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肯定是針對普通老百姓來說的,如果是土豪,肯定是去4S店,一站式服務省事省心,你只管刷卡買單,其它事情4S店都會給你弄得妥妥帖帖。根本不會糾結去哪裡做保養的事情。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就那點死工資,又要還房貸還要養孩子,常常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來花。因此去哪裡保養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畢竟相比4S店,外面的汽修店價格要便宜得多。那麼到底應該去哪裡保養呢?
我的觀點是要根據你想做的項目來決定。有些項目最好是在4S店來做,而有些項目就不必了。你比如說補漆,特別是類似珍珠漆之類的汽車漆,在4S店裡補的質量肯定要比外邊維修店可靠,另外還有一些車漆在普通維修店裡面根本就補不了。雖然4S店裡價格比較高,但仍然建議去4S店補,畢竟在外面補漆時可能會有色差,二是補完漆的地方可能過不了多久就會掉漆,總之質量不太可靠。
又比如4輪定位,這個也最好進到4S店裡邊進行保養。因為在4S店裡面,他們保留有原廠數據,做出來的4輪定位肯定比那些維修店裡面做出來的更加準確,這一點不用懷疑。有時去維修店裡進行4輪定位後沒開幾天車子又出現跑偏,這種情況也經常發生,因此保險起見還是最好到4S店進行4輪定位。此外,汽車如果還在保質期內最好還是去4S店,這時車一旦出現故障,可以得到很好處理。
在出了質保期以後,就不一定要去4S店了,建議在住家附近找一家值得信賴的修理廠進行保養。普通的汽車保養對於技師水平來說要求不高,有時候你去4S店也能看見年輕的學徒在幫你保養汽車,因此關鍵不在於技術,而在於保養時所用的機油和配件。
無良修理廠家可能會用劣質的機油和配件以次充好,而且一般都是出門不認帳。因此找一家靠譜和值得過的廠家至關重要,你甚至可以和某位小老闆或技師建立良好的私人關係,這樣對於你的保養就會大有益處。
我覺得需要,我一直在4S店做保養,我的車出保後到一朋友的店裡做保養,加的機油是嘉實多極護,第一次跑了三千公裡發動機噪音大,趕緊又到朋友店裡又做了一次,結果這次才跑了不到一千公裡,發動機噪聲更大,這次我到4S店裡做保養小哥說機油是廢機油,從今往後我一直在4s店保養,雖說貴一點,但配件是真貨。
為什麼說要在店裡做機油、機濾呢,首先店裡做這個項目和在外面做這個項目價格差異不大,再說你能保證外面的機油是正品機油嗎,說句不該說的話我們有時候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來呢。如果你加了品質不好的機油對你自己的車也會造成損害,你自己不心疼嗎?
說到這裡有人就會說國家已經下發了「反壟斷法」規定可以不在店裡做保養,同樣享受質保期內的質保。沒錯現在看是這樣的,但是你的車別有問題,小部件還好辦基本上店裡就能很痛快地給你解決了,要是遇上變速箱、發動機這樣的核心配件,你再試試看。
「國家有規定店裡就得賠」,拜託你去看看《三包法》,看明白了再來叫囂吧,任何品牌的主機廠索賠都會遵循《三包法》裡面的規定進行操作。說個實事兒:我們店裡面春節前來了一輛車沒有缸壓了,當時跑了40000KM(該車只在4S店做過免費的首保,其他保養均在修理廠做的),要進行索賠,經過檢查故障現象顯現,上報主機廠要求對發動機進行拆解。
然後主機廠同意為客戶更換短髮動機,客戶要求更換發動機總成,由於意見存在分歧一直僵持不下,客戶也是四處維權、投訴。主機廠最後表示客戶你給我提供除了在4S店的維保記錄外其他保養周期的證據就給你換發動機總成,客戶一下就傻眼了、沒詞兒了、兔爺過河一灘泥了。
最後還是自己花錢更換的,4萬多啊,都是眼淚吧。這裡插一句所有主機廠讓你提供的證據都是一樣的既:你修車所在修理的維修資質(二類或二類以上)、修理廠的營業執照、維修工的從業資質、更換配件的正規配件來源證明、每次保養的結算單、維修工單、發票,最最噁心的是要每次保養後修理廠給你開具的維保合格證,要知道只有二類以上的修理廠才有資格向維管處申請這個,而且是在網絡上下載後列印的,你他娘的上哪裡弄去(放到9年前用的是手寫的合格證還有點戲),以上的所有的證明缺一不可,查一種就不給你索賠,你打官司都贏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