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詳解練太極拳的五大好處

2021-02-22 太極拳修煉

↑ ↑ ↑ 點擊上面 藍色字免費訂閱

    太極拳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具有技擊健身、修心養生的功效,曾被譽為21世紀人類最佳健身運動方式、「世界第一健身運動」。

     那練習太極拳有哪些好處呢?小漾為大家介紹一下練習太極拳的好處,一起來了解一下

       太極拳的動作有幾個極為重要的特點,如柔軟、慢、連貫、走弧線(即圓形動作)和一動無有不動,都是鍛鍊上絕對不可忽視的法則。在這裡只拿一動無有不動的特點來證明它的全面鍛鍊作用。

  太極拳在動作時,凡是全身能動的部分,都需要參加活動,所以叫做一動無有不動。它的運動量雖然較遊泳為小,但在全身動作的和諧上和細緻上,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可見太極拳具有全面的鍛鍊的優點。

  太極拳在鍛鍊時,不但肌肉活動有各式各樣的柔和動作,同時還要做好呼吸運動和橫膈運動,來促進心、肺、腸、胃等內臟的機能活動。另外,由於每一個動作都用意識加以引導,使人精神集中,不起雜念,以至越練越純靜(即心境異常安靜之意),也能使中樞神經系統進行更好的調節作用。這種鍛鍊方法,一面具有一般運動項目活動肌肉的好處,一面又吸收了靜坐法調息養神的好處,所以能有內外兼顧的優點。
  太極拳的動作都走圓形或者弧形的線路,在初練架子時,不容易做好圓形動作,當然趣味較少。但練到後來,越練越熟;圓轉如意的程度不斷提高,便會發生濃厚的趣味。到最後,如能在圓形動作中,運用虛實變化和運動調息的功夫時,它的趣味也就更加層出不窮了,趣味濃厚能提高鍛鍊情緒,對促進健康很有好處,這也是太極拳所具有的優點之一。
  太極拳的動作要求柔和,要求輕靈貫串,又要求在動作中包含著"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意識作用,能使性急的或者性慢的練拳人在無形中接受影響,矯正原有的習慣。因為太極拳一面講究靈敏,能使人提高敏感,一面又講究沉靜,能使人抑制浮躁。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也並不難學,而且動作的或高或矮和用力的或多或少都可根據特點,以適應病人的不同要求(但正在咯血或者出血的病人除外),所以能幫助病人在恢復和增進機能活動上獲得顯著的效果。

     太極拳的養生保健和預防疾病的功能是有目共睹的,近百年來,太極拳明顯地向著養生保存健和醫療體育的方向發展。

  古書有傳,拳術精湛者頭頂碗水、書本而不濺出和翻落。說明姿勢中正的習拳者能始終保持身軀平衡,久而久之,任憑風吹雨打,也不前俯後仰、東搖西擺。

  太極拳以靜御動,雖動猶靜,故架子愈慢愈好,這話說的是太極拳緩慢的特點,也道出了防跌的功能。太極拳動作如抽絲,行步如貓行,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久而久之,習拳者自會養成謹慎小心的良好習慣,如遇危急也不慌張急躁。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習慣,行路處事也就輕盈自如,不易跌倒。

  有一資料說:美國老年協會曾作對比試驗。一組老年人練健身房器材,另一組則練太極拳,結果後者平衡功能好,腦子好,走路穩健,摔跤骨折比前者減少50%。最後,美國人得出一個結論,說非常佩服中國東方人的智慧,不花一分錢的太極拳比現代化器械的鍛鍊要好得多。  因此,經常練習太極可防老人摔跤,不但身體健康且延年益壽。  放慢練拳的速度、降低運動的難度和強度,以及強調架式高低和運動量大小都可因人、因時而異等等,都是向健身方向傾斜。但與此同時,它依舊保持了健身、娛身、壽身、醫身和防身等五大功能。

太極劍                  孫氏太極

武當十三式            陳氏養生功    

陳氏老架一路         陳氏技擊用法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後,即可獲取!

    

相關焦點

  • 詳解練太極拳的五大好處!快告訴拳友們~
    練太極拳的好處                                         可見太極拳具有全面的鍛鍊的優點。02、內外兼顧太極拳在鍛鍊時,不但肌肉活動有各式各樣的柔和動作,同時還要做好呼吸運動和橫膈運動,來促進心、肺、腸、胃等內臟的機能活動。另外,由於每一個動作都用意識加以引導,使人精神集中,不起雜念,以至越練越純靜(即心境異常安靜之意),也能使中樞神經系統進行更好的調節作用。
  • 晚上練太極拳的好處!
    2、女人晚上練太極拳的好處身邊有很多愛練42式太極拳的朋友,特別是女性朋友,就算不用化妝品,氣色也顯得非常好,很多女性都說:再貴的化妝品,也不如練好42式太極拳。2.1、練太極能宜養身心、養心修德凡事如一套太極,拳起境生,拳落而心生。拿得起、放得下,從容、靜心對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 太極拳友服用超利極骨膠原蛋白肽粉的五個好處
    太極拳友服用超利極骨膠原蛋白肽粉的五大好處太極拳友服用超利極骨膠原蛋白肽粉1、拳友軟骨快修復打拳軟骨磨損?一動鑽心的疼?超利極骨膠原蛋白肽可以促進軟骨的癒合和生長,也可以修復關節間軟骨,提升潤滑作用,降低恢復痛苦,縮短恢復時間。
  • 晚上練太極有什麼好處?這些注意事項和禁忌,你是否了解?
    身邊有很多愛練太極拳的朋友,特別是女性朋友,就算不用化妝品,氣色也顯得非常好,很多女性都說:再貴的化妝品,也不如練好太極拳。(1)、練太極能宜養身心、養心修德凡事如一套太極,拳起境生,拳落而心生。拿得起、放得下,從容、靜心對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多微笑,少動怒,善養心性,培養個人修為。心境好,自然容顏煥發。
  • 太極養生:二十四式太極拳(動畫演示)
    點擊上方藍色字中醫思維十可快速關注
  • 練太極拳的四個忌諱,一般人容易犯,要注意了!
    太極拳的好處是很多 ,但是如果練錯了
  • 女性訓練拳擊的五大好處
    女性訓練拳擊的五大好處:1、有助於塑形    拳擊是一項很適合女性塑形的運動,塑造魔鬼身材拳壇美女米申·約翰曾經為《花花公子》拍攝封面,其魔鬼身材引來眾人讚嘆。因為拳擊的鍛鍊方法是拉長肌肉,使之協調,而不是把肌肉練大練粗。拳擊動作需要利用腹部及呼吸來控制,自然可以提升手臂、大腿及腹部的修身效果。    拳擊運動隊保持身材很有好處。研究結果證明,在拳擊運動中人體腹部、腰部和臀部不停地運動,不僅有充分燃燒體內多餘脂肪的作用,同時也能合理有效地雕塑身體各部分肌肉,使之形態達到完美。
  • 練太極拳不同階段的身體反應和感覺
    許多人有這些反應時就問我是怎麼了,現在統一把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出現的身體反應和感覺介紹一下:                                                          習練太極拳的第一步目的是
  • 太極拳十要
    太極拳的「十要」是著名太極拳家楊澄甫提出來的,概括了太極拳十項基本要求,並加以解說,是練太極拳,特別是楊式太極拳的重要指導性原則
  • 二十四式太極拳動作要領詳解,看完如醍醐灌頂
    楊式太極拳動作要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此動作之完成,乃下一動作開端,綿延相續。心法上亦要求一氣呵成。用意不用力太極拳論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便有分毫之拙勁,以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然後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長力?蓋人身之有經絡,如地之有溝壑,溝壑不塞而本行,經絡不閉則氣通。
  • 從零開始學太極!!!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辯證的理論思維與武術、藝術、引導術、中醫等的完美結合,它以中國傳統。
  • 太極名家 | 太極拳自修要訣(內附視頻)
    擅長詩、書、醫、畫、拳,人稱「五絕」奇士。自修要略練功架時,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二句要論:尤須注意其根在腳,全身重量,只許放在一隻腳上;主宰於腰,不獨手與腳,要隨腰轉動,自顛頂及踵與眼神,皆須隨腰轉動。
  • 什麼是真正的太極拳?
    只要真正接觸傳統的中華武術流派,不管是偏外家的少林拳、八極拳、還是內家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練到較高的層次都離不開氣的概念。只是對氣的應用有些區別。中華武術,他不是一個以骨骼肌為主要動力的搏擊術。以少林拳為例,我老師-翟玉海老師小時候跟狄玉貞先生學少林拳時,他是絕對禁止進行靜止的肌肉力量訓練的,一開始練衝拳,也是用放鬆不用力的方式衝拳,就是打通經脈,讓內氣通暢。最後的效果是怎麼樣呢?就是全身的經脈非常通暢,用內氣貫穿、充滿全身,你的全身是個整體。
  • 為什麼僅有少數人才能練出太極拳?值得反思……
    一曝十寒,不能長期堅持大多數的愛好者都是這種狀態,今天看這個老師練得好了,跟著學幾天;沒等練出來,又看那個老師練得好了,轉頭跟著另外的老師學;沒等練出來,又看其他人練的好了……想要練出太極功夫,還得在師父的指導下,一步步穩紮穩打地練功,一步一步練出各種勁力。定型之後稍加調教,才能登堂入室,逐步練成高水平的太極功夫。心態受失敗的人影響很多愛好者看其他人練了多年沒練出來,就會覺得太極拳很難,不好練。
  • 太極勁的練法
    太極勁的練法,生化之道在於柔 柔化象徵著生機,為運化功力之基。張義敬在《太極拳理傳真》中說:「只有逐漸丟掉硬力,柔軟的程度才會日漸增加,柔軟之後的發展方向必然是輕靈虛無。這才符合小力勝大力和以柔克剛的原則。」楊澄甫在《太極拳十要》中說:「太極拳功夫純熟之人,臂膊如棉裹鐵,分量極沉。」這不僅說明了太極功夫的最高境界,也指出了太極修為的生化之道。
  • 太極以拳代樁,以拳為樁,「無處不是樁」
    清末民初,太極拳以獨具特色的博擊技巧、練習模式、思維方法享譽京畿,引起了社會上層的關注,特別是武術界、中醫界、哲學界、文化界的重視,學練太極拳遂成為一種時尚,以至拳界大姥、將校軍官、知識精英、社會名流,紛紛與太極拳結緣,對斯拳及其拳理代表人物王宗嶽、武禹襄、李亦畲的拳論乃至從宋書銘處傳出的「宋譜(《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從人文哲理、技術方法、生命現象的存在與發展方式等諸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探討
  • 一位太極拳高手積累的經驗之談,分享給廣大拳友
    練拳練功要求心神安靜專一,全身內外周身協調,練拳的過程就是靜養休息的過程,全身內外不得緊張,處處筋肉放鬆,做到心靜神安,太極拳具有消除疲勞
  • 練太極拳一個小竅門, 教你輕鬆掌握「松透」的境界!
    化拙勁就是指習練太極拳者,必須從「松」入手,用「松」來化掉本身的拙勁。只有在習練過程中不斷提高「松」的層次,拙勁才能被逐漸化掉,柔勁,剛勁才能逐漸而生。太極拳的「松」達到什麼狀態?是什麼標準?怎樣才能做到「松」?這是困擾習練者的關鍵問題。在這裡,小漾跟大家分享一篇對「松的體悟」很透徹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交流。
  • 50知天命, 還沒練太極那就虧大了
    短跑、跳躍等高衝擊運動易加劇中老年人關節磨損,相反,太極等低衝擊運動則非常適合50歲前後的人群。我們搜羅總結了研究機構提出的,50歲後練太極的七大好處,以供各位拳友參考。由於骨骼肌肉自然衰老,人在50歲後跌倒風險顯著增大,易導致髖骨等部位骨折。而經常練太極能改善身體平衡性,增強腿部肌肉力量,進而防止跌倒。多項研究發現,練習太極1年,摔倒風險可降低43%。
  • 「太極念」靜心、意專、中正安舒,你能分清拳與操嗎?
    練太極,寶成師傅特別強調:虛靈頂頸,中正安舒——沒有這個「中正安舒」就白練了,什麼都沒有了。廣場習練「操」練的是體表。「拳」打的是內勁。統而之,權且叫打拳吧。可為什麼叫拳呢?刀、槍、劍、棍,拳是基礎且顯得不虛張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