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串起梵谷生命中短暫的幸福時刻

2021-02-08 人民資訊

梵谷 《黃房子》

伊徠

或許沒有哪一種黃色,比梵谷繪畫中的金黃更加震撼。在他充滿苦難的一生裡,唯有黃色,串聯起生命中那些短暫的、被愛與希望滋潤的時刻。

1853年3月30日,人類繪畫史上的一個奇蹟——溫森特·威廉·梵谷出生在荷蘭一個毗鄰比利時的小村莊。十一歲時,他站在寄宿學校臺階上目送父母乘坐的馬車駛離,成為永生難忘的記憶:「望見遠去的黃色小馬車奔馳,穿越牧場……在那種時刻和今天之間,延綿著歲歲年年,這其間我感到自己是一切的局外人……」自此,黃色,在畫家生命中被賦予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梵谷與繪畫的結緣,是從畫商這一家族傳統之路開始的。事業蒸蒸日上,年輕的男人卻被一場失敗的愛戀攫取了靈魂。走過長達數年的彎路之後,他終於在畫家之城多德雷赫特看到了希望的色彩。「傍晚,落日的餘輝映照在水中和玻璃窗上,將它那完全金黃色的輝煌投到景物上,恰如克伊普的一幅畫……過去的時光沒有完全虛擲,我們在精神上、感情上和性格上,能夠變得更充實、更開闊,對上帝的認識更豐富,也更加富有生活的純金、彼此的愛……」生活的純金,正是多德雷赫特授予梵谷的功課。生存的幸福,待到畫家有能力表現時,就將是那黃澄澄的金色。

一個藝術趨於成熟的梵谷來到巴黎,標誌他進入純粹創作的階段。他畫出了出色的風景畫:麥田、森林內景、塞納河邊的橋,還有頭戴草帽的自畫像。自畫像侵入強烈的黃色,據梵谷一生的摯友貝爾納爾說,「他看到了愛的大光明」。偉大的梵谷已經存在了,他找到了自己的語言,然而巴黎附近的自然景物無法徹底釋放存乎內心的熔金的顏色。於是,他在給意中人繪製的肖像中採用了灼熱的黃色,開闢了通往阿爾勒的繪畫之路。

阿爾勒是一種誘惑。它坐落在羅納河谷的盡頭,有著橫跨吊橋的水路,讓梵谷聯想到故土荷蘭。他全身心投入,沉浸於種種黃色、種種金色和種種藍色,表現那令人心醉神迷的顫慄。

《阿爾勒景觀》宣告了黃金階段的開始,接近成熟的麥田宛若「一片黃色的海洋」。梵谷後來這樣記述道:「這裡沒有風,陽光燦爛,火辣辣的燥熱。正好成全我的事。有太陽,有陽光,別無他法,我只能召喚黃色、淡硫磺色、淡檸檬金色。黃色多美啊!」他畫向日葵,起初背景採用淡藍色,繼而,他像其他偉大的創造者那樣,必須將心中的渴望追求到底。於是,他不斷推進這種動機,直到畫出的向日葵,不是插在黃色的花瓶裡,放在黃色的託架上,就是置於黃色的背景中。

「黃色是金,而生活是熔金」,「黃色是生命和陽光的純金」。在阿爾勒,梵谷找到了一棟兩層四室的小樓——黃房子。他終於有了一個家。在那幅著名的《黃房子》中,房舍十分明亮,著濃烈的黃色,仿佛在中午,而天空呈現純鈷藍色,幽深得猶如夜空,著色用大筆交叉塗抹,橫線均用豎線截斷,好像要叫停時間,停在這房舍裡的幸福時光。

在表達幸福感方面,梵谷再也沒有比阿爾勒時期的作品走得更遠。然而時間何曾停滯?父親曾經告誡:「千萬不要忘記伊卡洛斯的歷險,他想要一直飛向太陽,升到一定高度,就失去翅膀,墜入海中。」是啊!梵谷何嘗不是伊卡洛斯。他鼓起繪畫的翅膀,一直飛升到阿爾勒的黃色,卻在瓦茲河畔歐韋的藍色中徹底沉沒。放棄生命前的最後時刻,梵谷創作了著名的《烏鴉亂飛的麥田》:田野還是阿爾勒的那種黃色,但鈷藍色的天空卻動蕩不安。三條綠色的紅土路從近景起始,卻不通向任何地方。黑壓壓一群烏鴉如同送葬飛向遠方,消失在畫幅的右角。

對於梵谷來說,黃藍配是幸福和生活的和諧,紅綠配是死亡和邪惡的一致,黑紅配是惶恐和不安的合一。在他眾多流傳於世的作品中,我們能夠輕易找到那些有著相同主題,甚至相同構圖的繪畫,唯一不同的只有色彩。例如在那座承載了他所有希望的黃房子裡,梵谷以臥室為主題繪製了一幅油畫,如今陳列在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館中——床鋪、地板,全披著阿爾勒階段特有的黃金色,據信這是梵谷幸福時光的特色。同一主題的畫作,他後來在聖雷米的精神病院特意複製過,構圖幾乎相同,色彩卻有顯著的差異——地板是褐綠色調的,散發出一種腐爛的沼澤的氣息。這種近乎殘酷的褐綠色調,還出現在他一幅最絕望的自畫像上——與在巴黎時頭戴黃色草帽的自畫像如此截然不同。

事實上,阿爾勒之後,那種「生命和陽光的純金」再也不曾真正出現在梵谷的畫作中。從此,那個我們一心想要在作品中追隨的「梵谷」,幾乎一直到終了,都不過是一個影子。

相關焦點

  • 怒放的生命:品讀梵谷的《鳶尾花》
    在人生最為絕望和痛苦的時刻,梵谷選擇了描繪花朵,這個主題一定對他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也許,這些花朵讓梵谷對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成為他的精神慰藉和快樂源泉。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後,梵谷永遠地結束了生命。這些畫作也成為梵谷生命最後階段的美麗絕響。
  • 文森特·梵谷的黃色小屋
    「不,你是一個孩子,願上帝保佑你」有很多角度分析梵谷,從他油畫的顏色變化裡,從他油畫的筆觸上。從他的七張向日葵和二十二張自畫像裡,可以發現梵谷的世界越來越純粹。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梵谷的世界裡甚至只有純粹的喜怒哀樂,我想梵谷站在奧維金黃色麥田裡朝著自己胸膛開槍的時候是快樂的,因為他已經創作出了世界上最純粹的油畫。
  • 梵谷:用花束表達生命的倔強
    [摘要]梵谷將他樸素頑強的生命激情傾瀉在這色彩交織成的音符之中。也許梵谷用畫筆表達的是自己的生命狀態——「孤獨地張揚生命力的倔強,冷笑一切凡間的豔俗。」藝術是永恆的,但顏色不是,絕世的作品也難敵時間的侵蝕。
  • 梵谷與高更驚心動魄的62天
    他們的生命中一瞬間曾經有過交集,不過很快就分開了。在那之後,梵谷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兩個完全相似的絕望生命,卻共同燃燒著藝術創作不可遏止的熱情,他們似乎在對方的絕望中看到了自己的絕望,他們也似乎在對方燃燒著熱情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的熱情。高更與梵谷的相遇像不可思議宿命中的時刻,相互激蕩出驚人的火花。一八八八年十月,他們重聚在阿爾,要一起共同生活兩個月,更巨大的撞擊將在一年後發生,他們歷史的宿命糾纏在一起。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承載梵谷瞬間的激情和永恆的感動
    本文將結合梵谷短暫而熱烈的一生中涉獵的文化背景與影片的色彩構圖手法,從三個角度解析電影對梵谷的敬意和紀念意義,揭秘梵谷死亡之謎。一、以梵谷生平最後三個時期的生活為背景構成電影敘事主線影片基本由一半現實和一半回憶組成。現實是彩色,回憶是黑白。
  • 享受孤獨,寧靜中讀懂畫中世界,一組著名的藝術家梵谷的作品賞析
    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來自荷蘭的耳熟能詳的設計大師,他就是文森特.威廉.梵谷。梵谷畢業於蒂爾堡大學,是荷蘭印象派表現主義的代表。梵谷生前經歷比較坎坷,窮困潦倒一生,嘗受世間的一切悲苦,卻得不到大眾的認可,在一家咖啡館展出自己的作品是梵谷生前的一個願望,看似簡單,但對當時的梵谷來說是一種奢望。梵谷的神秘感來源於他對繪畫的信仰,他被世人稱為「喜歡畫畫的瘋子」。透過梵谷的畫作,我們可以看到他有一雙獨特的發現藝術美的眼睛。《向日葵》系列插畫講述了幾朵向日葵絢爛的生命。
  • 梵谷與高更「同居」的日子
    高更無法照顧遠方的妻兒,常常自責絕望到要結束生命;梵谷與妓女西恩剛剛分開,所有宗教的狂熱與愛的夢想全盤幻滅,孤獨到巴黎投靠弟弟。兩個完全相似的絕望生命,卻共同燃燒著藝術創作不可遏止的熱情,他們似乎在對方的絕望中看到了自己的絕望,他們也似乎在對方燃燒著熱情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的熱情。高更與梵谷的相遇像不可思議宿命中的時刻,相互激蕩出驚人的火花。
  • 生命短暫,不要出軌
  • 高更與梵谷共同度過的驚心動魄的62天
    梵谷作品高更認識梵谷的那年,正是兩個人都陷於生活最低潮的時刻。高更無法照顧遠方的妻兒,常常自責絕望到要結束生命;梵谷與妓女西恩剛剛分開,所有宗教的狂熱與愛的夢想全盤幻滅,孤獨到巴黎投靠弟弟。兩個完全相似的絕望生命,卻共同燃燒著藝術創作不可遏止的熱情,他們似乎在對方的絕望中看到了自己的絕望,他們也似乎在對方燃燒著熱情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的熱情。高更與梵谷的相遇像不可思議宿命中的時刻,相互激蕩出驚人的火花。一八八八年十月,他們重聚在阿爾,要一起共同生活兩個月,更巨大的撞擊將在一年後發生,他們歷史的宿命糾纏在一起。
  • 梵谷與高更:你只看到我的瘋癲,卻看不到深情
    那時高更一定不會想到,對面那個與自己十成相似的藝術瘋子,會在一年後,與自己羈絆到燃盡生命。短暫的交鋒之後,梵谷去往了夢中的阿爾,高更則走向布列塔尼,雖然兩個人很快就分開了,但是此後的書信往來從未間斷,梵谷對高更的嚮往,是他發自內心欣賞高更的作品,說他的畫作「極其富有詩意」。
  • 再見梵谷
    這些向日葵放置在一個花瓶裡,畫家大量運用了細微變化的黃色和棕色,暗示著生命伴隨著死亡和腐朽的氣息。    但是對於醫師和醫學研究研究人員來說,這成為了診斷梵谷在精神失序方面的一個證明。研究人員通過科學的手段推斷出:梵谷對色彩的奇特感官來自其癲癇病治療的毒副作用,他使用的是一種古老的配方,用於配置苦艾酒,以及治療從色弱到青光眼的各種眼疾。
  • 至愛梵谷|花花世界,不必當真
    老婦人機械地倒著手中的咖啡,目光木訥,梵谷用灰暗的色調,靜靜地訴說著他們的哀傷……。他說:"我不想使畫中的人物真實。真正的畫家畫物體,是根據自己的感受來畫的。……我就是要製造這些不準確、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變現實,是的,他們能不真實,你可以這樣說--但是比實實在在的真實更真實。"
  • 梵谷的花花世界,美的讓人感動!
    梵谷確實做到了讓阿爾勒八月陽光的色彩在畫面上大放光芒,這些色彩熾熱的陽光,發自內心虔誠的敬神情感。梵谷以《向日葵》中的各種花姿來表達自我,有時甚至將自己比擬為向日葵。梵谷畫中的向日葵色彩金黃,充滿了生的欲望,好像在燃燒,感情筆觸如此飽滿有力,真正是天真充沛生命旺盛的太陽之花。畫向日葵即畫太陽,也是自畫。太陽、向日葵及梵谷融成一體。
  • 廣州梵谷星空藝術館,一場魔幻視覺盛宴中,感知傳世佳作的魅力
    很早之前剛接觸攝影時就知道後印象主義畫家梵谷,畫家梵谷在用短暫的一生中書寫下了不朽的歷史,他的藝術傳遞著他對人和世界的理解。在梵谷星空館最先目睹的是整幅牆面的《星夜》模仿畫作,畫面觀感震撼卻又讓人從心底感覺非常舒服。那種介乎安靜卻又不乏熱鬧,沒有絲毫的違和感,色調上梵谷採用大面積的偏冷偏沉的顏色來打造一個比較安靜的夜晚,畫中橙色增添了快樂的元素。畫牆前造型別致的小白船讓無數打卡人一圓心中那綺麗的夢幻場景。
  • 影響梵谷一生的四個時刻
    因此,荷蘭時期的梵谷作品,帶著還不曾洗去的暗色調色彩,延續著荷蘭畫的傳統,保存著對農民畫的情有獨鍾。藝術的意義在於為勞動的人們創作,梵谷將那些技術高深沒有瑕窺卻脫離生活的作品拒絕在真正的藝術大門之外。深色調的背景,大地色系的厚重,全在作品中被用來再現農民們生活中所背負的艱荷文森特凡高親愛的提奧平野,譯海口:南海出版公司,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梵谷其人辛。
  • 【墨爾本梵谷展攻略】梵谷&四季
    整個展出是通過四季的變遷來展現梵谷作品的變化,甚至是他心境的變化。梵谷對大自然有一種深深的熱愛,從四季的變換中去探求藝術創意,仿佛是在感嘆生命的短暫。梵谷察覺到古代畫家幾乎從不畫秋天,而現代畫家卻對其情有獨鍾。秋天會讓他興奮不已,他曾說過說「有時候真的渴望一片永遠只有秋天的田野」。
  • 生命短暫 哪有時間遺憾
    只要別人和你在一起,你讓別人感覺很舒服,你必成大業!人生,總有太多期待一直失望,總有太多夢想一直落空,總有太多言語無人可訴。其實,有些事,輕輕放下,未必不是輕鬆;有些人,深深記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開,未必不是歷練。
  • 文森特·梵谷傳記:他生命中的悲傷故事和他驚人的藝術
    這篇文章將是一個簡短的文森特梵谷傳記,將講述他的生活和他的藝術的故事。你很可能聽說過梵谷,因為他是後印象派和現代藝術中最著名、最受歡迎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然而,他一生默默無聞,無人賞識,但死後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本關於文森特·梵谷的傳記將涵蓋這些方面以及更多。
  • 文森特·梵谷的故事
    這時的他,還並不知道自己只剩下4年的生命……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所以,也有一種說法是他選擇阿爾勒是為了追隨陽光……梵谷到了阿爾勒後,就在當地租了一棟兩層樓的小屋,並把它漆成了他最愛的亮黃色,還給它取名為「黃色小屋」。得知高更將要來,梵谷就如同打了雞血一般,每天創作一幅畫,為的就是向高更展示他在黃色小屋中的成果。
  • 話劇《燃燒的梵谷》:這個世界從未懂得挽留
    □話劇·《燃燒的梵谷》   這個世界從未懂得挽留   由任鳴導演、王勁松主演的話劇《燃燒的梵谷》呈現了梵谷生命最後10年的幾段重要經歷——當牧師,娶妓女,自我放逐,割耳,自殺,以及與弟弟提奧、好友高更等人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