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吉列豬扒」吧,吉列這個詞聽起來高大上,一聽就知道是屬於西餐系列。但是中國廚師對這個菜的發揮,要比西餐廚師更勝一層,同時也是西餐業在中國生根的基礎。
所謂「吉列」是指將食物裹上蛋漿後,再粘上麵包糠,用熱油浸炸至熟的一種方法。因為做法來源於西餐,所以才有這個古怪的名稱,但是其做法被中國人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勝一籌。
據說1860年,有一位中國人在洋行(外國人在中國設立的商行)做中餐廚師,有一天負責西餐的主廚,因為生病無法工作。但是恰巧當天洋行要接待他們國家的客人,可是西廚抱病那怎麼辦呢?
情急之下負責人想到了,還有一位中國廚師,便找來要求其一定要將宴會料理好,可是中國廚師對西餐一巧不通啊,但是為了保住工作,也只好應承下來。心想沒什麼大不了的,西餐還能比中餐更考究不成,雖然沒有做過,但是中廚和西廚平時都在一個廚房幹活,或多或少也了解西餐的運作。
與是中國廚師憑藉著自身領悟,應付過了這一次宴會。意想不到的是,那次宴會是有史以來舉辦得最好的一次,不僅上菜程序符合西餐要求,而且菜式的口味更是令人大快朵頤,受到賓客們的一致讚賞。
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原因是,西餐主廚病好歸來,聽說有一個中國人,做的西餐技術比他好。便心生妒忌,懷恨在心,在之後的工作中,找各種理由排擠、處處刁難,無奈之下中國廚師辭掉了工作。
這位廚師後來開創了一家西餐廳,中國人的第一家西餐廳就是他開的。他將西餐的做法融入到中餐裡面去,再結合中國人的口味,做出一系列更上層次的西餐系列菜品。這些中西結合的做法,就連老外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甚至自愧不如。
就比如西餐中的「吉列」系列菜,在西廚中的做法只是將食物裹上蛋液、麵包糠就炸。但是中國廚師認為這種做法雖然有酥香,但是缺少了汁香。與是,在粘麵包糠的同時,還粘上蒜茸、紅辣粒、青椒粒、蔥米,這樣炸出來的食品風味更富層次,香味更足。
在家裡製作「吉列豬排」一般是這樣……
選用:豬外脊或者裡脊肉
醃料:鹽、雞粉、黑胡椒粒少許、雞蛋、生粉
裹料:麵包糠
(1)將豬肉切成厚2.5釐米的片,用刀背或者肉錘敲打。
(2)敲打好後,撒入鹽、雞粉、黑胡椒粒少許、雞蛋、生粉,拌勻醃製一會。
(3)再將豬扒裹滿麵包糠,下入5成熱的油鍋中炸,色澤金黃撈起。
做這個菜主要有兩點,錘打以及油溫……
錘打:做豬排為什麼要敲打呢,主要是為了口感好,因為豬排的纖維比較粗,經過敲打後疏鬆肌肉,除了容易熟之外,咀嚼的時候就會很輕鬆、很嫩,而且醃製時很容易入味,豬排、牛排都是這個道理。
油溫:因為「吉列做法」是裹麵包糠的,油溫不能過高,麵包糠容易燒焦。
這是一般的做法,如果想要更香、更加上層次,在裹麵包糖的同時,再裹上蒜蓉炸就更加酥香、而且充滿汁香。醃製豬排放少許黑胡椒粒,吃完後會有回甘的黑椒味,如果不喜歡這個味,就不要放。
(謝謝閱讀,我是表哥燴菜喜歡的話加個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