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初年的一天拂曉,山西長治縣山裡晨光朦朧,山徑不很分明。這時候,從山下的村莊裡擁出一群羊來。羊倌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半大小夥子,叫宋道民。
他自小死去父親,母親又改嫁,於是成了孤兒,靠替村中富戶放牧牛羊飾口。後面跟著五六個村童,各自管著自己家裡的幾隻羊。
宋道民帶領村童趕著羊群走進了霍山,找到一處天然牧場。這裡芳草萋萋,溪水淙淙,羊兒樂得「咩咩」亂叫,歡蹦亂跳地鑽進草叢。羊倌反倒沒事了,便領著村童上山摘野果。
過了約摸一頓飯工夫,羊倌帶著村童回到谷底看顧羊群,不料草地一片寂靜。微風拂過,草地翻起了細浪,草叢中不見一隻羊兒。羊倌們東尋西找,怎麼也找不到。
村童們急得掩面大哭,亂鬨鬨大叫:「這便如何是好?」
宋道民想了想,對大家說:「別急,有什麼事我擔著!」說罷拍一拍厚實的胸膛,叮囑村童們好生回家,別讓自己的父母擔心,說自己打算走進深山,繼續尋找羊群。
宋道民看著夥伴們都下了山,轉身沿著羊腸小道,快步向深山進發。沿途掬山泉解渴,摘山果充飢,晚上躺在石洞裡歇宿。
兩天後他來到一處石崖,崖畔有一個石窟,進入一看,洞內甚是寬闊,閱無一人。宋道民的目光掃視著四周,忽見遠處石壁凹陷處,端坐著一位老和尚;走近細看,老和尚鬚眉皆白,臉上長出寸許長的黃毛。有生人走近,老和尚竟然視而不見。
宋道民心想,這和尚必有來歷,連忙屈膝跪下,稟告丟失羊群、入山尋找的經過。
老和尚聽罷,雙目微睜,開言道:「你們的羊群都在,待到中秋日方可取回。」宋道民稽首叩謝,欲問詳情,老和尚閉目合十,不再開口。
宋道民趕回村中,把尋找的結果告訴了村童們。
到了中秋那天,村童們由自己的父親伴著,跟隨宋道民進山取羊。到了目的地,果然看到群羊擠擠挨挨躺在石窟裡,點一點數,竟多出四五百頭!找老和尚時,卻不見了他的蹤影。
大家一商量,就把多出的四五百頭,趕到集市賣了,得銀一百兩。眾人分銀不均,引起激烈爭吵,於是告到官府。官府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就把一百兩銀子斷給了宋道民。
宋道民拿著銀子走進村裡,一個姓王的村民迎了上來,用關心的口吻道:「道民啊,聽說你發了一筆小財。你太年輕,不懂世情。那銀子的成色怎樣,分量足不足?我一看便知。」
宋道民一聽有理,隨著他走進了他家,一進門,便見一個漂亮的女人在納鞋底。村民把宋道民帶進內室坐定,便叫出女人到灶間張羅去了。
不一會兒,桌上擺著一隻雞,一碗豆腐,一盤豬頭肉,三副杯箬。三人一齊坐下吃喝起來。
兩杯酒下肚,王姓村民說:「我看了你的銀錠,分量肯定不足。你且稍等,我去村東頭借子來,稱一稱便知分曉。」說完站起身,跨出房門,順手把門關上。
村民走後,那女人便向宋道民勸酒。憑空得了這麼多銀子,宋道民心裡痛快,他來者不拒,一連千了幾杯。幾杯酒下肚,頓時感到心跳加快。
這時,只聽那女人嬌聲道:「這下你發財了,再也不用放羊了。十幾歲的大小夥子,該討一個花朵似的媳婦兒……」說到這裡,女人「噗嗤」一笑。宋道民只管聽著,不作一聲。
「怎麼不說話?」女人站起,雙手輕揉宋道民的肩膀,她突然立腳不穩,倒在宋道民的懷裡。容不得多想,宋道民張開雙臂將她扶住。
正在此時,只聽「砰」的一聲,房門被一腳踹開,村民衝了進來,大聲吼叫:「宋道民,你幹的好事!光天化日之下,竟敢非禮我老婆!我扭送你去官府論理!」
宋道民嚇得酒意全消,直瞪著眼睛。那女人哭著撲進丈夫的懷裡,一迭聲地罵道:「不要臉!真是欺人太甚了!」
宋道民暗忖:「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好漢不吃眼前虧。「他顧不得百兩銀子,衝出房門,奔向村外;那村民竟不阻攔,也不追趕。
宋道民失去了銀兩,又被人誣陷,再也無顏見村中父老,再次進入深山。
越往山裡走,越顯得荒涼,忽然,他看到前邊山坡上向陽處有一座茅庵。宋道民喜出望外,三步並作兩步趕到庵前,推門入庵,看到一個老和尚趺坐在禪床上。
宋道民在床前泣拜於地,詳詳細細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並且請求老和尚將他收留,他可以幹些砍柴、擔水等粗活。
老和尚起初只是搖頭,後來經不住宋道民再三懇求,方才允諾。
宋道民在這裡住了下來,在廚房裡幹雜活。這廚房十分簡陋,幾塊石頭壘成灶,上面架著一口鍋。糧食只有燕麥,菜餚只有芋頭。老和尚不常進食,宋道民吃一點燕麥和芋頭,好幾天都不感到飢餓。
住了一陣子,老和尚勸宋道民離開這裡到別處去。宋道民說:「我一輩子服侍師父,什麼地方也不去。」
老和尚道:「你的心願堪嘉,只是夙根愚鈍,只怕收效甚微。」宋道民只是跪著,不作一聲。
老和尚見他心誠,叫他起來,牽著他的手走進一間密室。密室的牆上畫著五個人像:一個正面,一個側面,一個背面;其餘二人,並肩坐在一旁。
老和尚指著圖像說:「你須天天觀看此圖,人像的寸寸骨節,都應悉心審察揣摩。」
宋道民聽了老和尚的話,心中雖然不甚瞭然,卻也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天天坐臥在圖像下,遵照師囑,摒除雜念,靜心觀摩。
一天晚上,宋道民做了一個夢,夢見從壁上走下兩個人,悉心教宋道民:人體何處有穴道,叫什麼名稱,經脈如何聯結,如何貫通,講解得十分詳盡。一夢醒來,宋道民對於人體的結構竟然了如指掌了。
一天,老和尚外出,對宋道民說:「山中檀越家邀約我去念經,你這次隨我前往。」走到半路,又對宋道民說:「你在此等候,聽到木魚聲可來接我。」說罷,快步離去。
宋道民在路邊一塊大石上坐下,眼巴巴地等著,看看日頭西沉,肚子又餓,便起身在山中尋找。
他在路上碰到一個老翁,便向老翁詢問,老翁的答話令他吃驚:「山中無人居住,怎會有人請和尚念經?」
宋道民百般無奈,只得在老翁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循原路想返回庵中。
走到半路,看見對面走來一個婦人。她擔著兩桶水,左臂用布條絡在脖子上,行走甚為不便。宋道民走上前去,叫婦人放下擔子,細細查看了她的傷處,便按照在密室圖像上學得的本領,在穴道處輕輕按摩。
過了一盞茶的工夫,果然手到病除,她的左手胳臂抬上放下,揮動自如。婦人大喜,請宋道民到家,好酒好菜招待他。婦人又騰出一間空房,讓宋道民住下。
第二天,婦人現身說法,逢人便講宋道民醫道如何高明,並且舞動受過傷的胳臂給村民們看。一傳十,十傳百。從此,登門請宋道民按摩的人日漸增多,後來竟至於門庭若市了。
宋道民的醫術漸臻化境,即使是骨頭已經粉碎,經他按摩,也能復原如初。
宋道民受騙失銀,卻又得異人傳授而成為救民良醫。這正應了一句俗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參考資料《宋道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