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勃艮第一共擁有33個特級葡萄園。其中一些特級園的名字頗為相似,很容易讓人混淆。本文就來捋一捋那些名字中都帶有「羅曼尼」的特級園。
1. 羅曼尼·康帝(Romanee-Conti)特級園
羅曼尼·康帝園是酒界最著名的葡萄園之一。每當提到這個名字,很多葡萄酒愛好者心中都會油然而生一種敬意。它是傳奇名莊羅曼尼·康帝酒莊(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簡稱DRC)的獨佔園(Monopole,指的是由一家酒莊或生產商獨自佔有的法定園地),被譽為「DRC皇冠上的璀璨寶石」。
羅曼尼·康帝園
羅曼尼·康帝園位於沃恩-羅曼尼村(Vosne-Romanee)的中心,佔地面積僅1.81公頃,是眾星拱月般的存在,風土條件獨天得厚。其面朝東面,所以一天內的大多數時候都能享受到光照,光熱充足。園內土壤為排水性能極佳的石灰巖,同時混有一定比例的黏土,可孕育風味凝練集中的優質果實,進而賦予葡萄酒無與倫比的複雜度與卓越的陳年潛力。
名字中帶有「羅曼尼」的特級園地理位置圖
早在中世紀,聖-維旺修道院(Abbey of Saint-Vivant)的修士們就開始在這片寶地上種植葡萄樹。17世紀,這片園地被當時的所有者命名為「La Romanee」。18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五(Louis XV)的堂兄弟康帝親王(Prince of Conti)斥巨資購得該園地,他加上自己的姓氏,使其擁有了如今這個極具貴族氣質的名字——羅曼尼·康帝。當時,羅曼尼·康帝園就已經備受酒界追捧,之後的幾百年間,它也一直被各大酒評家及葡萄酒作家列為勃艮第最頂級的園地之一。如今,在DRC的管理之下,這塊園地開創了新的時代神話,出產的葡萄酒頻頻現身全球最貴葡萄酒排行榜和名酒拍賣會,一瓶難求。
2. 羅曼尼-聖-維旺(Romanee-Saint-Vivant)特級園
羅曼尼-聖-維旺園位於羅曼尼·康帝園的下方,佔地面積為9.44公頃。其名源自中世紀時的園主、同時也是當時多塊頂級葡萄園的所有者——聖-維旺修道院。
由於鄰近羅曼尼·康帝園,羅曼尼-聖-維旺園的土壤成分與之類似,也為富含黏土的石灰巖土壤。不過,它處於較低的山坡處,在雨水衝刷和重力的作用下,這裡的土層更厚,平均厚度高達90cm,黏土所佔的比例也更高。相對應的,這裡出產的葡萄酒風格更為輕盈,將黑皮諾(Pinot Noir)的精緻風味展現得淋漓盡致。
羅曼尼-聖-維旺園(圖片來源:vosne-romanee.fr)
目前,羅曼尼-聖-維旺園由多座酒莊共同持有。其中,DRC是最大的地主,佔有5.28公頃的地塊。此外,勒樺酒莊(Domaine Leroy)、安慕拉夏酒莊(Domaine Arnoux-Lachaux)和西爾萬·卡薩德酒莊(Domaine Sylvain Cathiard)也在此擁有部分地塊。
3. 羅曼尼(La Romanee)特級園
羅曼尼園佔地面積僅有0.84公頃,是法國最小的AOC產區。它坐落在羅曼尼·康帝園上方的山坡上,自1815年以來便一直是裡貝伯爵(Count Liger-Belair)家族的獨佔園。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該家族都選擇將葡萄園委託給當地酒農打理,並將出產的葡萄酒售賣給不同的酒商。直至2000年,路易-米歇爾·裡貝伯爵(Count Louis-Michel Liger-Belair)接管了家族產業,致力於重塑家族昔日輝煌的他隨即創建了裡貝伯爵酒莊(Domaine du Comte Liger-Belair),並於2002年重新拿回家族旗下不少優質園地,包括羅曼尼園的管理權。自此,羅曼尼園完全打上了裡貝伯爵酒莊的「標籤」。
羅曼尼園(圖片來源:vosne-romanee.fr)
因位於羅曼尼·康帝園上方的山坡上,羅曼尼園擁有更陡峭的坡度和更薄的表層土,與羅曼尼-聖-維旺園恰恰相反。不過,該園同樣十分適合黑皮諾的生長,所產的佳釀擁有優良的架構、活潑的酸度和馥鬱的紅色果香,也是勃艮第最珍貴且最受矚目的酒款之一。
總之,這三座叫「羅曼尼」的特級園都位於沃恩-羅曼尼村,比鄰而居。它們極受讚譽,但因風土不同,出產的黑皮諾葡萄酒風格不一,各有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