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國內的抓娃娃機都會給爪子設置力度的大小几率,只有趕上爪子處於大力狀態才可能一抓準,而多半時間夾子都是軟趴趴的無力狀態,這時候投多少錢都沒用,網上流傳用搖杆把夾子甩的像《蜘蛛俠》裡章魚博士爪子一樣,靠慣性無腦抓娃娃的技巧,基本是做夢。
前陣子新聞報導的韓國兩男子2小時夾走了娃娃機店裡200多個玩具,導致老闆以為被竊報警,據說該店的娃娃機的力度機率就是出奇低,不知道兩個人用了什麼高端技巧,反正黑心老闆遭報應是活該。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日本那些抓娃娃機連大盒子的模型和螃蟹龍蝦都可以夾上來,真的只是靠撞大運麼?抓娃娃機到底該怎麼玩?我們得從抓娃娃機的起源開始說。
夾娃娃機的前身 「爪型抓獎機」
在20世紀初,開鑿巴拿馬運河使用的蒸汽挖掘機倍受工人們喜愛。省時省力還透著股駕馭了高科技的自豪感。
以挖掘機鏟子為靈感,利用齒輪機械驅動製作了的小型挖鏟裝置,可以使用搖把或方向盤旋轉齒輪控制鏟子下降的位置抓取一些不太沉的東西,之後迷你挖鏟裝置被裝進放滿糖果的玻璃櫃裡,成了可供孩子們操作的糖果販賣機,當時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糖果挖掘機有 「巴拿馬挖掘機」(Panama Digger)、「伊利挖掘機」(Erie Digger,伊利是美國的港口城市)和 「鐵爪」(Iron Claw),前段的抓取裝置也出現了鏟型和爪型等不同型號,1939年動畫電影《淘氣老鼠 》(Naughty but Mice)中就出現過爪型糖果機。
抓取物品類的遊戲機被稱為 「爪型抓獎機」(Claw Crane),最開始設置在必勝客等餐飲店鋪內,逐漸蔓延到體育館等場所,被 NFL(美國橄欖球聯盟)的球隊用來推廣球隊的宣傳品。運營商們發現如果把機器裡的獎品換成錢幣就成了賭博設備,於是 「爪型抓獎機」 被大範圍用於賭博,在1951年遭到法律明令禁止,抓獎機從市面上消失了。
從歐洲流向日本
50年代後半段,處於戰後復甦期的日本,自動木馬這樣西洋娛樂設施已經出現在百貨商場的屋頂供尋常百姓娛樂。60年代義大利亞生產的 「美洲虎之爪」(Jaguar Claw)是可考證的最早流入日本的抓獎遊戲機臺,但因為機臺的流通成本和高故障率,很快被本土產品取代,第一款日產機臺是1965年太東貿易(之後的 TAITO)生產的 「CROWN 62」(クラウン 602),之後同年世嘉也推出了類似的設備 「Skill Diga」,柏青哥大廠 —— SUMMY 的前身 「株式會社 SATOMI」(株式會社さとみ)也緊隨其後生產了 「STAR CRANE」(スタークレーン) ,可見抓獎機在日本廣受好評,這段時期機臺內的景品(日語的獎品,附贈品)都是各種小點心。
60年代到70年代,業務用街機不在是供美軍基地的大兵們娛樂的獨享,從《PONG》開始直到78年的《太空侵略者》標誌著街機徹底被視頻遊戲所統治,單調無趣的抓獎遊戲只適合放在零食店裡賺小孩子的零花錢。
日本的抓娃娃盛世
直到現在,日本每家街機店鋪臨街的一層,全部用來設置抓獎機器,2000年左右出現以冰激凌等產品作為景品的冷藏抓獎機;巨大的景品機臺的出現以及隨之而來的景品偷竊案件;歷年 AOU(Amusement Machine Operators' Union)展還會舉辦 「全日本抓獎遊戲選手權比賽」上可以讓抓獎遊戲高手們一絕高下,隨著時間的積累也誕生了日本獨特的抓獎遊戲文化圈。
日本的抓娃娃機屬於遊戲機的一種,自然也是會有很多家店鋪在同時運營。像是SEGA、ROUND1、NAMCO等等各種各樣的遊戲機廳裡,都會擺放著數十個不同類型的娃娃肌來供大家抓取。
1.ADORES(アドアーズ)
不管在秋葉原還是上野新宿池袋,都可以隨處找到這家店鋪。同時,所有的店鋪都是一樣,良心到不能再良心。也就是說你只要看到這家店,你就放心大膽的往裡進,爪子設置十分良心。即使初學者也可以在很短時間用很少的錢抓到娃娃。同時你在抓娃娃的時候,基本不需要服務員幫你做什麼擺放調整,自己完全可以自主的從頭抓到尾,體驗自助抓取娃娃的感覺。同時機器的種類也蠻豐富,娃娃的品種也很給力。像是前一陣子火了一陣的聖誕限定純白色哆啦A夢,就是他們家獨有的玩偶。
2.NAMCO
做為日本首屈一指的遊戲軟體公司,namco旗下的遊戲中心的娃娃店自然也是比較良心的。店內以彈力球和平移娃娃的機種為主。爪子設置的也是十分合理,機器種類十分豐富,娛樂性很強,在namco抓娃娃會有十分令人心跳的感覺。總之對於旅日的遊客,看到有namco的店鋪,也是可以放心的進去嘗試的。
3.Taito Station
店裡配置倒是很簡單,機器種類也是蠻豐富的。唯一一點不好就是店鋪實在太小氣了。這個小蜜蜂的標誌也是不管在那個商店街裡都會很容易的看到。不過平心而論,這家店不管是硬體配置還是爪子設置也都算良心。一般正常2000日元左右完全足夠搞定一個娃娃了。
4.Round1
做為以保齡球為主的娛樂中心,round1的娃娃機也是做的十分火熱。相對而言,round1的店鋪比較稀少,但是店鋪的規模通常都會很大,娃娃機的種類以及娃娃的數量自然也是同類店裡最多的。round1的機器以壓取娃娃機為主,就是擺一些看上去搖搖欲墜的娃娃,可是實際抓上去娃娃的大頭卻又被障礙物卡住之類的機器。自主抓取也是可能的,但更多的時候,還是需要店員的幫助。總之,round1的機器也算是對得起它的那份規模。對於運動完身體的大家,來round1抓個娃娃娛樂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
5.SEGA
SEGA的娃娃機是我看到所有娃娃機種裡最扯的一家了。困難度爆表,我們都叫他們是店員機,基本上店內的所有娃娃機不找店員幫你擺放三四次靠你自己是絕對抓不下來的。而且店員服務態度還差,每次在這裡抓個娃娃都跟店員吵得不可開交。所以很多朋友跟我抱怨我的方法根本抓不下來娃娃的時候,我就會問他們你們是不是去sega了?然後他們出去一看,嘿!還真是!超級不推薦的一家娃娃機店,來日本的各位,看到這四個大藍字就不要再浪費錢了,真的,在這裡你們抓不下來的。
前些年,美國一名小蘿莉對抓娃娃機進行了完美的報復。在遊樂場玩抓娃娃屢戰屢敗後,小蘿莉一怒之下利用身材優勢鑽進機器,並把裡面的娃娃挨個扔進出口送給路人,蘿莉一邊送娃娃一邊問:"你要哪個?好嘞!"
回顧:
✖吸血鬼坊間傳聞二三
✖20多歲,你為什麼又迷茫又著急……
✖大學生的性生活到底可以有多亂
✖如何讓你擁有一份好的求職簡歷
歡迎長按關注鬧火微博Nowhold
歡迎長按關注鬧火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