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腦卒中突然離世後,她說:「你們一定要提醒爸媽注意血壓啊!

2021-01-12 健康界

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中風,一位友人不久前剛失去父親。

過六旬的大叔其實還不算老,正是兒孫繞膝享受天年時,一直以來對自己的健康蜜汁自信,即使體檢查出血壓高也沒放在心上,從未服藥或者居家監測,直到有一天毫無前兆的倒下。醫生的診斷是急性腦溢血,送到醫院也未能救過來。「太突然了!我真後悔對他關心的不夠,沒有催著他吃藥……」友人無盡懊悔:「你們一定要提醒自己爸媽注意血壓啊!」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腦卒中(stroke)也稱為中風,是腦血管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腦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危險疾病,又分為出血性(腦溢血)和缺血性(腦梗死)卒中兩大類。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風險因素之一,讓我們再次呼籲人們對它的重視。

據柳葉刀最新發文,對50歲以上人群,腦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殘因素,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而在中國,腦卒中竟已躍居我國居民的「頭號殺手」。據悉,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患者約460萬人,且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

治療中風

腦卒中的救治必須爭分奪秒。據研究顯示,每延遲1分鐘救治,將丟失1.9億神經元及138億突觸。因此我們必須了解中風的常見警告信號,及時發現自己、家人或他們的中風跡象可以挽救生命!

美國中風協會(ASA)將其總結為「FAST」——如果一個人面部下垂( Face drooping),手臂無力(Arm weakness)和說話困難(Speech difficulty),就到了打電話呼叫救護車的時候(Time to call)。

出血性腦卒中約佔全部卒中的20%。在醫院卒中中心,少量出血一般採取非手術治療,重點在調控血壓、控制出血。出血量大,影響生存質量或者危及生命的則需要手術以清除血腫、解除腦壓迫從而挽救生命,並儘可能降低腦損傷和後遺症。

缺血性腦卒中是卒中患者佔比高達80%的另一類型。它的治療策略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以改善供血為目的,包括溶栓、擴張血管等;二是保護神經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用藥方面,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僅僅批准了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tPA)用於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但由於tPA的治療窗很窄而且存在許多禁忌症,並且價格昂貴,僅有少數缺血性卒中患者能夠接受tPA治療。

神經保護是一種頗有希望的治療策略,可與溶栓取栓等治療互補。神經保護劑能阻斷那介導缺血或缺血/再灌注後腦組織損傷的細胞、生物化學和代謝過程。卒中發生時,越早使用神經保護劑,越能有效預防有害物質對大腦的損害,為大腦贏取更多時間。儘管目前已認識到神經保護劑可作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治療的共性策略,但大量神經保護劑在臨床試驗中的轉化失敗,使得腦卒中藥物研究成為世界性難題。

我國腦卒中指南對神經保護劑一向有一定的認可。例如,2018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提到,對於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而言,除一般處理之外,還要進行積極的特異性治療,其中就包括神經保護。然而,自20世紀末以來,神經保護劑的研究歷時數十年,有數千種神經保護劑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具有神經保護作用而被推薦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但又在臨床轉化研究中遭遇失敗。

目前,國內已經有眾多藥企將資源聚焦於卒中治療創新藥研發。例如2020年我國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新批准了一個一類新藥——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用於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其中依達拉奉是一種抗氧化劑和自由基清除劑,能夠清除自由基,改善急性腦梗死的功能損傷,右莰醇具有抗炎作用,能夠抑制炎性細胞因子(TNF-α、IL-1β、COX-2及iNOS)表達,兩種組分協同增效,阻斷自由基與炎症互生循環,發揮更優效的神經保護作用。

在III期臨床研究中,對比單方依達拉奉注射液,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顯示出明確的療效優勢,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大幅延長至48小時,而臨床安全性相似。

此外,還有一種簡單易行的新手法可能為卒中患者治療帶來更好效果——擠壓手臂!

就在本月初,西安交大一附院的科研團隊在由美國著名的神經內科學年會雜誌《神經內科學》(Neurology)發表最新研究顯示,為腦卒中患者進行溶栓治療(tPA)同時,有規律地擠壓患者手臂,讓肢端血流中斷又恢復,能改善卒中患者的恢復情況。

其實,這種擠壓手法早有醫學稱謂——「遠端缺血後處理」 。重複性的擠壓血管,能刺激身體產生對缺血傷害的自我保護機制。在這項臨床研究中,醫生們在72%的中風住院患者身上看到了較好的恢復效果,並且幾乎沒有副作用;而沒有運用這種擠壓治療,僅溶栓治療的患者裡,恢復較好的比例只有50%。這種簡單易行的方法或許可配合標準的溶栓治療,為卒中患者帶來更滿意的療效。

預防中風

中風的風險因素其實大家耳熟能詳——吸菸、衰老、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膽固醇等。

據美國中風協會(ASA)一份聲明稱,80%的中風是可以預防的,其關鍵是控制血壓和血脂、血糖等指標。

成年人尤其中老年人應定期檢查血壓,保持在健康範圍(120/80)。高血壓者必須及時看醫生、在醫囑下服用藥物、吃心血管有益的飲食,保持良好睡眠,還可嘗試冥想、體育鍛鍊等被科學證明有降壓效果的生活方式。

ASA建議:「成人每周至少應有150分鐘的中等運動量或75分鐘的劇烈運動(或兩者結合)」。「還建議每周進行兩天的中度到高強度肌肉強化活動。」

此外還有研究顯示,一些不經意的生活習慣能預防中風!


好好刷牙:2020年在ASA主辦的臨床卒中大會上公布的研究顯示,有牙齦疾病的人,更容易發生動脈硬化和血管變窄,中風風險比口腔健康者高2倍;

喝咖啡和茶:咖啡因有中樞興奮作用,並可能升高血壓,因此有人懷疑咖啡不利於腦血管健康。然而,近期一項大型薈萃分析統計了近50萬人的數據,並沒有找到咖啡因導致中風的跡象。恰相反,每日喝1-3杯咖啡的人,中風的風險顯著降低了。此外,日本一項研究顯示,每日至少一杯咖啡,或者每日4杯綠茶,在13年間,讓受試人群的中風風險降低了20%。


來點X生活:2017年一份研究調查了兩千多名20-59歲的美國男性,發現適當「身心愉悅的運動(你懂的)」能避免一種對心腦血管不利的化學物質高半胱氨酸在體內聚集,從而防止血塊凝結、血管硬化。而那些長期沒有X生活的人,則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明顯升高。

黑巧克力:黑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可可(Cocoa),其中含有多種有利於心血管健康的化學物質,尤其是可可黃烷醇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能降低血壓。不過普通糖果巧克力含太多脂肪和糖,因此美國梅奧診所建議人們適量食用黑巧克力或者無添加的純可可粉。有研究顯示,每周吃一次黑巧克力,既是美味享受,還能降低中風機率22%。何樂而不為?


編輯:L10

參考資料:

1. Global burden of 369 diseases and injuries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The Lancet. Oct 17, 2020 Volume 396 Number10258 p1129-1306

2.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emote ischemicpostconditioning after thrombolysi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Jia-qi An et al. Neurology Oct 2020,10.1212/ WNL.0000000000010884;

3. 先聲藥業1類新藥「依達拉奉右旋莰醇注射液」即將獲批——北京在線

4. Gum disease, inflammation, hardenedarteries may be linked to stroke risk.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International Stroke Conference – Oral Presentations 85 and 136

5. Does Serum Homocysteine Explain theConnection Between Sexual Frequency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J Sex Med. 2017Jul;14(7):910-917.

6. Can chocolate be good for my health? AnswerFrom Katherine Zeratsky, R.D., L.D. Mayoclinic.org


相關焦點

  • 預防腦卒中 全科醫生提醒要注意這幾點!
    「高壓200,低壓130」,每年冬季不少人血壓「爆表」,但問及病史,要麼擅自停藥,要不說「自己沒有感覺「,殊不知這種「無知」可能導致不可逆的傷害。全科醫生提醒,進入冬季,腦卒中進入高發季。醫生表示,不同類型的腦卒中,其治療方式不同。由於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目前認為預防是最好的措施。
  • 血壓高的人,減少腦卒中,這5個行為,再難也要儘早改掉
    「4」經常發生眩暈,常常出現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時。「5」雙耳突然有嗡嗡的聲音,一般是間斷性的,維持時間比較長。血壓高者,腦卒中來臨,會伴有這幾種異常:「1」口角向一側歪斜。血壓高的人,減少腦卒中,這5個行為,再難也要儘早改掉血壓高的人,要注意防腦卒中。首先,就是要改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尤其是下面這5個,再難也要堅持改,哪怕只能改一個也好。
  • 低血壓也會引發腦卒中
    事實上,低血壓的危害並不亞於高血壓,它同樣也是造成腦卒中的致命元兇。    血壓太低也很危險    「血壓太低容易出現大腦缺血、缺氧,進而誘發腦梗、心梗;如果長期低血壓,還會影響腎臟功能,甚至會導致腎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吳主任告訴記者。
  • 血壓高到什麼程度時,容易發生腦出血?預防腦出血要注意的4點
    二、預防腦出血要注意的4點1、避免受涼:低溫的刺激會使血管收縮,血壓驟升,所以有高血壓的人要注意別讓自己受涼。冬季做好保暖,夏季不要吃太多涼食。2、避免猛用力:猛然用力導致血壓驟升,所以要注意避免搬重物、劇烈運動,還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暢,避免用力大便。3、保持好心情:人在發怒時血壓會上升,所以平時脾氣暴躁、易於衝動的人,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多保持好心情,避免暴怒狀態。
  • 正K歌突然失聲,46歲上海男子跑贏中風,撿回一條命!注意這些腦卒中...
    導致腦卒中的危險因素有很多: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病、肥胖……中青年人由於吸菸、飲酒、熬夜、缺乏鍛鍊等原因,腦卒中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在張先生的案例中,要首先要點讚患者的自我救治意識,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當機立斷,選擇就醫,為自己爭取獲救時間。
  • 24歲小夥血壓忽飆到240!立冬將至,血壓季節性變化請注意
    秋冬更替之季,早晚溫差較大,忽冷忽熱的氣候會使人體的血管不斷的收縮和擴張,高血壓患者要警惕季節變化而帶來的血壓變化。醫生建議,高血壓患者日常要規律服藥、密切監測血壓,健康的人群也要經常定期的進行體檢,便於早期發現血壓變化。一連串奔波,血壓扛不住24歲的小高血壓怎麼會突然飆升呢?
  • 生命的意外除了心源性猝死,還有腦卒中
    猝死是近來被提及的高頻詞,面對生命的驟然離世,人們扼腕嘆息。除了心源性猝死,在隆冬之際,腦卒中也是需要普羅大眾高度關注。 據報導,近日杭州市一位52歲的計程車司機在開車途中突發中風,車輛撞到護欄。入院時,的哥血壓飆到了240/140毫米汞柱,診斷因血壓過高而出現腦出血,導致突發性意識障礙。
  • 「兩年6次腦中風,帶走了我父親!」寧波120工作人員含淚講述親身經歷,她說:這些生活細節要注意
    熱心市民方姐(化名)是寧波市急救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一年多前,父親老方(化名)的離去讓她至今難以釋懷。近日她向記者披露了這段經歷,希望藉此提醒廣大市民:遠離菸酒,重視基礎疾病,不要以為死亡離自己和家人很遠。
  • 58歲男子,就醫時突然昏迷,腦出血離世,這3個行為儘早改
    遺憾的是,在經過2個多小時的搶救後,老李因為腦橋出血,搶救無效離世。 而大面積腦梗死病人,出現顱內壓增高,意識障礙時,也酷似腦出血,臨床上不好區分,要力爭儘早做CT掃描檢查。 腦出血CT表現為高密度陰影,而腦梗塞表現為低密度陰影,兩者截然不同。 所以,一旦出現一些腦卒中的症狀,要注意CT檢查,確診具體是哪一種,因為二者的治療,有著巨大的差異。
  • 腦卒中病發,就醫切勿捨近求遠
    山西晚報記者近日走訪省城部分醫院了解到,11月份以來,我省腦卒中患者有明顯增加趨勢,而這種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等特點,一旦發病非常兇險。專家提醒,搶救卒中患者,時間窗非常短,一定要早識別、早呼救、早確診、早治療,卒中病人就醫切勿捨近求遠,因為「時間就是大腦」。
  • 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血壓該如何管理?
    (2)血管再通後不同時間血壓水平與預後關係回顧性研究分析急性腦梗死患者入院時、血管內治療後24h內血壓與治療後3個月功能預後的關係,對於血管成功再通的患者,將SBP控制在140mmHg以下,並將治療後24小時血壓分為4個時間段:治療後1~6h、7~12h、13~18h及19~24h。
  • 血壓偏低,也易導致腦梗塞,這是真的嗎?
    確實,高血壓是很多疾病的直接誘因,我們平時聽到最多的也是高血壓患者突發腦梗、心梗……不過有人說:血壓偏低,也易導致腦梗塞。那麼,這是不是真的呢?血壓降得太低,確實可能會引發腦梗塞。一、缺血性腦卒中首先,腦梗塞,又稱之為腦梗死,而形容最準確的,應該叫做缺血性腦卒中,怎麼說呢?實際上這告訴我們腦梗塞與腦卒中還不完全是一回事。
  • 千萬別小看高血壓,它是引起腦卒中的主要元兇
    研究證實,腦卒中發病率、死亡率的上升與血壓升高關係密切,高血壓是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血壓和腦卒中風險的關係是連續、分級、一致、獨立、可預測的,而且在病因學上有顯著性。血壓越高,腦卒中風險越高,在控制其他危險因素後,收縮壓每升高10mmHg,腦卒中相對發病危險增加49%;舒張壓每升高5mmHg,腦卒中相對發病危險增加46%。什麼是高血壓?
  • 血壓總是忽高忽低?「維穩」三要訣轉發給爸媽
    老年人保持血壓穩定非常重要老年人群中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半數以上的老年人血壓高,80歲以上高齡人群中高血壓的患病率接近90%。高血壓是罹患腦卒中、心肌梗死乃至造成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危險因素。控制血壓對健康長壽十分重要。
  • 有些血壓突然升高的急症,不能急著降血壓
    高血壓患者,血壓高了要降壓,這已經是共識了。有些時候,患者平時穩定的血壓突然升得很高,家屬們更是著急,催促著醫生趕緊把血壓降下來。可是,有些時候的高血壓真不能急著降下來。測了測血壓,150/70mmHg,心跳68次/分,節律整齊,心音聽著提示有動脈硬化。這種情況,不是心內科的問題。正好患者也掛了神經內科,神經內科醫生一看,腦梗死,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立即收住院了。患者血壓為什麼突然升高?與急性腦梗死有關。
  • 控血壓要加點技巧
    門診中,經常有老年患者問:「我一直遵醫囑用藥,可是血壓還是控制得不理想,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我的建議是,在堅持服藥的同時,根據以下不同情況,可適當加一些控壓技巧。清晨高血壓。清晨血壓指晨起後1小時內、服藥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壓測量結果,或動態血壓記錄起床後2小時或清晨起床6~10點間的血壓。從時間上說,清晨是猝死、心梗和腦卒中等疾病的高發時段,若血壓控制不佳,會增加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有這類問題的老年患者應注意,起床動作要慢,起床後儘早口服降壓藥,勿用力大小便。如果監測夜間血壓升高,可睡前服用長效降壓藥,或早上口服藥物半衰期大於24小時的氨氯地平。
  • 女星父親病重,看女星走紅毯直播血壓波動死亡,面帶笑容安詳離世
    因為母親要陪伴父親在病房檢查,所以李宣榕只能「孤身奮戰」,母親全程直播自己走紅毯的畫面給病重的父親。 一開始父親的血壓很穩定,看見李宣榕走上紅毯,他倍感開心,血壓開始不穩。
  • 腦卒中「偏愛」這6類人,不及時調理,腦卒中或隨時發作,需重視
    腦卒中就是血液停止運行的常見表現之一,是非常危險的腦血管重症,致死致殘率非常高,而且很難恢復。而有幾類人和腦卒中非常接近,如果不及時調整,隨時有可能會有卒中的風險,希望朋友們能注意。二、有卒中家族史有腦卒中家族史的朋友,從現在開始,就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隨時關注飲食合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做到少油少鹽飲食,控制身體肥胖;尤其不能有「三高」類疾病,否則自己會陷入腦卒中的高風險中去。
  • 像了解身高、體重一樣知曉自己的血壓 管理血壓從3歲開始
    高血壓是心臟病、腦卒中、腎病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我國因心腦血管病導致的死亡佔居民總死亡的40%以上,約70%的腦卒中死亡和約50%的心肌梗死與高血壓密切相關,但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並未得到有效控制。
  • 專家提醒:血壓高的人,多半和這3個習慣有關,若你也有要注意了
    專家提醒:血壓高的人,多半和這3個習慣有關係,若你也有要注意了1、長期處於煙燻環境一說到煙燻環境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吸菸,有一些人甚至年紀輕輕就已經染上了菸癮。長期吸菸的確會對血管造成傷害,因為煙裡面的主要成分包括尼古丁、焦油 這些物質會損傷血管壁,也會進一步加重血液的粘稠度,從而讓人們的血壓不斷上升。如果你總是處於二手菸環境狀態下,同樣會讓血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