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貸母公司宜信的CEO唐寧9日發布了一封內部郵件。唐寧說:「牛企業都是逼出來的,所以讓我們一起努力,不浪費任何一場危機,抓住每一個鍛鍊身心的機會,心在一起,贏在一起」!
去年3月,宜人貸發布的2018年財報中顯示了業務重組計劃,稱已與其控股股東宜信籤署最終協議。根據協議,宜人貸將從宜信及其附屬公司手中接過特定業務運營,包括針對富裕人群的在線財富管理、無擔保和有擔保的消費者貸款、融資租賃、中小企業貸款及其他相關服務或業務。
7月11日,宜人貸董事會主席、CEO唐寧表示,宜人貸已完成了與宜信的部分業務的重組,重組後新品牌名為宜人金科,自己將繼續擔任業務轉型之後的宜人貸CEO,宜人貸前CEO方以涵因個人原因辭去職位。
宜人貸還任命了兩大核心業務板塊新管理層,由王威擔任宜信普惠CEO,由尚筱擔任宜人財富CEO。
親愛的同事們:
我們開啟遠程辦公已經有一周的時間了,大家一方面心繫湖北,心系武漢,通過各種方式為疫區人民特別是醫護工作者獻愛心,另一方面利用科技的方式把開年的工作做好,積極主動求變,抓住環境變化帶給我們的機會,為新的一年開了個好頭。
從上周三開始,我已經出去開會了,當然是在把自己和別人保護好的前提下,一些特別重要的事情還是要面對面溝通。那天北京下著大雪,在空曠的酒店大堂裡,我們四個人圍坐一圈,人與人之間隔著至少一米,大家開玩笑說只有真愛才出來相聚,洽談的合作一定有成果。絕大部分的時間,我和大家一樣遠程工作,電話會,視頻會,不亦樂乎(我也抓住開電話會的時間鍛鍊,很多會我都是一邊開一邊健走)。在這裡我要為技術團隊的同事點個讚,他們在春節假期中就為開年遠程工作做了充足的準備,預估了同時在線同事的峰值、可能的內外部溝通方式等,確保網絡資源充裕、通暢、安全,同時為多部門應對疫情的業務模式創新需求而持續研發。一周下來,一切按計劃發生。
有不止一位同事問我,如何看待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對企業的影響,對宜信的影響。這時,我都會轉發TA陳春花老師幾天前的一篇文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和企業對策建議」。如果聊深了,我還會推薦拉姆查蘭大師的《良性增長》,雖然這本書是查蘭大師上世紀末寫的,距今已有20多年的時間,但今天讀起來同樣受教,因為有一些東西是永恆不變的,像長線思維、風險分散、危機中的領導力、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轉危為機等。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一家國際化的、科技驅動的、業務有機多元的企業,宜信相比絕大多數企業無疑是幸運的,這得益於我們多年以來不懈的戰略重塑(對比如果我們是一家科技水平低、業務單一、文化積澱不深的企業),但也要求我們在每一次危機到來時都極為重視,主動尋求危中之機,久而久之,組織就養成了一種習慣,願意迎接挑戰,願意與之鬥爭,不是用蠻力傻扛,而是總有新招兒,既有贏的動力又有贏的能力。
我最近幾年一直在說的一句話,就是「科技不會取代人,而是善用科技的人取代了不善用科技的人」,這對企業同樣適用。我們今天的各項業務,從獲客到服務,從投資決策到投後管理,從前臺到後臺,都充分體現了科技的力量。我們的信貸科技團隊利用大數據模型預測不同客群在疫情期間的風險表現,動態調整進件標準及定價。他們近期的另一項成果,是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供應鏈金融業務和網貸業務中,讓關鍵信息真實全面呈現且不可篡改,從而大幅降低信息不對稱風險。服務方面,疫情阻斷了我們與客戶、與合作夥伴、以及同事間面對面的溝通,我們就更大力度的使用在線的方式。我們財富管理團隊在過去五天利用網絡直播獲取的新線索數量,已經達到了去年一個月的峰值。即使像家族傳承、全球幾地分設家族信託這樣複雜的解決方案,我們的專家組都可以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幫助客戶遠程生成。運營方面,我們擁有國家密碼局頒發的電子認證服務牌照,幫助身在世界各地的客戶通過數字證書實現遠程個性化籤約,安全、高效。
去年年底我跑了全國十幾個城市,與我們的企業家客戶交流,大家談到新的一年仍然會更具不確定性,結果我們很快都成了成功的預言家。我想,2020年以及未來幾年,如何管理不確定性將會成為我們企業管理的一個重點,這是非常確定的。我們怎麼辦呢?唯有主動擁抱外部環境的變化,推動組織變革,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更有效的開展業務,進行管理。誠然,疫情給許多傳統行業、傳統企業、傳統模式帶來了巨大的風險、衝擊,而且它還沒有過去,對於宜信或者其它任何一家企業來說也一定會有更多的挑戰,帶來一些階段性的痛,但我們也看到了同樣多的商機,例如醫療健康領域的高增長機會多多,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在線的娛樂等領域的機會同樣多多,這只是更明顯的、我們更有感的,還有很多機會,各行各業都有,「每一家企業都可以是、也應該是良性增長的」(拉姆查蘭大師語),關鍵就在管理者以及團隊的每一個成員怎麼想、怎麼做。是認輸認命、畏懼改變,還是基於理性與智慧的放手一搏、轉危為機,決定了一家企業能走多遠,能創造多大的價值。
從某種意義上講,牛企業都是逼出來的,所以讓我們一起努力,不浪費任何一場危機,抓住每一個鍛鍊身心的機會,心在一起,贏在一起!
責任編輯:張超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部分內容為網際網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