的首選。然後因為自己本身也是服裝設計師和造型師,所以也會習慣性關注樂團的造型風格,但後來發現其實很多電子樂團都不太在意穿著哈哈!
Q:國內有哪些樂隊是你覺得還蠻厲害的?而相對來說,大家可能對他們還不太熟悉。
A:幾年前很喜歡一個叫 AM444 的雙人樂團,是國內少數以電子音樂為主的樂團,可惜的是這類型風格在國內還不是很受大眾的歡迎。女主唱是來自上海的獨立音樂人 ChaCha,聲音與唱腔很對我的味。另一位也就是 Jay Soul 則是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音樂製作人,從小受到 80、90 年代 hip-hop 影響的他在音樂中加入了很多 funk、jazz、dub、electronica 和 soul 的音樂元素,他的音樂作品也被不少熱門電視劇和電影採用,他自己也有同很多厲害人物合作過。
除了 AM444,還很喜歡我的好朋友的樂隊 — 白目樂隊。常常一起蹦迪外,也經常一起合作秀場音樂和演唱會。他們是屬於臺灣地下樂團中數一數二火辣的樂團,去年在國內的巡迴演唱會上,特意設計了一套火辣的表演服,這才發現其實在國內不算很紅,但臺下還是有挺多唱得忘我的瘋狂粉絲。
Q:分享一個讓你印象很深刻的樂隊現場吧,當時現場又是怎樣的景況?
A:2015 年有在東京 SUMMER SONIC 看過 The Chemical Brothers 的現場表演,那會兒實在太熱,再加上現場人山人海,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在看演出。
但他們經典的巨型裝置一啟動,加上巨型音響把重音都打出一陣風,給你一種胸腔都要爆裂的感覺,真的太震撼!
我再推薦兩首歌吧,一首是 AM444 的《神經末梢 (Shen Jing Mo Shao)》,很適合一個人在家的夜晚獨自小酌來聽;還有就是白目樂隊的《死男孩 (Dead Boy)》,算是當前最紅的一首歌哈哈哈!
感謝《樂隊的夏天》將一波又一波的樂隊帶到大眾面前,也感謝其他所有帶給我們好音樂的 bands。你以為自己被生活折騰麻木了,但只要音樂響起,你還是可以被點燃,可以去做個自由的大人,任性一點也不要緊。
採訪、編輯 E2
圖片來源於網絡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你身邊有顏值與才華兼備的校花校草嗎?
又有哪些優秀且有趣的社團想要推薦?
點擊左側二維碼關注尼龍,也歡迎 Email 至 nyloncampus@huashengmedia.cn 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