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只用清水就錯了!加入一勺它,雞蛋更軟嫩,蛋殼一扯就掉
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煮雞蛋,只用清水就錯了!加入一勺它,雞蛋更軟嫩,蛋殼一扯就掉!』
很多人每天都要煮雞蛋,所以認為煮雞蛋是很簡單的,用水把雞蛋煮熟就行了,實際情況卻讓人抓狂,煮好後蛋殼很難剝,就算剝掉了也會沾一些蛋白,好浪費。
然而,有些人煮的雞蛋卻很好剝殼,一扯就掉了,這是為什麼呢?
別看煮雞蛋簡單,其實也是個技術活,首先要看是什麼雞蛋。如果是剛買的新鮮雞蛋,就很好剝殼,要是在冰箱裡放了一段時間的雞蛋,蛋殼就不好剝。不過,只要掌握了技巧,無論哪種雞蛋都能殼一扯就掉。
煮雞蛋時,最常遇到的問題有2個,一個是蛋殼容易破,一個是不好剝殼。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煮雞蛋的技巧,學會後就能輕鬆解決這2個問題了。
這個方法除了可以煮雞蛋,還能煮鴨蛋、鵝蛋、鵪鶉蛋等蛋類,真的非常好剝殼。
【煮雞蛋】
1、把雞蛋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再加入一些白醋,大火煮開後用小火煮8分鐘。煮雞蛋只用清水就錯了,還要加入適量白醋,蛋殼之所以堅硬,是因為含有大量的鈣質,加入醋後會結合成醋酸鈣,蛋殼就變軟了,不但不容易破裂,還非常好剝殼。
2、雞蛋煮熟後,不要直接剝殼,不但不好剝殼,還很燙手啊,需要多做一步,就是放入冷水裡浸泡2分鐘。
熱雞蛋放入冷水裡,根據熱脹冷縮原理,蛋白回縮,就自動和蛋殼分離了,非常好剝。
雞蛋要煮幾分鐘呢?有些人喜歡吃溏心蛋,有些人喜歡吃全熟蛋,這就要掌握好時間了,要從水煮開後計時,不能從雞蛋下鍋計時。
0~3分鐘——蛋黃和蛋白都是流動狀態,只是蛋白有點凝固,還是生蛋。
3~6分鐘——蛋白已經凝固,但蛋黃還是流動的,是溏心蛋。
6~8分鐘——蛋黃剛剛凝固,口感是最嫩的狀態,很多人都喜歡這個口感。
10~13分鐘——蛋白和蛋黃全部凝固,是全熟蛋,口感比較硬。
13分鐘以上——蛋黃外層出現青綠色,煮的時間太長,口感非常硬,吃起來非常幹。
煮雞蛋時,不要一直用大火煮,如果水一直處於沸騰狀態,雞蛋就會在水裡上下翻滾,就容易被撞破,應該大火煮開後轉小火,讓水燒開但不沸騰,雞蛋就不會破殼了。也不要開水下鍋,這樣溫度太高,雞蛋也容易漲破,冷水下鍋是最合適的。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點讚、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