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方面分析:B2B生鮮電商

2021-01-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大部分人對於生鮮的認知還停留在蔬菜、瓜果,而對於市場經濟,對於商家買賣而言,跟吃相關的東西,離得不遠的,都可以劃歸到生鮮行業內。本文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去闡述對B2B生鮮電商的一些看法。

背景:一家做外賣代理的公司,經過三年多的運營,從資金到商家都有了一些原始積累,於是打算從事生鮮行業。從農戶那裡獲取商品,利用自建平臺,銷售給商家。

筆者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追根溯源:生鮮行業是個什麼事?

1. 提到生鮮,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

大部分人對於生鮮的認知還停留在蔬菜、瓜果,腦海裡浮現的是菜市場的五顏六色,是炎熱夏季飄香的吆喝。而對於市場經濟,對於商家買賣而言,跟吃相關的東西,離得不遠的,都可以劃歸到生鮮行業內。

2. 涉及的用戶群體有哪些?

所有的買賣,或者叫商業的本質也好,群體就三類:買家、賣家,賺差價的中間商。

買家主要是個人或者群體:個人是單獨個體或以家庭為載體的個人行為,群體是指以經營為目的的便利店、商超、飯店、單位食堂等等。賣家主要是個人或者企業:個人是單獨個體或以家庭為載體的個人行為,企業是指從商品上產到賣出成品的團體。平臺主要是線下門店和線上商城:線下門店包含但不限於流動攤點、固定位置攤點、實體店面等。線上商城主要是利用網際網路手段,搭建平臺做銷售,可以是自建倉儲分揀、自有物流,走統採統配方式,也可以是僅提供平臺的運營商。

3. 群體間的關係是什麼?

關係是建立的利益基礎上的,利益可以是心理感受,精神層次的,也可以是物質營收。

買家通過花錢購買所需的商品,賣家通過賣貨賺取錢財,那麼平臺呢?

賺取差價的中間商以「微笑」來獲得利益,當然,這裡的「微笑」是指通過自身的努力換區買家和賣家的微笑。把買家和賣家服務滿意了,平臺也就能生存下來了。

4. 平臺的定位

(1)橋梁

平臺作為溝通買家和賣家的中間商,以自身為載體,為兩者提供服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溝通;協調;答疑解惑。

(2)專業

專業的平臺是在買家和賣家的眼中,平臺所能夠給他帶來的使用感受,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產品層面;運營層面;供應鏈層面;大數據層面。

(3)服務

對於平臺而言,什麼樣才算是做好服務了呢?

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對買家;對賣家;內部協同;外部品牌價值。

分析完行業及用戶後,要研究用戶的核心訴求,只有把握用戶核心痛點,才能夠更好的做平臺。

5. 群體核心訴求(基於買賣關係)

買家想少花錢,甚至不花錢,來得到更多的商品。買家想將生產的商品多賣錢,還不想費事,而平臺則想用最低的人力、財力、物力成本來賺取利潤。

只有精準定位用戶群體的核心出發點,最好是陰暗需求,以此為基調來角色扮演,才能夠更好的分析。

(1)買家

1)買家核心需求(基於用戶屬性)

買家的核心需求:

生理需求:民以食為天,解決生存問題;自私性和利己性:價格低,最好不要錢;猜疑心和無安全感:安全,吃的放心,吃的省心;享受感:新鮮、美味;被尊重:滿足人的炫耀、高貴;參與性:不僅要參與,更要被重視,有一定話語權。

買家核心需求下的深層次行為:

人性中還有一種屬性:從眾性,喜歡扎堆幹事情,在人群中慷慨激昂,當單拎出來的時候,不自己露頭,什麼也不會說了。面對不了解的事情,不了解的領域,人往往不參與,或者參與中的時候裝作很懂,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正如「三人成虎」。用戶經常說我很重視食品安全,但是對食品是否安全,怎麼樣的算是安全,是完全沒有概念的。用戶經常說很重視食品安全,但是在實際購買行為中,卻最容易且最大的決定因素卻是價格。用戶都喜歡去東西比較全、比較大的地方購物。用戶想要的東西,最好想到後,立馬就到手,比如外賣。

2)買家最看重的因素(基於平臺)

3)買家最看重的因素(基於商品)

(2)賣家

1)賣家核心需求(基於用戶屬性)

人性中「懶」的屬性不僅體現在買家群體中,只要是人,都具備懶的屬性,區別只是在於釋放和壓抑的程度。

賣家的「懶」更多體現在上門收貨,給現錢。賣家只需要種植好,會有絡繹不絕的人上門去買,價格還高,還是大批量的要貨。從需求底層而言,這是以最低的成本投入,來獲取最大的價值。

B2B電商平臺,不僅要解決買家的問題,更要解決賣家的問題。在很多平臺看來,買家是流量,是平臺獲益的關鍵,將精力都投放在買家身上,往往忽略了賣家的需求。但是,衝鋒陷陣,上線對敵時,槍枝彈藥卻是保證勝利的基礎。

(3)平臺核心需求(基於用戶屬性)

平臺作為賺取差價的中間商,通過「微笑」做好服務商,從而實現平臺營收。對於平臺而言,陰暗需求面的核心就一句話:少幹活,多掙錢。以較少的投入,在短期內獲得巨額回報。

二、行業分析:現在行情是怎麼樣?

1. 行業體量

從整體趨勢來看,市場交易規模總額在穩步增長,但增長率較前幾年逐步放緩。紅海中肆意馳騁的年代已經消失,需要從業者穩紮穩打,開始精細化運作。誰能率先改變粗獷的散養模式,打破原有傳統的限制,誰將在新一輪的洗牌中取得制勝先機。

2. 行業現狀

當前社會的資本運作是很想讓人說髒話的。

不僅是生鮮行業,各行各業均是如此:新的商業形式,新的運作模式出現後,緊隨其後的是一大批的模仿者,模仿者與先創者打的不可開交,吸引資本注入,加大火力碰撞。當用戶對新商業模式具有普遍認知,養成消費習慣後,巨頭企業進入,自帶主角光環,亮瞎一片,擠垮的擠垮,併購的併購,快速形成壟斷。

3. 行業困境

2016年中國生鮮電商論壇發布的數據,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能夠盈利的企業佔比僅1%,能夠營收持平的企業為4%,處於虧損狀態的企業為88%,巨額虧損的企業為7%。

而在快速發展的今天,網際網路深入人心,消費習慣,用戶生活習慣的轉變,也沒有對生鮮電商有很好的改善,主要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

(1)成本高、損耗大

高成本主要是基於生鮮產品不易保存和產品品類多兩大特性,為了在運輸過程中保持產品的新鮮度,流通環節大多複雜繁瑣,要保證生鮮產品在運輸中不變質,所需的物流配送成本比較高。國內生鮮等農產品在流通途中的損失率高達20%至30%。

(2)業模式構建不夠完善,且模式太過單一

生鮮產品對於消費者而言是最基礎的消費品,但就價格上來說,生鮮產品總體客單價普遍偏低,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生鮮企業的營收。客單價低,成本高,這造成了大多數生鮮企業無法實現盈利。

此外,生鮮行業的商業模式一直都是以直接銷售生鮮產品為主,不能開發生鮮產品的其他作用,無法增加生鮮產品的附加價值,提高企業的營收。這種處於長期虧損狀態的商業模式,實在不利於生鮮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未來趨勢:我們如何做?

註:該內容因項目不同,需出針對性方案,不做詳細描述。

新項目想要在當前複雜的行業內佔據一席之地,需要更多的結合公司現狀,內部組織架構、人員分工,運營策略,從而綜合地分析是否與公司戰略目標相匹配。

(1)戰略層面

(2)商品層面

結合用戶及自身情況,重點考慮是做「大而全」,還是傾向於「小而美」。

(3)產品層面

產品層面是指硬體部分,用於實現公司業務的系統和平臺。

(4)運營層面

(5)供應鏈層面

對於產品經理而言,面對一個新的項目,除了分析行業、分析用戶、更需要結合企業當前的情況,所屬的階段,根據整體戰略目標,按照周期做配套的執行方案,從而分析項目存在的風險及如何規避,以便於更好的分析項目的可行性。

本文由 @kuang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生鮮電商的市場分析報告
    行業背景分析2.1 中國電生鮮電商行業2.1.1 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歷程2.3 宏觀經濟市場環境分析PEST2.3.1 政治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網際網路時代。從近幾年國家政策的動向中可以看出,我國對於生鮮電商的重視程度也在逐年上升。
  • 國際外貿平臺b2b有哪些?外貿跨境電商b2b平臺介紹
    國際外貿平臺b2b有哪些?我國跨境電商從交易模式上來說,可以分為分為企業對企業(即B2B)和企業對消費者(即B2C)的貿易模式。 外貿跨境電商b2b平臺介紹: 1.阿里巴巴國際站 阿里巴巴國際站是阿里巴巴集團最早創立的業務,是目前全球領先的跨境B2B電子商務平臺,主要是幫助國內企業做外貿批發業務、拓展海外買家。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叮咚買菜是如何成為生鮮電商行業一匹黑馬?
    編輯導語:作為一個2017年才成立的企業,叮咚買菜是如何在激烈的生鮮電商大戰中脫穎而出的?它的身上有什麼其他生鮮電商可以借鑑的運營方法?本文作者從九個方面為我們展開了具體的分析,一起來看看~
  • 生鮮B2B解決方案詳細介紹!
    生鮮B2B作為生鮮電商家族中的重要一支,近幾年湧現出了很多試水的企業,並且在資本市場上獲得了良好的評價,但是大多模式趨同,缺少能夠支撐長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戰略定位、落地運營層面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不恰當、不成熟,探索出一條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可持續道路是每一個致力於從事生鮮電商的企業首要解決的問題
  • B2C生鮮電商的目標客戶定位(1)
    本文主要分析了B2C生鮮電商的目標客戶定位,並從這兩方面進行了分析——目標客戶畫像及目標客戶數預估、目標客戶購物行為現狀。作為生鮮電商平臺來說,是通過生鮮產品來與客戶進行「溝通」,那麼,就一定理解好什麼是「生鮮」產品?
  • 競爭激烈的生鮮電商市場:盒馬鮮生VS每日優鮮
    編輯導讀:都市人快節奏的生活和便利的物流服務,使得生鮮電商在這幾年快速發展。尤其是此次疫情,成為了生鮮電商的加速器,發展勢頭迅猛。盒馬鮮生和每日優鮮是最常用的生鮮電商之一,本文將以兩者進行競品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掘金萬億生鮮B2B,哪類企業能勝出
    生鮮超市一方面能夠抵禦線上衝擊,另一方面在經濟下行時期也具有較強的需求剛性,生鮮供應鏈價值逐漸顯現;新零售逐步演進,助力線下零售供應鏈和前臺消費者體驗兩端效率提升。另一方面,生鮮超市行業規模穩步增長,2016年規模達1.3萬億,增速11.1%。(三)到店、外賣共同推動餐飲行業穩定增長全國餐飲收入穩步增長,市場集中度低。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達4萬億,同比增長11%,服務網點達465.4萬戶,涉及門店超800萬個,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預計2020年我國餐飲收入將達5萬億。
  • 生鮮電商,你有貨麼?
    京東方面提供的數據則顯示,生鮮銷售同比增長215%,全國賣出了近15000噸生鮮產品。根據美團向 PingWest 品玩提供的數據,美團買菜北京、上海、深圳、武漢四地的銷售量都有明顯上漲,其中,北京地區的日銷售量最高為節前的2-3倍。蔬菜、糧油副食、水果、肉禽蛋、海鮮水產等品類需求量較大,日均銷量佔比超過60%,蔬菜銷量增速最快。
  • 在墨西哥做生鮮電商的墨騰老朋友
    Jüsto創立於2019年7月,是墨西哥第一家生鮮電商企業。成立不到一年半,Jüsto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總額達2200萬美元,這樣的融資速度和規模在拉美創業公司中並不常見。 近日,志象網與Jüsto創始人Ricardo Weder對話,向他了解拉美生鮮電商的市場格局,以及他個人的創業經歷。
  • 生鮮電商線上線下互融共通
    據了解,京東到家在6月6日-6月14日期間的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138.8%;6月1日至6月14日,達達快送累計配送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了73.4%;盒馬鮮生的銷售額在1—3月高峰期同比增加3—4倍,目前平均增幅達到60%左右。「疫情給生鮮電商帶來發展機會,也帶來反思機會。」業內人士認為,新的快速增長期或將 迎來新一波的行業洗牌。
  • 九大線上生鮮電商配送:哪家買菜最划算
    隨著電商對生活的貼近,我們見證了一家家生鮮電商的崛起,它們讓我們足不出戶打開房門就有菜吃。無疑這是電商與配送服務結合給生活帶來便利的體現。先來看一下這九大生鮮平臺:天貓超市、京東到家、蘇寧易購、餓了麼、美團買菜、盒馬生鮮、每日優鮮、叮咚買菜和美菜網。到底哪家買菜最划算呢?我們從以下五個緯度去給大家分析。
  • 以叮咚買菜為例,看生鮮電商的春天是否已經到來?
    本篇文章筆者將通過對叮咚買菜的發展歷程、商業模式、產品功能與結構、運營策略等方面進行全面而系統地分析,可以讓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以前置倉模式為代表的生鮮電商——叮咚買菜,是如何一步步取得今天令人矚目成績的。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24期:阿里系電商平臺「易果生鮮」逾...
    對此,易果生鮮方面暫未作出回應。對於此事,易果生鮮方面回應稱,這次被凍結股權的案子主要是因為商務糾紛,涉及與供應商的貨款支付問題,目前雙方試圖達成和解,正在走法律程序,不方便細說。Ninjacart官網顯示,其業務目前已拓展到班加羅爾、孟買、德裡等7大城市,產品來自超150個印度村莊,服務商家達6萬家,合作農民達2萬人,每日運送生鮮產品1400噸。
  • 電商倉儲代發貨能否成為生鮮類電商的「救命稻草」?
    電商倉儲代發貨能否成為生鮮類電商的「救命稻草」?在今年以前,生鮮電商市場一直被認為是電商行業的一片「藍海」。生鮮這一塊帶來誘人的盈利,使得大量的電商賣家爭相湧入,想要分取這塊蛋糕。殊不知,這片「藍海」其實暗流湧動,據數據顯示,現階段在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中,只有1%贏利,4%不虧不賺,88%虧本,剩餘的7%甚至是高額虧本。自今年起,對生鮮電商來說其實非常難過。
  • 「鮮小廚」生鮮電商
    2020年3月31日,「場景營城 產品賦能 新經濟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布會在成都召開。活動採用主會場與3個分會場有機連結的方式,線上線下同步發布100個新產品和新場景,建立智能生活、智能生產、智慧城市三大領域的新經濟新產品新場景持續定期發布機制,打造城市級國際化宣傳推廣平臺,充分落地「場景營城、產品賦能」理念,提升人民後疫、疫後生活幸福感,進一步展現成都市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深化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決心。
  • 氫創沙龍會第2期:生鮮電商下半場 攜手加速融合
    ,商議如何線上線下融合,如何加強自身優勢,通過建立生鮮電商創業社群聯盟,攜手探索本地生鮮電商差異化發展的創新路徑。他分析道:「生鮮電商行業這幾年的發展非常快,2019年生鮮電商月活躍用戶數量同比增加了82%,隨著生鮮供應的規模化、集約化程度逐漸提升,生鮮冷鏈物流地不斷完善,以及大資本的入局,社區團購、生鮮超市等近場零售渠道的新價值愈加突顯,它們最大程度地貼近用戶,了解用戶,效率高,體驗好,未來在這個領域將會出現更多新電商、新連鎖的創業機會。」
  • 生鮮B2B旺火,為何「燒」不掉農貿市場?
    比如,近日美團上線了「美團買菜」,把「生鮮電商」和「社區化服務」作為切入口,為消費者提供送菜上門的服務。但從當下城市消費的需求來看,由於工作生活節奏快,年輕上班族自己買菜的頻率越來越低,接觸「菜籃子」更多是通過外出就餐或者外賣、食堂等渠道。消費者從淨菜到熟食的需求變化,會影響農產品的流向。
  • Flowerplus花加,打造精細化時代的生鮮電商
    從Flowerplus花加的商業模式來看,其通過C2F模式,在供需兩端的關係上進行創新,通過大數據分析消費端的個性化需求從而達到更加準確的幹預上遊採購環節的決策,比如鮮花種植的種類,數量等,一來降低了供應端的庫存成本,二來滿足了更好的個性化體驗。
  • 原創案例#114|生鮮B2B負重轉型,果樂樂能否成為社區版的"小盒馬"?
    而在此之前,果樂樂在生鮮電商領域已經鏖戰了三個年頭,此間砸了幾千萬,結果不過是,在眾多的生鮮電商平臺和一級、二級經銷商的競爭中活了下來,作為單純的生鮮B2B,依舊面臨很多困難。「我們不想與全世界為敵了。」 果樂樂創始人兼CEO陳功偉說道。
  • 生鮮電商戰事再起 叮咚買菜西南首站成都開倉
    「一鍵下單,即時配送上門」成為人們網上購物的新常態,這其中不乏使用頻次較高的網購生鮮品類。為此,網上買菜、即時配送進一步搶奪了電商、實體連鎖的份額,成為商超以後新的增長點。11月28日,生鮮電商叮咚買菜正式宣布進軍西南,首站入駐成都。叮咚買菜此番入駐成都,延續離消費者最近的前置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