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手拳,乃中國傳統武術!

2020-12-21 騰訊網

作者:周鶤

很多崇尚「跆拳道」、「空手道」的孩子們,只知道「唐手道」是「空手道」的「前身」、「別稱」,但是他們絕不會想到,「唐手」其實指的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武術門類之一!稱為「唐手拳」!

唐手拳

唐手,後傳至衝繩,然後發展成獨立的徒手武道。因該術傳自中國,故名唐手。以後,隨著日本各代專家的研習與發展,而成為後來所說的空手道。

唐手的技術也包括踢、打、摔、拿諸技,但主要以拳打腳踢為主。其中手的用途最為突出。

唐手和其他日本武道一樣,是非常注重實用性的。但其和其他日本武術不同的是,有型(套路)的訓練。

唐手是一種非常霸氣的武道,非常講究快速乾脆,及攻擊的殺傷性,往往有一擊必殺之說。故常人被唐手專家重擊一拳,往往會受到嚴重的傷害。

唐手是空手道的前身

(唐)在日文的發音與(空)同音,船越把它興盛於日本後,由於後來的日本人的反華情節,才改名的「空手道」。

現在一些不明真相的潮流少年們,還不知所以然的在設立在中華大地上的,所謂的「唐手道」道場中學習的不亦樂乎。拿著日本人的架勢,喊著日語口令,比劃著蹩腳的「唐手」,他還不知道,那些是日本人在中國人手裡學來的三腳貓功夫而已。

身為一個中國人,有正宗的「唐手」不學,卻去到日本人開設的武館,學習所謂的「唐手道」,真是令人氣憤和悲哀!

中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習武,難道堂堂中國武術,竟然淪落到讓日本人來教不成?

不是咱們心眼小,看到日本人就不爽。而是我看到這麼多不明事理的無知少年氣憤不已!

與其說,在氣中國人;不如說,我是在氣自己!

你們在學練「跆拳道」(花郎道)、「空手道」(唐手道)的時候,穿著別人的道袍,說著別人的語言,拿出別人的姿態,你們就不覺得無地自容嗎?

如果說真是別人的原創奇功也還說得過去,但是那這都是我們中國的東西啊!只不過是人家學了去,重新包裝一下又給賣回來啦!!!

尊嚴何在啊?!騙你們這幫孩子一愣一愣的!你們都被洗了腦了還是怎麼的?難道把自己裝扮成韓國人、日本人就是潮流嗎?

悲哀啊!無知啊!

什麼是中國的唐手?你們自己看!

好壞與否,喜歡與否,都是你的權利。

但是你一定給我記住了:武術是中國的!唐手是中國人的!

唐手拳簡介

唐手拳在江漢平原流傳幾百年,深受人們的喜愛。玄襠滾肩唐手為唐手拳風格獨特的一派,該拳法以掌法為主,擒拿見長,拳法腿法肘法輔助攻擊,實用性強。唐手拳結構緊湊,演練起來脆快剛勁,跺腳發音,節奏分明,氣勢磅礴,令人賞心悅目。

在民間,武術從來就是一種防身御辱、保家制敵,修身健體的本領,深受人們的喜愛。唐手拳創立之初,人們用它搪擋禦敵,積累了一些實用的制敵招法,故稱之為「搪手拳」。

據考,此拳流傳於湖北天門、京山一帶,由於在唐朝大為盛行,所以又名「唐手拳」,簡稱「唐手」。

後傳至日本,然後發展成獨立的徒手武道「唐手」。因日語「唐」與「空」同音,後改名為「空手道」。唐手是一種非常霸氣的武道,非常講究快速乾脆,及攻擊的殺傷性,往往有一擊必殺之說。這是一門古老的技擊性很強的武技。

唐手拳包含著眾多的練功方法和散手制敵招法。唐手拳承載著豐富的中華民族文化,挖掘唐手拳能充實當代武術拳種,體現武術的博大精深。

唐手拳是中華武術文化的一朵奇葩。

相關焦點

  • 傳統武術基本功法,第一節常用手型,圖文詳解!
    傳統武術基本功法古人云《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合抱之木起於毫末。中國 武術亦然如此。無論是傳統技擊還是現代格鬥術都非常注重 對基本功法的掌握。故此本章則以基本功法闡述於下第一節常用手型我國傳統武術流派繁多,技法各具特色。故各門派所強 調的手型種類也分呈不一,然而在技擊實用中的常見通用手 型大致可分如下七種 1.拳型:在傳統武術中由於技擊時的需要不同,故常用拳型有如下三種。
  • 民間傳統武術文化與武術精神該如何發展?
    其中,蘊含中國傳統哲理之奧妙,玄機秘法、深邃莫測。武藝除了我國古代軍隊兵將必練之外(軍旅武術),在城鄉各民族、各行各業都有愛好與精通武術之人。尤其在冷兵器時代,從事於武藝的劍客俠客、鏢師教頭、僧尼道士及各門各派的宗師大師、隱士奇人,他們苦練武功,精熟拳械,或研易理而發明拳種、或參醫經而更具健身、或究兵法而精技擊搏鬥,或趨舞美而增表演娛樂。
  • 無招勝有招,中國六旬老人用傳統武術秒殺日本軍官!
    近年來,閆芳、太極雷雷、馬保國等所謂「大師」,一次次把傳統武術推上風口浪尖。傳武到底能不能打?傳武在當代還有沒有價值?傳武未來的路在何方?知名作家、評論家、媒體人,同時也是傳統武術練習者的吾非羊老師,以親身經歷,圍繞多年來接觸的武術家、江湖門派、不同拳種、武術打假,以及武術江湖中的人和事,寫成一部紀實小說——《武林揭秘》,講述當代中國武術和江湖的發展現狀。
  • 打得一手好拳法!10歲武術少年想拜師加入「成家班」
    10歲的寧彪正在練習拳。還記得10歲時你的夢想是什麼嗎?成為治病救人的醫生、教書育人的老師抑或是天馬行空的科學家。湖南永州10歲的男孩寧彪也有一個夢想,發揚自己熱愛的傳統武術,長大以後加入成龍的「成家班」。
  • 中國流傳百餘年的通背拳,被一位說著地道北京話的日本人繼承下來
    知名作家、評論家、媒體人,同時也是傳統武術練習者的吾非羊老師,以親身經歷,圍繞多年來接觸的武術家、江湖門派、不同拳種、武術打假,以及武術江湖中的人和事,寫成一部紀實小說——《武林揭秘》,講述當代中國武術和江湖的發展現狀。
  • 一拳衝出知多少?武術練習中對衝拳的體會
    給小學生上大學的課程,內容再好也不合適,飯得一口一口的吃,拳得一天一天的練,你層次高可以看不上,卻不能替別人完全否定!衝拳是武術最常見的技術動作,也是日常練習中最基本的內容。衝拳是直線擊打的拳法,在世界所有的武術和格鬥術中都有它的存在!練衝拳有站著練的,有扎著馬步練的,也有變著步型練的,難度不一樣!
  • 被KO的「表演藝術家」們,你們不要再侮辱中國「傳統武術」!
    沒想到5月17號下午,這場面就發生在山東淄博的擂臺上,被打倒的還是號稱「太極宗師」的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馬保國,大師現了「原形」,他本人連同中國傳統武術自然又要被人拿出來嘲諷一番,不過你真的看懂了中國的傳統武術嗎?大師屢屢落敗,真的是中國傳統武術不行嗎?
  • 傳統武術真的不能實戰麼?
    最近幾年裡,江湖中有許多的討論,傳統武術能不能實戰?這是一個無論是網絡還是在線下,被很多人關注和探討的熱門話題。有時在線下和許多民間武者共同交流時,談論最多的也是傳武到底能不能實戰,傳統武術與搏擊到底哪個的實戰性最強?探討歸探討,我們還是需要靜下心來認真地考慮中國傳統武術究竟是什麼?真的不能實戰麼?
  • 傳統武術真的不能打嗎?這種拳法就是個例外
    傳統武術在實戰中到底能不能打,越來越遭到現代人的質疑,由於現代武術太墨守成規,拘泥於攻防套路,不能在臨戰交手中融會貫通,根據瞬息萬變的戰機,出於本能的見招拆招,才造成人們對傳統武術沒有實戰性的認知。傳統武術在實戰中到底能不能打實際傳統武術中的很多拳法是具有很高的實戰價值的,大聖拳就是以實戰為根本,在實戰中是以全身各部位皆可作為拳頭來攻擊對手,有十拳之說法,這十拳是以頭、肩、肘
  • 武術打基礎!段前級健身拳操教程來啦
    今天,小蘇帶大家練習一套 中國武術段位制趣味武術拳操 該武術拳操也叫段前級健身拳操 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組編 其動作左右對稱,對身體素質 尤其是協調能力效果很好
  • 向傳統武術致敬《開練吧,功夫》第一季圓滿收官
    近年來,憑藉《武林風》、《武林籠中對》、《拳新一代》、《少林英雄》等功夫單品,河南衛視對功夫類節目大眾性的把握可以說是有相當的經驗。為了打造河南衛視武術品牌文化,完成武術產業鏈條,《開練吧,功夫》一檔弘揚傳統武術文化的大型生活服務類節目應運而生。不唯流量論 專注好口碑現實中真正的「功夫」是什麼樣子的呢?當下的世界還有功夫高手嗎?
  • 傳統武術之精髓:抓住兩跨與尾閭
    傳統武術中講的筋膜騰起說的就是針對這種結締組織通過良好鍛鍊之後所達到狀態。它本身是有彈性的。而人體在後天當中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都會導致這些人體的組織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在過去的武行中有肩不挑擔手不提籃的說法。這句話是相當有道理的,因為手持肩扛對人體脊柱的影響最大。
  • 馬保國被KO讓傳統武術爛大街?澳洲拳王練習詠春打進世界前五
    在大家紛紛向所謂的傳武大師口誅筆伐之時,來自澳大利亞的「惡龍」埃裡奧特·康普頓(Elliot Compton)默默拿出家中的訓練神器——詠春木人樁,一招一式地練起了中國傳統武術詠春拳。康普頓是第一位進入ONE超級系列賽的澳大利亞拳手,踢拳和泰拳領域都取得過不俗成績,憑藉著擊敗巴西名將科斯莫·亞歷山大和美國高手馬修·賽博的統治級表現,一舉躋身ONE冠軍賽官方排名踢拳輕量級第五,距離挑戰世界冠軍已不遠。
  • 中國人民大學武術隊在首都高校武術比賽中斬獲19個冠軍
    在2020年首都高校武術比賽中,中國人民大學武術隊斬獲佳績,共獲得19項冠軍、3項亞軍、1項第四名、1項第五名,冠軍總數位列首都高校第一名。本次比賽由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北京林業大學承辦,是北京市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武術比賽,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8所首都高校的近千名大學生線上參賽。
  • 傳統武術是花拳繡腿?北腿之少林絕命腿讓你重新認識一下傳統武術
    傳統武術是花拳繡腿?北腿之少林絕命腿讓你重新認識一下傳統武術 北腿之少林絕命腿三七三八式金豹跳澗和羅漢撞山北腿之少林絕命腿37.金豹跳澗此腿法專取敵心窩之騰空膝攻腿擊法。雙方對峙從一個較遠之戰鬥距離,看準敵之空擋。
  • 「看拳!」——一位武術家是怎樣看敦煌壁畫的
    事實上,在著名的敦煌壁畫中就保存著許多有關中國古代武術的珍貴畫面。 從時間上看,這些畫面從公元4世紀直到14世紀,上下綿延約千年,不僅有著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也對研究中國武術的流變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據。敦煌壁畫中究竟表現了哪些武術內容?這些與今天的武術又有著怎樣的聯繫與區別?對武術的發展有何啟發?美學和武術有著怎樣的關係?
  • 拳打歐羅巴,腳踢美利堅,巔峰期的中國武術有多強!
    知名作家、評論家、媒體人,同時也是傳統武術練習者的吾非羊老師,以親身經歷,圍繞多年來接觸的武術家、江湖門派、不同拳種、武術打假,以及武術江湖中的人和事,寫成一部紀實小說——《武林揭秘》,講述當代中國武術和江湖的發展現狀。
  • 中國古代武術名大全
    中國武術中的拳術,六排縱橫,種類繁多,其名稱五花八門,多達數十個,其中許多名稱頗為行象有趣。1 以數字為拳名的有:二郎拳,三皇炮錘,四平拳,五祖拳,六和拳,六大開拳,八卦拳,八極拳,九路鴛鴦腿,十字單拳,十二步架,十八攔拳,二十四式太極拳,四十八式太極拳,百合拳。2 以人名為拳名的有:太祖拳,燕青拳,孫臏拳,孔明拜拳,子龍炮錘,武鬆脫銬拳等。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七回:單刀李中興形意拳 趙文龍藝結京津冀
    趙文龍,公元一千九百七十四年生人,中國武術七段,乃「中華武士會」創始者李存義之第四代傳人。卻說這李存義,原名存毅,字肅堂,後改名存義,字忠元。公元一千八百四十七年生人,清末河北省深州即今深州市南小營村人。李存義出身貧寒,以幫人趕車為生。自幼愛好武術,年紀稍長始習長短拳技並週遊各地。
  • 很多人一輩子也練不出的可怕功夫 傳統武術的六合勁
    太極拳中的六合勁上面的圖大家仔細看看,是不是覺得很有力量。而武術中強調的六合勁(整勁等),就是讓人打拳的時候,每一拳出去的力量都是整個身體發出去的。並不是單單一隻手臂出去。每一拳的力量都好像整個人去衝撞別人。這種力量是中華武術獨有的。看了圖片的人,如果覺得不真實,那麼設想一下,一個大漢奔向你,撞擊你,能不能把你撞飛呢。我想是能的。那為什麼武術一拳就不能打飛人呢。包括太極拳中的推手,也確實能有這樣的效果。但是並不是那些假大師的放電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