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點菜的人,社交不會差

2021-02-22 中國新聞周刊

因為,在你決定是否信任某人、交付TA去完成某項重要任務之前,你的內心早已對TA有了一個基本判斷。

而這種判讀,往往源自於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源自於你和TA的交往過程中,是否感覺到舒服、自在。

還是老話,細節都藏在魔鬼裡,比如點菜。我一直認為,聚餐中擅長點菜的人,社交都不會差。

昨天下午,我約合作夥伴Tom飯後在咖啡館談事情。沒想到除了咖啡,他還叫了份沙拉。我說,是貴司加班文化太瘋狂,忙得沒吃飯麼?

他委屈的說並沒有,今天中午部門聚餐,五菜一湯,但是,沒吃飽。

原來,Tom有個同事出差歸來要組織午餐,並事先點好了菜,在群裡說:你們下班直接來吃就行!

這事看上去,特別幸福。後來才發現,高興早了。

原因是這樣子的:三個菜分別是酸豆角炒雞胗,滷水鴨腎,醬爆鵝腸,全都是動物內臟,膽固醇巨高。另外兩個菜是爆炒洋蔥圈和韭菜炒雞蛋,吃了之後,口氣真的很驚人。

本來盼著湯能均衡一下,端上來一看,媽呀,豬肝菠菜湯。又特麼是內臟!於是,一整頓飯都在油山,鹹海,肝臟的脂肪裡,和洋蔥韭菜濃烈的氣味裡切換。可以說,是非常極品了。

吃飯無小事。民意不僅以食為天,也以食為地,為海(認真臉)。沒有什麼快感,能抵上一口饕餮美味。反過來同理,不愉快的就餐經歷,是投向心情的核彈,是毀滅性的打擊。

特別在中國,吃飯不僅要吃好,還要跟合適的人一起,才能吃的爽。飯局,作為萬能的社交場景,有時迷幻的如同李小龍電影裡布滿玻璃的屋子——

一舉一動,都能折射出赤裸的人性,讓你無處可藏,無路可逃。比如,點菜這個小動作,不僅能從飲食習慣出賣你的生活習性,更能出賣你人際交往中的軟肋。


你以為點菜這種普通的事,只是把大家餵飽這麼簡單嗎?錯,這是展現你社交能力的最好機會。

你可能不服,覺得哪有這麼誇張?問問大家想吃什麼,不就民主解決問題了。

這個方法對朋友好使,對初次見面的人也可行。然而,對於和朝夕相處的同事,是存在風險的。

現在,立刻回想一下辦公聚餐的場景。當別人問你想吃什麼的時候,你基本脫口而出的答案是:「都可以」「無所謂」「沒忌口」「你定吧」「Whatever"


你希望把這個鍋都甩給點菜人,對不對?

實話實說,是極可能付出代價的。我們害怕直接說出真實喜好。萬一我喜歡吃的,別人討厭怎麼辦?萬一幾個菜搭配起來,效果不好怎麼辦?萬一我點的菜太貴怎麼辦?

所以,越是面對複雜局面,越需要能主動出面掌握全局、統籌解決的人。這種人才,不僅hold得住廚房,也能代表團隊下得了廳堂,必定是職場裡的稀缺資源。

當然,這種兩難困境大多數是中餐:點菜,跟做菜一樣複雜。它不像西餐簡單直白,走標準化流程,吃飯也是一人一份,很省事。反觀中餐的食譜,加多少油鹽都是兩個令人崩潰的字:「適量」。

沒有掌控感的新手,瞬間就會把稚嫩暴露無遺。真正的高手,懂得不斷調適來尋求均衡點,把握社交的核心。

就像Tom的同事,點個菜就能反映出,他平日根本不擅長照顧同事。你可能認為這也太苛刻了把,主動組織聚餐,即便做不周到也值得肯定吧?

沒錯,熱心腸的確需要嘉獎。但是,想把握職場的潛在機遇,就沒有多少犯低級錯誤的空間。與他人相處過程中,拿捏好分寸感,才是你要狠狠發力的點。

所以,光從點菜,就能反映出你對某段關係投入了多少。

真正懂點餐的人,在日常相處中,就會默默記下周圍人的喜好。聚餐時,不用勞煩同桌人開口,就能迅速判斷每個人的口味是什麼,怎樣點才能把大家都照顧的很舒服。這種人,天然自帶靠譜氣息。

在職場,他們是很佔便宜的。因為,生活裡的各種小細節,都能證明他們的優秀——就連吃個飯,都能體現團建的能力。更別說工作了,必定能獲得同事的信任,吸引上司的垂青,上升通道更開闊。

那麼,平時多留意周圍人喜好之外,點菜還要注意哪些細節,來鍛鍊社交能力呢?我就再補充兩點小建議。

1. 除了老生常談的葷素搭配,還要留心鹹淡、冷熱之間的比例。

是否先上冷菜,後上熱菜?是否有過癮的肉食,又有清淡營養的時蔬來均衡?總之,一頓飯吃下來,大家的胃是否舒服又滿足?

這沒標準答案,各地飲食習慣千差萬別。然而,這體現的,是你的預期管理能力。就像活動執行一樣,你要對流程結果有預判。既要把握局部個體喜好,也要有整體思維。

你要從參與者的角度跳脫出來,才能避免犯像Tom同事那樣的小毛病,始終謹記最終目標是權衡、優化每個人的體驗。

2. 留心每個人暗地偷偷關心,表面一團和氣的痛點:價格。

假如是AA制,那麼點價位多少的菜合適?這次就餐是工作日普通聚餐呢,還是其他特殊場合?不同情況下,怎樣才能讓平攤價,分布在每個人的承受範圍之內?

假如是請客,也不是拼命挑貴的點就好。菜品數量和單價,應該讓對方剛好感受到被款待,但是又不至於因為吃不完,或者價格太貴,而產生心理負擔——下次,我得還你多大一個人情啊。

你看,要點一桌子成功的菜,居然還得運用上產品思維和用戶思維。

這一丁點小事,我居然囉嗦了一大篇文。

混職場,實在,太,煩,了。

相關焦點

  • 那些會點菜的人,混得都不會太差
    還有很多人都對點菜不以為然,覺得不就是點個菜嘛,有啥難的。隨便點菜的確沒啥難度,翻開菜單,照著點就是了。真正難的是,你如何保證點的菜,照顧到每個人的口味。如何權衡每個人的口味,照顧到每個人,需要很用心、很細心。有一次去吃飯,一個朋友接過菜單就開始點菜。幾乎沒有詢問任何人的意見,點的都是她自己喜歡吃的。
  • 點菜,見情商
    有些人說這句話是因為謙虛,有些人說這句話則是因為心虛——怕點的東西別人不喜歡。不管什麼原因,有一點可以肯定,拒絕點菜是把麻煩往別人身上推。而我們判斷一個人的情商高不高時,最重要的一個依據就是看他會不會解決麻煩。你主動點菜,和不主動點菜,完全是不同的兩碼事。我以前也是飯局上的「隨便派」,別人把菜單遞到我手裡,我總會下意識地直接傳給下一個人。
  • 點滴 | 點菜,見情商
    如果說這世上有什麼方式,可以一眼看穿一個人的情商高低,我覺得就只有點菜了。「你點吧,我隨便。」這可能是飯桌上最常出現的一句話。有些人說這句話是因為謙虛,有些人說這句話則是因為心虛——怕點的東西別人不喜歡。不管什麼原因,有一點可以肯定,拒絕點菜是把麻煩往別人身上推。
  • 點菜好,就是高情商
    >即可收聽今日文章  ☝文| 爐叔  播音| 果汁出處| 圍爐夜讀(ID:weiluyedu_)最大的原因就是,太多的時間被花在了互相推讓上。「你點吧,我隨便。」這可能是飯桌上最常出現的一句話。有些人說這句話是因為謙虛,有些人說這句話則是因為心虛——怕點的東西別人不喜歡。不管什麼原因,有一點可以肯定,拒絕點菜是把麻煩往別人身上推。而我們判斷一個人的情商高不高時,最重要的一個依據就是看他會不會解決麻煩。
  • 你點菜的水平, 決定了你的社交高度 | 簡書飯局指南
    這不是什麼厚黑學耍心機,因為最後你會發現,自己簡簡單單的一個行為,就能讓一桌子的人吃得香聊得歡,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看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一些快捷方式。永遠不點菜,是最大的問題總是拒絕點菜=過於被動你也許會說:何必那麼麻煩,不點菜,不就不會暴露了嗎?
  • 職場技能之聚餐點菜 點菜是門學問,注意點菜技巧,為職場加分
    點好了菜能讓輔助工作 加強人緣,我國是個熱愛美食的國家,我們本身又是一個個隱藏的「吃貨」,點菜好的人更容易受到大家的喜歡。社交的機率更高,也就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不同的人。 小M是一個很會點菜的人,每次部門小團隊聚餐,都會叫上他去點菜。
  • 職場技能之聚餐點菜 注意點菜技巧,為職場加分,點菜是門大學問
    點好了菜能讓輔助工作加強人緣,我國是個熱愛美食的國家,我們本身又是一個個隱藏的「吃貨」,點菜好的人更容易受到大家的喜歡。社交的機率更高,也就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不同的人。小M是一個很會點菜的人,每次部門小團隊聚餐,都會叫上他去點菜。這不僅讓他和好幾個小團隊構建了良好的關係,也讓他在部門中如魚得水。
  • 去飯店吃飯時,就點這4道菜,服務員:這才是會點菜的人
    推薦語:其實,很多服務員懂的也不是很多,你點什麼她才不關心呢,吃得開心最重要下文轉載自作者:一食之家呀去飯店吃飯時,就點這4道菜,服務員:這才是會點菜的人其實去飯店吃飯是一件很講究的事情的其中,最需要注意的一個地方就是點菜了。你到飯店吃飯的時候,點菜可是你必須要嚴肅對待的一件事情。因為你要是點的菜不夠可口的話,客人們會在心裡鄙視你的,要是你點的太便宜或者是太貴的話,客人們會覺得你沒什麼見識,所以,你點菜一定要點最合適的飯菜。去飯店吃飯就點這4道菜,服務員:這才是經常出來吃飯的人,這才是會點菜的人。
  • 最愛吃日本料理的你,真的會點菜嗎?
    許多來美國甚至是在美國的朋友因為不會點菜, 錯過了許多美食, 非常可惜. 基叔剛來美國的時候, 點菜時最常說的三句話也是: "Pardon?", "The second one", 和 "Same as him/her".
  • 一個人情商高不高,看點菜就知道
    S 屢次舉著筷子無處下手,最後只好又加了個酸湯魚。但是魚也不夠味。S 邊吃邊疑惑,怎麼一點都不辣呢。助理說,我囑咐過他們別放辣,我不吃辣。S 欲哭無淚:可是我吃啊。當時助理同學還在試用期,而 S 此前已經對她頗為不滿。
  • 不會日語也能在日本點菜|通用篇
    寒暄過後可以緊接著表明到店的人數:「X人です」(X個人)「X寧得死」當客人介紹完人數以後,服務生會有兩種反應,一種反應是直接帶著你往裡走,那麼就可以進到下一個環節了,但是如果服務生攔住了你,並沒有把你往裡面領的話,很有可能是因為兩個原因:原因1:「ご予約ありませんでしょうか」(請問有預約嗎)若是在一大長串不懂的話裡聽到了
  • 楊超越點菜出錯,唱跳不會,來《中餐廳》就為了賺快錢?
    節目組請嘉賓大有講究,唯獨楊超越讓人看不懂《中餐廳》已經播到第四季了,除了常駐嘉賓是咖位比較大的一二線明星外,其實整個嘉賓配置也非常有講究,因為要做飯,所以廚師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季有張亮大廚,第二季沒請大廚,但蘇有朋、
  • 飯局點菜,領導讓你「隨便」,不懂這3盤菜的含義,很難混得好
    你吃飯喝酒都不會,試問,別人怎麼放心把事情交給你來做?領導怎麼敢重用你?因此,千萬別小看一頓飯,或者是一杯酒,裡面的學問可大了。職場,因為一頓飯丟掉工作,因為一杯酒平步青雲的人可不少,甚至每天都在發生。就比如說,和領導一起陪客戶吃飯,客戶肯定是不會點菜的,這個時候,總不能讓領導親自動手,顯得沒有排面。
  • 為什麼愛喝酒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經常有人這樣講:「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要我說,愛喝酒的人,特別是愛白酒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尤其是事業,更不會太差!在現代,與朋友、親人分享一瓶美酒,是愛酒之人常做的一件事。 懂得分享的人,在人生道路上和商場上會更加懂得互利共贏、共同迎接挑戰的重要性,這樣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 閉眼點菜也絕不會出錯的高麗苑韓國烤肉,乾飯人衝啊!
    晚上8點51分,已經接近停止營業時間的高麗苑韓國烤肉店門口,除了辣油君一行人之外一頓燒烤,閉眼點菜也絕不會出錯,最後贊一下它家的生菜,鮮嫩脆爽,甘甜清香,與烤肉在一起簡直絕配。
  • 林允兒用中文點菜 韓星中文十級還會做中式料理
    林允兒用中文點菜 韓星中文十級還會做中式料理原標題:中文十級!韓星林允兒在澳門用中文點菜無障礙,還會做中式料理1月19日晚,有網友在網上曝光了一段韓國著名女團成員林允兒現身澳門某餐廳吃飯的視頻,林允兒全程和服務員用中文交流:"酸辣的""娃娃菜""你覺得面夠我們吃嗎"等等。
  • 美國點菜指南,菜單上的東西都是什麼?
    不管是託福110+的大佬還是GRE320+的學霸,剛到美國總會遇到的一大難題就是——在餐館點菜。記憶中的所有詞彙仿佛全部失去了用武之地,瞬間打回英語小白的原形,然後用起了萬能點菜詞彙。
  • 為什麼說愛喝酒的人,運氣不會太差?或許是因為這3個原因
    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也依然在社交領域佔據主導地位。要我說,愛喝酒的人,特別是愛白酒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如果你「會」喝酒、「懂」喝酒,那麼你在事業上的運氣,更不會太差。有的人可能會不服氣,「酒桌文化」就應該要打壓,它禍害了多少人?請不要著急,凡事都有兩面性,我們應該注重有利的一面,只要它的利能大於弊,對我們而言就是有用的。為什麼說愛喝酒的人,運氣不會太差?或許是因為這3個原因。
  • 義大利餐廳不會點菜? 看完你就是偽專家了
    一般前菜的分量不會很大,主要是開胃的效果,不過貌似西餐裡一道菜的量大小跟價格是成正比的,大家衡量著來。義大利菜的前菜很少像英國一上來就給你Chips吃到飽,大多數跟奶酪和海鮮有關,口味方面也比較清淡偏酸(開胃嘛)。逼格大法第二層首條,好的前菜是成功逼格的開始。
  • 會給人臺階下,是最高級的社交能力
    懂得在別人陷入窘境時,給人找個臺階下,是這個時代最稀缺的社交能力。聽過這樣一句話:「不給面子是最大的無禮。中國人最講究的是面子,傷什麼,別傷面子。」人在江湖,我們難免會遇到尷尬或是下不來臺的時候,那時我們多麼希望有人解圍,給自己找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