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畫夢的孩子—Akiane Kramarik大量照片

2021-02-19 把心安下來

part 1. "畫夢"的天才女孩,用繪畫和詩喚醒人類靈性

在介紹 Akiane Kramarik 之前,先來看一些這位傳奇天才的照片:

本文收集了大量 Akiane Kramarik 的照片,包括她本人不同年齡段的照片、她與家人的合影、她在世界各地的藝術之旅、她在畫室創作畫的過程照片、她在節目裡的截圖等等。

Akiane Kramarik 本人

《畫夢的孩子——阿琪雅納(Akiane Kramarik) 》

神童—畫夢

  阿琪雅納(Akiane Kramarik),在美國可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童話般的人物了。人們稱她為神童:四、五歲時她素描人的面容,除了筆觸流暢之外,瞬間神情的捕捉,不論是純真、抑鬱、孤獨、驚訝,或是若有所思的表情,都描繪得栩栩如生。六歲時畫的蠟筆彩畫,在構圖、色彩、意韻方面,已表現出毋庸置疑的天份。七歲,她嫌蠟筆不夠細膩,就轉入油彩畫的創作,自此年復一年畫出了一幅幅風格成熟的精細而又大氣的畫作;那一年,她也開始寫詩,那是真正的詩—穿行於詩中的是一種充滿靈氣的美。十歲歲,她就上了美國最受歡迎的電視主持人Oprah的節目。迄今為止,美國的國家電視節目,還有國際電視節目,幾十次專題報導了她;包括《時代》周刊在內的二十五家雜誌都對她作了專文介紹。阿琪雅納九歲起就連年在美國愛達荷州、北卡羅萊納州、艾奧瓦州、加利福尼亞州、華盛頓州、維吉尼亞州等十個州舉辦個人詩畫展;十歲和十一歲在艾奧瓦州宗教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詩畫展。她的網站的年點擊率超過了1.5億次。她被倫敦和美國的藝術機構選為二十位最有成就的視覺藝術家之一,這位國際知名的如今十三歲的孩子,被認為是有史以來唯一的詩歌和繪畫兩棲天才兒童。而更為神奇的是,阿琪雅納在繪畫和詩歌創作方面無師自通,她並沒有受過任何名師指點。由於公立或私立學校的教育使她不能專心於創作,她和她的四個兄弟們就乾脆在家裡上學,這樣她可以每天寫詩作畫。

  她的確是一個神童。但我們之所以稱這個喜歡在草地上跳單腿跳,在河畔盡情嬉戲,天天與自然、美和詩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為神童,是因為她的生命和藝術中有著一些凡俗的目光不能看見,慣常的心智不可理喻,功利的尺度無法衡量的東西;是因為她的畫作傳遞出的那些奇異的消息和呼喚,她的詩句所透露的比她的年齡深奧得多的靈動與慧悟;是因為從幼年到少年,十年之久,她不停歇地以調色板、畫筆、畫布,以口舌、筆和紙,記錄了她對上帝和天國的嚮往和經歷,以及對人和自然的觀察與體悟。

  阿琪雅納有個與眾不同之處,她繪畫和詩歌的靈感,常常來自於她的夢和靈視(visions,又譯「異象」),那些最純潔的華美與榮耀,吸引著她,使她深深地迷戀。她常常畫多幅草圖,直到再現她上帝給她的異象,然後畫成油畫。「早晨醒來,會記得許多作過的夢。我禱告,看清了異象,然後把它們解釋給媽媽聽,說我會畫哪一幅。」她傾注了極大的喜樂和愛創作的兩幅耶穌基督的油畫《和平之子》(八歲)和《父啊,赦免他們!》(九歲),都是根據她所見的異象而創作的。

她是一個畫夢的孩子。

以下是 Akiane Kramarik 的童年照片:

以下是 Akiane Kramarik 成年後的照片:

成年後在世界各地的藝術之旅,走遍三大洲的30多個國家:

上圖:In Idaho 在愛達荷州(Idaho),位於美國西北部(「愛達荷」來自印第安語,意為「山地的寶石」)

上圖:In Butchart Gardens British Columbia 在加拿大▪布查特花園,世界著名的第二大花園

上圖:Akiane Kramarik 寫下中文字「愛」

Akiane憑她的直覺作畫, 有時候,她畫中體現出的現實的準確性,讓觀賞者驚奇,也讓她自己驚奇。有一天,一位量子物理學家來到她的畫廊,看到她的畫作「量子世界」。物理學家驚異地問她從那裡知道量子世界。Akiane說她從來沒有見過,只是憑直覺罷了。對這一點,我們有親身體會(註:這是一位採訪過Akiane的中國人寫的文章)。我們在她的畫廊時,一位同行的中國朋友注意到她的一幅畫上有一個小小的「冰」字,是用中文寫的。我們便問她何時學會寫中文的。她不解,我們向她說明緣由,她自己也覺得很奇怪,因為她並不知道那是個中文的「冰」字。回想起來,她說她那天只想畫一點冷的東西,邊無意中寫了這個她從來沒有學過的「冰」字在畫上。

上圖:成年後的 Akiane Kramarik 已經聞名世界,近幾年她的全家搬到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居住,Akiane 基本上仍保持著以前的生活方式。(這是她在接受一個節目採訪時的片頭場景)

上圖:At farm in Illinois,在伊利諾州的家中農場,位於美國中西部

以下是她與全家人的合影(父母、兄弟):

與爸爸、兄弟:

下圖:Akiane Kramarik 的母親 Foreli Kramarik(是著名的立陶宛導演、詩人和劇作家弗拉迪斯拉夫·布林斯特魯布的女兒),其身世、一輩子的經歷也十分傳奇:

下圖:她的媽媽抱著4歲的她:

Akiane Kramarik的母親與童年的她

來到世界

1994年7月的一天,阿琪雅納生在家中的浴池裡,是水下分娩的。水池的溫水,就像胎胞裡的羊水一樣,離開母體的新生兒睜開眼睛,一雙像天空一樣藍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外面的世界,父親的手輕輕地託著她。她細小的手指偶爾會抓住那微微搏動著的臍帶,她的長髮漂浮在水裡,清澈的水因她手腳的揮動而蕩漾著。父母笑了,給她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Akiane,一個俄語詞,意思是「海洋」。

阿琪雅納還不滿月的時候,家裡接到了一個奇怪的電話,從歐洲打來的,說在亞美尼亞有一位名叫維多利亞(Victoria)的婦女告訴許多人,一個叫阿琪雅納的女孩子將來會很有出息的。隔了一會兒,那位叫維多利亞的婦人自己也打來了電話,俄語口音可真重,她頗為費勁卻又熱烈地描述了阿琪雅納將要經歷的激動人心的事。阿琪雅納的母親禮貌性地表示了謝意,全家與這位小亞細亞高加索山區的婦女素不相識,維多利亞說自己是基督徒,而阿琪雅納的父母親都不信神,大家轉身就把她的話忘了。

阿琪雅納漸漸長大。她的天性像陽光一樣燦爛,她愛格格地笑。但她也很感性,敏銳,怕羞,說話不多,更多的時候只是在觀察。學步的時候,阿琪雅納就經常帶些石頭、貝殼、樹葉、花朵回家。她愛撫摸衣物的質地,碰觸皮膚的肌理。她愛餵養小動物,為它們的生命現象而著迷。她對周圍的人有著驚人的直覺,她能透過厚厚的笑的面具看見他們的本相。對童話、幻想之類不真實的東西,她從來也不喜歡。

阿琪雅納是家裡的第三個孩子,前面有兩個哥哥,在她之後,又有了兩個弟弟。家境並不富裕,幾乎沒有社交,小孩子們自娛自樂。母親在北歐波羅的海上的立陶宛長大,受的是前蘇聯的教育,不知道神。母親盡心地操持著這個家。父親是美國人,是個職業廚師。家裡不看電視,不談論宗教,不禱告,也不上教會,連「上帝」這個詞也沒有用過。

 但四歲的時候,有一天早晨,阿琪雅納悄聲地告訴媽媽:「今天,我遇見了上帝。」這是阿琪雅納初次遇見主耶穌。她永遠記得祂對她說的話:「你必須去做,我會幫你,你就可以幫助別人。「主的聲音是何等的慈愛、安靜和美麗!她回應道:「是的,我做!」她體驗了與上帝同在的生命是多麼美好。那時候,做母親的並不理解個中的況味,但漸漸地,母親體會到,女兒分享的那些夢和異象,對她確是實在的經歷。就在那一年,阿琪雅納的全家都信了主。雖然家境還是貧寒,這個家庭初嘗了難以言說的喜樂、和諧與平安。

以下是童年照片:

顏料的歌唱

夢中的異象顯露的時候,阿琪雅納開始熱衷於畫畫。牆壁、窗戶、家具、書頁,凡她手能及的地方,甚至她的腿上和手上,都畫滿了數以百計的肖像和圖形。有時候,她閉著眼畫;有時候,用牙齒咬著或用腳趾夾著鉛筆畫;有時候,用爐中的炭畫;有時候,從菜園裡摘來水果、蔬菜,把它們塗抹在牆上。遭到呵斥的時候,她似乎稍微安分了一些,但後來發現,她是把畫畫在桌子的背面了。四歲多的孩子,最愛畫肖像,畫不到維妙維肖,畫不到神情畢現,她是不肯罷休的。她告訴媽媽,「在上帝那裡,祂教我畫畫。「她還畫了光的居所,」光圈套著光圈,無窮無盡的圓,上帝住的地方。「她說:」在那兒,我走路說話的時候,植物也移動也歌唱,好像它們會思想。在那裡真好,我聽,凡在那裡的都聽,上帝在那裡。」

六歲的時候,阿琪雅納開始用油彩棒畫畫,家裡人這才意識到她確有獨特的天賦。七歲,阿琪雅納開始直接用油彩畫畫。若是畫整個人物,她最愛用丙烯酸樹脂,畫人物肖像,她就用油畫顏料。每天早晨四點,她就起床,一周工作五、六天,先在畫室作畫,然後寫詩和格言,她的詩常常是整首孕育的。每天工作四到五個小時。在畫油彩畫之前,她時常畫許多草圖,直到滿意了,才著油彩。她專心畫每一幅畫,一次只畫一幅,直到定稿。平均每幅油畫或丙烯畫,都要花上她一百至二百個小時,此後她一直保持了每年八到二十幅畫的出產量。

上圖:Akiane Kramarik在畫室創作

上圖:Akiane Kramarik 除了繪畫,還撰寫詩歌

阿琪雅納有個與眾不同之處,她繪畫和詩歌的靈感,常常來自於她的夢和靈視(visions,又譯「異象」),那些最純潔的華美與榮耀,吸引著她,使她深深地迷戀。她常常畫多幅草圖,直到再現她上帝給她的異象,然後畫成油畫。「早晨醒來,會記得許多作過的夢。我禱告,看清了異象,然後把它們解釋給媽媽聽,說我會畫哪一幅。」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8歲作品:Clematis Dream(鐵線蓮的夢),2003年

有一次,她在花園裡見到媽媽最喜歡的花——鐵線蓮,這種奇異的花,藤蔓仿佛是浮在空中似的,給她留下很深的印象。第二天早晨,她就做了一個關於鐵線蓮的夢,她的哥哥在花瓣上滑下來,她揀起落英,揀到了亡故的祖父的信.醒來,阿琪雅納就開始畫《鐵線蓮的夢》(八歲)。好久之後,她才明白,夢中的鐵線蓮表明了愛與信任,她感悟道:「被造的愛用來創造。」

上圖與下圖:【在奧普拉·溫弗瑞的節目現場】,正中間展示的畫作是 Akiane Kramarik 的8歲作品:My Sight Cannot Wait(我的視線已等不及),2003年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8歲作品:My Sight Cannot Wait(我的視線已等不及),2003年。這是她的自畫像,她說這幅畫表明她與上帝的關係

在成長的路上

像所有自信的畫家一樣,阿琪雅納也愛畫自畫像。不過,為自己畫像,是她所經驗過的最艱難的、最有挫折感的日子。因為家境貧窮,買不起一面作畫用的大鏡子,她只能舉著一隻手巴掌大的鏡子,邊照邊用畫筆來捕捉種種轉瞬即逝的神情。為了畫出肌膚的色調,她把顏料調和在一起,然後用畫筆刷蘸起些許,點在鼻尖上,看合不合她的膚色。等這一切畫成之後,她再根據想像,加上畫作其它部位的色彩、形狀和背景。她畫自畫像要比畫別的辛苦些,但阿琪雅納雖然年幼,卻顯明了她具有那種在艱難困頓之中反而提出更高的要求,並且更出色地達成目標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她創作自畫像的立意,而這種立意明顯地與眾不同,使她的自畫像成為了一種更高的見證。她說:「我的自畫像所表達的就是我和上帝的關係。」

六歲時,阿琪雅納畫了自畫像《成長》:一副決絕而堅定的神情,她的胸前佩戴一朵有金燦燦的花蕊和藍花瓣的奇葩,背景是湛藍的夜空下十字架形狀的星星,積雪的山頂,和淡藍色的水。後來,她為這幅畫配了一首意味深長的小詩《許多孤獨的小路》:「希望的白玫瑰/在青春的果園相會。/筆直的小徑逃離蜿蜒的小路,/為了真理我離開了家園。/./不知道多少次我活過來,/多少次鹽和淚水相遇,/每當眼帘遮蔽安謐的瞳睛,/不記得珍珠怎樣滑落。/上帝之愛成全了時間,/十字寒星在岸邊濯洗,/當祂呼喚我歸來,/高古的天鵝在我的門邊顫慄。」令我們感慨的是,當那些與阿琪雅納年齡相仿的孩子們剛剛步入學堂的時候,對真理的探索就已成為阿琪雅納的人生目的了。

一年後,阿琪雅納又畫了一幅自畫像,起名為《我的視線已經等不及》。她的表情顯得成熟多了,那一雙凝望的眼睛,多了許多的沉思。她寫了一首同名詩歌來配畫,詩中自豪地表白:「照上帝的腳蹤,跟從祂的步履,/未曾有人聽見我所看見的。」她的眼目微微向上仰望著,畫的背景是殷紅色的天宇,層層疊疊的潔白星雲翻湧而出。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8歲作品:My Sight Cannot Wait(我的視線已等不及),2003年。這是她稍大一些時與其作品的合影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8歲作品:Prince of peace(和平之君),這是在節目現場,主持人採訪她【網上有一小段視頻,可以觀看】

(這是一張截圖:)

上圖與下圖:Akiane Kramarik 的8歲作品:Prince of peace(和平之君)【創作過程】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8歲作品:Prince of peace(和平之君)局部

上圖與下面兩幅圖:在一檔著名的節目現場,長大後的Akiane Kramarik 介紹她 8歲時的作品:Prince of peace(和平之子)

上圖與下圖:在節目現場,Akiane Kramarik 與《天堂真的存在》(基於小男孩 Colton Burpo一次瀕死體驗中進入天堂的真實經歷而拍攝)電影原型人物——小男孩 Colton 的合影

上圖與下面兩幅圖:Akiane Kramarik 的9歲作品:Father Forgive Them(父啊,原諒他們吧),2004年

下圖:Akiane Kramarik 創作這幅大畫時,年齡還很小,對一個孩子來說,這種創作是很費力的。

油畫《光照之下的熊》阿琪雅納九歲時創作的一幅寓言式的作品。畫面上是一條由深遠之處流出,且直面幽谷的巨溪,其上有五組散點透視布置的熊,一隻或兩隻為一組,大光分別籠罩著它們。

來採訪的攝影師看到這幅剛剛完成的畫,就問:「你畫這些熊要表明什麼呢?」那時候畫作的標題還沒有取定。光著腳丫,坐在油彩斑斑的椅子上歇一歇的阿琪雅納回答道:

「這組熊表明了五種人對上帝不同的反應。上帝的光臨視著它們,只有三組感受到了光:一隻熊想逃離光,一腳踏進了幽暗。另一隻被光激怒了,仰天長嘯。第三組(位於右上角的)是一對母子熊,它們仰起頭,滿是敬畏、渴慕、喜樂。五組熊中,這對母子熊是唯一在溪水中有倒影的。(阿琪雅納以此表達的意思是,只有認識上帝的人才能真正認識自己。)剩下的兩組根本沒有意識到光的存在:它們是角鬥士或打拼者,為了一己私利而與同類搏鬥,或者忙於各自獲取身外之物。畫作的寓意是:不要逃離光,不要恨光,不要為私慾而戰鬥或者只顧自己,這樣行的人必定會完全迷失真道。仰望真理而活,你將找到平安喜樂。」

【9歲作品】Light Bearers(光照之下的熊),2004年,by Akiane Kramarik

這幅畫,阿琪雅納先後籤了兩次名:第一次是籤在畫作的右下角,在畫作完成之時;過後,阿琪雅納不小心割破了手指,她靈機一動,就蘸著手指上滲出的鮮血,在那條被熊叼在口中的鱒魚身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這是一個九歲女孩對光的愛慕,對人類現狀的觀察,而且她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小小的受難者了。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10歲作品:Jesus, The Missing Years(耶穌,在不見行蹤的那些年),2005年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11歲作品:Co-Creation(一同創造),2006年【Akiane用「精神的眼睛」描繪的一幅自畫像】

阿琪雅納最得意的自畫像是《創造的同工》。是她剛滿十一歲時畫的。她站在黝黑的星空之中,她的身姿與浩瀚的星空溶為一體,左手握著幾柄畫筆,右手舉著一枝畫筆去點一顆熠熠生輝的星星。阿琪雅納說:「我要表達創造的同工之樂與對上帝的大愛和智慧的敬畏。我的調色板是宇宙,我的畫筆從繁星上蘸取顏色。」看阿琪雅納,只看到她的技巧與才華是不夠的,因為她的畫作和詩歌中有一些更有意義、更加寶貴的東西。或許,說阿琪雅納的自畫像是與上帝相遇的心路歷程的記錄,反而更準確些吧!

上圖與下圖:Akiane Kramarik 的11歲作品:Love at First Sight(一見鍾情),2006年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11歲作品:Family(家庭),2006年【描繪了一個豹子家族】

上圖與下圖:Akiane Kramarik 的11歲作品:Mother's Love(母愛),2006年

下圖是其12歲作品,與上面這幅11歲作品有所相似: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12歲作品:Innocence(純真),2007年。Akiane注意到:完成後的這幅瑪利亞,從前面看起來很年輕,但從側面看起來更年長,眼淚和皺紋覆蓋在她的臉上。

上圖:Akiane Kramarik 與她的畫作,11歲作品:On My Knees(雙膝跪下)2006年。她的價值觀和目標都沒有改變,因為她多年來一直保持謙虛和感激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11歲作品:Turquoise Eyes(綠松石色的眼睛),2006年

【這幅自畫像,描繪了她所說的「綠松石之光」】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12歲作品:Endurance(忍耐),2007年

上圖與下圖:Akiane Kramarik 的12歲作品:Inspiration(靈感),2007年

【描繪了天堂般的靈感詮釋】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12歲作品:Returning Home(重返家園),2007年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12歲作品:Search For Truth(尋找真理,或:尋找真相),2007年

上圖:Akiane Kramarik 與她的畫作,13歲作品:Direction(方向)2008年

上圖與下圖:Akiane Kramarik 的13歲作品:Footsteps Of Eternity(永恆的腳步),2008年

(上圖右邊是Akiane創作時所參照的模特,為畫出真實的人體姿勢) 她的有些畫,充滿了神秘,揭示了宇宙中深不可測的奧秘。幾年前,曾聽一位靈性大師提到,說我們的真我不在這個世界,而是在更高的境界。我們在這個世界的所作所為,就像是木偶戲一樣,由我們在高境界的真我所操縱。當時聽了以後,感受不深,但是Akiane 的畫「永恆的腳步」,和她對這幅畫的解釋,和靈性大師的話不謀而合。

Akiane Kramarik 為自己這幅畫所寫的解說【以下為譯文】:《永恆的腳步》以下的理論是我就少時的記憶和體驗所做的解釋。它們不是最後的結論或定論,而只是我個人的推論,對於現實,可能有無數種解釋,每一種都同樣正確……

我們很多人都懷疑我們可能見過比這個世界更好的世界,那是我們真正的家,我們的來處。我們對完美、和平、開悟、智慧和美的追求反映了我們對所來自的世界的模糊記憶。我們對宏偉的建築,美麗的環境,舒適和愛的關係的渴望來自於那個我們已經遺忘了的,應有盡有的源頭。我們好像永遠在比較這兩種不同的狀態,但是很少感到滿足。我們內在永遠嚮往靈魂最深處的連接,可是這個世界卻不能滿足我們的期望。即使那些完全忘了過去的人,也會一直把完美作為自己的指南針。

但是那些清楚地記得的人,就像我小時候一樣,會經歷感情上的衝突。一方面,我很清楚命運的無限和地球之行的使命;另一方面,我想念自己的家。不同世界之間的對比太強烈了。

不管我們在這個世界經歷如何的艱辛,很可能我們已經忘記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我們自告奮勇要這樣的經歷的。只有我們自己參與這樣的決定,生命才可以說是真正的公正。但是我已經忘記為什麼我們要經歷如此多的困難和悲劇。但是我相信我們只得到我們同意要的。有時候,我們的任務超過我們所能,這種情況也可能是為了改變別人。因為我們的智慧也取決於每一個人的成長。我常常把生活看做舞臺。從我幼時的記憶中,這個舞臺就像是最先進的現實電影。我們可以從不同程度上選擇作為觀察者或參與者。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攥寫自己的臺詞。假如不是我們自己選擇,愛不會允許如此多的痛苦。我們跟神靈的指引和理解分離就會感到非常孤獨。我們在這裡犯下如此多的錯誤,做很多的發現,都覺得是單獨的。當我們回到我們「真正的家鄉」時,將會進行很多有意思的討論……

因為時間在天堂並不存在,還有無限多人類所未知的世界存在。有些這個世界上的生活跟天堂上的生活在同時進行。我幼年的時候,覺得自己只是這個地球的客人,而我永恆的家在天堂。

我的日記記載了我的體驗。是我自己選擇了在這個地球上的父母和我自己的名字。我還一直關注自己在孩提時的發展。

「永恆的腳步」是基於我幼時記載的一些體驗。當我母親問我,我到天堂去了多久,我這樣告訴她:「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我現在也在天堂,看我跟您對話。您知道嗎?我不記得跟任何人分離。您只是我在地球的母親。但是我們大家都同意在這個地球一起生活。這裡就象是一個生命的學校。我在那邊的身體是如此的輕。我們都期望有這樣的體驗,但我同時又在這裡。」

(畫面中的)兩個女人其實是同一個人,坐在地上的這一個正在體驗這個地球上的生活,而另外一個在天堂,感受著包括這個地球在內的多層面生活。她正在把一捧希望之水注入這個地球上的自我。我用了神秘的金粉來描繪。

她衣服上的花紋象徵了永恆的腳步。白衣上的黑花,象徵了在白色、純潔、永恆的神性上面,有限生命的黑色腳步。

黑衣服上的白花,象徵了無限生命的神性留在黑暗的、充滿挑戰的、有限生命上的腳步。」

此外,Akiane 還為這幅畫寫了一首詩,如下:

了解生命的含義,就需了解生命前的承諾不要拒絕自己的生命選擇 我們都是志願者,在攥寫自己生命的臺詞驚慌失措和焦慮往往不相信真理 觀想心靈的方式只有時間假如你不存在,力量毫無壽命可言 偶爾,我們所予超過所能,只是為了改變別人 破碎的心靈顯露神聖的印章你的誕生只是一剎那,但你卻存在了亙古萬世。

上圖:Akiane Kramarik 與她的畫作,13歲作品:Love is Never Alone(愛永不孤單)2008年

下面幾幅圖:站在畫布後面的模特,就是委託她畫這幅肖像的男女主人公,這是 Akiane第一次創作委託訂購畫作

【在她紀錄創作過程的一篇長文章裡,能看出當時只有13歲的她,具有極高的職業道德,十分善解人意,為他人著想】:

上圖與下圖:Akiane Kramarik 的13歲作品:Love(愛),2008年

上面兩幅圖與下圖:Akiane Kramarik 的13歲作品:Wonder(驚奇),2008年

Akiane很愛她的家人,她對家人的愛,細膩體貼到可以融化任何人的心。從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她以家裡不同人做題材所創作的作品。

在她的小弟弟出生後,有一天,Akiane只花了三個小時,就畫下了可愛的小弟弟。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17歲作品:I AM(我是),2012年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22歲作品:Jesus(耶穌),2017年

下圖:是Akiane花了 1000多個小時、精心細緻的創作過程: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成年作品:Instinct(直覺)

上圖與下圖:Akiane Kramarik 的成年作品:Life Maze(生命的迷陣)

上圖與下圖:Akiane Kramarik 的成年作品:Lilies Of The Valley(鈴蘭)

↓ 這幅畫作:

Akiane Kramarik 的畫作,成年作品:Lilies Of The Valley(鈴蘭)

【提醒:上圖為高清大圖】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成年作品:Sixteen Lives in the Wind(風中的十六次生命)

下面四幅圖:是創作這幅畫的過程。這是她所有畫中創作周期最長的:長達7個月

(Akiane Kramarik在視頻中講述創作過程:)

眼眉細節:

這位神童畫家 Akiane Kramarik有一個奇特之處,她的官方網站上介紹(譯文):「多年來,她的頭髮自然變幻了所有顏色:從黑色變為紅色,再變為淺金色至所有棕色」【本文文末附有這篇文章。】

在下面這張照片裡,能看出 Akiane Kramarik 此時期的發色——是黑髮(不是染色的):

上圖:Akiane Kramarik 與她的畫作,展覽現場

上圖:Akiane Kramarik 的畫室,18歲作品:Unveiled(揭開面紗),2013年

上圖:在畫室 :Akiane Kramarik hard at work

上圖:在畫室:Akiane Kramarik Examing Pencil Sketch of Jesus Prince of Peace

上圖與下圖:Akiane Kramarik 在她的畫室

我之所以蒙祝福

阿琪雅納四歲的時候,外婆從立陶宛來看望阿琪雅納一家,與他們同住了一個月的時間。這是阿琪雅納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外婆。外婆一生經歷了戰爭、死亡、飢餓、病痛,但她從未抱怨過。她是一個極為堅強的女性。阿琪雅納後來甚至夢見外婆是帶著微笑站著死去的。阿琪雅納始終記得外婆對自己說過的悄悄話:「我一生都信上帝,但過去在立陶宛,我卻怕向家人、朋友分享我的信仰。阿琪雅納啊,你可不要重複我的錯誤。與人分享你的信仰吧!你和別人的人生必會因此蒙福。永不言棄!」外婆的精神影響了阿琪雅納的創作,比如在畫作《月光》中的那隻白鷺原先是畫成脖頸低垂的悲傷神態,後來改畫成昂首直面生活的雄姿。

阿琪雅納想讓人們在她的畫作中找到希望,她的每一幅畫作都有著同一個的目的:對他人是一個激勵,成為給上帝的獻禮。因為阿琪雅納的最大的希望就是:人人都愛上帝,都愛人如己。她要以她的全部生命向這個世界分享她對上帝的愛和對人的愛。

自四歲時初遇上帝,現在阿琪雅納最想做的,就是以她的奇異天賦為世界上有需要的兒童們服務。阿琪雅納有一個夢,她相信這是上帝給她的異象:「我真想幫助非洲和其它地方有需要的兒童們,特別是立陶宛的兒童。在立陶宛有所謂的 '垃圾兒童』,他們生活在垃圾中,兩、三歲的孩子常常因爭食物而被殺。他們需要食物和醫藥,需要免費醫院。我想為他們建一所免費醫院。」

上圖:Akiane Kramarik 與諸多族裔的人們在一起

阿琪雅納把賣畫作和書的錢絕大多數都捐獻出來了。她還即將為非洲愛滋病危機開始環球募集資金的活動。談到女兒即將開展的事工,阿琪雅納的母親說:「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事情要如此發展,但我們真是充滿對上帝的感恩!」對此,阿琪雅納似乎已經有了答案:「我是一個蒙了上帝的祝福的人。我之所以蒙祝福,必然有一個理由,而且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去幫助其他的人。」

結語

聖經《創世紀》中有一個俊雅秀美的少年人約瑟,他的一生與夢有不解之緣。約瑟因夢而得知上帝在他身上有高貴的計劃,即使被賣到埃及為奴,即使被誣下在監牢裡,依然事事敬畏上帝,持守著純良的品行,最終因智解法老的玄夢而官及相位,使以色列民族在七年大饑荒中得以存留餘種。如今,阿琪雅納的夢和異象將會把這位十四歲的孩子帶往何方呢?人說話的能力,寫作的能力,創造的能力,都不是憑空而來的。這種能力是一種奇異的恩賜,是上帝按祂的形像造每一個人時,按祂的心意所成就的一部分。上帝揀選了一些能聽的耳,使他們的口中有活水湧流;揀選了一顆顆純潔的心,作為調色板,讓祂的光在那裡解析,給他們披上一道道的彩練,這就不僅僅是一件奇事了!上帝揀選了一個未經人工匠氣雕琢的孩子,給她唯真、唯善、唯美的夢,賜她絢麗奇偉的異象,授她一把以星座命名的琴,讓她口舌來言說,讓她巧手來描繪,這就不僅僅是一件奇事了!在這個人心不古、物慾橫流的世代,上帝給了我們一個畫夢的孩子,一個對主耶穌渴慕、聆聽並且實行她所聽見的話語的孩子,祂要從中我們看見的是什麼呢?看哪,上帝奇妙的作為,一切的榮耀和讚美都歸於萬福之根--我們的造物主、管理者和救贖主!那麼,作為蒙恩的人,要善用神的資源,越用越多,就像一根管道,流向一切有需要的人。神賦予一些人特別的恩賜,使他們在某些方面相較於常人如同高原之於平川一樣,神的本意不是要叫高邁俯瞰低微,而是叫高山生出大河來潤澤原野,叫蒙受恩典多的就多去服侍他人。這個畫夢的孩子,永遠記得她聽見的這句從高處來的話:「你必須去做,我會幫你,你就可以幫助別人。」

主要參考文獻:

[1] Akiane: Her Life, Her Art, Her Poetry[2] Akiane: My Dream Is Bigger Than I[3] Akiane: The Gallery; @ http://www.artakiane.com/[4] Mary Berryhill, 「Akiane Kramarik: Dream Child". Christianity Today (July 2004)

*****************************************************************************************************************

Akiane Kramarik 官方網站裡,對她所做的介紹文章:【以下為節選譯文,若想看英語原文,可查閱:https://akiane.com/about-akiane/】

工作和成就

精選數百家媒體,紀錄片,電視和廣播節目,如奧普拉溫弗瑞秀,凱蒂庫裡克秀……等等。

澳大利亞,中國,巴西,日本,韓國,俄羅斯,愛爾蘭,英國,蘇格蘭,荷蘭,法國,匈牙利,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加拿大,中東和挪威的媒體報導。

十多年來,Akiane Gallery www.akiane.com 上有近4.5億訪客。

Akiane的藝術展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畫廊,大使館,私人住宅,大學,研究所,修道院,教堂和公司舉辦。

許多世界領導人,皇室成員,科學家,媒體,執行長,企業家和名人都熟悉她的藝術或收藏它。她的原件每件售價幾十萬美元,還有一些價值100萬美元。

貢獻了超過200個慈善國際基金會和募捐活動,包括西北醫療團隊,微笑網絡,癌症組織,獨立學校等。通過拍賣和藝術展覽籌集了數十萬美元,或捐贈給全球有需要的人。

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真實的藝術和詩歌中的最年輕的二元神童。Akiane在八歲時創作的作品達到並超過了一位經驗豐富的藝術家的成熟度。沒有其他已知的年幼藝術神童創造出Akiane這樣複雜程度的水平。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視覺藝術神童,Akiane入選了美國最富有的兒童 - 企業家,兒童名人堂和天才兒童世界理事會。「我的視線已經等不及」,Akiane的第一張原畫在她八歲的時候賣了1萬美元。

她被描寫於「天堂是真實的」,紐約時報最暢銷的書和故事片。

「無論我們每一步邁得多大,仍感覺任重而道遠。」  ——Akiane,8歲

藝術

  認為自己是一名記者型的藝術家,通過她的藝術探索和詮釋各種時代,文化,信仰和世界。「我希望人們在我的工作中找到希望。」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畫出委託人物肖像和靈魂景觀——靈魂的神秘景觀——對靈魂的人生旅程——個人的過去和未來——的有遠見的詮釋。「我試圖解讀和解釋靈魂的方向和目的,並描繪一個人一生中可以識別的確切位置和經歷。」

  使用真實的模特,真實的傳記和有遠見的經驗來創作她的畫作。

  她在繪畫中聽取不同語言的國際新聞和喜劇,以及多民族音樂,特別是電影的、獨立樂隊的和輕鬆活潑風格的。

  她使用的繪畫載體包括:帆布、亞麻布、瓷磚和木頭。喜歡畫大尺寸的畫。

  主要使用七種顏色的Liquitex或Golden牌丙烯酸塗料:鈦白,火星黑,鎘紅介質,鎘黃介質,鈷藍,深藍,喹吖啶酮深紅。「我將自己的畫筆、調色板、顏料和藝術圍裙視為臨時工具。實際上,我不使用它們 - 我「濫用」它們。我將顏料混合在紙質調色板上,從不給它們澆水。乾涸的一堆顏料形成了雕塑。我可以用我的手指或自己的頭髮在畫布上製作某些畫筆描邊紋理。我把畫筆在圍裙上擦,圍裙上可能有多達3磅的乾漆。在幾乎每幅畫的最後,畫筆刷子上的毛要麼分散了,要麼幾乎不掛在刷柄上。我把刷子放在水裡,從不乾燥或清潔它們。我有意改變甚至損耗我的大部分畫筆,以畫出特定的紋理。很少有刷子持續超過幾個月。「倖存者」被贈送給藝術收藏家作為紀念品。

  每天最多可繪製4小時,草圖最長可達2小時,並搜索真實生活模型或參考資料,最長可達2小時。旅行期間更喜歡形成一些概念化的構思、作計劃、素描和拍攝而不是繪畫。

  在繪畫開始時,先用深色開始,然後逐漸變成淺色。

  完成一幅畫需要3-4個月的時間。需要另外2到8個月的時間來製作限量版複製品版畫的原件。「風中的十六次生命」畫的時間最長:七個月。

  已結束製作教育視頻,但最喜歡互動教學。

  不會使用投影儀、標尺或其他人工測量作為校正工具——僅使用小鏡子。通過實驗、感覺、視覺、可視化以及通過在畫室裡移動原件來實現新的視角。在完成單個故事之前,在同一畫布上不斷試驗多達16幅幾乎可以作為獨立成品的繪畫版本。

  在黎明前畫畫,在下午畫草圖,在黃昏後創作音樂。儘管繪畫過程發生在日出之前,但她的畫室和生活空間更喜歡光線和大窗戶。

  每天播放劇本故事書、劇本和音樂作品,用於製作故事片。

  使用古代中醫的人臉識別術(相面學)進行藝術診斷。

  相信未來的科學能夠揭示她有意隱藏在原件中的具有量子關係的密碼和加密信息。

  許多原件揭示了神秘的疊加圖像和全息圖。

  將她的原作視為她的藝術後代,並認為其應在的位置是在收藏家那裡,將其作為一個精緻的被採納過程。

  將自己的才能和成功歸功於勤奮的職業道德、自我教育、堅實的家庭支持以及文化和精神因素。

  「在深層煤礦裡,冒出了白色鑽石。

  但只有在光下,它才能被認出。「

  ——Akiane,8歲

  Akiane 的基本特點

  住在三大洲。以澳大利亞、美國和立陶宛/歐盟為家。

  以五種語言進行交流:立陶宛語,英語,俄語,美國手語和日語。母語:立陶宛語:最古老的印歐語系,最接近梵語。

  喜歡瑜伽、抗阻力訓練、散步、在沙灘上騎自行車、跑步、打籃球和打網球。

  每天都需要獨處和寧靜,特別是在創作時間。在下雨和雷雨時最能獲得創意。

  喜歡呆在果園、花園、養馬大牧場、村舍、動物保護區,而不是在農場、馬戲團或動物園。

  喜歡繁忙的人群和步行城市,特別是博物館、劇院、摩天大樓、人行橫道、鵝卵石街道、舊橋,咖啡館、火車站和機場。

  喜歡落葉喬木,特別是柳樹、樺樹、無花果樹、楓樹和櫻花樹。

  能讓她重新煥發活力的地方:在小溪、瀑布、海洋、噴泉、鬱鬱蔥蔥的自然公園、綠色起伏的山丘周圍,但不是在河流、湖泊、山脈或沙漠中。

  欣賞大象、海豚、馬、北極熊、袋鼠、長頸鹿、狐狸、獅子、大型犬、澳大利亞喜鵲、老鷹、鷹隼類猛禽、蜂鳥、水母、蜻蜓和瓢蟲。

  興趣:語言,詩歌,攝影,電影,動畫和日本傳統書法。

  在她訪問或生活的每個旅行國家裡欣賞戲劇、博物館展覽和音樂會。

  不喜歡乘車旅行,沒有駕駛執照,但可以乘坐Sesna飛機。

  多年來,她的頭髮自然變幻了所有顏色:從黑色變為紅色,再變為淺金色至所有棕色。

  喜歡日常生活。制定自己的心理安排,並努力堅持下去。晚上9點前入睡,凌晨2:30起床。每天小睡一會兒。喜歡在她的藝術工作室裡生活和睡覺。「到了晚上,世界似乎在減速,安靜下來,時間延長。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很多工作。我擁抱清晨,如有良師」。

  每天最多可喝20杯茶:菩提樹花、茶道抹茶、英式早餐黑茶、印度香料奶茶拿鐵、洋甘菊、綠薄荷、檸檬香草和橙花。

  喜歡水果、南瓜、香草和肉桂的香味。

  喜歡亞洲和義大利食物——只用筷子吃——喜歡做驚喜慶祝食品——不喜歡甜食、垃圾食品、海鮮、堅果或酒精——在創意高峰和挑戰性試驗中嚼一些口香糖。

  認為自己(具有如下特點):保守、實幹、善於分析、不主觀臆斷、值得信賴、胸懷大志、無憂無慮、有遠見、有責任心、有競爭力、健壯敏捷、紀律嚴明、謹慎無畏、完美主義者和極簡主義者。

  喜歡觀察、提供指導、同情和激勵人們,讓他們開懷大笑、感到安全、啟發人們思考、跳出思維局限進行創造。

  喜歡面對面的互動——而不是通過電話、網絡電話或社交媒體。寧願通過實際工作和娛樂來了解人,而不僅僅是談話。

  懂得讀唇術、面讀,喜歡在書店和圖書館花時間,但不喜歡看書。

  重視這些價值:堅韌、謙遜、簡單、平衡、靈活、承諾、守時、效率、堅持不懈、熱情、慷慨、寬恕、誠信和誠意。

  未來目標:建立藝術學院,製作和導演電影,並通過藝術聯合世界各國。

  「在每扇門的後面,我們都在震撼。許多人模仿限制,而不是無限的潛力。我們不應該抱怨這種可能性。」——Akiane,8歲

  「接受生活的禮物,天賜於我;送出生活的禮物,饋贈他人。」  ——Akiane,8歲

Akiane Kramarik認為,

自己是一名「記者型藝術家」。

她通過藝術探索,用精美的畫作

詮釋著各個時代,文化,信仰和世界。

有趣的是,Akiane還透露:

在她的許多原畫中,

揭示了神秘的疊加圖像和全息圖。

她相信未來的科學將能夠揭示她有意隱藏的,

這些具有量子關係的「密碼信息」。

《聽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傳》合集

- 感恩遇見 -

【身健|心安|陪伴|喚醒】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僅做公益分享,致敬原作者  

願每一個途經我生命的人兒  你們都幸福

感恩所有純淨的心靈  每個生命都值得榮耀

相關焦點

  • 【光愛傳播】「畫夢」的天才女孩:天賜的才華,是為了幫助他人
    ▲Akiane 自畫她的網站(www.akiane.com)的年點擊率超過了1.5億次。她被倫敦和美國的藝術機構選為二十位最有成就的視覺藝術家之一。那時候,做母親的並不理解個中的況味,但漸漸地,母親體會到,女兒分享的那些夢和異象,對她確是實在的經歷。夢中的異象顯露的時候,Akiane開始熱衷於畫畫。牆壁、窗戶、家具、書頁,凡她手能及的地方,甚至她的腿上和手上,都畫滿了數以百計的肖像和圖形。你能想像嗎?一個四歲多的孩子,最愛畫肖像,畫不到維妙維肖,畫不到神情畢現,她是不肯罷休的。
  • 【攝影比賽】我的樂高夢part 4——作者磚訪
    《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大家是不是特別好奇前六的作者是怎麼樣的呢? 愷豆子 對「我的樂高夢」前六的作者分別進行了磚訪,也讓他們把自己的樂高攝影小竅門一起說出來分享給大家,甚至還索要到了他們本人的照片。
  • 【攝影比賽】我的樂高夢part 2
    ▲010:小強——《我的夢》。每個孩子從小就有一個夢 都為著夢努力 一步一步走向成功。▲031:小葉子 ——《看我的「芭蕉扇」》。秋天來了,銀杏葉金黃一片。▲084:一根魚——《蝙蝠俠的夢》。照片通過單反多重曝光一次合成,後期僅調色。正好那晚月色不錯,於是即興拍了一張。照片中尼爾斯指樂高CEO Niels B. Christiansen (尼爾斯· B·克裡斯汀森)。
  • 美國8歲女孩Akiane根據自己所見畫耶穌~
    阿琪雅娜八歲畫作:《和平之子》耶穌。    五歲那年,有一天阿琪雅娜突然向父親要專業性極強的整套油畫繪具,之後畫出了令整個家庭乃至社區驚嘆的畫作。    她常常根據夢境畫出多幅草圖,直到夢中再次出現相同的那個景象,她認為這是神要的,於是畫成油畫。「早晨醒來,會記得許多作過的夢。我禱告,看清了異象,然後把它們解釋給媽媽聽,說我會畫哪一幅。」她的無神論的父母通過女兒的神奇能力成為了虔誠的神的信徒。
  • 畫照片怎麼了
    「他的作品究竟是畫還是照片」的話題爭議不斷。如果打橫而言,無論是什麼,市場價值已經立起了一個flag,任何討論都繞不開市場對這件作品的認可。作品有沒有價值,跟藉助照片為工具,甚至畫得像照片,沒有必然聯繫。藝術從來都是百花齊放,你若盛開,蝴蝶自來。「畫照片」惹來的爭議和連續不斷的口誅筆伐,讓筆者想起了「玩手機」。人們對於手機又愛又恨的複雜情愫,持續了幾乎20年甚至更久。
  • 《永遠的7日之都》山河畫夢活動怎麼玩 山河畫夢活動福利攻略
    1、夢裡畫山河,縱劍寫春秋——「山河畫夢」活動開啟! 桃李春風一杯酒... 永遠的7日之都山河畫夢活動即將開啟,這場活動也是為了慶祝放假而舉辦的。當然了,活動內容是玩家最為關心的事,下面就來看看吧!
  • 那些killing part製造機
    柔韌的肢體動作加上玫瑰花瓣的點綴,讓一襲黑衣的夏之光仿佛畫中走出的翩翩公子,這樣的killing part直接狙擊了觀眾的心。從《青春有你2》開始,喻言的每一個舞臺都可以讓觀眾放心「食用」,《Lion》中魅惑動人的紅毛小獅王;《易燃易爆炸》的拽酷girl;《a little bit》裡可鹽可甜的活力女孩,每個舞臺,當鏡頭定格在喻言身上的時候
  • 【圖解】R級重口味電影《肌膚》part2
    ——       part2 開始       ——懷孕的瓦妮莎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她告訴搭檔想要休息。
  • 孩子說不會畫時,用「圈圈大法」試一試!
    雖然繪畫內容大都「看不懂」,但寶寶對著畫能講出很多故事,處於一個4歲孩子正常的塗鴉期。(什麼是孩子的塗鴉期,推薦閱讀《羅恩菲德兒童藝術成長理論》)老友一邊陪著孩子畫畫,一邊和我聊著天。沉浸在創造中的小寶突然抬頭,滿眼期待地說:「爸爸,給我畫一個多啦A夢吧!」老友有點無奈,不知道應該怎麼和孩子互動。小寶眼見期望落空,嚎啕大哭。
  • 【圖解】重口味恐怖片《人皮客棧2》-殺戮還在繼續 part1
    這些在第二部裡都有解答,《人皮客棧2》與第一部聯繫緊密,對於第一部沒有交代的地方進行了補充,同時劇情也有新突破,算得上不失水準的續集。沒有看過第一部的童鞋請戳下面【圖解】重口味恐怖片《人皮客棧》-為了讓自己愉悅,他們沒有任何底線 part1【圖解】重口味恐怖片《人皮客棧》part2【圖解】重口味恐怖片《人皮客棧》part3—  開始  —《人皮客棧2》的故事從上一部的男主帕克跳上逃離斯洛伐克的火車說起。
  • 慈禧年輕時彩色照片曝光?原作者:我畫的…
    「那張『照片』是我畫的」「慈禧皇太后年輕時的彩色照片」肯定不是真的,但它從何而來呢?中新網記者聯繫到了這張「照片」的原作者居旭東。他向記者承認,是自己「創作」了這幅「照片」。「這是我2018年年底畫的一幅作品。」
  • 日本票房《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開畫奪冠
    日本「盂蘭盆長假」期間將有大量人口流動,這可能讓本就嚴峻的疫情進一步惡化,不過政府部門仍採取寬鬆的防疫對策,繼續堅持不影響經濟活動的基本立場。截止目前,日本電影院復功率基本上已經達到100%,在幾部實力較好的本土電影接連助攻下,放映業的復甦進度也還比較理想。
  • 一個孩子的線畫
    在華德福學校裡,所有課程都是老師和孩子們一起來完成的,特別是孩子間的互動比較多。在家上學,沒有其他孩子的互動,這是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比較困難的一點。當然,也有好處,好處之一就是不會受到影響(*^﹏^*)。在帶線畫的最初1,2個星期,笑笑並不是太熱心於線畫課程。往往是我預設了1小時的線畫時間,他刷、刷、刷10分鐘就可以搞定,我汗啦⊙﹏⊙b……這段時間的線畫課程,可以說是磕磕絆絆的走過來的。
  • 達人秀 鹿喜喜教你畫禪繞畫第二彈!—— 亂線下的色彩旅程
    各位小夥伴,還記得四月份的「用纏繞畫技法,手繪一幅裝飾畫」課程嗎?腦洞少女鹿喜喜帶大家初次接觸了禪繞畫。Zantangle禪繞畫——「頭腦瑜伽」禪繞畫,2005年由文字藝術家Maria Thomas夫婦研發的繪畫方式。
  • 如何評價孩子的作品與家庭美育小貼士——如何讀懂孩子的畫系列講座2
    就算是藝術專業出身的家長,面對孩子稚嫩的作品,也未必能清晰準確的評價和引導。我也未能倖免曾經也是「寶寶真棒」行列裡的一員。記得我女兒2歲左右的時候,喜歡亂塗亂抹,雖然我能意識到這是孩子現階段的塗鴉行為,可是當她興衝衝的、一臉期待的給我看她的作品時,我還是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只能說:寶寶畫的好棒啊。但是這類的評價說多了,孩子會失去和我交流的興趣。
  • 看到照片後,網友:到底是大人還是孩子?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早熟了,包括身心方面。而與我們隔海相望的鄰國日本,他們的孩子很多都是偏早熟的,有部分孩子甚至早熟得令人吃驚。那麼,日本小學生究竟能有多早熟呢?看完這組照片後,網友表示「到底是大人還是孩子?」。這組照片來自於一檔日本的綜藝節目,節目組邀請了一些女生,談論她們自己對穿著、未來伴侶等的看法,其中有部分女生是小學生。
  • 巖崎知弘:凝視孩子心靈的畫者
    巖崎知弘:凝視孩子心靈的畫者文|東直子(日本詩人、作家) 譯|林靜(蒲蒲蘭閱讀推廣人)看知弘的畫,容易出神。會放空頭腦中的思想和感情,仿佛追隨者知弘拿畫筆的指尖,看到她描繪的孩子、世界。我一直覺得,在這些鮮亮的色彩深處,隱藏著一種難言的孤獨和不安。
  • 聽畫:90後技術男幫你把動人的照片聽進耳朵裡
    2011年他開發的「好友拼圖」在人人網紅極一時,在應用平臺第一名霸佔很久,兩年大學後退學創業,先後創辦過瀑布流圖片網站沙漏網和照片互換社交App萌萌搭。殷志平表示,聽畫是萌萌搭的升級版,已經準備在明年年初將萌萌搭關閉合併進聽畫中。聽畫的核心功能就是「聽」照片。
  • 黃曉明問killingpart是啥 網友回應也太搞笑了吧
    沒錯,這個熱度一度趕超了《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2020》,參加節目的姐姐們有已經成名的主持人、歌手或演員,都是為了心裡的女團夢,來爭取C位出道的5個名額。但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還沒播出就已經引起了網友的激烈討論,每天熱搜上就是姐姐們的日常,成為了這個夏天的綜藝黑馬。
  • 他為圓自己的畫家夢,讓一年級女兒休學學畫,如今一幅畫賣71萬
    然而他的4個孩子中卻只有一位繼承他的衣缽,成為一名畫家,並且徐悲鴻曾說:對孩子要溺愛一點,不管他們是想學文還是學理,只要不學習美術就好。與許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同的是,這位國寶級中國畫家對孩子們的期望卻異常普通,不期待他們能延續自己的繪畫才能,而是選擇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和人生道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