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郝闖 王堅)渭南經開信義街道辦轄11個行政村、92個村民小組、2.8萬人,佔地42平方公裡,耕地4.25萬畝,以糧食、葡萄、雜果、露地蔬菜種植、生豬肉牛養殖等為主導產業,人均純收入1.3萬元,農民可支配收入普遍提高,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仍然較慢。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調整產業結構、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關鍵一招。為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助推村級產業發展,渭南經開信義街道辦堅持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破枷清障,鋪路搭橋,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培育了一批村級集體產業,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在「權」上敢放手。信義街道辦在大力發展村級產業項目上,充分發揮宏觀統籌協調作用,特別注重把權利放下去。街道辦將產業項目的申請及運轉等權利下放至各村,各村根據本村實際情況進行策劃,產業致富帶頭人負責具體實施,盈利分配方案由各村自行決定,現星火村博華秦川牛養殖有限公司分紅7200元,郝家村花卉基地產業分紅3300元,陳南村潔康達紙杯加工廠產業分紅5000元。對於村級層面需要解決的其他問題交由各村自行商議解決,各村形成了一套獨有的、適合本地村情民情的管理方式。
在「管」上求創新。信義街道辦採取以「資金入股發展產業項目」的模式,解決了村級產業項目無發展資金難題,發展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激活了農村各類生產要素潛能,增加了農民收入,實現了強村富民。同時,建立資金管理長效機制,將村級財務全部收歸街道農財服務中心,統一管理,依據「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確保每一筆資金合理使用,發展成果惠及集體所有成員。
在「服」上下功夫。信義街道辦堅決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產業項目發展過程中,不斷簡化審批流程,打造一站式服務,幫助群眾快速辦理土地、生產、養殖等各類許可證,不讓任何一個項目在審批上浪費時間,確保將精力集中在發展產業項目上。落實以補帶促,共累計申請產業獎補資金約60餘萬元,助力了全辦集體產業發展。多次邀請專家精準對接產業需求,搭建院村合作平臺,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了全辦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目前,信義街道辦累計投資265萬元,發展了星火村「博華」肉牛養殖場、陳南村康露源蔬菜加工廠和「潔達康」紙杯廠、郝家村花卉基地、南焦村「玉露香」梨和冬棗種植基地、任李村蓮菜種植基地、信義村肉牛養殖基地、蒼渡村「秀美田園」葡萄種植基地,一個個村集體產業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一村一品」格局已經形成。
未來,渭南經開信義街道辦將縱深推進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繼續踐行「金牌店小二」精神,全力在拓寬村集體收入渠道、加強集體資產管理、產業效益賠增等方面常抓不懈,力爭打造渭北「一村一品」示範地。(渭南經開區信義街道辦事處供稿)
[投稿郵箱:1120439465@qq.com][責任編輯:haowang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