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導讀
●「三寬三嚴」做好低風險分類管控
●五色圖+溫馨卡片 社區防疫有新招
●企業復工復產遇上法律難題怎麼辦?西彭法律服務隊來幫忙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
「三寬三嚴」
做好低風險分類管控
近日,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確定九龍坡區為低風險區後,九龍坡區按照要求及時放寬防控標準,堅持「三不變原則」,即「外防輸入」策略、基礎性防控措施、健康管理監測不變,實施做好「三寬三嚴」積極穩妥、有序有力的抓好疫情防控和人員有序流動工作。
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是居民小區「寬出嚴進」。即日起,取消兩天一次外出、憑票外出小區的社區防控要求,但對小區外來人員要嚴格做好登記管理,出入人員要進行體溫監測,憑藉「渝康碼」「老楊群工」聯繫卡進入,倡導使用「老楊群工」聯繫卡便民服務,確保社區人員管得住、流得動。
同時,復工復產「寬審嚴管」。放寬對復工復產企業審批條件和程序,但對企業生產疫情防控不放鬆,要求落實企業疫情防控責任,做好人員排查、軌跡追蹤,做好通風、消毒、體溫檢測等防控工作,為員工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同時指導員繼續對企業防控措施實施監督檢查。
另外,輸入人員「寬內嚴外」。對有健康證的湖北非武漢來區返區人員不再集中隔離,督促其居家觀察;對有健康證的湖北以外省市來區返區人員不再居家隔離,納入社區登記管理並督促做好個人健康檢測。但對疫情重點國家和有發燒、咳嗽症狀的其他國家來區返區人員實施集中隔離,現有居家隔離的重點國家來區返區人員解除隔離必須接受2次核酸檢測,其他國外來區返區人員一律居家隔離。
更多新聞》》
關於進一步加強境外來渝返渝人員
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黨委和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目前國際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境外來渝返渝人員不斷增加。為切實做好我市「外防輸入」工作,經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對從日本、韓國、義大利、伊朗、法國、德國、美國、西班牙、瑞士、瑞典、英國、荷蘭、挪威、比利時、奧地利、丹麥等16個疫情嚴重國家入境來渝返渝人員(後續根據情況進行動態調整),以及近14天內有上述國家旅居史的入境來渝返渝人員,一律先行進行體溫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異常的,立即送定點醫院按規定進行處置;檢測結果無異常的,按屬地原則由有關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接回併集中醫學觀察14天。對經重慶前往其他省(區、市)的中轉人員,做好過境中轉管控,將中轉人員信息通報目的地省級疫情防控指揮部,並做好受控轉運或就地集中醫學觀察14天。
二、對從非疫情嚴重國家或地區入境來渝返渝人員,一律先行進行體溫和核酸檢測。檢測結果異常的,立即送定點醫院按規定進行處置;檢測結果無異常的,按屬地原則由有關區縣接回並居家醫學觀察14天,納入社區健康管理,不具備居家醫學觀察條件的,實行集中醫學觀察。對經重慶前往其他省(區、市)的中轉人員,做好過境中轉管控,將中轉人員信息通報目的地省級疫情防控指揮部,並做好受控轉運或就地集中醫學觀察14天。
三、所有入境來渝返渝人員發生的食宿、交通費用自理。關於檢測和醫療費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或購買商業保險的,按相關規定核報或理賠;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費用自理;對特殊困難人員,按照有關規定予以救助。
四、境外來渝返渝人員必須如實報告本人健康狀況和旅居史,對拒不配合或故意隱瞞、虛假填報,造成疫情傳播或有傳播嚴重危險的,根據有關刑事法律規定追究刑事法律責任,並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五、機場工作組要切實加強統籌協調,外事、衛生健康、公安、海關、民航、邊檢、機場、交通等部門要各司其職、緊密協作。有關區縣黨委政府要密切配合,接到機場工作組通知後,按要求及時接回入境來渝返渝人員並規範管理。對不認真履職,不擔當、不作為,造成嚴重後果或不良影響的,將嚴肅追責問責。
重慶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綜合辦公室
2020年3月17日
五色圖+溫馨卡片
社區防疫有新招
挨家挨戶排查貼愛心卡片,排查空房動態,通過「三分法」繪製「五色圖」監控社區動態,「土辦法」疊加「新手段」,成為黃桷坪街道灘子口社區防疫、服務基層群眾的又一「神器」。
「五色圖」落實防控措施
灘子口社區有居民2700餘戶1萬餘人,社區按分片管理原則,將社區劃分為9個網格,分三級落實防控舉措,並通過9輪入戶走訪排查和8個卡點值守排查,逐一摸排建立住戶檔案。
▲灘子口社區工作人員正在疫情防控牆上填寫數據。 蔣俊嬌 攝
「紅色標註代表『重點疫區回渝隔離人員』,黃色標註代表『其它返渝居家隔離人員』,灰色標註代表『房屋空置』,藍色標註代表『特殊群體(空巢老人)』,紫色標註代表『重點跟蹤人員(湖北、萬州、境外人員)』……」灘子口社區黨委書記吳曼莉介紹,3月10日起,為進一步落實重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應急響應措施,做好城鎮小區分類管理工作,社區將每個網格的居民精準劃分為五類,通過紅、黃、灰、藍、紫五種顏色分別標註人員情況。
「通過五種顏色進行分類管理,我們及時掌握了各類人員動向。」灘子口社區主任蔣俊嬌說,我們的「防疫牆」能及時更新數據,提高了摸排效率。
「溫馨卡片」排查社區空房戶
「我從外地回渝,主動居家隔離。親朋好友如牽掛,電話網絡來傳話。請於×月×日後見面,請您一起監督我。」這是一張寫有社區幹部聯繫方式的「溫馨提示」小卡片,貼到了轄區空房住戶的門上。
▲社區工作人員把溫馨提示貼在重點隔離人員的門上。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這是灘子口社區針對轄區空房戶開展的又一次全面摸排措施。對來自疫情重點地區及外地返渝的住戶,社區工作人員在其房屋門上貼上「溫馨提示小卡片」。
「這個辦法便於我們進行後續排查,對住戶的動態一目了然。」吳曼莉說。
企業復工復產遇上法律難題怎麼辦?
西彭法律服務隊來幫忙
「延遲復工期間,企業沒有收入,可不可以不支付工資?」「因為疫情,無法履行合同怎麼辦?」隨著企業復工復產,企業遇到的法律問題也多了起來,近日,西彭鎮成立了一支47名工作者組成的法律服務隊,深入村社區網格走進企業、個體,提供法律服務,幫助其有序復工復產。
47名隊員走訪企業個體
「隨著企業不斷復工復產,有的企業面臨著合同履行、勞動關係、醫療社保等涉法涉訴問題,我們希望積極發揮本職作用,更好地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有效法律保障。」談及法律服務隊成立的初衷,西彭法庭庭長、法律服務隊隊長戴慶偉說。
▲法律服務團隊進企業送政策。西彭鎮 供圖
這支法律服務隊由15名區級機關企事業單位抽調的黨員幹部,32名西彭鎮司法所、村社區法律服務專崗人員組成。他們通過電話、簡訊、微信、QQ、上門服務等形式,為企業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開展涉疫情熱點法律問題研究;為企業答疑解惑,分析法律需求和風險點;提出法律意見建議,促進企業依法經營。
法律服務隊還整合資源,將九龍坡區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政策措施、疫情防控期間保障企業用工及農民工返崗二十二條工作措施等一起宣傳解讀,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西彭鎮轄區企業多,復工復產任務重,目前轄區復工企業共1478家,復工總人數29214人,總體復工率超過70%,其中鎮屬規上工業企業和商貿企業復工復產率達100%。法律服務隊已為企業宣傳解讀200餘次、提供免費法律諮詢180餘次,有效幫助企業防範化解了復工後存在的法律風險。
製作口袋書提供專業法律服務
「葉老師,前段時間耽擱了這麼久,我們現在加班加點生產也無法按合同約定的時間交貨啊。」劉中會是重慶忠惠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的負責人,春節前籤了一筆訂單,但是因為疫情防控,該企業2月底才復工復產,此時她心急如焚。
「不要著急,你現在應該先及時跟對方說明這次的肺炎疫情符合不可抗力,和雙方年前籤訂的合同履行具有因果關係。且現在我們企業已經在全力恢復產能,減少損失,通常來講,因疫情導致的遲延交貨,交貨人有權依法順延交貨日期……」葉磊是西彭法庭法官助理,也是九龍坡區疫情防控志願者。「我們以法律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的相關問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無論是勞資關係、商事關係,還是合同方面的糾紛,都能為他們提供最及時的諮詢與幫助。」
▲《司法助力復工復產口袋書》。西彭鎮 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關於勞動合同履行及用工管理等問題,幾乎每天都有企業負責人來司法所諮詢,法律服務隊成員、西彭司法所所長邱睿每次都會耐心地進行答覆:「這個事情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是受疫情影響職工不能按期到崗或企業不能開工生產的,企業應該主動與職工溝通,有條件的話可安排職工通過電話、網絡等靈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完成工作任務,支付全額工資……」
為更好地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西彭法庭編印了《司法助力復工復產口袋書》,口袋書包括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企業在疫情期間民間法律風險應付、疫情防控期間刑事法律風險防控等,對企業復工復產中常見的5方面、13個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1000餘冊口袋書發放到各企業、村居網格點,成為企業復工復產的法律宣傳及時雨。
線上線下法律宣講全覆蓋
「在日常的法律服務過程中,我們除了依託鎮、村一級已有的司法所、法律門診、巡迴法庭、法官工作室等平臺,還拓展線上服務。」西彭司法所所長邱睿介紹,雖然轄區各村、社區廣泛宣傳和張貼辦理企業復工復產所的流程和所需資料,但企業工作人員總會因為疏忽,來回跑好幾趟才能辦好,在開通企業復工復產通道的第一天,就有好幾個法人代表多跑了路。
為法律服務隊採取了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讓法律宣傳覆蓋到位。線上服務一方面依託微信群「1+1+1」形式服務,以工業企業復工員工、商貿企業復工員工、企業經營管理及務工人員、出租房房東及租戶、個體工商戶等不同行業為特定服務對象成立行業群,每個微信群進駐1名專職法律助理、1名業務部門復工復產服務專員、1名村(社區)法律服務專崗人員,每天推送防疫法律常識,提供法律定向諮詢、復工復產須知、心理疏導等多重服務。
另一方面,採取「門診式掛號」形式定向答疑解惑。在每個微信群每天推送服務隊成員微信號、手機號等聯繫方式,群眾可直接向該成員「掛號」諮詢或留言,接受更好、更快、更有效的服務。據了解,目前法律服務團線上微信服務群已達20餘個,群成員約有2000餘人。
線下服務則由法律工作者和企業復工復產專員多隊行動,進入每個申請復工企業,為企業普及復工所需的法律材料準備,同時為即將復工的群眾宣講疫情期間的員工法律權益保障。
隨著西彭鎮5800餘家個體工商戶的全面復工,法律服務隊的服務對象也由企業轉向個人,涉及到的勞資糾紛、小額合同等各種情況將更加多樣。「近期,我們將在各微信群裡對個體工商戶進行線上法律公益宣講,為個體在疫情影響下如何合規合法經營提供法律指導。」戴慶偉說。
更多新聞
記者:肖雨/鄔姜/陳鈺樺
通訊員: 張海坤/付瑩瑩
小編:小酒
審核:劉佳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