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小館子在我心中一直是實力與顏值並存的佼佼者,可能是多元文化的關係,各種風格鮮明的小店常會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這些獨立的小館子仿佛是老闆的人生縮影,從店裡可以讀出老闆的性格與經歷,這是我覺得非常有趣的事情。
NOC COFFEE CO.
這家是很多小夥伴常去的一家咖啡店,位處中環嘉鹹街,就在遊客必到的泰昌餅店及蘭芳園附近的斜路,輕工業風裝修,深灰色水泥牆,感覺raw而型格十足,連韓國旅遊書也曾介紹。主打意式咖啡及手衝咖啡等,店主的咖啡拉花技術了得,在香港咖啡大賽中更曾奪得冠軍。(悄悄跟大家說,店主非常帥!)
店面裝修以至工作人員的圍裙也是入型入格
地址:中環嘉鹹街34號
Omotesando Koffee
登陸香港,這是一間精緻咖啡店,,在國外開設不少分店。這天到利東街店品嘗一下~
店面設計簡約富空間感,全採用木製家俬,椅子可收納於桌子底下,感覺舒適潔淨。
除了咖啡,有提供少量食物,包括較人氣的「厚蛋治」,聽說是香港限定。
雞蛋味很濃而香滑,帶少許芥辣味,口感滑得像吃著鹹味雞蛋布丁般,看過介紹說是雞蛋混合了蛋黃醬。
尖沙咀 · Allegretto Viva Espresso
很多萌萌噠3D拉花,念念不忘,後來發現這家店在香港。 地圖一查,Allegretto就在距離尖沙咀步行距離的中港城,這裡合適周末和閨蜜一起小聚,或者在香港的暴雨天讓心情頓時回暖。
3D拉花師Kitty了解了Coffee Love Project後,滿臉笑容。我想要一個「小貓」拉花,但咖啡師說所有的動物拉花都是隨機的。10分鐘之後,拿到手的真是一隻可愛的小貓,並寫著「Welcome to HK」 。我頓時兩眼放光,微笑著感謝Kitty, 差點不捨得喝了。
地址:尖沙咀廣東道33號中港城第三座平臺1A號鋪
UNAR COFFEE COMPANY
UNAR Coffee位於大坑,約7年前大坑新食肆湧現,由只有維修汽車的車房集中地搖身一變為搵食熱點,但好景不常,幾年前不少業主重新收樓,加租趕走了不少食肆租客,UNAR也曾是被大幅加租致結業的,如今在大坑捲土重來,新店比舊店更加寬敞。最推介是他們的Mocha,濃鬱得來巧克力及甜味適中,咖啡及奶香均勻。
地址:大坑新村街15號
上環 · YARDBIRD
離開了Barista Jam,我沿著山路走過Hollywood Road, 到了Soho的Bridges路上,整條路,黑黑的感覺沒有什麼人,一開始想這麼有名的餐館會在這種無人煙的路上麼? 後來想到下曼哈頓(Lower Manhattan)去的時尚餐館都在挺隱蔽的地方。
這家香港美食界的新寵,6:15已經有人開始等位,整個店以黑白為主,走的是簡約風格。我和Natalie在吧檯前點了她得最愛的幾道菜(藕根沙拉、甜玉米tempura、雞肉烤串,KFC KoreanFried Cauliflower 韓式炸花菜),還可以坐在和這家美食一樣受追捧的帥哥調酒師面前。
地址:33-35 BRIDGES STREET, SOHO
%Arabica:喝著咖啡漂洋過海
來自京都嵐山的網紅店%Arabica只賣咖啡,不賣甜品,位於天星小輪碼頭的香港分店人氣很足。繁忙的海港城是很多人去香港購物第一站,從天星碼頭搭天星小輪去港島是條繁忙的路線,需要穿過拍照的遊客、路演的商家、街頭藝人和邪教傳播組織、很多人都是頭也不抬地快速經過,然而在碼頭的二層,有家以「%」百分號作為logo的小眾咖啡館。
這家店鋪面積很小,只有10平米左右,點單付錢製作一氣呵成(國粵英三語服務),所以人多的時候也不需要等待,店裡有一排長凳,外面有幾張小臺,可以供客人站著品嘗咖啡,當然大多數人是和暴走夫婦一樣,舉著咖啡去搭天星小輪。幾分鐘的路程,一杯咖啡,眼前經過的是維多利亞港的現代景色。
The Cupping Room
店主和咖啡師,在這兩年的世界咖啡大賽上屢獲殊榮,令這間「Cupping Room」名氣大漲。因為實在太好喝了,以至於即便咖啡因攝入過量,我每天還是會情不自禁地去他們家打卡……真的是,打卡!無論哪一家分店,即便忙到爆,出品依然非常穩定—在如今的連鎖店裡,這點可以說是難能可貴,也著實讓我感動。
相比油煙味過重的上環店和一杯之緣的汕頭街店,去的最多的是閣麟街上的中環店,而且,比賽「冠軍」的兩位咖啡師,依然在一線衝鋒陷陣哦!就咖啡本身而言,如果喜歡果酸活潑的風味,那麼,這裡的單品手衝和意式咖啡,都蠻不錯的。
推薦飲品:卡布奇諾、Soe濃縮咖啡、手衝單品
地址:中環閣麟街18號地鋪
上環皇后大道中287-299號永傑中心LG鋪
汕頭街32號地鋪
CoCo Espresso
猶如身處義大利 CoCo Espresso的名氣亦不小,雜誌紛紛採訪,剛開張不久,就有很多人慕名而至。除了口味和環境,這裡最出名的應該是2012拉花冠軍Kim,是他們店的臺柱。
目前CoCo Espresso有兩家店,一間在灣仔,一間在上環,上環店是很小的一個店,但是配備一點都不馬虎,咖啡機是Linea paddle,咖啡豆多款來自臺灣的單品,風味上偏中度烘焙、口味較為均衡。Arthur說,一踏進店已經能聞到空氣中的咖啡香,立即醒一醒神。
CoCo店面雖然不大,布置以深灰色為主色,簡約雅致,座位約有4張雙人臺和4張bar臺,店後亦有少量露天座位。看得出這裡大部分都是熟客,氣氛輕鬆融洽,適合細品這盈滿空氣中的醇香。Flat white是他們家主打產品,街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喝過CoCo家版本後,已經很難再願意喝其他店的出品。」對Arthur來說這已經是相當有質素的Flat White,再加上有心思和技巧取勝的咖啡拉花,那些美麗的圖案,雖然簡單,卻讓一整天開始有好心情。
上環 · Lof10
在拍賣行工作的朋友YL是香港Soho最好的導遊, 他帶我們在Peel Street上逛他最喜歡的cafe和boutique shops。
走到半山腰,路過了Lof10咖啡館 - 落地的玻璃門、門外的手繪小黑板,一眼望去在咖啡館工作看書的香港人。我被它簡約但有格調的設計深深的吸引,門外黑板上畫了一個藍瓶子。
恍惚間,我腦海中閃過了我在美國常去的"Blue Bottle" ,難道香港有類似Blue Bottle的店嘛?原本路過,但是我不自覺的走進了店裡,從木桌到方椅和擺設都是精心設計的。和咖啡師聊了一會,驚喜地發現他們的咖啡豆來自美國的Blue Bottle和Bar Nine Collective。
地址: Lof10辦館, Flat B, 1 U Lam Terrace, Sheung 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