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州圖書獎紀念合影
2016年10月1日晚,坡州圖書獎(Paju Book Awards)頒獎典禮在世界聞名的韓國坡州出版城(Pajubook City)舉行,廣西師大出版社「新民說·大觀文叢」榮獲坡州圖書獎之策劃獎(the Planning Award of the Paju Book Awards)。
坡州圖書獎是亞洲出版界最具分量和公信力的獎項之一,「策劃獎」亦是其中重要獎項。
頒獎詞中如是寫道:
To enhance Asian publishing culture and realize Asia’s identity,Paju-si and Paju Bookcity established the Paju Book Awards together with representive publishers from Asia.
The Paju Book Awards confers the Planning Award to 廣西師大出版社 on its planning and publication of 大觀文叢,whereby introducing the new critical topics in discussing the various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contemporary China,and thus enhancing remarkably the crit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readership.
為宣揚亞洲出版文化,增強亞洲身份認同,坡州市和坡州出版城與眾多來自亞洲的出版代表一道成立了坡州圖書獎。
坡州圖書獎特此將策劃獎頒發給廣西師大出版社《新民說・大觀文叢》,該套文叢在探討當代中國諸多問題的過程中,引入了諸多新的極為重要的話題,進而顯著地提高了中國讀者的反思意識。
廣西師大出版社總編輯助理、新民說總監範新先生領獎並發表獲獎感言:
坡州圖書獎(Paju Book Awards)評委會把2016年坡州圖書獎(策劃獎)頒給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大觀文叢」,對我們來說,這是莫大的榮幸。感謝評委會的鼓勵,感謝「大觀學人小組」,沒有他們,就沒有這套書,這個獎更屬於他們。
新民說(iHuman),作為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創辦的文化品牌,遠自《大學》,近自梁啓超的《新民說》,可謂近代中國思想演進的最重要線索之一。「新民說」自創辦以來,致力於公民性道德觀念的成長。我們知道,從1840年始,中國最關切的是「如何構建一個現代國家」,而要成為現代國家,首先必須有現代公民和現代政府。而這與「新民說」和「大觀文叢」的關切緊密相連。
「大觀文叢」所努力做的:一是「如何認識自身」,二是「如何認識世界」,三是「如何認識自身與世界的關係」。
而這一切才剛開始,「新民說」和「大觀文叢」一直在路上。
富有特色的紀念雕塑(既是書的象形也是坡州象徵鶴的象形)
關於坡州圖書獎(Paju Book Awards)
坡州圖書獎(Paju Book Awards),旨在獎勵亞洲出版界的卓越成就,並通過亞洲各國富有活力的、不斷進步的文化,讓人們認識到高水平的思想、理論以及地區視野。
2016年坡州圖書獎之著作獎頒發給了來自日本的夫馬進,《燕行使與通信使》的作者;策劃獎頒發給了來自中國的範新,其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策劃了新民說·大觀文叢;設計獎頒發給了來自香港的趙廣超,其設計了諸如《紫禁城100》《不只中國木建築》等書籍;最後特別獎頒發給了武石和實,來自衝繩榕樹書林的出版人。
坡州圖書獎不僅提供一個機會深入到東亞出版人從本地視角所取得的成就,也給東亞出版人、編輯、知識分子以及研究者一個相互結識、討論的機會。
1.坡州圖書獎包括著作獎、策劃獎、書籍設計獎和特別獎。
2.坡州圖書獎頒發給那些通過自身創造力增強亞洲身份認同的亞洲圖書、亞洲作家和亞洲圖書設計師。另有「特別獎」授予那些長期致力於發展和宣揚亞洲出版文化的出版公司和出版者,或是那些獻身於閱讀運動的個人或組織。
3.坡州圖書獎委員會由代表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組成。代表委員會由來自韓國、中國、日本的三位出版者組成;評審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則由來自於韓國、中國、日本、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的多位出版者、學者和評論家組成。委員會通常由東亞的出版者組成,但是視角將逐步擴大至全亞洲範圍內更多的出版同仁。
4.坡州圖書獎的獲得者將被授予貞賢(Jung Hyun)先生設計的雕塑和象徵書籍和坡州的標誌仙鶴。
充滿設計感的紀念雕塑近影
5.坡州圖書獎頒獎典禮是具有重要意義的聚會場合,在此期間,韓國、中國、日本以及亞洲其他國家的出版者和知識分子聚集於此,共同向獎項致敬,彼此間聯絡交流,增進感情。
第五屆坡州圖書獎(Paju Book Awards)名單:
著作獎
著作獎獲得者為日本的夫馬進先生(京都大學榮譽教授)及其著作《燕行使與通信使》(日本)(名古屋出版社)。
朝鮮燕行使是朝鮮與明清兩朝往來的外交使臣,而朝鮮通信使則是朝鮮派駐日本的外交使臣。雖然書名為《燕行使與通信使》,但作者的視域不止集中於中國、朝鮮和日本,還遊走至琉球群島及越南。
顯然,這些「外交使臣」,無論在派遣規模還是交流頻次上都為世界外交史所罕見,在當時的國際「外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夫馬進的著作分析了這些使臣遺留下的詳盡記錄,並成功地清晰揭示了東亞前近代時期的格局。因此,該文本釐清了東亞關係史的事實,並以其對於朝貢和授權系統研究的堅持對傳統研究提出了質疑。
策劃獎
策劃獎通常被認為是最值得注意的獎項,因為它直接要求編輯與出版人在策劃、設計、編校等方面的能力。
今年的獲得者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範新及「新民說·大觀文叢」。該文叢著眼於世界史上的事件與主題,包括諸如《帝國定型:美國的1890-1900》 ,《(克勞備忘錄)與英德對抗》以及《一個普通法的故事》《海權沉浮》《在非洲發現中國》等。藉由梁啓超所提出的著名的「新民說」,策劃者一貫著力於從一個更寬廣的視角去探討中國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去引導讀者的反思精神。
書籍設計獎
經過全體一致的選擇,書籍設計獎被授予來自香港的趙廣超。憑藉著精湛的技巧以及在圖像表達上的卓越藝術價值,趙廣超足以被稱為「現代設計大師」。
在評判過程中,《紫禁城100》《不只中國木建築》等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品。通過將一種新的、普遍的視覺語言融入到一般的傳統中國以及亞洲的表達中去,每一部作品都呈現出一個新穎的、具有說服力的圖像世界。這些作品,既展現出一絲不苟的造型力量,也表現出在題材選擇上的非凡分析能力。
特別獎
特別獎由榕樹書林獲得。榕樹書林成立於1981年,致力於出版琉球衝繩一帶的古籍圖書,以及當代史文本。自1991年開始,它開始熱忱地開展自己於衝繩的人文著作出版事業。榕樹書林,一個由創建者和所有者武石和實一人運營的出版公司,在1994年出版《衝繩戰後初期佔領資料》後產生了巨大影響力,並且一直致力於出版有關琉球和衝繩歷史、社會和文化的圖書。
榕樹書林出版的圖書始終為琉球和衝繩的特有身份發聲。出版包括《冊封琉球史錄集成》(11卷本),收錄了18世紀琉球王國的包括《中山傳信錄》在內所有現存歷史文獻,並以現代日語對細節加以註解,以現代日語形式出版。《朝鮮王朝實錄琉球史料集成》闡釋了琉球和朝鮮在前近代時期的關係;《琉球弧業書》為衝繩和琉球史的近期歷史、信仰、傳統、藝術和自然的學術研究成果提供了一個宏觀的縱深視角。
榕樹書林的圖書和其他衝繩的出版者,不同於日本其他行政區的出版單位,並不被囊括於日本本土的行政體系。因此,他們的書並不容易在東京或者其他日本主要城市的大型書店中見到。
雖然榕樹書局廣泛出版了大量覆蓋人文、文化、藝術、兒童領域的讀物,甚至出版了有關美國軍隊主題和流行文化的圖書,但它的首要讀者依然只是那隻佔日本總人口百分之一的衝繩原住民。這個事實表明,從文化上來看,衝繩和琉球既不是日本的組成部分,也不臣屬於亞洲任何一片海域。
換句話說,無論他們的遭遇如何,他們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並追隨著祖先們獨有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委員會一致認為榕樹書林的武石和實先生是一直致力於這類文化活動的典型,使得他成為坡州圖書圖書特別獎名副其實的獲獎人選。
坡州書城紙之鄉書店內景
坡州圖書獎是如何產生的?
坡州圖書獎評審委員會的職責和評審過程如下:
1 制定評審的標準和原則
2 在舉行評審會議前,覆核由各國提名委員會所呈交的各國推薦圖書和推薦理由。
3 舉行坡州圖書獎的評審會議。
4 經過有效的討論和深思熟慮,評審委員會將根據所有國家代表達成的一致意見決定最後的獲獎者。
坡州圖書獎的評審標準如下:
1 是否具有一個富有創造性和原創性的主題?
2 是否基於與亞洲相關並切中要害的議題和話題。
3 寫作和出版是否為品質提供了保障?
4 是否遵循著持續並連貫的創作態度和編輯水準?
5 是否富於時代精神和基於歷史意識的理性?
2016年坡州圖書獎的終評審會議於6月3日在坡州圖書城召開。委員會成員包括眾多知名專家:來自韓國的金彥鎬(代表委員會委員),Kang Marx-sil,Ahn Hee -gon;來自中國的Dong Xiuyu(董秀玉,代表委員會委員),Liu Suli(劉蘇裡);來自香港的Charles Kwan,臺灣的Lin Linden(林載爵);日本的Otsuka Nobukazu(大冢信一,代表委員會委員)、Kato Keiji、Takeshi Furusawa ;Ma Kin Chuen 、Lim Kyeong-tack作為翻譯。Kumazawa Toshiyuki作為提名委員會觀察員。Kang Marx-sil 作為主持。
評審委員會會議從對各區域根據四條提名標準所選出的提名作品介紹開始,並引導成員間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後,委員們基於地區小組展開對每部提名作品的再評估。在這個階段,委員們側重將提名作品與其所屬地區的提名作品進行比較,著重考察每部作品的價值和缺陷,每個地區小組將再次從提名作品中選出推薦作品。
舉例而言,日本評審小組可推薦中國的作品,而不是日本本國的作品。評審委員會成員在投票之前會討論並整合所有觀點,從而在票數清點完成前進行最後的討論。
在決定獎項歸屬過程中最具挑戰性的議題來自於對所有圖書和出版活動而言,都必須擁有通常表述為「出版文化的歷史在場感」的潛在語境。每個地區小組的成員必須精準地闡釋書籍或者出版活動在各自地區語境下的價值和意蘊。若不努力對這種闡釋建立共同理解和尊重,將無法產生最後的裁定結果。
這一前所未有的獎項的目標,是揀選並聚焦這樣一些作品,它們蘊含東亞乃至亞洲整體應該共同享有的價值觀。我們無法臻於「共同」之境,除非先潛入各自的「特殊性」中,隨之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是亞洲著作的共性呢?評審委員會的成員必須無止境地追問自身這個問題。
第五屆坡州圖書獎候選者歷經激烈角逐,最終產生。
附:歷屆坡州圖書的中方獲獎者
第一屆(2012)
著作獎:錢理群
策劃獎:王汎森,「中國史新論」叢書
設計獎:陸智昌
第二屆(2013)
設計獎:劉曉翔
第三屆(2014)
著作獎:葛兆光
設計獎:王志弘
第四屆(2015)
特別獎:三聯·哈佛燕京學術叢書
第五屆(2016)
策劃獎:新民說·大觀文叢
設計獎:趙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