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萬億生鮮B2B,哪類企業能勝出

2021-01-09 聯商網linkshop

長期來看,生鮮B2B的發展或將倒逼上遊集中度提升,而下遊客戶集中度的提升也將成為大趨勢,潛力巨大。中國生鮮市場規模龐大,但基礎設施落後、供應鏈冗長,帶來了成本高、效率低、損耗大等問題。

隨著國內物流體系不斷完善以及技術進步,生鮮市場的革新也從TOC端走向TOB端,發展迅猛、百花齊放。

參照美國生鮮B2B龍頭Sysco的發展,結合國內情況,目前中國上遊農場和下遊餐廳、農貿市場分散的客觀情況是制約生鮮B2B發展的重要因素,短期內可能還難以出現大的B2B龍頭。

長期來看,生鮮B2B的發展或將倒逼上遊集中度提升,而下遊客戶集中度的提升也將成為大趨勢,潛力巨大。生鮮供應鏈價值顯現,看好生鮮壁壘高超市企業。生鮮超市一方面能夠抵禦線上衝擊,另一方面在經濟下行時期也具有較強的需求剛性,生鮮供應鏈價值逐漸顯現;新零售逐步演進,助力線下零售供應鏈和前臺消費者體驗兩端效率提升。

國內生鮮市場巨大環節冗長,B2B需求強勁

(一)生鮮市場規模巨大,農貿市場為主要渠道

我國人口眾多,生鮮需求量大,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國內億元以上交易市場農產品交易規模已經超3萬億。

考慮到國內農產品很多流通環節是發生在中小交易市場的,所以國內農產品總體交易規模一定遠高於3萬億,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預測,2018年農產品市場交易額將達10萬億。在國內,農貿市場是生鮮採購的主要渠道,佔生鮮總體規模的73%。

(二)全國大型農貿市場數量逐漸減少,生鮮超市交易規模穩步增長

近年隨著「農改超」政策推進,全國交易額億元以上農貿市場數量逐漸減少,但是體量依然龐大,2017年有937個,營業面積達4千萬平方米。另一方面,生鮮超市行業規模穩步增長,2016年規模達1.3萬億,增速11.1%。

(三)到店、外賣共同推動餐飲行業穩定增長

全國餐飲收入穩步增長,市場集中度低。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達4萬億,同比增長11%,服務網點達465.4萬戶,涉及門店超800萬個,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預計2020年我國餐飲收入將達5萬億。

我國餐飲市場集中度低,中小企業餐廳佔比高,競爭激烈。我國餐飲百強企業營收在全國餐飲收入佔比長期低於8%,而美國在30%左右。

(四)全國餐飲門店數量達566.6萬家,以中式餐廳居多

2016年全國餐飲門店數提升至602.1萬家後,由於外賣的發展,2017年餐飲門店數降低至566.6萬家。其中,中式快餐與中式正餐合計佔比78%,火鍋佔比5%,西式正餐與西式快餐合計佔比3%。

國內上下遊集中度低,供應鏈冗長、基礎設施不足國內生鮮產業鏈從上中下遊來看都與國外有著一定差距。

上遊:耕地破碎化,農產品標準程度低、利潤低

我國農業上遊存在耕地分散化、碎片化問題,不便於下遊集中採購。生鮮產品受生產環境等影響,不易標準化,加之國內小農經濟的特點,農產品整體集群效應弱,實現標準化尚需大量精力。

另一方面,未加工的初級生鮮產品利潤低,需參考國外嚴控成本或形成品牌效應,提高其附加價值。

中遊:供應鏈冗長,加價多;冷鏈基礎設施不完善,生鮮損耗高

國內傳統生鮮供應鏈從農戶生產到食材供應商、加工商,然後再經歷多層經銷商到達銷地批發市場,不僅提高了生鮮的損耗率,也使得最終生鮮加價甚多。

而國外生鮮供應鏈更簡潔,供應商從大中型農場或個體農戶直採後負責分揀、預處理直接交與終端客戶。

由於冷鏈設施不足,國內生鮮產品流通效率低下、損耗嚴重,損耗率達8%-15%,而發達國家平均僅為5%;而果蔬的保鮮率僅為35%,發達國家平均為90%。

2017年我國農產品物流總額達到4萬億元,但冷鏈物流運輸佔比仍然較小,國內冷鏈物流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下遊:銷售渠道分散化,中小餐廳通過農貿市場採購成本高

國內生鮮銷售渠道中農貿市場佔73%,而超市渠道滲透率僅為22%,相比與發達國家70%以上的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農貿市場具有個人攤主分散經營的特點,集中度低,而中小餐廳為了保證食材新鮮、降低庫存,往往選擇到附近的農貿市場採購,但是價格較高、食材品質也不甚穩定。

國內生鮮變革從to C端走向to B

(一)行業發展歷程:生鮮鏈條從C到B的網際網路化

在我國生鮮行業的網際網路化歷程中,C端目前發展更成熟,倒逼B端供應鏈效率提升。對於消費者而言,農產品有食材需求和熟食需求兩種。

在我國,生鮮產業鏈的網際網路化是以滿足C端需求為初衷的。目前C端網際網路化已漸成熟,餓了麼、美團外賣滿足熟食需求,每日優鮮、京東到家滿足食材需求,C端網際網路化日漸成熟的同時倒逼供應鏈往效率還有較大改進空間的B端走,出現了美菜、鏈農等餐飲食材B2B電商。

我國生鮮網際網路化以服務C端開始,B端百花齊放,目前初現領先者。

1.2005-2011年,探索期。

2005年為消費者提供生鮮的易果生鮮成立,2011年為大型主體提供生鮮交易信息服務的農產品批發平臺一畝田成立,農產品初步網際網路化。

2.2011-2016年,市場啟動期

2013年C端生鮮就開始大量湧現並獲得融資,天貓等綜合性電商平臺也開始布局。

但是經過野蠻生長後,2016年騰訊阿里開始投資收購,行業整合。B端生鮮的創業熱潮自2014年開始,服務對象多樣化,包括餐廳、酒店、超市等。餐飲端發展較好,2016年美菜網、宋小菜獲得上億美元融資。

3.2017年至今,市場集中度提升,快速發展期

2017年資本向頭部集中,每日優鮮、易果生鮮獲上億美元融資,坐穩行業領先地位,而許鮮、青年菜君倒閉。

2018年,B端美菜網、宋小菜、美團快驢正在快速布局當中,勝負未分。

行業格局:供應品類多樣化,餐飲端更受資本青睞

C端發力較早,國內生鮮電商行業目前以ToC平臺為主,B2B平臺快速發展。

國內生鮮產業鏈從生產商-製造商-經銷商-終端-消費者,目前發展較好、競爭較激烈的是ToC平臺,分為線上電商、線下門店兩類。線上電商包括天貓生鮮、京東到家、每日優鮮等。線下門店包括沃爾瑪、永輝超市等傳統商超,百果園、果多美等水果店,以及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新興業態門店。而專門服務B端的生鮮B2B電商才剛剛嶄露頭角,包括美菜網、宋小菜等。

從企業背景來看,目前國內主要有兩類生鮮B2B企業:一是網際網路背景的公司,如美菜網、美團快驢、宋小菜等,其運營者普遍擁有網際網路從業經歷,運營特徵是要求快速擴張,提升銷售規模、用戶數量優先。二是傳統企業裂變而來的供應鏈公司,如彩食鮮、蜀海等,這類公司具有生鮮從業經驗,更能把握經營細節。

未來:上下遊集中、高效化,商品半成品化

生鮮B2B平臺特點不一,各有優勢。美菜和美團快驢為網際網路背景,而彩食鮮和蜀海為餐飲企業背景。

美菜、美團快驢和彩食鮮擁有開放訂貨平臺,中小餐飲門店都可以下單,而蜀海專注於供應鏈服務。從上遊來看,除集中標準化採購以外,永輝還深入生產端,對上遊生產商進行收購。

從中遊以及產品來看,彩食鮮和蜀海都發展了中央廚房,可以提供半成品。從下遊來看,美菜主要針對中小餐廳,美團快驢除中小餐廳外還開始發展自有生鮮門店小象生鮮。彩食鮮以公司、高校等大B為主,小B為輔,同時永輝旗下超市也成為固定銷售渠道。蜀海也以面向各品牌餐廳為主,同時海底撈也是主要客戶之一。

(一)生鮮B2B企業縮短蔬菜流通鏈條,降低流通成本

傳統蔬菜流通鏈條從農戶到消費者層級繁多,根莖類產品每個環節加價約15%,農戶出售1元/斤的蔬菜最終加價到2.1元/斤。而生鮮B2B企業通過縮短流通鏈條,降低流通成本。

以宋小菜為例,假設從農戶以1元/斤進貨,考慮基地冷庫冷藏成本以及從冷庫到城市中心倉的幹線物流配送成本,累計成本1.33元/斤。

從城市中心倉到農貿市場菜販,再考慮分揀成本(假設每單100斤)以及城市配送成本,累計成本1.45元/斤,遠低於傳統模式下二批商售給農貿市場菜販的價格1.8元/斤,十分具有競爭力。

(二)未來我國生鮮B2B行業雖然困難重重,但依舊可見曙光

1.上遊來看:

一方面,雖然國內農村土地碎片化耕作,但是當有一個農民願意和平臺合作,效果好了以後,一個村都可能願意合作。

另一方面,破碎化的小農經濟可能在制度上有所改善。農村通過土地流轉可以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農業經營模式。

2.中遊來看:

核心主要是冷鏈物流體系的建造,美菜網已經廣泛布局,彩食鮮、蜀海有各自以前的物流體系,美團快驢上線較晚,覆蓋城市數較少。

宋小菜是將物流外包,目前效益較好,但長期可能缺乏核心競爭力。另外,新鮮蔬菜損耗率高,Sysco運送的產品裡,是排到後面的。冷凍蔬菜排在前面。從側面可以反映出冷鏈的重要性。

3.下遊來看:

我國目前生鮮主要銷售渠道是農貿市場,隨著我國「農改超」政策推進及超市和生鮮電商的渠道滲透率提升,未來下遊集中度提高,農貿市場的佔比可能會下降,但一定時期內將繼續佔據最大份額,宋小菜仍有發展前景。

彩食鮮、蜀海做大B客戶,銷售穩定,美菜網做小B,已經有一定成效,但如果美團利用外賣業務開啟地毯式強攻勢,小B粘性較低,對價格敏感,可能有所動搖。另外,美團還新設線下生鮮門店小象生鮮,未來藉助本地服務團隊發展B2B2C模式。

4.餐飲消費來看:

80、90後將繼續提升餐飲消費。艾瑞調研數據顯示,42.5%的受訪90後每周在家做飯次數少於4次,且每月在家做飯少於三次的比重是其他年齡段的2倍以上。

64.6%的80、90後為主的新中產每周外出就餐超3次,高出整體水平16.4pct,同時在消費金額方面,有近七成新中產消費者平均就餐金額超過100元。

5.產品來看:

供應鏈系統的升級和中央廚房的使用改變了餐飲店的生產方式和裂變速度。中餐餐飲中標品和半成品的使用增多使得餐飲企業能夠在提升製作效率的同時保證出餐品質的穩定性,減少用餐者等待時間的同時保證穩定的供給。

僅供應原始食材利潤低,彩食鮮、蜀海發展中央廚房,運送預製品,提高利潤,也方便客戶。

半成品還可以直接作為外賣送到消費者家裡,這方面,美團的本地服務團隊更有優勢。望湘園剁椒魚頭半成品首發三天內在天貓售出5000份,相當於一家望湘園門店近三個月的銷量。

中國人口眾多,生鮮市場規模龐大,但現代化程度不高,銷售以農貿市場為主,基礎設施落後、供應鏈冗長,帶來了成本高、效率低、損耗大等問題。

總 結

隨著國內物流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技術的進步,生鮮市場的革新也從TOC端走向TOB端,並且發展迅猛、百花齊放,有面向餐廳客戶的美團快驢和美菜網,也有面向大B客戶、擁有中央廚房的永輝彩食鮮和海底撈蜀海,還有面向中小賣菜主的宋小菜。其核心都是減少流通環節,為生鮮零售降本增效,同時也可以通過加工提升附加值。

參照美國生鮮B2B龍頭Sysco的發展,以及結合國內現實情況,我們認為目前中國上遊農場和下遊餐廳、農貿市場分散的客觀情況是制約生鮮B2B發展的重要因素,短期內可能還難以出現大的B2B龍頭。

長期來看,生鮮B2B的發展或將倒逼上遊集中度提升,而下遊客戶集中度的提升也將成為大趨勢,生鮮B2B潛力巨大。生鮮供應鏈價值顯現,看好生鮮壁壘高超市企業。

生鮮超市一方面能夠抵禦線上衝擊,另一方面在經濟下行時期也具有較強的需求剛性,生鮮供應鏈價值逐漸顯現;新零售逐步演進,助力線下零售供應鏈和前臺消費者體驗兩端效率提升。

(來源:國泰君安 訾猛 彭瑛)

相關焦點

  • 生鮮水果店應該註冊哪類商標呢?
    那麼開設一家生鮮水果店需要註冊哪類商標呢?第31類:生鮮1.310062:新鮮水果2.310094:新鮮桔3.C310004:新鮮西瓜4.C310006:新鮮香蕉5.C31000713.C310015:新鮮楊梅14.C310017:新鮮桃15.C310018:新鮮梨16.C310019:.新鮮杏17.310161:新鮮水果制果籃第35類:
  • 拼多多劍指阿里1688「後院」 掘金超萬億批發電商
    「多多批發」業務直接劍指1688「後院」,奇襲 阿里巴巴 核心老牌B2B業務,也意在掘金超萬億元級採購批發電商市場。除拼多多外,電商巨頭也紛紛加碼布局採購批發電商業務。包括:京東企業購、蘇寧企業購、天貓企業購、國美企業購、慧聰名企採購、亞馬遜企業購、唯品會(唯品倉)等。
  • 生鮮B2B旺火,為何「燒」不掉農貿市場?
    為此永輝、步步高等傳統生鮮商超也開始重視B2B業務,在打造消費終端的同時,發力「菜籃子」上遊產業(詳見《創始兄弟「裂痕」下的永輝,正從盒馬轉學海底撈?》),而大眾的消費品質、購買價格,能在生鮮產業鏈重構中獲得紅利麼?不管是社區生鮮店、生鮮電商抑或生鮮B2B,無一例外都是要分掉傳統生鮮渠道市場,那麼農貿市場要被取代了嗎?
  • 2019年國內生鮮配送B2B兩大黑馬品牌
    生鮮食材配送是一條巨大的賽道,在網際網路化的時代下從無到有,從無人問津到成為行業口風。生鮮B2B的出現真正解決了生鮮交易終端和冷鏈流通運輸過程中的難題,作為一個"中間商",生鮮配送企業有著打通產業鏈,縮減交易中間環節,提高產業流通效率的特徵,依靠供應鏈能力在市場競爭中獲勝。
  • 生鮮B2B解決方案詳細介紹!
    生鮮B2B作為生鮮電商家族中的重要一支,近幾年湧現出了很多試水的企業,並且在資本市場上獲得了良好的評價,但是大多模式趨同,缺少能夠支撐長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戰略定位、落地運營層面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不恰當、不成熟,探索出一條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可持續道路是每一個致力於從事生鮮電商的企業首要解決的問題
  • A股300 餘公司掘金超萬億新基建 半年營收2.65 萬億預收款同比增...
    上月底,經濟學家管清友及其創辦的如是金融研究院發布了《新基建,新動能,新徵程》報告,報告梳理了新基建七大產業鏈中約500家企業的參與情況,其中近八成是上市公司。多家機構預測,今年,新基建投資大約為1.2萬億,未來5年的投資規模將超過10萬億。
  • 3個方面分析:B2B生鮮電商
    賣家主要是個人或者企業:個人是單獨個體或以家庭為載體的個人行為,企業是指從商品上產到賣出成品的團體。平臺主要是線下門店和線上商城:線下門店包含但不限於流動攤點、固定位置攤點、實體店面等。線上商城主要是利用網際網路手段,搭建平臺做銷售,可以是自建倉儲分揀、自有物流,走統採統配方式,也可以是僅提供平臺的運營商。3. 群體間的關係是什麼?
  • 外貿b2b是什麼意思
    B2B(也有寫成 BTB,是Business-to-Business的縮寫)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專用網絡或Internet,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換、傳遞,開展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
  • 生鮮零售:供應鏈還是生死「鏈「?
    2020年9月17日,中國生鮮行業的第一次供應鏈生態大會,在北京召開了。供應鏈在生鮮零售企業的重要度,差不多等同SoC(晶片組)之於智慧型手機的決定性競爭力。   沃爾瑪,一個大型零售企業主導供應鏈變革的偉大代表。   而十幾年之後崛起的全球便利店之王7-Eleven,則以特許經營模式組建螞蟻雄兵,依賴於其獨特的「產業路由器」賦能模式,將工廠、配送中心和萬家便利店門店連接起來。在全球複製高效供應鏈體系,其單店經營效益全球第一,人均淨利潤超過百萬人民幣,是沃爾瑪的23倍。
  • 果然優717生鮮節:還原一個真實的生鮮下沉市場
    )北京】7月20日報導2019年以來,下沉市場的概念異常火熱,席捲整個零售行業及風投圈,「五環外」的廣闊市場成為生鮮從業者新的掘金地,那何為「下沉市場」?下沉市場的生鮮零售狀態又是如何呢?真實還原生鮮下沉市場而縱觀整個下沉市場,其中的生鮮零售市場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特別關注與思考的,因為生鮮一直是所有零售業態變遷或升級的流量入口。今天,以果然優「717生鮮節」活動為例,透過數據還原下沉市場的生鮮零售的真實狀態。
  • 果然優金飛:後疫情時期生鮮B2B的5大競爭突圍之道
    二、狠抓單位區域的訂單密度訂單密度是生鮮B2B企業始終要去建立的壁壘,生鮮配送的時效性決定這個業務的生死,18h送到店和24h送到店,這裡的損耗可能是指數級差別的;還有就是配送半徑的問題,同樣一輛車配送6個點位還是配送10個點位,這個物流成本是相差很大的,因為車輛滿載量是固定的。
  • 智店生鮮零售管理系統-助力生鮮連鎖企業做好多渠道經營
    在新零售背景下,生鮮行業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能真正發展成大型生鮮連鎖企業的卻並不多。若要在眾多生鮮行業嶄露頭角,企業利用好生鮮零售管理系統做好多渠道經營尤為重要。以智店生鮮零售管理系統為例,智店系統可幫助企業做好實體門店、線上商城、第三方外賣平臺和大客戶訂單等多渠道經營管理。
  • 特斯拉上海超充工廠投產在即,各路資本掘金萬億市場
    「國內大部分車企,特別是中小型車企,都是將充電樁外包出去的,特斯拉超級充電樁本身具有品牌效應,價格比較高,自己做充電樁也能保證利潤。」汽車分析師張翔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特斯拉自建充電樁工廠必將會在國內採購元器件,培養一批國內的供應商,帶動產業鏈的發展。
  • 智慧農貿:聊聊國內生鮮市場發展
    以長遠的目光來看,農貿市場為主的生鮮消費渠道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消費者對生鮮產品的品質需求。而農貿市場眼下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供應鏈,大批「農改超」、綜合型農貿市場還有著以管理運營為主的歷史遺留問題。大量冠以「社區生鮮」為名的品牌被創立。而此類「社區生鮮」門店中,88%的品牌門店不超過100家,僅5%的品牌門店數量超過300家,但從專業角度與實際經營來看,這些品牌多為「百果園」、「水果先生」、「千鮮匯」等水果為主的專業連鎖店。
  • 美智科技重磅打造智能生鮮自提櫃,重塑生鮮新零售模式
    萬億生鮮市場 百花齊放生鮮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零售消費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根據尼爾森對亞太零售的研究,亞洲消費者食品帳單的50%以上花費在生鮮上。我國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生鮮消費市場空間廣闊。
  • 電商下半場,如何掘金萬億二手閒置商品市場?
    這樣巨大增量市場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方面,二手電商的基礎是網絡購物,據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已經達到28.4萬億,佔社會零售品消費總額的15%左右,並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 截止2017年底,我國閒置物品交易規模已經達到5000億元,並且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能達到一萬億元。可以說,過去十年轟轟烈烈的網絡購物的高速增長形成了巨大的庫存。
  • 原創案例#114|生鮮B2B負重轉型,果樂樂能否成為社區版的"小盒馬"?
    生鮮電商難做的原因,在陳功偉看來主要有兩個,一是垂直類生鮮電商獲取線上流量的難度越來越大;二是生鮮電商做到現在,大家都是在一個存量市場中競爭。中國電子商務的前十年,獲取線上流量是比較容易的。電子商務一方面享受著網際網路用戶逐年增加的人口紅利,另一反面則因為傳統的商貿、物流、商品等不完善,電子商務是為消費者增加了一個新的購買渠道。
  • 電商倉儲代發貨能否成為生鮮類電商的「救命稻草」?
    電商倉儲代發貨能否成為生鮮類電商的「救命稻草」?在今年以前,生鮮電商市場一直被認為是電商行業的一片「藍海」。生鮮這一塊帶來誘人的盈利,使得大量的電商賣家爭相湧入,想要分取這塊蛋糕。電商倉儲能否成為生鮮電商的救命稻草那麼是什麼原因讓生鮮類電商企業的發展趨勢如此停滯不前?
  • 掘金萬億二手市場
    儘管QuestMobile發布的《2020宅經濟洞察報告》顯示,經過疫情的教育和洗禮,2020年5月,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閒置交易月活躍用戶規模與此去年同期相比,增量達到841萬,但增量依然不及優惠比價、綜合電商,甚至不及生鮮電商和跨境電商。
  • 生鮮行業深度報告:日本生鮮小業態及到家業務的啟示
    中國第二層級業態以線下生鮮新業態和小型農貿市場為主。線下生鮮新業態主要 分為兩類:主打「超市+餐飲」場景的店倉一體式業態,代表企業有盒馬鮮生(大 店)、超級物種、小象生鮮等;更為貼近住宅區的社區生鮮業態,代表企業有生鮮 傳奇、永輝 mini、盒馬 mini 等。中國線下生鮮新業態與日本食品超市在 sku 構成品類、面積大小和開展區位等方 面都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