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 | 很久了,更想念那一杯淳樸厚重的越南咖啡

2021-02-17 驛路梨花

文 | Sandy

圖 | Sandy

編輯 | 敏敏

自從發了一篇極其接地氣的關於喝的文章《不如,我們一起喝一杯吧》☜點擊閱讀原文之後,陸續有人問我什麼時候出關於咖啡的文章,於是翻出來很久之前的相冊找資料,也算是找到了一些吧。

我可以毫不避諱的說,對於咖啡的認識,是從一杯星巴克開始的。這個起點很大眾,畢竟這是大部分國人認識咖啡的起點,但這並不影響我後來對咖啡的了解。雖然到現在,我對於咖啡也知之甚少,但是用我僅有的一點皮毛知識與你們一起聊吃聊喝,也很開心。

對於咖啡比較熟悉一點人普遍會認為越南咖啡「產量多但不好喝」。造成這種印象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因為咖啡豆——羅布斯塔種,高含量的咖啡因導致了又苦又澀的口感。我們現在喝到的咖啡主要分為兩種——阿拉比卡種(Arabica)和羅布斯塔種(Robusta)。(我知道肯定會有比較懂咖啡的人在提醒我:還有一種利伯瑞卡(Liberica),但是據我所知這種咖啡現在已經基本退出了商業市場,種植量已經變得非常小了,所以可以忽略了。)

前者的口感更加香甜,所以很快被市場接受,比如麥當勞、星巴克、COSTA的咖啡就完全或者是大部分採用阿拉比卡咖啡豆。但是,阿拉比卡種不耐寒、也不耐霜、更加經受不住任何的蟲害,對於種植來講,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相比之下,羅布斯塔種對環境一點也不挑剔。越戰後,政府寄希望於種咖啡迅速崛起,「好種」的羅布斯塔種很快佔得先機。到現在,越南大概有95%的咖啡都是羅布斯塔種。

我在越南喝的第一杯咖啡,是在火車站旁邊的茶水攤。老街,是一個非常具有當地特色的地方。記得那天走出火車站的時候已經傍晚,一片昏黃燈光籠罩下的老街看起來更像是上個世紀的油畫。沿街的茶水攤密度很高,每一家都是非常低矮的桌凳圍成一圈或者擺成一排,中間的小桌上擺放著一排「越南滴漏壺」。

隨便找了一家坐下來,要了杯咖啡。和咖啡一起送到面前的,還有一個糖罐和一杯涼茶。等到我迫不及待喝了一大口咖啡之後,才意識到老闆娘剛才一直往我面前推糖罐的動作是多麼好心的提醒。咖啡真的是超乎想像的苦澀,重重的苦澀味道直逼國人喝的很多中藥湯,難以下咽。自認為是個非常耐苦的人了,但是剛剛悶下的一大口咖啡也真的像是一記重拳狠狠砸在了胸口。

沒辦法,乖乖加糖吧。一勺、一勺、一勺.我怕加的不夠多,甜味會在與苦味兩軍對壘的時候敗下陣來。講真,如果不夠甜,我是沒有勇氣喝完一整杯的。

▲▲▲ 咖啡攤的滴漏咖啡

滴漏咖啡遍布越南街頭的所有地方,以至於後來的每一頓飯都有滴漏咖啡的陪伴。不管是路邊粉店,還是酒店三餐,滴漏咖啡總是飲品裡面的主角。只不過酒店的咖啡多了煉乳,厚厚的一層在杯底。等到咖啡接完,與煉乳攪拌均勻喝,口感也確實順滑了很多。

▲▲▲ 吃越南粉也配以滴漏咖啡

其實我一直在好奇,雞蛋與咖啡在一起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想像裡的這兩種東西應該不會衍生出好喝的東西來。可是,結果讓我意外。

據說這是早些時候為了應對牛奶的缺乏而發明的一種咖啡喝法。用打發的蛋黃取代牛奶,口感非常像卡布奇諾。第一口我就被實實在在的驚豔了一把!不過,現在就算是在越南的很多非常傳統的咖啡店裡,也很難喝到單純的蛋黃+咖啡的組合了,除非你要求。大部分店家會用蛋黃加上牛奶打發成厚厚的一層奶沫置於咖啡之上,喝一大口,泡沫綿密醇香,沒有絲毫雞蛋的腥味。

▲▲▲ 蛋咖啡

真正傳統的越南蛋咖啡有一層厚厚的煉乳在杯底,少於三分之一杯的咖啡,然後整個咖啡上層都是打發的蛋黃。喝之前用勺子輕微攪拌一下,然後將裹挾著大量煉乳和蛋黃泡沫的黑咖啡一口喝下去,這樣,煉乳的醇厚香甜蓋住了羅布斯塔的嚴重苦澀,蛋黃的綿密也使得整杯咖啡的醇厚口感提升了很多。不過現在也有很多咖啡廳將底部的煉乳用鮮牛奶替代,口感清淡不甜膩。

▲▲▲ 迎合現代的蛋咖啡

雞蛋咖啡真的是我目前喝到過口感最為醇厚的了。極盡苦澀的黑咖啡和香滑綿密的蛋黃泡沫,最大限度的釋放了咖啡因爆裂一般的香味,但同時又一種溫和的姿態進入口腔。這真的是一種超級神奇的味覺體驗,也就是從此刻開始,不得不相信食物的組合是一件多麼微妙的事情。如果去越南,請你一定要去嘗試一下雞蛋咖啡。加了煉乳的、不加煉乳的、加了牛奶的、不加牛奶的.各種各樣的,都要試試。

邦美蜀,這個地方被稱作「越南咖啡的首都」。埃地族則是這片區域最擅長種植咖啡的原住民了。在這裡,空氣中都瀰漫著濃鬱的咖啡香味。除卻密集的咖啡店、咖啡攤,每家每戶也隨時烹煮著自己的咖啡,這像是中國家庭的一杯茶水一樣普遍和常見。

▲▲▲ 比較像模像樣的咖啡廳

當然了,比起來裝修整潔、服務專業的咖啡廳,我好像更願意嘗試街邊簡陋的咖啡攤。這些咖啡攤好像也從來不會打烊,不管是清晨5點早起還是午夜12點晚歸,都會在街邊看到擦桌子擺凳子忙碌著的老闆。伴著昏黃的燈光,這些勤勞的人們準備好了氤氳冒著熱氣的咖啡,隨時恭候著「沒有回家」的客人。

咖啡攤的咖啡都是已經做好,裝在很舊的塑料瓶裡。你來,就倒上一杯,自己加糖、加奶或者加冰。然後坐在低矮的小凳子上,用一杯咖啡的時間歇歇腳,順便看看這裡的街景和過往的路人。

▲▲▲ 街邊最常見的咖啡攤

這是一個在外媒口中非常爛熟於心的名字——「越南咖啡大王」鄧黎原羽。他將邦美蜀城北的中原咖啡村打造成了全世界最具地方特色的咖啡博物館。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器具,還有以咖啡種系命名的咖啡品嘗區。整個博物館的氛圍帶著濃鬱的信仰色彩,無時無刻閃爍著熱愛生活的光芒。

也就是在這裡,我看見烤得深黑的咖啡豆泛著油潤的光澤,氣質直逼曼特寧。捧在一把在手裡,會沾上深黑色或者深棕色的油脂。越南豆大多都是深度烘焙,因為稍微過度炭化的咖啡豆會少一些與生俱來的極度苦澀味道,以奶油增香,來更多一層的減少喝咖啡時候的焦苦味兒。

▲▲▲ 深度烘焙的咖啡豆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博物館的咖啡品嘗區菜單上的一套「咖啡能量法則」:思考、發現、靈感、創造、成功。與五個詞對應的,是五款咖啡。每個人在走進這裡的時候,會首先選擇一款,可以說是非常精確的心理暗示了。哈哈,你猜我選擇了什麼?

▲▲▲ 博物館咖啡器具展示區

在越南的那些天,結結實實被咖啡包圍的行程裡,夾帶著濃鬱淳樸的咖啡香味種植在記憶裡面,越來越悠遠。這是一場可以放肆虛度時光的旅程。

這和歐式咖啡的體驗完全不同,脫離了鋼筋水泥的快節奏生活,其實在這裡,更能夠徹底的知道一杯咖啡蕩漾在唇齒間搖曳出來的味蕾韻律。簡單也好熱鬧也好,反正都是愉快的生活。

有人說,早起的咖啡喝得沉默,因為沉睡的身體在等待喚醒;中午的咖啡喝得熱鬧,因為活躍的大腦在準備下一場風暴;而到了晚上,咖啡喝得安然,因為身心俱疲只想放空。反正,每一個時刻吧,都有喝一杯的理由。

於這湍急的時代洪流,越南更像是一艘慢船,不肯被迅速更迭的浪潮帶走。

也好,那就緩緩前行、保持自我吧。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做了個決定:「咖啡」相關的文章我會持續寫下去的,因為真的很有意思。不管關於咖啡你是不是知道的比我多,或者知道的更專業,都歡迎留言一起聊聊吧。)

您喝得開心了吧?

相關焦點

  • 不想在離開之後,朝思暮想一杯越南咖啡
    在越南,一杯咖啡的價格從1萬越南盾至5萬越南盾不等,大多數小店不超過2萬越南盾,算下來僅僅相當於一瓶礦泉水的價錢。和國內一杯焦苦難咽的拿鐵動輒三四十的價格相比,這裡簡直是咖啡愛好者的天堂。而越南咖啡說不上一種文化,它就是當地老百姓的日常,拖鞋背心和塑料矮凳是越南咖啡「好伴侶」,要什麼精裝風格的咖啡吧,支起一個攤兒,三五人圍桌而坐,這裡就是自己的星巴克。
  • 一杯甜咖啡-無錫咖啡地圖(3)
    煉乳+咖啡、滴漏式漏杯,這些都是越南咖啡的標誌。煉乳+咖啡的風味比較像三合一咖啡。來嘛,順便吃個粉。(^-^)V 最近星巴克的手衝越南大叻不錯,好奇越南咖啡的你可以去試試,不酸、醇厚微苦。關鍵詞越南咖啡的文化:咖啡在越南很普通日常。喝咖啡是越南人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咖啡館很普遍而且不貴,不屬於高檔消費。
  • 咖啡加蛋?越南「蛋咖啡」既是咖啡也是點心
    在物資短缺的年代,蛋咖啡的問世撫慰了人們對美食的嚮往,也跨越時間的考驗,成為河內最具代表性的飲品。一層佔了90%容量的厚重奶泡是蛋咖啡的特色,在早期電動攪拌器不普及時,需要親手拌攪20~30分鐘,才能做出如此豐厚的奶泡。即使是有機器協助的現在,也不免要等上20分鐘,才能享受一杯香氣十足的蛋咖啡。除了奶泡外,咖啡更是這項飲品的精神所在。道地的蛋咖啡,使用的是越南常見的羅布斯塔(Robusta)咖啡。
  • 來一杯新鮮的咖啡——espresso、便攜滴濾、愛樂壓咖啡
    安德烈-意利(Andre Illy)在《Espresso咖啡:一種有關化學的品質》(Espresso Coffee:The Chemistry of Quality)一書中提出的技術標準,做一杯充滿技術含量的Espresso了。
  • 咖啡為何加煉乳?在越南,你還可以實現咖啡自由
    近年來,關於越南的新聞越來越多,但是這個城市吸引我還是它的咖啡氛圍。在越南,喝一杯咖啡很容易,街頭各式咖啡流動小推車,隨時可以來上一杯;街角的士多店門口兩張塑料椅子,坐下就可以喝。朋友有點不可思議:他們就這樣坐下來就喝了?
  • 晨讀| 越南的咖啡與茶
    而滴漏咖啡,毫無疑問是越南咖啡頗具特點的存在了。越南其實並不是一個十分文藝範兒的國家,畢竟在滿街摩託車大軍和瘋狂喇叭聲中,就算有那麼幾分的文藝範兒,也會蕩然無存了。只有那滴漏咖啡,硬生生地給越南添上了一抹小清新的氣息。先在玻璃杯裡加幾勺煉乳,然後把噴香的咖啡豆打細的粉倒進滴漏壺裡,壓緊,注進燒開的水。咖啡就從這個銀色的滴漏裡面,一滴一滴地滴下來。
  • 越南滴漏咖啡
    近期最愛不釋手的小玩意當屬好朋友旅行帶回來的滴漏壺,一個人消磨時光的樂趣就在於看著咖啡從滴漏壺裡一點點滴下,因此越南咖啡也被當地人成為「滴滴金」
  • 李湘都在喝的咖啡,G7越南進口速溶咖啡
    手指在鍵盤上敲敲打打,旁邊飄蕩的香濃的咖啡,雖然忙碌,但是聞著陣陣芳香,一切疲倦瞬間一掃而光。 咖啡是我提神醒腦的必備伴侶,工作之前來一杯,喚醒全身細胞,使我將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當中。晚上追劇來一杯,趕走陣陣困意,靈活大腦,讓我更加真實的感受劇中的孫甜苦辣,跟隨的劇情盡情的發洩我的情感。自身感受對於咖啡品質、口感,我是很挑剔的,在眾多的速溶咖啡品牌中,我遇到了它,G7越南進口咖啡,他那濃鬱的口感,喝一口,香氣在唇與舌之間迴蕩,刺激著味蕾,流向身體每一處,喚醒每一個細胞,讓你瞬間充滿活力。
  • 一杯理想的espresso咖啡
    所以一杯理想的espresso各要素間能夠取得平衡,口感鮮明,喝完後喉間感到甘醇而不苦澀,更具體點的說法就是有適度的酸味.苦味.甘味,豐富的味道紮實的濃醇到的稠度,持久不散,感覺像柑橘系般清爽酸味的回韻
  • 民宿推薦 咖啡暖胃,民宿暖心---一杯起咖啡民宿
    恩,對的,就是這麼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我這棟民房面前徘徊很久有點煩躁有點嘈雜不過進門後遇到傳說中的大梅與阿勇後我那兵荒馬亂的心情 內心不禁一陣好奇問了下大梅原來這是一個來自天津姑娘的隨手之作聽說她工作是藥品檢驗之類的可是卻也愛畫畫而且畫得還不錯關鍵是從來沒學過畫畫 全憑她的天賦與在一杯起的心情
  • 衝一杯咖啡不難,那衝一杯好喝的咖啡呢?
    感受咖啡,就趁現在 衝一杯咖啡不難,衝一杯好喝的咖啡也不難。當然可以,那叫試。不然呢,我覺得還是,聽炒菜的,人家天天炒,你就叫人家炒就是了,對不對。 研磨度來說,我們天天發的文章用的形容詞就是像砂糖大小。只要想像一下咖啡泡在水裡面,粉更細的時候就會出來更多的味道,粉更粗的時候就會比較難萃取,為什麼要像砂糖的粗細而不是像麵粉一樣精緻好看為好呢?
  • 和「越南咖啡」說:早安
    ,哪杯是真咖啡帝國世濤? 而這也只是痛苦的開始只要周圍有一個人打哈欠這種傳染性極強的行為不一會兒就會發生在你的身上打完哈欠的你,眼含淚花就像個剛剛經歷委屈的孩子 這不僅是社畜的痛苦也是所有人的痛苦「美好的一天是從一杯咖啡開始的
  • 咖啡衝煮器具 法壓壺和越南咖啡壺製作黃金曼特寧咖啡風味區別
    在越南的大街小巷,咖啡攤檔幾乎走兩步就會見到一家,越南的人民坐在路邊,喝著咖啡,暢談著每一天的日常。前街咖啡的小夥伴看到他們當地特色的咖啡衝煮壺,決定買一個回來研究研究。取而代之的是更厚、更低沉的口感,以及仿佛吃到花生醬、榛果醬般的核桃、花生、榛果、小麥、榖物氣味。所以越南咖啡會加入煉奶,去掩蓋羅布斯塔的苦澀味,並使其的花生醬味、榛果味更加的突出。這次旅行前街咖啡的小夥伴同時帶回來了一包研磨好的的咖啡粉,目的是回來測試他們咖啡壺用的是什麼研磨度,然後再用接近越南咖啡豆烘焙程度和醇厚口感的黃金曼特寧做這次的衝煮演示。
  • 校園故事:盧俊卿的那杯苦咖啡
    中國是茶的故鄉,但好像現在的年輕人更鍾情於咖啡,難道喝咖啡是一種時尚嗎?昨天有一個客戶約我見面,就在一家咖啡屋裡。那杯咖啡雖然很貴,但是我一口也沒有喝,那股濃濃的糊鍋底苦味,嗆得我實在難受。提到咖啡,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的大學同窗室友盧俊卿,他可是深深地體會過咖啡的「苦」,那簡直是苦不堪言呀!盧俊卿是我的大學室友,他這個蘭州人內心淳樸,對待朋友同學很真誠,因此我們兩個的關係如同兄弟一般。我們寢室的室友關係融洽,其他寢室都很羨慕,多次獲得學校評選「模範寢室」,這得歸功於盧俊卿,是他在中間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減少了室友之間的摩擦。
  • 那些日子 一杯香及靈魂的咖啡
    後來我才知道,唯Espresso才是最純粹最見咖啡品質和製作功底的。我喝的是「裸啡」,香港人叫「齋啡」,內地人叫「淨啡」,也有人叫「素啡」,它的質感就是它的全部。當我知道這些時,我親愛的爸爸已去了天堂。我的第二杯印象深刻的Espresso,是在15年前在義大利邊境加油站喝的,1美元,和司機大佬們一起站著,面面相覷,只看對方耳朵和肩之間的遠處。
  • 用壓榨壺製作的黃金曼特寧咖啡與越南咖啡壺的風味差異
    在越南的大街小巷中,咖啡攤幾乎走兩步會看到一家人越南坐在路邊,喝著咖啡,談論著每一天的日常生活。看到當地的咖啡壺,他們決定買一個來學習。很多喝咖啡的朋友都知道越南很難種植阿拉比卡咖啡豆,所以羅布星籽主要種植在當地,所以咖啡的味道沒有阿拉比卡咖啡豆香。相反,他的味道更濃、更黑,還有核桃、花生、榛子、小麥和穀物的味道,就像你在吃花生醬或榛子醬。所以越南咖啡會加入煉乳來掩蓋羅布STA的苦味,使其花生醬味和榛子味更加突出。
  • 好喝的越南咖啡製作方法
    越南盛產咖啡,咖啡融入了越南人的日常生活。傳統的越南咖啡使用當地特有的滴濾式裝置萃取咖啡,不加奶不加糖,而是用煉乳為咖啡調味。這種越南咖啡壺萃取出一杯咖啡需要較長時間,但如此香甜的味道,的確值得等待。製作方法:1.將咖啡粉放入越南咖啡壺。2.用金屬片壓住咖啡粉,輕輕轉動一下,將咖啡粉適當壓實。3.在玻璃杯中,擠入煉乳,備用。
  • 滴滴香濃 越南滴漏咖啡(圖解教程)
    ‍越南滴漏咖啡越南人喝咖啡的習慣,
  • 越南G7咖啡完爆雀巢咖啡幾條街!
    身處熱帶季風區的越南也是阿拉比卡豆(Arabica)適合生長的產地,但因為十九世紀時出現的葉銹病是的越南不得不改種羅布斯塔種
  • 比星巴克方便,比瑞幸咖啡便宜,這個自製咖啡每杯不到3塊
    對於中國人來說,喝咖啡最大的作用是提神。最近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手上拿著一杯熱咖啡,還能用來暖手。我作為一名上班族,一天不喝咖啡,就會渾身難受。公司室內空氣不流通,悶熱得讓人昏昏欲睡,來一杯冰咖啡,最能讓人提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