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7日,仙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仙鶴股份」)首發獲通過;4月9日,仙鶴股份進行網上發行申購,公司此次發行規模為6200萬股,發行價格為13.59元/股。作為國內少數能進行大規模高檔特種紙生產的造紙企業,仙鶴股份此次登陸A股市場將進一步助推其國際化戰略發展。
4月9日,在仙鶴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網上投資者交流會上,仙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敏良表示,此次發行上市,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通過資本市場不斷充實資本實力,公司將進一步提升技術與產能,同時加強對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的研發與創新,鞏固行業內的優勢地位。在滿足國內老客戶不斷增長的新需求的同時,我們將積極拓展國際客戶,增加公司國際市場份額,實現公司的國際化戰略。
聚焦特種紙領域
據了解,仙鶴股份成立於2001年,其主營業務為特種紙研發、生產和銷售。根據產品的下遊應用領域與生產工藝相似程度,發行人主要產品可劃分為菸草行業用紙、家居裝飾用紙、商務交流及防偽用紙、食品與醫療包裝用紙、標籤離型用紙、電氣及工業用紙、熱轉印用紙、低定量出版印刷用紙和其他共九大系列產品。
截至2017年末,仙鶴股份共擁有35條紙機生產線,年生產能力超60萬噸,是國內特種紙行業生產銷售規模領先的企業之一。
根據《2017中國造紙年鑑》,2015年和2016年我國特種紙產量分別為590萬噸和635萬噸,仙鶴股份及合營企業夏王紙業的同期合計產量分別佔我國特種紙同期產量的7.58%和9.28%。
招股意向書顯示,2015~2017年,仙鶴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9.09億元、21.96億元和30.47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38億元、2.12億元和3.99億元,報告期內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70%,業績保持快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近二十年,仙鶴股份權益特種紙產能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5.3%。目前,仙鶴股份在全國特種紙行業中的市場佔有率約9%,居行業首位。
南京證券研報分析認為,在特種紙的研發與製造方面,歐美仍居領先地位,但增長緩慢,競爭壓力加大,行業收購與兼併此起彼伏,亞洲地位上升。中國特種紙消費量加速增長,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部分品種完成進口替代,企業實力大大增強,後期消費類特種紙發展空間較大。
另外根據特紙委(全稱為中國造紙學會特種紙專業委員會)的統計,2007~2016年,我國特種紙產量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0.34%,並據相關機構的預測,至2020年和2025年,我國的特種的產量分別將達到1018萬噸和1762萬噸,保持著著12%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是造紙行業中增長較快的細分領域。
面對這一巨大的市場增量,仙鶴股份當前的「三頭六臂」、多核心品種的業務結構有利於在後續市場競爭中持續保持競爭力。目前行業中部分從事大宗普通紙的造紙公司,雖然少量滲透到特種紙領域,但其特種紙在其整個公司的重要性很低,屬於被「遺棄」的小品種,它們的專注度不夠,通常也不願挑起激烈的競爭。這種局面下,仙鶴股份的多品種優勢就非常明顯,使得公司在市場競爭中佔據了主動的位置。
深挖產品競爭護城河
消費類特種紙面臨巨大的發展良機,而國內特種紙行業的競爭也正在面臨一輪「優勝略汰」,據行業內人士透露,過去五年,眾多特種紙中小企業因產品結構不合理、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部分產品出現結構化過剩,導致企業虧損面加大,特種紙行業整體利潤水平下滑。
而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仙鶴股份加大了對產品競爭力的挖掘,深挖品牌護城河,通過規模化生產和完善產業鏈布局,擁有製漿、能源、原紙及紙製品等相關產業鏈。而規模化生產業也增強了市場的抗風險能力,成為少數能進行大規模高檔特種紙生產替代進口並參與全球化競爭的企業。
在做大規模的同時,仙鶴股份對諸多產品的標準制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牽頭制定或者參與制定了許多特種紙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浙江製造標準,同時,仙鶴股份也有一些產品比如裝飾原紙等執行的企業標準明顯高於國家和行業標準。標準的制定者對於搶佔更多的市場機遇提供了可能。比如仙鶴股份的聖經紙的市場佔有率超過70%,煙用接裝原紙等煙用紙的市場佔有率約30%,裝飾原紙的市場佔有率約24%等。
此外,在技術上,仙鶴股份也加大了技術研發的力度。根據招股書披露,2015年~2017年,仙鶴股份母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5021.97萬元、5835.84萬元、6679.99萬元,研發費用逐年提高,目前仙鶴股份擁有多項創新紙品,在專利方面,公司擁有7項發明專利和12項實用新型專利。
多年來,仙鶴股份深刻認識到特種紙行業的特點,制定並執行著自己的聚焦和創新戰略。
聚焦戰略就是始終如一地深耕特種紙行業,把紙種做精、做強、做大,不為其他機會所誘惑,聚焦於自己最擅長的特種紙領域。
創新戰略就是通過不斷開發新產品並在製造環節獲得低成本的優勢。創新在特種紙行業中尤為重要,因為單品種容量小是特種紙的最顯著特點,過度依賴單一產品的特種紙企業在競爭中將處於劣勢,唯有通過創新不斷增加新產品才能實現持續發展。
為了繼續保持品牌競爭力,王敏良表示,公司將在目前的產品結構中繼續進行調整,增加產品種類,發展優勢產品,培育出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種。公司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在未來的發展中,將計劃投資建成國際化標準實驗室,繼續新產品和新技術的開發工作,投入資金和人力進行創新工作,增加公司產品的科技含量,延伸產業鏈布局。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加大對環保的投入,實現綠色工廠、智能車間的目標。
募資發展核心業務
此次仙鶴股份擬在上交所發行不超過6200萬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6.12億股,計劃募集資金8.09億元,招股書中披露此次發行募集資金擬投資用於3個項目,其中包括年產10.8萬噸特種紙項目,年產5萬噸數碼噴繪熱轉印紙、食品包裝原紙、電解電容器紙技改項目以及常山縣輝埠新區燃煤熱電聯產項目。仙鶴股份副總經理王敏嵐此前表示,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緊緊圍繞公司現有的核心業務,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生產能力、銷售能力和盈利能力,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公司行業地位,增強市場影響力。
據了解,年產10.8萬噸特種紙項目包括4條特種紙機生產線的建設截至2017年末,已完成3條特種紙機的建設,另外1條線還在建設中。年產5萬噸數碼噴繪熱轉印紙、食品包裝原紙、電解電容器紙技改項目。該項目包括3個車間土建、3條紙機生產線和1條塗布生產線。截至2017年末,其中3個車間土建和3條紙機生產線已建設完成,塗布生產線還在建設中。
而這上述兩個項目均與仙鶴股份目前從事的主營業務相關,兩個項目生產的產品是現有業務的繼承與補充,優化主營業務的產品結構,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佔用率。畢竟特種紙單一產品的市場規模較小,除部分產品外,單一特種紙產品的全球市場規模通常難以達到百萬噸規模。這就使得該行業內的公司,如要長期持續成長,必須不斷研發,增加自己的核心產品。
另外,招股書披露常山熱電聯產項目包括為年產10.8萬噸特種紙項目提供配套用電和汽,以及作為常山縣江北供熱分區的集中供熱熱源點。截至2017年末,該項目已完成內部年產10.8萬噸特種紙項目配套部分的建設;場外管道廠外熱網設備採購和安裝還在籌備中。仙鶴股份表示,該項目可以為常山生產基地提供蒸汽、電力,是發行人造紙熱電聯產模式的延續,提高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及後續發展空間,為公司經營業績的提升奠定基礎。
王敏良表示,此次發行成功,有利於提高公司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有利於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從而全面推動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促進業務目標的實現;發行成功為公司的發展項目提供了充足的資本金來源,確保了公司發展戰略的實施;此外,本次發行成功還有利於吸引優秀人才,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培訓力度,從而為各項目標的實現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對於仙鶴股份而言,登陸A股市場仍是企業發展的一小步,在未來的三年,仙鶴股份表示將致力於技術與產能的提升,來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加強對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的研發與創新,鞏固行業內的優勢地位。在滿足國內老客戶不斷增長的新需求的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客戶,增加公司國際市場份額,實現公司的國際化戰略。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