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為什麼沒有香港樂隊?

2021-02-20 搶耳音樂

當九連真人用客家話、斯斯與帆用常德話唱出120+分數的時候,我內心還是非常欣喜的。因為傳播/推薦獨立音樂如果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發掘那些新鮮的聲音,給予他們更多可能性。

沉浸在過往,被高超的技術吸引,覺得有商業價值,能掙錢……這些不是不要,也不是不好,而是不應該排在第一位。

01

上周第一期《樂隊的夏天》播出的時候,本來打算寫一篇也蹭個熱度,但是鑑於當期節目展示的內容,關於音樂本身的實在有些蒼白,就第一次打退堂鼓。

之後,想了一個角度,用《超級樂隊》來對比《樂隊的夏天》。結果,有自媒體用了幾篇灑灑寫得透徹。而我依然是盯著電腦幾天,再次合上了電腦。

神仙節目神仙組合,強烈推薦

期間,幾乎每一篇評論樂隊夏天的自媒體文章都看了,有用數據說話的,有批評中帶鼓勵的,有說風涼話的,有一味貶踩的,還有疑似付費小軟文的。

不予評論,大家說得都有道理。

以及,自媒體的其中一個目的不就是為了給自己漲粉麼?不要處於太高位子給自己下不來臺才是正經。

02

之所以沒好意思寫的第三個原因,是搶耳和樂隊的夏天有個小淵源。過程正好能回答本文標題中的問題。

大概在去年10月底,「雞飛」之前,搶耳團隊從兩個不同渠道得到了節目組的邀約,希望我們牽線找一些香港樂隊。

好看的雞飛

於是,先巴拉巴拉彼此介紹了項目,然後了解了節目組意圖之後,我們提交了一堆樂隊名單過去(大概十幾支),都是香港的。

然後,令我們很感觸的是,節目組居然一直不拉地全部聽完了,以及自己還找了其他一些香港樂隊。據不完全了解,起碼有三四十支。

幾天後,節目組給我們一個名單,上榜的有五支,希望能有機會見面聊聊。約好後,她們專程去香港聊。

好看又好聽又好玩的雞飛

又過了幾天,她們果然出現在香港。晚上看「雞飛」,白天聊樂隊。

03

大家知道的,獨立音樂與綜藝節目原來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所以這件事本身是有難度的。

果不期然,有三支直接拒絕了(其中,有一支正處於暫時休團中,名字大家應該能猜到)。

鬆了一口氣,好歹有兩支願意見一下。

香港的寶藏樂隊

和節目中痛仰說的那樣,節目組幾位導演年紀不大,似乎都是90後小姑娘,真的特帶勁特認真——直接把兩支樂隊打動了,當下建立了友好的初步合作意向。

於是,搶耳作為「紅娘單位」,感受到雙方的心意後,露出了欣慰的姨媽笑。

當然,樂隊也沒有說百分百就會去,節目組也沒有說接觸了就一定可以安排上節目。還有諸如檔期安排、節目前期溝通、細節形式等很多很多事情要處理。

04

由於不是職業紅娘,我們與節目之間,我們與樂隊之間,都沒有任何法律上、經濟上…………的關係,之後,我們就放任雙方自由戀愛了。

再之後,聽說那兩支沒有在最終名單裡。原因不是因為樂隊不行,也不是節目組不好。反正就是,造化弄人。

作為紅娘,當然深深可惜。其中樂隊A,目測是上了以後一定可以紅遍祖國大江南北的;而樂隊B,作品也非常吸引人,只是樂隊成員都從事非常高技術含量的工作,估計請不到假,有點心理準備。

應對不如意,並非只能死磕

總之,知道他們最後沒有上節目,還是有點可惜。但是轉念一想,人生路就這麼長,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能強求。

更何況,上節目是否等於快速通道,很難說:即使節目真是加速器,也難保一定是加速走紅,而不是加速解散。

05

期間,知道導演組後來又篩了一次香港樂隊,似乎有另一支與樂隊A一起走到了某個程度。最後,也沒成。於是,就有了「沒有一支香港樂隊」的情況。

在有限條件下,無論節目組還是樂隊們,都盡力了。

06

剛看了樂隊的夏天第二期,肯定比第一期好看。第一期只記住了:皇后的大眼睛、旅行團的藍衣服、six for one和安睡褲。

最後一個,實在太搖滾了。正考慮要不要買回來,公司同事每人發一包作為福利。

第二期節目,先是被九連真人感染了。因為是廣東樂隊,也因為他們好,莫名想到五條人……還因為連平的菜很好吃,所以要給多幾個由衷的贊,雖然沒啥鳥用。

被Mr Woohoo震撼了。有兩點說明:1、和運動相關的活動,真的有人種和性別的差異,不是歧視;2、如果他們出局,我也不會去投票,因為雖然節目雖然目前還錯了,但也不一定要上。

一直覺得玩樂隊橫跨文體兩界

心疼斯斯與帆,成立幾年了沒有用過耳返。但彈錯音,說話小聲都不應該是拿高分的理由……現場情況看,明顯是觀眾給加憐惜分了。

Click#15,現場表現和翻白眼技術一樣贊,虎皮衣服讓暈血症的我有點晃,以及你們大大出名後,中間那個#是要怎麼讀:克裡克井十五?

痛仰沒話說,目測和我們一樣是被導演組小姑娘給感動到的。

07

原諒我們,曾經把樂隊夏天的樂隊分成三個組:1、大公司組或有關係組;2、散兵遊勇組;3、沒聽過組。

預測過結果,就是五支獲勝單位不可能都是1,極有可能是:1為主+個別2和3,至於哪個黑馬將和1裡面的大咖廝殺,然後~~就不知道了。

從規則的角度來說,把痛仰和斯斯與帆放在一個賽道~~怎麼下得了手?

從情懷角度來說,那幾隻牛掰樂隊,無論淘汰誰,大家都不好過。

從五感的角度,色彩和燈光讓眼睛有點累,聲音太完美耳朵有點魔幻感。

其他……嗨,搶耳博覽的工作也迫在眉睫,下半年搶耳巡演的很多細節還沒搞掂,大半夜我瞎操心啥!!!

08

最後,香港樂隊沒能出現在《樂隊的夏天》,甚至沒有一支粵語樂隊(九連真人暫時算客家話樂隊),並不表示港樂或粵語音樂後繼無人。

搶耳這幾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推廣。比如廠牌計劃、搶耳巡演、搶耳全球。

所有的好音樂,我們都願意盡所能去提供平臺和機會。

比如搶耳博覽(搶耳展演和響朵音樂節),36支演出單位,差不多有一半估計你沒聽過。

去年展演現場的hirsk,聽說要改成「人機大戰」

其中就有一支上臺次數僅為個位數卻依然非常酷炫的某樂隊,一定會讓大家耳目一新。

至於阿水的R.O.O.T,我們並沒把他當新人看,而是繼Mike Orange之後,很蹭著分享一些他在音樂上的新感受。

能掙錢不是我們選樂隊的第一標準,

能出名也不是,

音樂好才是。

Music first!

以上除了最後一句,都是本人僅代表個人身份的瞎扯,以下才是正經要推薦的:

搶耳博覽2019倒計時3天

響朵音樂節倒計時5天

還有少量席位,錯過就要再等一年。

詳見:

麻煩主辦幫問下,可否請惘聞來一段清唱?

從中環到九展,給你介紹一個很好味道的香港

搶耳博覽|除了響朵音樂節,還有另外三場免費的演出

*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搶耳音樂所有,

如需進入響朵音樂節演出群

或了解搶耳博覽更多詳情

請添加搶耳音樂客服號。

響朵音樂節購票二維碼

搶耳音樂系列項目是由多位業內外專業人士發起的一個推廣原創音樂的品牌項目,包括搶耳廠牌計劃、搶耳全球、搶耳博覽、搶耳巡演等數個部分。

搶耳博覽項目贊助:KITEC(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搶耳音樂廠牌計劃項目贊助:CreateHK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樂隊的夏天》沒有金屬樂隊?
    每次看《樂隊的夏天》的時候我都有這樣一個個疑問,為什麼這個節目沒有我愛的金屬樂隊!!!是我們的音樂風格不受人喜歡?是我們的作品不夠突出?還是這個節目組覺得聽金屬的人少?顯然這些都不是原因,我想既然在節目上沒有看到金屬樂隊表演,沒有滿足廣大金屬樂迷的欲望,那現在我們就辦一場專屬於金屬樂隊自己的演出!雖然我們的樂隊沒有「夏天」,但我們的樂隊有秋天、冬天和春天!
  • 樂隊沒有夏天.
    很久沒有被一檔綜藝節目氣出腦溢血了。上一檔創造了這個成就的節目還是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某一集。但是,按照我一貫包容的態度,一開始我的確找不出《樂隊的夏天》是如何把我氣出腦溢血的:我也組過樂隊,樂隊也要恰飯要走秀要上臺要賺錢。
  • 《樂隊的夏天》為什麼變味了?
    與上一季的低開高走不同,這一季的《樂隊的夏天》確實一開頭就很好看:這一季音響、燈光和舞美比上一季更好,也沒有那麼多讓人蛋疼的「偽科普」時間(諸如:朋克就是簡單雷同),甚至樂隊的表現也沒有上季那樣車禍到只能一剪梅的。但老觀眾依然會覺得有些不對勁,就是那種隱約的「不是那個味兒」的感覺。
  • 《樂隊的夏天》為什麼沒有邀請二手玫瑰樂隊?_澎湃新聞-ThePaper
    X 《樂隊的夏天》為什麼沒有邀請二手玫瑰樂隊?已輸入0字 提交 有1個回答 王碩 2019-07-18 樂隊的夏天邀請了二手玫瑰
  • 樂隊的夏天,我們的夏天
    這個夏天,《樂隊的夏天》火了。這檔音樂節目與其他音樂節目不同的是它沒有拳拳到肉的叛逆和旁門左道的邪氣,有的是對音樂的表達。在音樂裡,他們殊途同歸。他們用音樂書寫理想,守護情懷,表達態度。儘管他們在慢慢老去,但還有一顆年輕的心。那麼,我們呢?正值青春的我們對理想、對生活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樂隊的夏天2
    我覺得這幾個主持不行,太綜藝了,沒有深挖樂隊的創作背景啥的。有的時候覺得他們四個在自嗨,沒和樂隊形成聯結,根本沒有帶觀眾去了解樂隊。哦我知道為什麼了,對比第一季,就是因為主持人的音樂背景不夠。「世界上沒有樂隊也可以照常運轉,但是如果有,那就太牛了,群星閃耀」好感動更喜歡看樂隊表演自己的原創作品,那才是一個樂隊的原生力量。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五條人贏得了這個夏天,可搖滾樂隊們並沒有
    贏的為什麼是五條人?原因很簡單作為一名搖滾樂迷,如果在《樂隊的夏天》開播之前說「我不太喜歡五條人的歌」,那麼大家不會對你抱有什麼懷疑。可如果時至今日還有人表達自己不喜歡五條人的話,仿佛就已經喪失了一種政治正確。
  • 為什麼《樂隊的夏天》的樂隊從來不提當年的Beyond呢?
    是否影響過樂夏裡的一些樂隊?一定是的。但這個問題讓人反感之處在哪兒?在於它背後的粉圈思維:不分場合地為偶像打call,看到偶像沒被追捧就不舒服,要鳴不平。有一種「你們不提我偶像,是你們不對」的感覺。這會敗壞Beyond的路人緣。當然,就如評論區有人提醒我的,提問者說不定是個反串黑,故意給Beyond招黑呢。
  • 《樂隊的夏天》讓我們看到歌手對樂隊的執著
    當馬東問到白舉綱之前為什麼拒絕了第一季《樂隊的夏天》的邀請,他說到因為「上面」的決策。其實這些年,他一直都在以樂隊的身份參加各類音樂節,他非常渴望能夠以樂隊的身份被認可,這也是他為什麼來參加樂隊的原因。
  • 樂隊的夏天真的是樂隊的夏天
    最近可能由于是之前關注了下五條人樂隊,所以,瀏覽網頁時,給我推送了好多樂隊的夏天的信息,所以,抽空看了下,也算是對音樂愛好的支持吧。《樂隊的夏天》是一檔原創音樂綜藝節目,由相關名人擔任超級樂迷。該節目集結了不同風格的三十餘支樂隊,通過不同主題單元的內容設計及音樂表演,角逐中國HOT5樂隊。
  • 《樂隊的夏天》:這不只是大牌樂隊的夏天,也是中國樂隊們的春天
    必須要承認的是,節目的音樂性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首先參加這場「夏天樂隊大狂歡」的樂隊,幾乎都是音樂上的職業選手;其次是坐鎮「評委席」的張亞東,這種神級人物居然都能答應做綜藝節目,簡直就是一個行走的品牌保證了。張亞東對於音樂的點評,愣是每個字都無懈可擊。只不過,這首喜慶的《嘿!姑娘》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場,其實開場的歌曲,如果你們沒看過節目,估計是猜到鐵樹開花都猜不出來。
  • 《樂隊的夏天》VS《我們的樂隊》,樂隊的solo與樂隊的養成
    繼去年掀起一股樂隊小熱潮的《樂隊的夏天》節目之後,今年的《我們的樂隊》又開啟了新的帷幕。可以說,樂隊類綜藝的熱潮還在繼續膨脹、發酵,但兩者定位有著不顯著的不同,如果說前者是樂隊的solo,那後者更像是樂隊的養成。樂隊的夏天帶著脫口秀標籤的馬東老師,蘇打綠樂隊出身的吳青峰,金牌感性的音樂製作人張亞東,和31支樂隊,一起火熱了2019年的夏天。
  • 《樂隊的夏天》————樂隊的夏天真的到來了嗎?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33支樂隊將燃炸這個夏天,讓更多的人走進樂隊、了解樂隊,原來除了主流音樂外,還有這麼多豐富多彩、風格迥異的音樂類型, 原來音樂可以更搖滾、更瘋狂。達達樂隊帶來回憶情懷的《南方》 ,光芒萬丈的福祿壽三胞胎姐妹 、頂流出圈的後海大鯊魚,老牌樂隊重塑、木馬的炸場演出….。
  • 樂隊的夏天:刺蝟樂隊的音樂,具備老樂隊的獨有情緒
    其實樂隊音樂對我來說,他和說唱類似,都是因為需要宣洩情緒,傳播情緒而存在的。樂隊獨有的魅力,就在於他的情緒感,就像1994年12月7日,在香港的舞臺上,有幾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他們在中國搖滾樂勢力的舞臺上,盡情宣洩自己的情緒,傳達自己的情緒。這才有了後來的何勇,竇唯等。
  • 《樂隊的夏天》:一次對樂隊文化的重塑
    冠軍獎盃最終由重塑雕像的權利樂隊捧得,主唱華東感言:「如果今天在某種意義上說算是一種勝利的話,那麼我認為不是『重塑』的勝利,這是音樂的勝利。」夏天過去了,《樂隊的夏天》卻將它的熱度延續至深秋。從「每周祭出一個樂評人」,到相約「去撈五條人」,再到被節目重塑、越來越「萌」的華東,「樂夏」給走出疫情困擾的觀眾帶來了別樣的歡樂。不過也有很多人質疑節目的娛樂傾向。
  • 樂隊的夏天,沒有TA怎麼「型」
    2019年,#樂隊的夏天#以8.8分的豆瓣評分,70+微博熱搜成為綜藝黑馬,掀起了一場國內樂隊文化的全新浪潮。今年,#樂隊的夏天2#踩著夏天的尾巴到來, 集結了33支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中國青年原創樂隊,再次燥熱一夏。  就算你沒準時守著屏幕追#樂隊的夏天2#,也應該在微博上感受到了這檔綜藝的火熱。
  • 《樂隊的夏天》,文案寶藏!
    已經很久沒有聽歌,這個夏天,因為《樂隊的夏天》,內心熱血澎湃的小宇宙仿佛又開始了沸騰。雖然《樂隊的夏天》在這個夏天已經落幕,新褲子、刺蝟、痛仰樂隊、Click#15、盤尼西林進入HOT5,可對於觀眾來說,這場比賽無論結果,來自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格的國內31支樂隊,他們都成為了贏家,感謝他們給我們這個夏天帶來最high的音樂盛宴。
  • 許億:《樂隊的夏天》為什麼不喜歡那些臺灣樂隊
    為什麼不喜歡這些來自寶島臺灣的樂隊呢,因為他們和我們理解的搖滾很不一樣。《樂隊的夏天》的總體定位至少在我們這些觀眾的角度還是在搖滾精神上面。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往往會把與氛圍不搭調的東西拿掉,如果拿不掉,就有會生厭。第八期,臺灣的Mr WooHoo終於被刷,於是遊幕一片叫好。何也,大家說到底還 是嚮往純粹的東西。這和Mr WooHoo的音樂無關。
  • 當年的beyond樂隊為什麼還沒有草蜢和太極樂隊出名?
    這樣的成績讓當時的Beyond也是一直有一種「千年老二」的感覺,其實當時黃家駒也是一直想不明白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都喜歡流行的情歌之類的,在他看來其實不是真正的音樂。其實說白了不是草蜢樂隊壓制Beyond,是整個香港娛樂圈,是那種商業利益還有就是在這種大環境下,為什麼當年草蜢樂隊更甚一籌的原因吧。
  • 樂隊的夏天 | 搖滾樂隊與時裝的變遷
    30年過去了,在今年的夏天之前,搖滾似乎沉寂了很久。  今年6月,一檔橫空出世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將搖滾樂隊重新帶回大眾視野,打開了一代人青春的記憶,關於搖滾樂隊黃金時代的記憶,賺足了大家的熱淚和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