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物語:
你可以藉助工具,但不要依賴工具
這幾天,有好多媽媽在後臺詢問小朋友識字的問題,希望我推薦一些閱讀之外的識字方法。
今天,千尋麻麻就來跟大家聊聊,除閱讀之外的另一個常用工具:識字APP。
現如今,教育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專為孩子識字設計的APP,因為採用動畫模式,又輔以遊戲設計,深受孩子喜愛。這些APP,估計大多數家長都知道,或者已經用了起來。
不過,有兩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琢磨過:
1. 識字APP真的能保證孩子識字量嗎?
2. 識字APP那麼多,到底該選哪一款?
我覺得,這兩個問題,在孩子使用識字APP的過程中還蠻重要的,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一些解讀,供大家參考。
千尋的識字之旅是從一款名叫「叫叫識字大冒險」的APP開始,「叫叫識字大冒險」是鐵皮人公司開發的識字類早教產品,最大特點是有趣、好玩,打開APP,就可以跟著叫叫到不同星球探險。
因為喜歡這個APP裡的動畫角色,千尋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邊玩遊戲邊認字。有段時間,連刷牙洗澡時都要玩。
感覺她興趣很足,我又下載了幾個不同的識字APP,換著嘗試,效果都還不錯,孩子的識字熱情被調動得足足的。
不得不說,識字APP在孩子初學識字時,起到了十分正向的作用。至少她和漢字混了個面熟,玩久了,倒也認識了一些字。
先是小朋友喜歡上APP,慢慢地,我自己也有些依賴APP了。有時,忙累了一天,回到家,理性上知道,還得抓抓孩子的學習,精力卻有些不濟,這時候,藉助技術手段就成了好辦法。
只需一個IPAD,打開APP,孩子自己就可以邊玩邊學,多省心啊。有段時間,我也很享受這樣的美好時光,看千尋在APP裡賣力通關,就好像看火車運行於正軌上,十分地踏實。
但後面,我慢慢發現了過度依賴APP識字的問題。
有一次,我興之所至想要檢驗一下千尋的識字量。
我從識字APP上的記錄看到,她已經學到第兩百多個字,便從她學過的字裡,挑了一個比較簡單的字問,她說不認識。我不死心,又挑了幾個……這陸陸續續挑了二十多個字,竟有三分二都不認識,還有三分一,認得但不怎麼會用。
原來,APP的遊戲提高了瞬時記憶,卻無助於長期記憶。
因為遊戲吸引力高,孩子很快就能認識一個字。很多時候,我們看孩子用APP特專注,誤以為他們專注在學字上面,其實他們80%的專注度在遊戲情節上,只有20%順帶認識了一個字。所以,當遊戲的刺激度消失,忘得也非常快。
第二個問題是,孩子只認識了字但不會用,或者不會靈活使用。
APP重字不重語境,舉個例,「叫叫識字大冒險」APP裡面,學習「電」,它只給出一個詞:電話,更多的組詞甚至造句就沒有了。
如此一來,像「我被你的眼睛電到」這樣的語境,孩子就掌握不到。
雖然,也有些APP添加了組詞造句的功能,但總的來說,孩子的練習度還是不夠。
這兩個問題,讓我意識到,識字APP雖然能幫孩子提起識字的興趣,卻不能保證識字量(這裡的識字量,既包含數量也包含質量)。
要想保證識字量,家長還真沒法偷懶。
我先是改了方式,只用APP做輔助,讓千尋在APP上認識一個字,再按下暫停鍵,與她一起練習組詞造句。第二天,也不再任由她像之前那樣連續衝關,而是在闖關前,先把昨天學過的字複習幾遍。
現在,有其它小朋友加入後,繼續嘗試一些新方法。
根據孩子們在APP上學過的字,制定主題課程。這些字,孩子在APP上混了個面熟,再通過我自己的課程來實現延伸、鞏固。
通過孩子的反饋,我得到的實操感受是:
以家長為主導,APP作為輔助的方式,效果更好。短期來看,學字的速度比往常慢了一些,但長期來看,記得更深、用得更廣了,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還有個附帶彩蛋,大人的加入,能有效防止孩子在遊戲上的過度停留。你或許沒留意到,當孩子聚精會神玩識字APP時,注意力會過久停留在遊戲情節上,而不是遊戲裡的字上面,這時候,就需要你的引導了。
最後,我想把自己用過無數識字APP後,得出的體會分享給大家。我從幾十款APP中,最終篩選出了四款相對效果較好的APP,每一款的特點都有附上,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需求來做選擇。
第一款 叫叫識字大冒險
年齡:3+
適用機型:iPhone/iPad/Android
是否免費:部分免費
字量:360個字
作為千尋用過的第一款識字APP,我對它的動畫設計還是蠻有好感。去各個星球探險,打敗怪博士,獲得魔卡,總的來說,有趣、好玩,符合這個年齡段小朋友的心理需求,用它來打開孩子的識字興趣,還是蠻不錯。
冒險旅途中,共有十二個星球等待小朋友探險。不過,只有第一個「萌萌星球」是免費的,其它十一個星球需要內購。家長可以讓孩子先試試「萌萌星球」,再決定是否購買完整課程包。
優點:每個漢字都有具象的圖片,並有配套的小遊戲,讓孩子在一堆字中找到目標字以推進故事發展,圖片和遊戲可以加深孩子對字的認識。
缺點:語境設計上不足,每個字配的詞語、句子不多;沒有學習進展記錄,中途退出必須從頭來過,比較麻煩;發音通關的環節,即便發音不準也能輕易通過,有點兒隨意;沒有書寫環節。
第二款 悟空識字
年齡:3+
適用機型:iPhone/iPad/Android
是否免費:部分免費
字量:1200個字
悟空識字有個特點,它的年齡涵蓋範圍幾乎是所有識字類APP中最廣的,針對3-8歲學齡前及一年級兒童,包括了1200個常用漢字、1200個句子和5000個詞語。
還有個點比較打動我。它的漢字源自《幼兒畫報》對十二種小學教材的統計,284個漢字能覆蓋小學一年級常用字的58%,600個漢字覆蓋常用書面語的80%,900個漢字即覆蓋常用書面語的90%以上,APP選取的1200個漢字以及對應的1200個句子、5000個詞語完全可以滿足孩子早期閱讀和小學所需。從切實、高效的角度看,悟空識字比較符合需要進階培優的孩子。
優點:漢字覆蓋面比較廣,孩子小學都夠用;在語境設計上做得比「叫叫識字大冒險」豐富,有比較多的組詞和造句;聽音找出正確漢字的小遊戲能夠鍛鍊孩子的聽力,為小學的複述和聽課打好基礎。
缺點:用來串聯的故事情節比較老套,孩子多玩幾次熟悉套路後就無感了,在吸引力上不如「叫叫識字大冒險」;沒有書寫環節。
第三款 洪恩識字
年齡:3+
適用機型:iPhone/iPad/Android
是否免費:部分免費
字量:1200個字
洪恩識字的分級設計比較有意思,所有漢字分了等級和難度,孩子可以由簡到難,一步一步闖關。每次闖關成功,選定的遊戲角色會從一個閃著金光的臺階跳到下一個臺階上,這個場景設計對孩子很有吸引力,千尋好幾次都為了進階而停不下學習。
另一個我十分喜愛的特點是它增加了書寫環節,小朋友必須按照規定筆順寫出字,才能過關。按筆順寫字,不僅能提高孩子的寫字效率、減少寫錯字的概率,還決定了漢字書寫的美觀度,到了小學,老師也會要求小朋友按照筆順寫字,所以我會比較看重這個環節,每次都督促千尋至少寫三遍。
優點:與前兩款APP相比,洪恩識字的遊戲設計跨界比較多,不僅為了識字,還有訓練邏輯思維的遊戲;增加了書寫環節,幫助孩子掌握和練習按筆順寫字;有家長系統,家長可以清晰了解孩子識字的進度,也可以對孩子每天識字的時長和速度進行設置;有複習系統,每次新的闖關開始之前都需要完成前一天的複習量,還有用來指讀複習的關聯繪本。
缺點:在認識一個字的整體中,遊戲環節佔比偏大,孩子很容易在這上面過度停留,需要家長及時監督。
第四款 2Kids 學漢字
年齡:5+
適用機型:iPhone/iPad/Android
是否免費:部分免費
字量:330個字
2Kids 學漢字APP比較有針對性,主要為幼小銜接的孩子服務,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年齡標註是5+,推廣上也會註明「幼小銜接」。不知道是不是主打幼小銜接的緣故,它採用的學習方式有點像小學的課程,不同單元的學習內容循序漸進,規定好了學習順序,每天解鎖一課,一課學習六個漢字,而且課程是不能跳躍的。
課程的內容,基本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和常接觸的人物。這點我覺得蠻好,因為學完後,孩子在生活中就可以及時用起來。
優點:與前三個APP相比,2Kids 學漢字更強調幼小銜接,有針對性的家長可以選擇;課程設計比較科學,不追求進度,重視孩子的掌握程度。
缺點:雖然漢字呈現的時候有筆順提示,但沒有讓孩子親手操作的寫字環節;課後也有各種小遊戲,用來激發孩子學習興趣,但小遊戲的趣味程度沒有「叫叫識字大冒險」和「洪恩識字」高。
不知道大家看完這四款APP各自的優缺點後,是不是已經對選擇識字APP心裡有譜了呢?
我家千尋目前用的是洪恩識字,我是根據字量覆蓋度、比較亮點的書寫環節做出的選擇,覺得它相對更全面,也符合千尋現階段的識字需求。供大家參考。
其實,我了解到的也只是滄海一粟,親們如果有用過覺得不錯的APP,記得在留言區分享,通過咱們平臺,讓更多爸爸媽媽獲得優質資源。
文中部分插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