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圖解】從咖啡豆到咖啡豆烘焙的製作過程

2021-02-07 咖啡工房

咖啡行業交流請加私

人微信精品咖啡香,微信號:

(長按複製)

thinkingcapacity


【導讀】如何喝到正宗美味的咖啡,是很多喜歡喝咖啡的朋友都比較關注的。咖啡,最重要是的烘焙,怎樣的烘焙過程決定了咖啡的味道,專業咖啡的烘焙方式主要分為哪幾個階段呢?咖啡豆的烘焙過程中,成分的轉變是十分複雜的,畢竟咖啡豆是有機物,所以這個成分的轉化是一個非常複雜,而且以現代的有機化學知識是無法完全理解的。



 一、生豆加工:

  

  1、採摘

  

  分為機械採摘和手工採摘。機械採摘適用於土地平整且大面積種植的咖啡園,全世界最多使用機械採摘咖啡的是巴西,該方法特點是成本低效率高,但採摘的咖啡豆參差不齊,品質較差。對於品質要求較高的咖啡豆一般還是採用手工採摘的方法,這種方法保證了採摘後的咖啡果實大小均勻、成熟度接近、不含其它雜質,也有利於咖啡豆的後期加工。

  


 

  2、從果實到咖啡豆:

  

  從咖啡果實到咖啡豆的加工方法大致可歸類為幹法加工和溼法加工,還有密處理。

  

  幹法加工(日曬):就是將咖啡果實利用陽光和通風等自然條件以乾燥脫水,再把乾燥的咖啡果實放入脫殼去果肉、果皮和銀皮。這種方法是最經濟傳統的加工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處理的咖啡豆能長久地保持香味,但同時也會帶有一定的環境氣味。目前非洲及亞洲國家許多地區多採用此種方法,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地方已經開始使用烘乾機烘乾咖啡果實。



  

  溼法加工(水洗):又叫水洗法加工,採用浸泡方式篩選咖啡果實,再將篩選後的果實通過發酵、擠壓等方法去除果皮、果肉和銀皮表面粘滑的果漿,加工後的咖啡豆會保留表面的銀皮進行存儲,這種狀態下的咖啡豆稱為「羊皮紙咖啡豆」(Parchment Coffee),一直要等到出口前才用脫皮機脫去已經乾燥的銀皮。溼法加工最大的優點是咖啡豆外觀品質優良,原味保持良好:缺點是加工成本較高,需大量的水。一般用於優質咖啡豆的加工。

 



蜜處理: 蜜處理法,叫做HoneyProcess或MielProcess,蜜處理就是將果肉剝去後,將帶有內果皮的果實晾乾的方法。




運輸




始烘焙前

  

      首先,我們開始烘焙前要挑生豆——生豆的挑選也是很重要的,瑕疵豆會影響咖啡出品的風味。




    我們要把豆子裡的全黑豆/局部黑豆、酸豆/局部酸豆、黴菌破壞豆、蟲蛀豆、未成熟豆、萎凋豆、帶殼豆、貝殼豆、破裂豆、其它異物(非咖啡的雜質,包括樹枝,石塊,銅板等)挑出來。


      

     咖啡烘焙是一門學問,生豆的年分、密度、硬度和含水度都會左右烘焙後的咖啡質量;就連烘焙當天的相對溼度、溫度,都不可忽視,烘焙就是直接對烘焙物直接的加熱,不需要用到油、水,也用不到加鹽或糖。



  

烘焙過程中咖啡豆的顏色變化



     

      1.生豆 0:00 – 75 f [23攝氏度]


 
   

  2.開始轉白 4:00 – 270 f [132攝氏度]

 


 

      蒸培階段,這是咖啡豆吸熱反應最重要的過程,這個階段豆子會慢慢膨脹,顏色會從生豆的綠色轉變成白色,水分因為豆子的吸熱,而會慢慢從豆心往外蒸發,咖啡香發現咖啡好不好喝就是看這個階段,當水分蒸發的太快,就容易造成豆心不熟,豆子容易苦澀,而當水分蒸發的太慢,會造成咖啡味道平淡,香氣不豐富。所以我們堅持蒸培過程絕對不能省略,而且還要利用這個過程讓咖啡更香,更濃,更好喝。


  3.轉黃早期 6:00 – 327 f [164攝氏度]



  

  此時咖啡仍然在通過蒸發形式失去水分,而無物理上的膨脹。熱風烘焙機能夠較早的達到這一階段。因為熱氣流能有效的進行熱交換並帶走蒸汽。這時的咖啡帶有一種潮溼的草香味。(一爆前的所有熱身階段均為吸熱反應,咖啡豆從環境吸收熱量,為即將發生的有聲烘焙反應積蓄能量即:一爆。

  

  4.棕黃階段 6:30 – 345 f [174攝氏度]



  

  此時咖啡豆開始呈現棕黃色。表面浮現大理石花紋,但仍然沒有膨脹。可以聞到略帶潮溼的烤小麥味。某些品種的顏色在這一階段會顯得較為明亮。如哥斯大黎加與墨西哥。

  

  5 淺棕色階段 8:00 – 370 f [188攝氏度]



  

  此時一爆將近,個別豆子出現輕微膨脹,中線張開。使得附著在中線的銀皮開始脫落。

  

  6.棕色階段 9:00 – 393 f [200攝氏度]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一爆的門口。咖啡豆在短時間內急速轉為棕色,導致這個變化的部分原因焦糖反應,但更加重要的是「梅德拉反應」(這也是牛排變紅的原因)

  

  7. 一爆開始 9:20 – 401 f [205攝氏度]



  

  此時,我們可以聽到零星的類似爆米花的爆裂聲,與密集而激烈的二爆聲有著明顯的區別。再次提醒,溫度指示僅為環境溫度與實際咖啡豆內溫度有較大差異,通過較為複雜的方法測得此時豆內溫度為華氏356度。

  

  8.一爆進行中 10:00 – 415 f [213攝氏度]



  

  當一爆進行中,咖啡的表面顏色依然顯得斑駁而不均勻。豆體開始爆裂導致咖啡豆的體積膨脹,蒸汽從豆子內部逸出,中線充分打開,使殘留的銀皮完全脫落。因為一爆是放熱反應,會導致豆子降溫。但很快又轉化為吸熱反應,這意味著如果烘焙機未能及時供給熱量,烘焙將在這一點上停滯不前。這可不是好事,一旦焦糖反應開始(豆內溫度華氏340~400)失溫會產生苦澀的「鋦烤」味,其成因可能是由於長鏈的聚合反應被打斷。蔗糖的熔點為華氏370度,恰好與這裡指出的焦化反應溫度相同。

  

  9.一爆結束 10:40 – 426 f [219攝氏度]



  

  這個階段被稱為城市烘焙,由於膨脹豆子的表面變得較為光滑。但依然留有好似精細刻畫一般的深色標記。這裡水蒸氣與二氧化碳的逸出是導致豆體膨脹的主因。

  

  10. 城市烘焙+ 11:05 435f [224攝氏度]



  

  介於一爆與二爆之間的階段,是一個短暫的吸熱時期,當達到一定溫度是,構成咖啡豆本身的木纖維矩陣結構開始斷裂,二爆就開始了。可以觀察到在很短的時間內顏色急速變暗,而溫度變化較之上一階段則很不明顯。

  

  11.深度城市烘焙 11:30 – 444 f 瀕臨二爆 [229攝氏度]



  

       圖片展示的是較輕的深度城市烘焙。此時,咖啡處於二爆邊緣。二爆的豆內溫度通常在華氏446度左右。事實上二爆比一爆更難預測,原因何在呢?根據我的經驗,這是因為一爆是由水蒸氣與二氧化碳的逸出而導致豆體物理膨脹反應,而二爆是纖維結構物理斷裂的過程。不同產地,不同品種,不同海拔的咖啡的大小與密度都是有差異的。可以想像它們的纖維結構也不盡相同,有序的木纖維結果比無序的木纖維結構更加容易發生反應。

  

  12. 深度城市烘焙+ 11:50 – 454 f 二爆開始 [234.5攝氏度]



  

  圖片顯示了較重的深城市烘焙,此時的咖啡豆幾乎已經進入二爆。烘焙終止於聽到二爆聲的10秒後,通過與深城市烘焙的全圖進行比較我們可以輕易看到較為顯著區別。但更加可靠的方法是通過聲音來判定。

  

  13.維也納-淺法式烘焙 12:15 – 465 f 二爆進行中 [240.5攝氏度]



  

  維也納(歐式)-淺法式烘焙是咖啡原有特質被烘焙特質掩蓋的開始,如果你是為了不同風味而購買咖啡,那麼重烘焙也許不太適合你。但也有例外,某些咖啡可能會在這個階段表現的相當出色。

  

  須要說明的是:Espresso並不是一種烘焙,但北意風格的espresso常常烘焙至內溫440~446度,而南意總體上相當於淺法式烘焙或更深。

  

14.深度法式烘焙 12:40 – 474 f 二爆劇烈接近尾聲 [245.6攝氏度]



  

  糖分高度的焦糖化(看起來就像燒焦了一樣)同時分解。豆內的木結構開始碳化,體積持續變大,重量卻越來越輕。豆中芳香族的化合物,油脂以及物體可溶物開始燃燒,變成充斥你房間的煙霧。我的極限是在華氏465度。

  

  15.完全碳化 13:00 – 486 f [252攝氏度]



  

  某些人稱之為意式或西班牙式,侮辱這2種烘焙模式。在這個階段超過25%的咖啡豆已經變成灰燼。剩下的也儘是碳化的,死掉的,燒焦的豆子。

  

  16.內燃 13:30 – 497 f [258攝氏度]



  

  這時的豆子處於燃燒的邊緣,事實上如果烘焙的量足夠大,充足的氧氣供給會使火焰會在下豆的一剎那燃起。如果是2~3袋的大型烘焙機,請在嘗試497度前聯繫當地的消防部門。




文章圖片部分來源網易博客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更多專業咖啡交流 請掃碼關注微信:best-cafe


相關焦點

  • 烘焙過程時咖啡豆的屬性
    所散發出來的香氣與口味是由每種生豆的原有特性所決定。炒豆的深淺度是取決於生豆種類、市場需求或烹煮方式。使用哪種烘焙機器控制著炒豆深淺程度。即使各種生豆本身的化學與物理成分都不同,這些成分在炒豆的過程中即使程度上有些許不同,但原理都是相似的。烘焙是一個使充滿的水分的生豆,暴露在快速加熱至 400 度華氏 (200 度攝氏) 的烘熱的過程。
  • 實操:烘焙哥倫比亞咖啡豆全過程詳細記錄
    ,將生豆予以火烤稱為烘焙,生豆未經烘焙不能飲用,烘焙後的咖啡豆,已決定了咖啡的八成口味,烘焙的過程很棘手,火太強,則外熟內生,火太弱,則內熟過火。咖啡豆烘焙得內外一致,須控制好火候才是重點。咖啡工房專注烘焙咖啡豆,希望和咖啡粉絲們分享烘焙經驗,一起享受烘焙的樂趣~
  • 【烘焙曲線】:淺烘焙日曬西達摩咖啡豆全過程詳細記錄
    ,將生豆予以火烤稱為烘焙,生豆未經烘焙不能飲用,烘焙後的咖啡豆,已決定了咖啡的八成口味,烘焙的過程很棘手,火太強,則外熟內生,火太弱,則內熟過火。咖啡豆烘焙得內外一致,須控制好火候才是重點。咖啡工房專注烘焙咖啡豆,希望和咖啡粉絲們分享烘焙經驗,一起享受烘焙的樂趣~
  • 咖啡豆的產地及溫度對烘焙後咖啡豆研磨效果的影響
    除非是不太常見的將咖啡生豆作製藥用途或作食品製作用途的情況,我們所消費的咖啡一般是對經過烘焙的咖啡豆進行萃取所得的液體,而並非咖啡豆本身3-9。咖啡豆需要經過貿易進口,烘焙,研磨,然後在咖啡館和家庭中衝煮,即便當我們談論的是速溶咖啡時,大體也要經過上述的步驟。在一個產值如此之大的行業中,產品的質量與產量是至關重要的。
  • 如何在家烘焙咖啡豆?
    咖啡的美妙除了咖啡豆本身的產區,樹種,衝煮方式的差別以外,對咖啡風味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咖啡豆的烘焙了。其實由於咖啡烘焙師都是默默站在後臺,不像咖啡師製作咖啡時那樣光鮮亮麗,絕大多數人大大低估了烘焙的重要性。
  • 咖啡豆烘焙技巧
    一【裝入咖啡豆】倒入適量咖啡生豆,生豆烘焙量與你使用的烘培容器大小有關係。咖啡生豆一般還含有10%左右的水份,當烘焙開始的時候,首先將水分從咖啡豆中分離出來。二開始烘焙,注意烘培時間及豆子變化--【0—3分鐘】開始預熱,烘焙咖啡豆的顏色沒有太多的變化。
  • [翻譯]咖啡豆的產地及溫度對烘焙後咖啡豆研磨效果的影響
    除非是不太常見的將咖啡生豆作製藥用途或作食品製作用途的情況,我們所消費的咖啡一般是對經過烘焙的咖啡豆進行萃取所得的液體,而並非咖啡豆本身3-9。咖啡豆需要經過貿易進口,烘焙,研磨,然後在咖啡館和家庭中衝煮,即便當我們談論的是速溶咖啡時,大體也要經過上述的步驟。在一個產值如此之大的行業中,產品的質量與產量是至關重要的。
  • 咖啡豆烘焙 | 咖啡烘焙記錄全程詳解!
    烘焙一支豆子是否穩定是需要烘焙師每次烘焙都詳細的記錄每一鍋豆子的入豆溫、入豆重量、豆子的回溫點、鍋爐每分鐘的溫度、脫水點、一爆點、一爆時間、出爐時間、脫水率、溫升率等(越詳細越好),由於烘焙過程中溫度、熱量等各種微小變化便可改變豆子的味道,不同的豆子又具有不同特點,而且烘焙是一項在短時間內快速操作的工作,所以要求在烘焙過程中準確預算烘焙過程並通過杯測去校正曲線。
  • 咖啡烘焙 | 咖啡豆從「生」到「熟」的漸變過程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哈~哈~還沒進入主題之前
  • 咖啡豆烘焙 | 咖啡烘焙記錄全程詳解!
    烘焙一支豆子是否穩定是需要烘焙師每次烘焙都詳細的記錄每一鍋豆子的入豆溫、入豆重量、豆子的回溫點、鍋爐每分鐘的溫度、脫水點、一爆點、一爆時間、出爐時間、脫水率、溫升率等(越詳細越好),由於烘焙過程中溫度、熱量等各種微小變化便可改變豆子的味道,不同的豆子又具有不同特點,而且烘焙是一項在短時間內快速操作的工作,所以要求在烘焙過程中準確預算烘焙過程並通過杯測去校正曲線。
  • 為什麼要烘焙咖啡豆
    生豆需要經過高溫的烘焙,激發出它的味道和香氣,最後才能成就一杯入口的咖啡到達我們手中。烘焙咖啡豆的過程是各種成分產生的過程,實質上是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我們把這種反應,美其名曰咖啡的升華。這些化學反應,會使香味、酸味、甘甜和苦味相繼產生,每種成分的佔比不同,直接導致最後咖啡豆成品時風味的不同。烘焙過程中所產生的化學反應主要有梅納反應和焦糖化反應。
  • 好喝 | 在家開始烘焙咖啡豆吧!
    咖啡的美妙除了咖啡豆本身的產區,樹種,衝煮方式的差別以外,對咖啡風味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咖啡豆的烘焙了。其實由於咖啡烘焙師都是默默站在後臺,不像咖啡師製作咖啡時那樣光鮮亮麗,絕大多數人大大低估了烘焙的重要性。
  • 如何在家烘焙自己喜歡的咖啡豆?
    當我們了解了咖啡豆烘焙的科學原理後,那麼手動製作烘焙咖啡豆就會容易很多。本期就學習如何在家就可以烘焙出自己喜歡的咖啡豆吧!3.烘焙過程一般輕度烘焙需要4-6分鐘,中度烘焙需要5-8分鐘。開始聽見第一個裂紋的聲音時,將會產生較輕烘焙的咖啡豆。
  • 烘焙咖啡豆時間與溫度|耶加雪菲咖啡豆烘焙要求 咖啡烘焙入豆溫度
    前街咖啡一開始烘焙咖啡豆的設備十分簡陋,功能就相當於家用的烤箱,但我們也是慢慢摸索過來,現在前街咖啡已經擁有專業的咖啡烘焙設備。開店初始,咖啡行業正進入第三波精品咖啡熱潮,強調咖啡豆的可追溯原地,明確咖啡產區風味,確立精品咖啡的要求等等。前街咖啡在這個過程,不斷吸收學習新的咖啡知識,並傳播給每一位對咖啡感興趣的客戶。
  • 咖啡豆品種 阿拉比卡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 鐵皮卡波旁咖啡豆
    羅布斯塔常用於混搭調味,甚至用於製作速溶咖啡。由於咖啡豆成本相較阿拉比卡種低廉許多,因此也適用於調配成平價或大量連鎖咖啡以維持經濟效益(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混搭)。在風味上,羅布斯塔豆有較強烈的酸味,帶有胡椒、香料味,苦感明顯,厚實度高等特色。
  • 中度與深度烘焙的咖啡豆,不僅僅只是顏色不同
    咖啡豆是需要使用烘焙機在高溫下烘焙成熟後才能使用的。在烘焙的過程中,會針對咖啡豆的特性與最終用途進行不同程度的烘焙。咖啡烘焙度可以分為三種,依次為:淺度烘焙、中度烘焙、與深度烘焙(也稱高度烘焙)。(不同烘焙機所需要的時間略有差異)2.咖啡豆重量不同咖啡豆烘焙的過程中會一直處於吸熱的狀態。中度烘焙的失水率大約在15%左右,深度烘焙的咖啡豆失水率大約在20%左右。
  • 分享丨烤箱烘焙咖啡豆,你確定不了解一下?
    之前小編詳細介紹過咖啡豆的烘焙 入門|咖啡豆烘焙的流程及階段特徵 了解到可能對於很多小夥伴來說,大家並不是專業的烘焙師,所以今天打算給大家來點方便實際的,安利一個在家烘豆的小偏方——用烤箱烘焙咖啡,雖說製作出來的成色未必是最好的,但自己動手製作的樂趣,不想體驗一下麼~烤箱烤盤,最好有小孔,例如用於烹飪披薩的孔
  • 為什麼咖啡豆要烘焙啊?
    其實呢,烘焙對咖啡豆的影響真的很大啊!1.為什麼咖啡豆需要烘焙?2.咖啡豆如何烘焙?   3.烘焙溫度對咖啡豆的影響4.咖啡豆的烘焙度    咖啡豆烘焙所需要的機器就是烘豆機(Coffee Beans Roaster)啦,而烘豆機一般有3種烘焙方式。
  • 自己在家也能烘焙咖啡豆(上)
    我覺得自己任務重大,趕緊讓我來給大家科普咖啡豆的烘焙乾貨,其實當我們懂得了咖啡豆烘焙的科學原理後,自己都可以在家動手烘焙咖啡豆了,只是這烘焙結果就因人而異了。如果你是喜歡喝咖啡的人,並且想自己嘗試烘焙些私人訂製款咖啡豆,那接下來的內容一定跟下去。在家庭烘焙咖啡豆冒險之旅前,必須掌握一些烘焙要點,以免身體受到傷害或導致烘焙出的咖啡豆不如心意。
  • 咖啡豆烘焙的那些事兒(一)物理篇
    這些「咖啡色」是烘焙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所產生的類黑素類化合物造成的。這些小分子量的褐色物質累計的多少,直接體現在咖啡豆表層的顏色深淺上。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咖啡熟豆顏色直觀地判斷咖啡的烘焙度。很多將焙度量化的測量儀器,也是根據這個原理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