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承認,本文的標題源自目前在起點上很火的一部玄幻小說《我師兄實在太穩健了》。這本用輕鬆幽默的文筆描寫了某穿越人士回到洪荒年代,以一部《穩字經》為綱,行事穩健、態度從容。他以普通山門弟子起步逐漸穩步發展,最終晉升為天庭的「太白金星」,參與並改寫了封神榜的故事。由於我對於HIBY海貝NEW R6的評價也處處貫穿著一個「穩」字,因此特地將這個標題借來用在今天這篇博客上。
雖然海貝NEW R6是我使用過的第一款海貝播放器,但事實上作為一名倡導「輕發燒」的人士我很早就是「海貝音樂」app的用戶了。這款能在安卓上避開系統SRC的音樂播放軟體在經Soomal推薦後就成為我最常用的本地音樂播放器,而隨著其版本號的不斷提升,其功能也越發豐富。最近我一直將其分別安裝在手機和另一款用來播放家裡NAS音樂的播放器上,利用HiByLink功能實現遠距離的「遙控」,相當方便。
不過,儘管海貝方面在前強兩年就已經推出了他們的第一款硬體產品(即老款R6),但我一直卻因為種種原因還沒有能體驗過。直到這次他們繼發布旗艦R8後再次發布海貝NEW R6,才終於有機會拿到真機進行試聽。
我不太了解海貝早期播放器產品的設計如何,但至少從我個人角度來看對海貝NEW R6的第一印象就非常好。關於新機的外包裝,在網上已經有許多好評我這裡就不再贅述,我自己最中意的還是海貝NEW R6適中的大小、重量以及它的外觀設計。
坦率的說,我目前家裡常用的兩款播放器在外觀上都有些「走極端」:HIFIMAN的太子播放器(R2R2000)體型非常小巧,功能又是追求簡潔純粹的那種,所以一來它目前的續航嚴重拉胯(電池也老化了)二來純色的OLED屏幕也未免太過簡陋,使用不便;AK的KANN CUBE相對其他播放器而言體型碩大,儘管力大聲猛,但這個體型要帶出街實在有些勉強,我實際都是把它當臺式機來使用的。
海貝NEW R6體型在我看來是「剛剛好」,285g的重量相對於音樂播放器而言,並不沉重但又有一種讓人放心的「壓手感」——畢竟,我並不像手機那樣追求音樂播放器的極致輕薄。我並不喜歡某些國磚為了顯示所謂「專業性」而把自己的外觀搞的張牙舞爪,同時也不覺得唯有極致簡約(甚至到無法直接操作)才是播放器的真諦。海貝NEW R6這種相對「直男」一些的造型簡潔爽朗,操作直觀,反倒是最對我胃口。
機頂的音量旋鈕、側面的控制按鍵,還有機身底部的接口不但看起來功能一目了然,而且金屬切削/打磨的工藝也相當精緻,挑不出什麼毛病。總體來說,海貝NEW R6的這個外觀儘管可能並不「惹眼」,但確實很符合大眾審美,絕對不會出錯;
順便說一下,海貝NEW R6底部採用的是兩組4.4mm和3.5mm(Lo和BAL)+Type-C的接口布局,比較符合目前的主流用戶需求。無論是連接平衡還是單端設備、或者是連接DAC(甚至是玩捆綁),其接口類型與位置都相當實用。可以想見,海貝的工程師在設計海貝NEW R6時就已經考慮到了多種不同的應用場景,而目前這種配置顯然是最為實用的;
在硬體配置方面,海貝NEW R6的重點是採用了雙ES9038Q2M晶片做DAC,支持DD512和PCM748kHz/32bit的輸出。說起來,我們對於ES9038Q2M確實是很熟悉了。是的,它曾經被用在不少追求音質表現的行動裝置中(比如我所非常鍾愛熟悉的vivo XPlay6)。但這並不意味著該晶片規格不高(其規格指標至今依然是業內一流)或者如某些人所說的「老款晶片」。
誠然,這塊晶片或許確實不是當前的最新款或者「指標王者」,但它卻是當前DAC市場上一個最為穩妥的方案。事實上,業內已經有不少成功使用ES9038Q2M獲得良好口碑的成功案例。我相信海貝選擇這塊DAC晶片一個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他們已經對這塊已經推出一段時間,且市場保有量大的晶片「完全吃透」。對海貝而言,選擇ES9038Q2M能使他們最大程度的利用自身經驗去充分發揮DAC晶片的所有潛力。
與之類似的還有海貝NEW R6所使用的高通驍龍660處理器。如果以旗艦手機的眼光來看,這塊當年的「神U」的確是有些老了。但對於運算/圖形速度並沒有太高要求,同時又需要廠商在性能、功耗以及成本上找到一個完美平衡點的音樂播放器而言,這塊處理器依然還是相當的「神」。
直接了當的說吧:搭載高通驍龍660運行安卓9系統的海貝NEW R6是到目前為止我所使用過的最流暢的音樂播放器!各種在其5寸1080p屏幕上的滑動操作、app切換都可以用「行雲流水」來形容。當然了,我目前也只在海貝NEW R6上新裝了QQ音樂、百度網盤和一個群暉DS FILE管理器而已。但想來,只要再搭配系統內置的海貝音樂,這幾款app已經足夠滿足我播放本地、在線(包括公有雲和私有雲)音樂的各種需要了。
哦,對了。海貝NEW R6支持2.4G和5G的雙頻WIFI和藍牙5.0。前者是在家中WIFI環境中確保文件讀取和系統操作一樣流暢的關鍵,而後者...雖然我並沒有用海貝NEW R6連接任何藍牙耳機的打算,但這玩意也是我長時間穩定使用HiByLink服務的重要保障啊;
談一下海貝NEW R6的聲音表現——毫無疑問,同樣也是一個「穩」字:
首先,我聽說早年的第一代老款R6播放器存在底噪問題,但至少在使用了雙ES9038Q2M以及全新設計的運放/耳放兩套供電電路的海貝NEW R6上沒有這種問題。即使是在高增益模式下,我用幾款易推動的耳機/耳塞都無法察覺到可聞的底噪,其底子相當純淨;
其次,海貝NEW R6的聲音不像我之前使用的幾款播放器,它似乎並沒有太明顯的聲音風格取向,而是採用一種比較中正的聲音風格。
從三頻來說,其高頻細節足夠豐富但沒有什麼刻意的過分渲染。這一點倒是和我目前給它主力配備的瑞弦VR1塞子風格一致,你想要聽到的東西它都能交代出來,但絕不會自作主張的給你「加戲」,將一些原先在樂曲中並不太重要的細節強行展示給你聽。
中頻方面,聲音沒有太明顯的音染,比較中規中矩但密度感還是很不錯的,相對紮實。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聲音「毒性」不夠,但事實上作為一款音樂播放器能還原出這樣比較中性而非個性的聲音並不容易。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那種帶有音染的聲音,那麼直接打開海貝NEW R6頂部菜單裡的MSEB,自己進行調節就行了——這種軟體方面的玩意正好是海貝最拿手的玩意兒啊!
在低頻方面,我個人是喜歡量感稍多一點的豐滿低頻的。海貝NEW R6在這方面距離我想要的水平略微差了一點點,但它絕不是那種偏薄偏冷,在中低頻部分一刀切的風格。它的低頻相對寬鬆但算不上很暖,而是目前比較流行的那種有較好的彈性與解析力的風格。沒問題,我一向認為這點細微的風格差異完全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耳機/耳塞來彌補,沒必要糾結。
值得注意的是,我並沒有聽過海貝R8旗艦的聲音。但聽發燒圈裡的幾位朋友說,其特徵是極為寬廣開闊的聲場,而NEW R6則受到定位的限制略遜之。但從我試聽的結果來看,海貝NEW R6的聲場實際也是相當開闊的,而且並沒有任何為了精確定位而導致的聲場狹窄細小的問題。
在驅動力方面,用海貝NEW R6搭配像瑞弦VR1這種在定位較高的動圈耳塞(陶瓷振膜)並沒有任何侷促或者「不夠用」的感覺,我也甚至嘗試著用它的4.4mm平衡口直接推動HIFIMAN HE1000se這樣的大耳,居然最終也完全能夠接受。或許海貝NEW R6直接連接大耳的聲音沒有KANN CUBE的那種大氣威猛,但至少它依然讓聲底足夠的紮實穩定。
外觀設計符合大眾審美、硬體配置達到性能/功耗/成本之間的平衡、聲音中正紮實,海貝NEW R6的表現確實稱得上一個「穩」字。作為我所接觸到的第一款海貝硬體音樂播放器產品,海貝NEW R6給我的印象真的是相當良好。這也促使我想要去聽聽看它家旗艦R8究竟能達到怎樣的水準。
最後,唯一讓我小小驚訝的是海貝NEW R6的定價竟比我原先預想的「8千到近萬元」低了不少,目前5000元不到的定價在我看來性價比是相當出色了。這大概是海貝NEW R6唯一可能讓我覺得「不太穩」的地方了——畢竟想想它的表現,再看看這個價格,我就忍不住想要往外掏銀子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