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抑鬱症不能只靠藥物治療,用這種方法醫治才是解脫之道
藥物治療是一種普遍常用的抑鬱症、焦慮症等神經症的治療方法。並且在一定階段具有較為顯著的效果。但同時也必須了解,每個個體的情況不同,因此,任何一種抗抑鬱、焦慮的藥物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最好不要擅自做主調換、調整抗抑鬱的藥物與劑量。
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抑鬱症患者除了服用抗抑鬱的西藥外,也必須著重心理的改變,常言道:「心病還須心藥醫」,只有心態(心理模式)改變了,生活中遇到類似或同樣的壓力性事件,就不會再出現過去類似、相同的負面情緒,如此,也自然不會導致抑鬱、焦慮等症狀。
有一點我們需要了解,抑鬱症、焦慮症等神經症不單純是一種生理性的病症,源頭指在人的心理。
從普遍性的抑鬱症等神經症來說,都是一個長期的負面情緒積累所致。心態決定情緒,情緒牽制身體,身體影響心態,身心一體,交互作用。
沿著身心一體的整體觀,便很容易了解,為什麼抑鬱症、焦慮症患者,會出現神經遞質的不平衡及軀體症狀。進一步來說,當心理平穩了,負面情緒消除了,身體也自然就會恢復健康、和諧的狀態。
如果只是一味的依賴藥物治療更多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要了解藥物無法改變一個人的心態、思想模式。心態沒有改變,日後生活中就仍會出現以往同樣的負面情緒,而抑鬱症、焦慮症等神經症,就是負面情緒積累的大爆發,因此,唯有心理的調整、改變才是根本的。
以下為身處抑鬱症中的朋友介紹一種實際、有效的方法「正念觀息法」,只要堅持去練習一定會獲得很好的改善。
正念觀息法練習步驟:摘選《情緒自救》書中章節
正念觀息法是非常好的一種淨化內心的方法,持續地練習負面情緒得以被去除,抑鬱、焦慮等不安的心回歸平靜、安定,心態、看法自會改變,軀體的不適也自動恢復。
1、選擇安靜且不被打擾的環境,以盤腿姿態端坐,挺胸抬頭,閉上雙眼。將注意力專注在鼻孔處的呼吸進出上,就只是觀察(感覺、專注)鼻孔的呼吸進出。注意:身體不要依靠任何東西,保持抬頭挺胸。
2、除了呼吸的進出外,無論頭腦產生什麼念頭、想法,無論內心產生什麼感受,是緊張、焦慮、不安、煩躁、憤怒,還是身體產生什麼感覺,是酸、癢、麻、痛、熱、漲、冷、縮,都只是保持平等心,也就是說不去管它們,你所要做的就是持續地觀察呼吸的進出。
3、練習中,就只是觀察呼吸進出,不去思考、分析、解決、評判任何的問題,如果走神了,就拉回到呼吸上,走神了,就再拉回來,就只是觀察呼吸的進出。
4、每次以20分鐘為基礎,如果時間能夠做到更長自然越好,每天至少保持早、晚各一次。
正念觀息法的正確態度:
1、觀息法不是嘗試去經驗一些你讀到、聽聞到或想像的東西,就只是如實地觀察鼻孔範圍的呼吸進出。除此之外,其他一切經驗到或是引起注意的,就只是保持覺知及平等心。
2、對身心所經驗到的現象,不管是愉悅的,還是不愉悅的,輕鬆地接受,並保持覺知,保持平等心。
3、注意力只是放在當下的呼吸上,不沉湎有關過去的思想中,不陷入有關未來的想像中。
4、你是否在貪求、在尋找什麼東西,是否在排斥、在抵抗什麼東西,如果如此,這都不是平等心。
5、不要嘗試去營造什麼東西,也不要去排拒正在發生的東西,你只是保持覺知,保持平等心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