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伯納曾說:「幽默就像馬車上的彈簧,沒有它,一塊小石子就讓你很顛簸。」
言語幽默是內心智慧的外在表現。
與其說他們用語言娛樂了自己和他人,倒不如說他們用智慧驚豔了人間。
生活總是漫長而艱辛,經常會遇到一些小石子,我們要學會用幽默去化解,人生會變得美妙很多。
其實人與人相處過程中,幽默感就像「添加劑」,在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
當我們覺得生活平淡無奇時,可以運用幽默來增添生活情趣;當我們和別人發生矛盾時,也許一個小小的玩笑就可以幫助緩解緊繃的氣氛, 化幹戈為玉帛。
1
幽默的人,往往有更好的人際關係。
幽默的人大多富有人情味,性格樂觀、談吐風趣。
幽默的人是大家的「開心果」,他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總能看到生活中的開心事,給人帶去意想不到的快樂。他們的身上似乎有一種魔力,能讓大家感到輕鬆、愉快。
幽默的人充滿著親和力,善於交際,不知不覺就在笑聲中拉近了與人的關係。
他們大多會理解別人,會運用幽默緩解別人的緊張,努力調節氣氛。有他們在,一點也不用擔心尷尬。
幽默的人如夏日的涼風,總能給人帶來舒適。這樣的人怎麼會不討人喜歡?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尷尬,而會點幽默的人,總能輕鬆化解。
汪涵就是這樣巧用幽默的高手,他與何炅同為湖南臺的當家主持人,難免被經常比較。
有次採訪,嘉賓直接問:你和何炅到底誰是湖南衛視的一哥?
汪涵說到:當然何炅是一哥,我是他大哥。
並接著說:何老師和我同年同月生,我比他大幾天。所以,何老師是一哥,我是他大哥。
一句話,不僅表明了二人地位都不差,還強調了兩人的親密關係。
連何炅本人聽到都讚不絕口,稱這是「教科書式」回答。
凡是那些在社交圈裡特別吃得開的,被大家公認情商爆表的,往往是特別有幽默感的人。
不管他們走到哪裡,他們都自帶光環,好像所有人都喜歡他們;
即使被臨時叫上臺即興發言,他們的發言似乎總能博得滿堂喝彩;
任何情景他們都能妥帖處理,不管對方拋來的是良言還是惡語;
他們的內心總是特別強大,不管什麼時候總能夠舉重若輕……
黃渤的幽默機智,體現在他的臨場反應上,不管遇到什麼樣刁難的問題和尷尬的場面,都能輕鬆化解,甚至還妙語連珠。
有一次,參加金馬獎頒獎儀式,主持人鄭裕玲當場問黃渤:「你怎麼穿著睡衣就來了?」
本來主持人在「挑釁」黃渤對金馬獎不夠重視,但黃渤卻立即機智又不失幽默地應答:「金馬獎我老來,回家嘛,當然穿睡衣了。」
逗得全場人哈哈大笑。
幽默感強的人,常常讓人開懷大笑,被大家所歡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幽默感對人際關係的作用,還不僅限於此,幽默的人還非常擅長處理負面人際關係。
我們有時候要面臨非常複雜的社交場合,既可能有良言一句三冬暖,也可能有惡語傷人六月寒。
面對惡言,有的人忍一時越想越氣,有的人撕一頓兩敗俱傷。
有的時候正面硬剛的撕逼,不僅效果不一定好,而且造成的負面傷害你為你能承受,當然這也不意味著你一定要忍氣吞聲。
對於這種負面人際關係的處理,幽默感強的人更加遊刃有餘,甚至還會產生特別好的效果。
寬容不等於縱容,你也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讓對方知道你的憤怒,還能不傷和氣,讓別人知道你也不好欺負。
2
幽默的人,在人際關係中總是遊刃有餘。
很多人因為情商低,所以在跟人說話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怕說錯話,或者想盡辦法討好別人。
越緊張,說錯話的概率就越大。因為你的內心總有一種恐懼,害怕自己說錯話。
但問題是,頭頂上懸著達摩克裡斯之劍,你怎麼可能不說錯話?
為什麼那些幽默感強的人,在溝通表達上常常揮灑自如,這既是因為他們擅長說話,也是因為他們太擅長說話,所以完全不必緊張,任何由頭都可能成為發揮幽默的機會。
哪怕前面出了點小問題,也很快能圓回來,甚至效果更好。
歐巴馬有次在以色列演講,演講中突然有個大學生大聲抗議鬧場,儘管很快被保安帶走,但是騷亂也讓現場很尷尬。
歐巴馬不愧是演講老手,他說:事實上這是我們安排好的,這讓我感覺就像在美國一樣,沒人鬧場我反倒覺得怪怪的。
現場哄然大笑。
幽默的人,經常會用自嘲等幽默手段消除距離感,即使是剛認識也會特別親切。
幽默大師林語堂說過:「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
在娛樂圈裡,黑子比粉絲還要多的明星可能非楊冪莫屬了。但楊冪卻一路高歌猛進,紅透了半邊天,去年微博粉絲還突破了1億。
如果問:其它女明星比起來,楊冪成功在哪裡?唯一的答案就是她擁的幽默和自嘲。
有一次,楊冪參加金星主持的節目,向來以毒舌著稱的金星,上來就問了楊冪一個沒法回答的問題:
有人把你、黃聖依、劉亦菲、王璐丹稱為四小花旦,那你們四個人裡誰動刀子最多?
金星這個問題本來是暗諷楊冪整容,但楊冪卻氣定神閒地回答:
肯定是我啊,我都生過孩子了。
這麼機智而幽默的回答,連金星都自嘆不如。
自嘲並不是看不起自己,而是看淡自己的缺點,幽默地把缺點轉化為自己的特色,從而以詼諧有趣的話語和絕佳的親和力,贏得好人緣。
在我們家,大事都聽我的,小事都聽我媳婦兒的。結果結婚幾十年,我們家什麼大事兒都沒發生,全是小事兒。
說這句話的,是知名教授戴建業老師,這句話一說完,瞬間拉進了他跟聽眾的距離感。
人和人的相處,本質上是我們跟別人的情緒相處。
但很多人就是不明白這一點,特別喜歡頻繁的給人講道理,實際上就是試圖用自己的理性壓到別人的感性,不僅容易讓別人產生反感,自己說的話也貫徹不下去。
很多話用幽默的方式說出來,別人就會覺得容易接受,還不傷和氣,效果就好得多。
幽默的人說出的話總是那麼精闢,於潛移默化之中顯現出深刻的意義,在笑聲中給人以啟迪和教育,充滿著智慧,讓人開心的同時還能對他產生尊重和敬佩之情。
跟這種人相處,人們一邊感到輕鬆開心,一邊受到啟迪。
人與人的相處,充沛的道理是最沒趣味的部分。真正讓人和人的關係有機互動的,是情緒,彼此能挑動情緒,就是對眼了,就是氣味相投了。
幽默的人最能夠調動別人的情緒,他們能夠用會心一笑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拉進跟別人的關係,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讓所有人跟他們相處都覺得舒服,成為社交圈裡光芒萬丈的人。
畢竟,一個能讓自己開懷大笑的人,誰不愛呢?
既然世間的煩惱已經這麼多,後半生為什麼不幽默度過?
多聽聽幽默的話,看一看幽默的事,學習學習幽默的態度,長此以往,必定能逐漸發掘自己幽默樂觀的一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