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0多檔的音樂綜藝節目,還能怎麼玩?

2021-02-14 道略音樂產業

策劃:周嫻,撰文:李淵航

音樂與音樂類電視節目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依舊,儘管樂壇不景氣,但並不妨礙音樂類綜藝節目的紅火。

《看見你的聲音》、《我想和你唱》正在熱播,《誰是大歌神》剛剛落幕,《跨界歌手》即將首播。再加上今年夏季回歸的《超級女聲》以及網絡平臺製作的《十三億分貝》等,音樂綜藝節目市場的競爭格局將在今年變得更加激烈。有媒體統計今年,各大衛視與視頻網站上線近30檔音樂類綜藝節目,不同節目各類新玩法層出不窮,讓觀眾挑花了眼。

我想和你唱

音樂節目「井噴」,有人歡喜有人憂

從草根選秀的1.0時代,到職業歌手競演的2.0時代,螢屏進入綜藝與音樂結合的3.0時代。

有媒體不完全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各大衛視或視頻網站上線近30檔音樂類綜藝節目,競爭越來越激烈,不玩新花樣,即使是曾經創造過奇蹟的節目都可能「存活」艱難。比如《超級女聲》,今年其海選已結束,不過無論是觀眾,還是音樂記者,都感覺今年的《超級女聲》似乎很難激起多少水花。

有評論認為,音樂節目經歷了一條變化曲線:從「素人+音樂」的音樂夢想時代,到「明星+音樂」的明星宣發時代,再到「音樂不重要,重要的是玩法」的音樂玩樂時代。

在當下的音樂綜藝節目中,音樂的比例正在遞減,綜藝的成分逐年升高——業內將之稱為3.0時代,即從超女選秀式草根PK的1.0時代,到《我是歌手》等職業歌手競演的2.0時代,再到如今,螢屏進入綜藝與音樂結合的3.0時代。

今年的音樂節目不僅數量多,種類也更加豐富,包括素人競技、歌手競演、偶像團體養成、音樂遊戲等形式應有盡有。優酷土豆音樂中心總經理李宇曾表示:「音樂綜藝節目市場還會增長,市場飽和的臨界點還沒有到來。」

節目的多樣,讓觀眾有了更多選擇,而談及音樂節目的「井噴」,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並不樂觀,劉歡就曾直言:「再好的礦山也經不起掠奪式的開採。」

音樂節目數量多,種類也豐富,包括素人競技、歌手競演、偶像團體養成、音樂遊戲等形式應有盡有:

音樂成遊戲的載體

有業內人士就曾表示整體音樂類節目有從專業性向娛樂性過渡的趨勢,逐漸轉向以音樂形式為載體,實際以娛樂化內容為核心的節目形態。

目前來看確實如此,從去年的《偶滴歌神啊》、《歌手是誰》等節目開始,音樂遊戲類節目越來越多。今年則進一步增多,有媒體統計至少有7檔,這些節目大多設置假唱、模仿、猜身份等環節。音樂不再是核心,只是遊戲載體而已。

浙江衛視的音樂懸疑推理節目《誰是大歌神》,號稱集合了懸疑推理、素人比拼、歌唱對決等元素,要好聽好看好玩。目前邀請的明星嘉賓中包括薛之謙等職業歌手,不過薛之謙坦言,自己是負責搞笑的,本來是計劃來作為歌手來被模仿演唱的,最後陰差陽錯加入了猜評團,意外成了猜評團中的「搞笑擔當」。


混搭跨界吸引眼球

音樂綜藝節目《十三億分貝》號稱是汪涵辭去《天天向上》製片人後首度參與策劃的網絡綜藝節目,玩得是「方言+音樂」的混搭形式,要以「地方話」為演唱形式。

節目總導演稱要讓方言跟音樂產生化學反應,節目製作方曾稱「音樂節目一直是最廣泛的節目傳播形式,方言又是具有群眾基礎的表達方式,這兩者結合肯定能帶來強大樂趣和影響力」。據說,節目中還將有眾多方言專家和學者來到現場,為觀眾講解方言的趣味和作用。

除了這類的另類改造、混搭,北京衛視的《跨界歌王》和東方衛視的《我不是歌手》,則邀請演員來進行歌唱競技,調動觀眾對明星們在不熟悉領域表現的好奇,主打新鮮、神秘感和豪華陣容。《跨界歌王》請來了白百何、王凱、劉濤等人氣演員。擔任評委的著名音樂人宋柯坦誠自己是被「跨界」二字所吸引,「真正跨界的音樂真人秀,沒有人做過。以前大家都還圍繞在草根音樂人、職業歌手。這個節目聽起來,是一群職業的影視演員,又要用專業水準的音樂標準帶樂隊,要真唱,我覺得這個是相當大的挑戰,很有可能有驚喜,所以,是充滿期待的。」

劉濤 跨界歌王

《我不是歌手》也號稱有黃渤、陳坤、鄧超、孫儷、周迅、湯唯等大咖踢館。

小眾音樂「亮劍」

今年6月,江蘇衛視即將播出的音樂節目《蓋世音雄》,將目光對準了電子舞曲這樣的音樂分支,邀請了王力宏、鳥叔、鳳凰傳奇、哈林擔任嘉賓。

不過在與其他記者交流時,不少音樂記者紛紛表示,由於電音比較小眾,國內能唱電音的歌手也不多,不知道節目組將來在邀請嘉賓方面會不會遇到瓶頸。

蓋世音雄

偶像團體養成類襲來

今年,不少衛視開始嘗試偶像團體養成類音樂節目,不完全統計將有8檔這類節目上檔。四大衛視中全部都有此類節目的規劃。

去年11月底浙江衛視播出偶像養成節目《燃燒吧少年》,開啟了這類節目的先河。今年,浙江衛視的《蜜蜂少女隊》、東方衛視的《加油美少女》、湖南衛視的《夏日甜心》等都是偶像養成綜藝節目。

蜜蜂少女隊

眾所周知,偶像養成以往常見於日韓,是日本、韓國一種挖掘新藝人的方法。有製作公司人士分析表示:「純粹的選秀模式,對於時下的90後、00後觀眾來說可能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新穎的偶像養成模式,或許能夠吸引到這些更傾向於網絡文化的年輕觀眾。」

偶像養成類節目的重點是放在養成上,經過一系列的培訓,將隊員們的成長和蛻變以及她們在逐夢過程中臺前幕後的心路歷程在節目中呈現,最終把成員打造成明星。

《蜜蜂少女隊》總導演兼總製作人是華少,這檔節目邀請到了吳奇隆、謝霆鋒全程指導,其快節奏的剪輯配上吳奇隆、謝霆鋒的個人魅力,使得該節目首播即引起關注。

大浪淘沙,方顯歌手本色

今年的音樂綜藝節目競爭激烈,有近30檔節目爭奪觀眾的注意力。不過硝煙瀰漫的戰局不是一天兩天了,三年前就有媒體報導「競爭白熱化」,這麼多年過去了,大浪淘沙,綜藝節目不斷更新換代,舊的剛去了,新的又來,但歌手「永恆」,無論節目樣式怎麼變化,歌手唱好歌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人們現在的娛樂需求越來越旺盛,給娛樂節目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因此大量娛樂節目湧現,然而觀眾的審美口味變化實在太快了,為了鎖住觀眾的關注,各類綜藝節目不斷玩新花樣、新噱頭,用新鮮的刺激點攪動觀眾的神經。即便如此,能夠持續火三年以上的節目也是鳳毛麟角。

不過無論樣式怎麼變化,音樂類節目以音樂為主打的內核是不變的,始終都需要有歌手或素人來唱歌,所以對於歌手來說,面對快速迭代升級的節目,修煉好自己唱歌的技能才是王道。

越是音樂類節目風起雲湧,大浪淘沙,就越是突顯「歌手」本身的價值。(本文來源:廣州日報)

道略音樂產業ID:miresearch

專注音樂產業研究、監測音樂市場動態

微信/手機:185 1323 2270

相關焦點

  • 一年30多檔的音樂綜藝節目,電視臺還能怎麼玩
    《看見你的聲音》、《我想和你唱》正在熱播,《誰是大歌神》剛剛落幕,《跨界歌手》即將首播。再加上今年夏季回歸的《超級女聲》以及網絡平臺製作的《十三億分貝》等,音樂綜藝節目市場的競爭格局將在今年變得更加激烈。
  • 沙溢參加這麼多檔綜藝節目,難道真不怕觀眾們反感和其他藝人吐槽
    這幾部影視劇中,他扮演的角色也非常的鮮明,如果你除了《武林外傳》說不上別的沙溢參加過的影視節目,一看就是沒怎麼看電視,而沙溢除了本就很有演技的能力之外,他的性格也非常討喜,出道多年,沒有傳出任何的緋聞,也沒有任何黑粉攻擊過他,不過近幾年來,觀眾們聊到沙溢提到最多的話題就是綜藝節目。
  • 《跨界歌王》第五季首期播出,老牌音樂綜藝還能怎麼玩?
    北京衛視大型音樂節目《跨界歌王》第五季4日正式播出首期節目,一檔老牌音樂綜藝走到第五季還能怎麼玩?這一次大變臉的賽制讓《跨界歌王》一開局就有了更多競賽的意味。就是原創》的導演吳群達擔任新的總導演,從首期節目中就能看出,除了對舞臺音樂表演部分的加強,真人秀的部分也增加了不少靈活的綜藝手段,像調皮的花字解說部分代替了外場真人秀主持的功能,而加大的場外真人秀部分也給演員們的互動增加了更多表現空間,也豐富了整個節目的內容構成。值得注意的是,第五季節目首次增加了「跨界培訓學院」,十分貼心地解決跨界選手面臨的專業問題。
  • 多檔親子節目上線 親子綜藝能再度紅火嗎
    親子綜藝能再度紅火嗎多檔親子節目上線,素人化、教育化是新方向沉寂了兩年的親子綜藝,近來又陸續出現。9月24日,主打兒童運動的真人秀節目《小巨人運動會》開播;9月30日,原定檔於2018年7月播出的《想想辦法吧!爸爸》在優酷國際版上線,而且一口氣就放出了整整12期節目。
  • 【雷達頭條】2017綜藝前瞻:王牌節目玩原創,馮小剛張藝謀入坑
    除了前兩年重獲關注的喜劇節目扎堆出現,另外,音樂節目在今年也新意頻頻,尤進入四季度以來,《蒙面唱將猜猜猜》、《天籟之戰》等幾檔原創音樂綜藝斬獲口碑收視雙豐收,算點燃年底一把火。但同時,多檔延續下來的「綜N代」節目還是鮮有突破。
  • 明星不約而同玩"逃亡" 第四季度多檔新綜藝圍堵"跑男"
    原標題:明星不約而同玩「逃亡」 但是,螢屏綜藝大戰不會就此停歇,反而愈演愈烈——記者獲悉,各大衛視第四季度重頭綜藝節目都已開始錄製,此前捂得嚴嚴實實的明星陣容也在逐一曝光,將合力「圍堵」已經「跑」到第三季的《奔跑吧兄弟》(簡稱《跑男3》),第四季度的綜藝節目究竟哪家強? 「第N季」還在延續 《跑男3》還能刷新收視紀錄嗎?
  • 多檔綜藝節目陣容揭曉,楊超越丁禹兮等人參加,你最期待哪一個?
    多檔綜藝節目陣容揭曉,楊超越丁禹兮等人參加,你最期待哪一個?文/聽歌打娛《嚮往的生活4》、《極限挑戰6》、《奔跑吧》等王牌綜藝接連收官,讓人感覺有些措手不及,一時間找不到可以接檔的綜藝了。雖然在播的綜藝不少,但是想要在收視和口碑上跟上面幾檔節目比還是有些差距的。就連最近很火的《乘風破浪的姐姐》,雖然開播熱度很高,但是幾期節目下來吐槽聲不斷,難免有些高開低走的趨勢,更不用說其他綜藝節目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綜藝已經成為主流,各樣類型的綜藝節目都湧現了,各大平臺都想做出有特色的綜藝。
  • 《歌手5》全新回歸螢屏,音樂節目唱到第N季,還能怎麼比?
    《我是歌手》第五季改名為《歌手》,在《歌手》總監製洪濤口中,這一季節目旨在改變,更希望是半新的。「節目做到第五年了,一年比一年難,節目需要不斷升級,觀眾需要在節目中看到新的質感和氣息。」那麼,回歸的《歌手》和其他音樂類節目今年還能不能給觀眾以驚喜呢?作為音樂類節目中最經典的一種,競技類綜藝節目一直都在電視綜藝節目中佔據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素人蛻變為明星的選秀類養成類節目和《我是歌手》引領的明星競技風潮,都曾讓觀眾津津樂道。但是,這類節目近年來已經做到「第N季」,觀眾期待值在漸漸降低,關注度也不復當年。
  • 東鵬特飲冠名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多檔熱門綜藝節目
    功能飲料東鵬特飲贊助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多檔熱門綜藝節目  目前,娛樂節目已經成為大多數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年輕人成為娛樂節目的受眾主體。功能飲料民族品牌東鵬特飲藉助娛樂綜藝營銷,與湖南衛視合作《天天向上》、《搖啊笑啊橋》等多檔綜藝,主動擁抱年輕人,讓年輕人在娛樂休閒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接受功能飲料東鵬特飲的品牌文化,進而贏得年輕人的消費市場。
  • 「哈」友在線吃瓜,說唱節目多檔布局
    《中國新說唱2020》刷屏之際,《說唱聽我的》進入六強爭奪戰,而另一檔由李宇春擔任特邀見證官、黃子韜擔任說唱基地主理人的《說唱新世代》也宣布將於8月22日晚開播,進入多檔說唱類節目隔空Battle的熱鬧局面。
  • 版權費太貴 視頻網站綜藝節目玩「自拍」
    版權費太貴 視頻網站綜藝節目玩「自拍」 有視頻網站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各類綜藝節目越來越火,版權方在對綜藝節目的版權定價方面也是向「億級」看齊。據資料顯示,隨著年底各家在線視頻網站紛紛「亮出」明年的「大牌」後,各檔綜藝節目也都名花有主,而且從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獲得這些當紅綜藝節目的代價也是相當不菲。
  • 「現象級」節目已絕跡?曾經最會造夢的音樂綜藝,靠何奪回觀眾? 全媒觀
    祖國大地上忽然冒出種種頂著「怪異」名字的音樂綜藝,而你恰好都沒怎麼看過。一面是爆款難出、現象級綜藝趨冷,另一面則是音樂類節目成批上馬、新玩法頻現。據統計,2016年音樂類綜藝節目數量多達30餘檔,市場競爭不斷趨向白熱化。早在月初,由《中國好聲音》更名而來的《中國新歌聲》又捧出新一季歌神蔣敦豪,然而節目在話題度、影響力等方面卻難以超越之前的輝煌。
  • 【深度】創意、營銷、技術、互動,看國外的綜藝節目是怎麼玩的?
    》第三季、《好聲音》第四季等老牌強勢節目,還是《蒙面歌王》、《極限挑戰》等新的弄潮兒,大多數優秀的節目模式,或模仿或引進都來自於國外的成功經驗,今天媒介君就帶領大家探索海外的綜藝節目是怎麼玩的?節目生產中,創意當然是源頭,從今年坎城國際電視節的獲獎模式上,就可見海外眾多公司的創意之佳。但尤為重要的,是將具有創意的想法鋪展成一個完整節目的執行力,而這種執行力則有賴於節目製作環節中各個角色的發揮。英國是全球電視節目模式輸出的NO.1,其創意能力是一流的,但是他們認為,創意只佔5%,執行力卻佔95%。執行力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因為同樣的創意如果執行力不同,結果會完全不同。
  • 晚間時段首播綜藝節目收視綜合分析(10月24日—10月30日)
    晚間時段首播綜藝節目收視綜合分析(10月24日—10月30日) 時間:2020.11.0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視聽廣電
  • 臺灣綜藝節目你們怎麼了?
    就在內地綜藝節目還在玩明星搶答、互動遊戲的時候,《我猜》就已經走上了惡搞、整蠱藝人的無釐頭道路。為博收視率,節目組讓明星「醜態畢露」的手段一招高過一招,當場激吻、吃兔子大便等聳人聽聞的環節層出不窮……明星礙於節目收視,只得照單全收,完全放下自己偶像的包袱。
  • 國內綜藝快報:《中餐廳》第四季開播,多檔選秀官宣導師
    國內綜藝快報:《中餐廳》第四季開播,多檔選秀官宣導師 時間:2020.07.31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影視產業觀察
  • 她從央視離職加盟鳳凰衛視,主持多檔綜藝節目,後來自己做節目
    等到嘉賓出來以後,先朝觀眾鞠躬,然後跟魯豫握手,她竟然坐著跟人家握手,這讓我特別憤慨,據我所知,魯豫的腿沒什麼毛病啊,你怎麼能這麼傲慢,連最基本的教養都沒有。一直以來,魯豫的主持風格和她在節目上的一些高高在上,沒有同理心的言論,都是倍受大家的爭議,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的陳魯豫,1993年開始在央視擔任綜藝節目的主持人。
  • 總局大大連續下七道限令管控綜藝節目!鬼知道綜藝這一年都經歷了什麼?
    下面開啟教學模式,我真的是一個很淵博的君君喔(臭表臉¥%&)    2016依舊是綜藝井噴之年,僅衛視頻道的綜藝節目便高達幾百檔;2016也是衛視綜藝「多舛」之年,此前的一年裡,廣電總局接連下發N道限令嚴控市場:明星親子節目out!網紅節目out!主持人必須持證上崗!限制引進節目鼓勵原創!一年內同檔節目不得播兩季!
  • 綜藝咖:一年上數十檔節目 酬勞過億才華過度消耗
    在韓國、日本和我們的臺灣,綜藝領域有一個特定的職業叫「綜藝咖」,他們活躍於各個綜藝節目,趕著各色通告,承擔著搞笑的職責。與大張偉、薛之謙等的綜藝角色相似,但是不同的是那些綜藝咖都是調味品,而薛之謙他們則擔任的是主菜,他們是在特定的綜藝環境下產生的新型「綜藝咖」。
  • 愛奇藝與浙江衛視開啟網際網路綜藝新賽道 將共同創製多檔超級網綜
    近日,在2020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偉、浙江衛視節目中心主任蔣敏昊共同宣布,愛奇藝與浙江衛視將在網綜創製層面達成整體戰略合作,雙方成為網綜創製戰略合作夥伴。從2021年開始,愛奇藝綜藝團隊將攜手浙江衛視節目中心各大金牌製作團隊,共同策劃製作多檔S+級的頭部網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