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無印良品、宜得利、海瀾優選,為什麼有的愛了,有的敗了?

2021-01-20 顏值營銷


近些年,「生活館」的概念很火。無論是尚品宅配的超集店,還是曲美和京東京造的聯名店,都有這樣的趨勢。這些店都有共同的特點:多業態、顏值高。實際上,這種門店模式的探索有來源,即瑞典的宜家、日本的無印良品等。

這樣的模式是否都會成功?最近市場上就出現了反面例子。一個是日本的「宜家」——宜得利,它在日本力壓無印良品和宜家,但在中國卻面臨虧損風險;第二個是海瀾優選,背倚海瀾之家的強大實力,竟也半年虧損近千萬。

那麼,為什麼顏值爆表的兩家「無印良品」會在中國年輕市場上雙雙碰壁?



受眾作為「顏值」的檢察官,海瀾在進入中國市場之時仿佛並沒有完全的抓住檢察官的口味,將自己標榜為「定價僅三分之一的無印良品」,卻在半年虧損近千萬。究其原因,就是沒有首先考慮到受眾定位出現偏差。顏值營銷的一個關鍵是:品牌顏值並不是獨立的,品牌顏值有「受眾」,它必須面向精準群體。


而海瀾在面對消費群體的時候,並沒有將其品牌的顏值根據受眾的喜好和接受度來呈現,而是提前設定好了受眾的風格,以其想法來框定出了受眾的需求。


首先,海瀾優選受眾定位很明確:三四線城市的居民以及蝸居在一線城市外環的人群,目標是消費水準偏中下的群體。

 

但是,在對於這些群體的心理因素上,海瀾並未探索清晰。由於是打造的低價無印良品,所以理所當然了照搬了無印良品的風格,從門店上的裝潢,產品的風格到設計,給受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無印良品「高仿」版,風格雜亂、定位不明確,在顏值上已經輸了。


更為關鍵的是,海瀾沒有考慮到無印良品在目標消費群體心中的地位,真正喜歡無印良品的人,未必買不起無印良品,而那些消費水平較低的人群,未必了解和喜歡無印良品這個品牌。這使得定位「無印良品平價替代」的海瀾優選地位變得尷尬無比,在這種尷尬的定位中沒有找準受眾的訴求點,所以無法刺激到受眾的購買需求。



同樣在市場受挫的還有在日本力壓宜家、無印良品的宜得利,它在進軍中國市場之時特意為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進行了本土化的定製策略。只是,這一系列符合中國本土的營銷策略,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這又是為何?



首先是時機晚了,「手下敗將」已經得天時地利。相比宜得利,宜家、無印良品很早就進軍中國,適應了中國的市場環境,已經牢牢地佔領了消費者心智。宜得利選擇另闢蹊徑,將店鋪網點擴展至競爭較小但發展速度很快的內陸城市;將近60%的商品根據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單獨設計。然而,消費者們似乎並不很買這些設計的帳。


雖然宜得利「一路狂奔」,在中國開出了多於宜家的門店,但在營收和品牌影響力上卻差距甚遠,說到底還是因為搶佔中國市場的時機太晚,宜家和無印良品從「敗將」已經成為橫在宜得利面前的兩座大山。宜得利要想邁步從頭越,應該好好想想如何重塑品牌顏值,在消費者心裡塑造一個差異化的品牌形象。

 

其次,宜得利選擇了一個非優勢戰場。為了能適應中國網際網路營銷當道的大環境,宜得利甚至早已在線上開設了家居旗艦店。線下已被割據佔領的家居市場,宜得利企圖在線上分一杯羹。但它有兩個明顯的劣勢。


其一,宜得利並未在中國家居市場站穩腳跟,網絡的銷售消費者會對其國內知名度已經產品質量產生一定質疑。其二,網易嚴選、淘寶心選、京東京造,包括宜家、無印良品都已涉足線上,甚至已有成熟模式,宜得利的「觸電」也已落下風。


 


進入時機晚了,搶佔網際網路的時機也晚了。而宜得利還想要在中國開出100家線下實體的店鋪,以宜得利在日本的經營模式致勝,顯然有點激進、冒進。



本文顏值營銷理論聚焦


1、高顏值是基礎,差異化是核心

高顏值是顏值營銷的基礎,它至少把顏值不高的品牌淘汰掉。但真要以顏值致勝,還要在顏值的基礎上差異化。只有差異化才能在面對高樣高顏值的品牌競爭前,建立自身的品牌區隔。

2、顏值是品牌視覺化

    

所謂顏值營銷,就是有意識地打造品牌顏值,通過顏值來塑造消費者對品牌的具象認知,讓你的品牌可見,讓無形變成有形。

——唐龍營銷《顏值營銷》




唐龍團隊專注顏值營銷研究4年多,率先提出顏值營銷理論,現已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圖書專著《顏值營銷》即將出版。



文章不錯,點個在看吧 !   



相關焦點

  • 難以突圍的海瀾優選 模仿無印良品虧損近億
    「模仿者」海瀾優選  一直瞄準國人衣櫃的海瀾之家,也將目光轉向了「美好生活」,站在風口邁出試探性的一步,海瀾優選就此誕生。  但自出生起,海瀾優選就帶著「模仿無印良品」的烙印,對此,海瀾優選並不避諱,甚至將「無印良品平價替代」作為品牌的一大賣點:售賣與無印良品相似的產品,但價格只約為無印良品的三分之一。
  • 海瀾優選半年虧損960.78萬元 模仿無印良品真的錯了?
    「模仿者」海瀾優選   一直瞄準國人衣櫃的海瀾之家,也將目光轉向了「美好生活」,站在風口邁出試探性的一步,海瀾優選就此誕生。   但自出生起,海瀾優選就帶著「模仿無印良品」的烙印,對此,海瀾優選並不避諱,甚至將「無印良品平價替代」作為品牌的一大賣點:售賣與無印良品相似的產品,但價格只約為無印良品的三分之一。
  • 乾貨:宜得利,日本的宜家
    看標題,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宜得利是啥,說起日本的家居用品,首先想到的也是無印良品,所以大叔之前也寫了關於無印良品的兩個帖子
  • 對標Zara和無印良品 海瀾之家優選生活館成敗交由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9月份,海瀾之家推出海瀾優選生活館,提供一站式家居產品集合店。品牌主打高性價比,加價倍率平均2.5倍,產品價格點約為Zara Home以及無印良品產品的2/3。該品牌以近2000種商品品類覆蓋服裝、生活雜類和時尚家居三大領域,線下渠道主要定位在二三線城市的購物中心,線上端官方商城和天貓旗艦店均同期上線。
  • 精華版宜家、平價版無印良品,這個家居品牌要火
    上周,一直以自然優質為主打的日本生活方式品牌「無印良品」被央視3·15晚會點名,引起不小關注。無印良品來中國12年,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也讓很多人覺得日本人的生活很精緻,有品位。不過,小編覺得是時候po一下日本家具和室內裝飾行業老大Nitori,中文名宜得利/尼達利。 2016年Nitori在日本市場銷量第一,佔比超過53%。
  • 宜家、無印良品跌落神壇?
    結果顯示11件不合格家具樣品中,6件來自無印良品,2件來自宜家,還有3件來自北歐藝家、美松愛家、清豐祥龍林家具有限公司。無印良品主要問題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標稱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生產的「MUJI無印良品」品牌的一款櫸木衣架,標稱主要材質為櫸木實木,實際材質是水青岡;一款胡桃木實木椅,標稱主要材質為胡桃木,實際材質是黑核桃;一款客廳餐廳兩用沙發椅,標稱主要材質為胡桃木,實際材質是膠合板;一款邊桌臺,標稱主要材質為胡桃木,實際材質是黑核桃;一款組合式木架,標稱主要材質為白橡木,實際材質是纖維板。
  • 令無印良品和宜家都忌憚,此品牌到底有何本領?
    在不少中國消費者的眼裡,宜家、MUJI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可謂是「貪吃蛇」,比如宜家,進入中國15年的時間,成為了年輕人最愛去的休閒、購物聖地。但是在日本卻有一個讓宜家和MUJI都忌憚的品牌,它就是宜得利。它是日本第三大零售商,僅次於7-11和優衣庫,擁有近500家門店,並且佔據了日本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是日本的家居之王。
  • 雜貨品牌狹路相逢,無印良品的追趕者在賣什麼?
    但若從這兩年零售市場的狹義概念上來看,雜貨店實際上指的是「雜貨品牌」——譬如像是「無印良品(MUJI)」這種,以品牌運營的方式來賣雜貨的概念店。「無印良品(MUJI)」直譯過來的意思是「沒有商標的優質物品」,這反映了這一品牌的初始設定——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出現下滑、消費低迷,民眾除了要求產品的品質上乘外,也期望能有更多的低價產品出現。
  • 官方通報:無印良品、宜家家具齊上黑榜!
    #無印良品、宜家家具上黑榜#怎麼回事?恐怕這「宜家」不「宜室」,只適合吃吃喝喝打打卡了吧。「無印良品」?是「無良印品」吧這次的通報,已經是無印良品今年第四次因為質量問題引起了熱議。諷刺的是,這是無印良品中國官網上對「無印良品」定義:
  • 宜家和無印良品的區別?總算講透徹了
    說起現在兩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又不畏懼電商的品牌一個是來自瑞典的宜家 IKEA另一個則是來自日本的無印良品 MUJI他們有許多不同之處也有許多相同之處甚至有許多人把這兩個品牌混淆如果把宜家和無印良品給你選擇你會選擇哪一個品牌來裝飾你的家居環境呢?
  • 無印良品敗在品牌
    所以這次就來探討,最近話題熱度最高的日本品牌——無印良品(MUJI),去分析國內看待它的角度,是出現了怎樣的誤區與錯覺。01市場上歌頌無印良品的文章已經泛濫了。所以我既然寫它,便是為了還原無印良品很多不為人知的背後真相。這些結論,來自於我通過跨學科和跨角色演繹後,發掘的真相。廢話不多說,先拋出一個結論:無印良品的基因是一家賣貨公司,而不是一家品牌公司。
  • 無印良品、宜家緣何跌落家居神壇?
    家居新零售樣本無印良品和家居巨人宜家正步步從神壇跌落。2019年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檢結果,無印良品、宜家攜手登上質量黑榜,無印良品上榜的主要原因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宜家則是因兩款兒童家具「孔及間隙」不合格而上榜。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這已是宜家2019年第三次被檢出產品不合格。
  • 無印良品、宜家緣何跌落家居神壇
    家居新零售樣本無印良品和家居巨人宜家正步步從神壇跌落。2019年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檢結果,無印良品、宜家攜手登上質量黑榜,無印良品上榜的主要原因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宜家則是因兩款兒童家具「孔及間隙」不合格而上榜。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這已是宜家2019年第三次被檢出產品不合格。
  • 無印良品、宜家家具上黑榜
    喜歡去無印良品、宜家家居買家具的佛山人注意了!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近日通報流通領域家具質量抽檢結果,經檢測發現的11件不合格家具,有6件來自「無印良品」,主要問題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2件來自「宜家家具」,主要問題是抽屜間縫隙不達標。
  • 無印良品、宜家家具名不副實上黑榜
    抽檢結果發現11款家具不合格,其中,竟有6件家具來自無印良品,還有2件來自宜家。據悉,這6件標稱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家具包括櫸木衣架、低型餐桌、胡桃木實木椅、客廳餐廳兩用沙發椅、邊桌臺及組合式木架。其中,型號為4547315880850的低型餐桌耐磨性不合格。
  • 良品無良?!無印良品、宜家家居上黑榜
    喜歡去無印良品、宜家家居買家具的老友注意了!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在日前的抽檢中,發現11件不合格家具,有6件來自「無印良品」, 2件來自「宜家家居」。在無印良品的6件產品中,胡桃木實木椅、客廳餐廳兩用沙發椅、邊桌臺3件產品標稱主要材質為胡桃木,但實際材質為「黑核桃」或「膠合板」;櫸木衣架標稱主要材質為櫸木,實際材質為水青岡;組合式木架標稱主要材質為為白橡木,實際材質為纖維板。在宜家家居的2件產品中(兒童櫃和兒童衣櫃),抽屜間縫隙項目不合格。
  • 無印良品和宜家緣何跌落家居神壇?
    2019年7月17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抽檢結果,無印良品、宜家攜手登上質量黑榜,無印良品上榜的主要原因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宜家則是因兩款兒童家具「孔及間隙」不合格而上榜。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這已是宜家2019年第三次被檢出產品不合格。與產品不合格相對應的,是無印良品、宜家在中國業績增長乏力,這兩大國際家居巨頭昔日光環已漸漸消失。
  • 披上「無印良品」外衣的海瀾之家,離國貨崛起還有多遠?
    這次的生活館除了甩開大眾對海瀾之家原有的「超市」印象,還處處透露出「無印良品」的味道。左:海瀾之家生活館 右:無印良品新開的生活館更是沒有一處不是無印良品的味道,蓋住LOGO讓人分不清是MUJI還是海瀾之家。
  • 宜家酒店、無印良品酒店……賣貨的為何都開客棧了?
    文|軒轅鏡責任編輯|朱麗來源|中外管理雜誌「雜貨鋪」無印良品(MUJI)的酒店,已經漸行漸近。據悉,2018年1月,全球第一家MUJI酒店在深圳開業。3月,北京的MUJI酒店也將開業。深圳MUJI酒店無印良品的酒店,來的有些猛。其中的裝修和用具自不必說,用的都是無印良品自家的產品。
  • 無印良品進軍家裝,直面宜家能否打破中年困局?
    圖源:截自無印良品官網一直與宜家作為競品進行比較的無印良品,再一次拉著宜家站在聚光燈的舞臺上。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無印良品進軍家裝對宜家以及家裝行業有何影響。01進軍家裝,形勢所迫「無印良品(MUJI)」創始於日本,其本意是「沒有商標與優質」。2005年,無印良品在上海開啟第一家門店,正式進駐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