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門診來了一位72歲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10年前就開始使用美力敦胰島素泵控制血糖,開始時使用胰島素是基礎量18 ,三餐是10,多年以來,血糖一直理想,也沒有出現嚴重的併發症。近兩個月來頻繁出現飢餓手抖,然後自行監測血糖提示,血糖下降明顯,好幾次的餐後血糖都是2點多,然後,逐漸減量胰島素,至目前,基礎量用到12個,三餐分別用到665,和之前相比幾乎降了一半。門診檢查胰腺功能低下,但是還有,分泌也存在延遲,有點胰島素抵抗的情況,肝腎功能沒有嚴重損害,為什麼老年人年齡越大使用的胰島素量反而越小呢?
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因素。
1.隨著年齡增大,代謝緩慢,食量減小,所需能量,所進食碳水化合物減少,胰島素需求量隨之減少。
2.老年人體內脂肪含量減少,胰島素抵抗較之前緩解,胰島素更能發揮降糖作用。
3.肝臟是發生糖異生和糖化生的器官,為人體提供能量,維持血糖穩定,肝臟功能異常或者許多肝臟疾病,都可能會導致血糖下降。
4.腎的功能異常可能會導致胰島素清除障礙,二甲雙胍排除困難,腎臟糖異生,糖分解減少,造成糖的代謝紊亂。
不管老年人的低血糖或者說胰島素用量減少,根源是什麼,我們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儘量避免出現低血糖,相比較起血糖控制較差,低血糖的風險太大太大。該減藥減藥,該停藥停藥。自己的血糖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出現低血糖或者嚴重糖尿病併發症。
下面是梁老師的幾點建議。
1.規律檢測血糖,只有檢測才知道血糖控制的是不是達標,有沒有低血糖,老年人無症狀性低血糖,往往是最可怕的。
2.如出現心悸、出汗、飢餓感、手抖等低血糖症狀,如果身邊沒有血糖儀,一定不要堅持找儀器檢測,也不要等救護車或者孩子趕到,先進食一些可以拿到手的食物,這個時候就不要害怕吃完血糖會高,食物已經不重要,糾正低血糖才重要。
3.隨身攜帶救援卡,可以貼在手機背面,或者設置成壁紙「我有糖尿病,如果發現我昏迷可能是低血糖,請餵我一些糖水或食物」相關的話,起碼要留一個孩子或親人的電話。
4.胰島素、降糖藥的選擇要根據個人情況,要平穩降壓,也要儘量減少可能會導致低血糖事件的藥物,比如降糖藥格列本脲。
5.規律進食,不進食不吃藥,尤其是第四點提到說磺脲類促泌劑或短效胰島素,風險大,每年發生低血糖的事件中,和這兩點關係是最密切的。
大致內容就說這些,以前都多次提到過,感興趣可以往前翻一番,我是梁老師,關注糖尿病、關注健康,也歡迎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