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輪迴佛教 人道輪迴的故事

2021-02-17 靈瑞之聲


兩姊妹】

今天看到國外的報導:姊妹兩個,一個五六歲,一個十一歲。在外國,高速公路車禍太多了。因為車超速,把兩姊妹同時撞死了。他們的父母很傷心,原來的房子住不下去了,因為一看見房子,睹物思人啊,她們姐妹活著的情形都想起來了,只好擺脫,就換了地方住。過了一段時間,又懷孕了,生了一對雙胞胎。雙胞胎沒什麼奇怪,但是她們身上都有胎記,一個在頭上,一個在背上,就是兩姐妹撞車受傷之處,所以今生這個地方就有胎記,並且兩姊妹都常做有車開來直撞自己的噩夢。(《心聲錄》)

勃萊狄·瑪菲】

1953年,美國青年實業家莫烈·凡斯丹對社交界著名女士魯斯·西蒙斯施行催眠術,出現年齡退回,並引出前世記憶,全美的報紙雜誌以《尋找勃萊狄·瑪菲》為題,爭相報導此事,成為當時的爆炸性新聞。

二十八歲的魯斯·西蒙斯在被催眠後,先倒退回五歲,以五歲女童的聲音說出幼兒園裡坐在她左右的小孩的名字、衣服,然後又退回到三歲、一歲。繼而倒退到出生前,說出其前世是名叫勃萊狄·瑪菲的女人,1798年生於愛爾蘭克谷的墨多士,父母、兄弟、丈夫、公公的名字、職業等也一一知曉,並詳細道出了結婚時花馬車經過的一些地名,以及學校、教會、送葬式、服裝店、《伯爾浮士德報》、錢幣、習慣、老歌、方言等舊事。

之後,愛爾蘭組織了由圖書管理員、律師、記者等參加的調查委員會,對西蒙斯所講的一百多年前的愛爾蘭舊事進行查核。結果是:西蒙斯在催眠狀態下所說的很多人名、地名、風俗、方言等,竟與史料中所載相符!

芝加哥德裡報社的特派員調查後說:「當地的圖書管理員等經過好幾個星期才調查出來的事實,為何美國的魯斯·西蒙斯能夠知道得那麼清楚?只有拿出『前世的記憶』來說明此事而外,別無可說明。」(《生與死——佛教輪迴說》)

香蒂·提毗】

香蒂·提毗生於印度德裡市的一個商人家庭,從會說話時便表現出記憶前生的若干語言、舉動,其雙親未予重視。九歲時,看到家中來的一位談商務的客人後,香蒂一反羞怯的常態,如同遇見故知一般,向客人親熱地微笑著說:「你不是我前世丈夫的堂兄嗎?

還住在姆特拉嗎?……」當客人聽到香蒂說出前生丈夫和三個孩子的姓名時,臉孔發青,連忙回答:「不錯,一點兒不錯!」
不久,按兩家的商量安排,香蒂前生的丈夫凱達帶著三個都比香蒂大的孩子來到香蒂家。香蒂馬上認出他們,不顧一切地撲進凱達懷裡,哭泣起來,又撫摸著三個孩子,流著淚叫他們的名字,使在場的人都大為驚愕。

這一奇事很快在德裡市傳揚開來,由很多學科的科學家組成的調查委員會對此事進行了周密的調查測試。香蒂被帶上一輛火車,但她並不知道要上哪兒去。當她被帶到前生故地姆拉特市時,一看到前世的親屬,香蒂就用家鄉話一一喊出他們的名字。她又被蒙上雙眼,坐進馬車,而車夫竟按香蒂的命令,直達前世的家,接著,在調查團的見證下,按香蒂的指示,從家中地下室挖掘出了藏錢的箱子。

她前世的丈夫凱達顫抖著說:「太可怕了。雖然面貌與亡妻不同,但聲音、動作、性情卻一模一樣。」

香蒂後來畢業於旁遮普大學研究院,在德裡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執教。二十多年後,印度大學周祥光教授見到她時,問起是否尚能記憶前生。答言:尚能憶及,只是不及幼時清晰。憶及前生,有如螢屏上放映的影片,轉瞬即逝,否則,便難以生活下去了。
香蒂後來是印度政界名人。(《生與死——佛教輪迴說》)

亞瑟·福樓多】

亞瑟·福樓多是英國諾福克的一位老人,他從十二歲開始,常有神秘卻鮮明的心像:一個被沙漠圍繞的大城市。在他心中最常出現的影像中,有一個顯然是由懸崖雕鑿而成的寺廟。尤其是當他在自家附近的海灘上玩弄粉紅色和橘色的鵝卵石時,這些神奇的影像不斷出現在他的腦際。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所看到的城市越來越清晰,他看到更多的建築物、街道、士兵以及經由峽谷進入城市的通路。

亞瑟·福樓多在他的晚年非常偶然地看到一部有關約旦古城佩特拉的電視紀錄片,他驚訝地發現:這就是多年來一直縈繞在他腦際的影像(他後來聲稱,從未讀過有關佩特拉的書籍)。

他的故事變得遐邇皆知,他也上了英國廣播公司的電視訪問節目。這件事引起約旦政府的注意,他們將亞瑟·福樓多和英國廣播公司的一位節目製作人接到約旦。在此之前,福樓多隻出過一次國,是一趟短暫的法國海岸之旅。

啟程之前,一位研究佩特拉的權威學者訪問了福樓多,經過詳細的訪談後,令那位學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福樓多對佩特拉的認識那麼精確,有的事情甚至只有專精這一區域的考古學家才會知道。英國廣播公司也將福樓多對佩特拉的描述錄下來,以便對照將在約旦所看到的情形。福樓多特別挑出了三個心中的景象:市郊一塊奇形怪狀的火山形巖石(專家想不起來有這麼一塊巖石,也不太相信它的存在)、一座小廟(他說他在公元前一世紀在那兒被殺害),還有城裡的一棟考古學家們非常熟悉、卻不知做什麼用的奇特建築物。當佩特拉專家拿出一張福樓多所描述的寺廟的照片時,福樓多竟指出火山形巖石的正確位置,然後,這位老人從容地解釋那座奇特建築物的功能,原來那是兩千年前他當兵時用的哨兵房。

在前往佩特拉的途中,福樓多指認出那塊神秘的巖石;進城之後,他直接走到哨兵房,並表演哨兵進入時的特殊報到方式。他也指出當地其他尚未出土的建築物,並且說明它們的位置和功能。
陪伴福樓多的佩特拉考古專家無法解釋這位再平凡不過的英國人為什麼對該城市有那麼驚人的知識。

他說:「他對細節說明得很清楚,很多都與考古和史實非常吻合,如果說他要從記憶中編造一套故事,那是需要相當大的心思的。我不認為他能設下如此大規模的騙局。」

除了輪迴之外,還有什麼能夠說明亞瑟·福樓多非比尋常的知識從何而來呢?(《西藏生死書》)

(摘自《輪迴故事》)

淨宗法師 微信公眾號:jingzong18

弘 願 寺 微信公眾號:hongyuansi18


請點擊每篇文章標題下的小字「靈瑞之聲」,或者長按左上的二維碼圖標並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加關注,收到信息以後回復8,就可以免費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會向您推送文章。南無阿彌陀佛!

靈瑞寺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蓮花鎮靈瑞寺
客堂電話:0731-88267265 15111166481

Q Q2064563864

相關焦點

  • 因果與輪迴!
    說到因果不虛,如果放到外在的事物上,我們很容易看到。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道理大家都很清楚。
  • 佛學問答:一切唯心造和因果輪迴有矛盾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弟子問:上師吉祥,一切唯心造和因果輪迴,我總感覺有矛盾,不知道如何看待。既然一切唯心,那麼心境達到一定層次後還會不會落入因果輪迴中?如果因果輪迴不虛,那麼一切唯心造又如何去解釋?麻煩上師開示!佛教講,一切唯心造,和因果輪迴有沒有矛盾?沒有矛盾。輪迴生死是因果。我們在六道輪迴當中都是因果,造下什麼樣的因,就感什麼樣的果,這個因遇緣以後,就感果。那麼,這個因從哪裡來?從心造的。我們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境,舉心動念都在造業。造下這個業了,就是因。因過去了,但是將來遇緣以後,就要感果。
  • 佛學三大基礎概念「因果」、「輪迴」、「時間」,應該如何理解?
    所有的問題還是要回歸到「緣起性空」上面,所謂的「緣起」直白一點說就是「因果」,上一期我們提到過,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一個由「有為法」構成,這個世界中處處充滿了「因果律」。把「因果」拆開來看的話,「因」的佛學專業術語叫做「業」,「果」的術語叫做「報」,被「因果律」束縛的力量就是「業力」。
  • 怎樣知道自己的前世和因果輪迴?
    我想知道通過什麼樣的途徑,才能知道自己的前世、知道自己的因果輪迴?答:現在國外有很多催眠方法,可以讓人追溯自己的前世。當然,催眠中有些可能是假的,但有些也非常真實。這是一個辦法。還有一個是,佛教中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 佛教:「人生無常,因果不虛」,了解這3個「真相」,就解脫了
    佛教裡就有教導,告訴我們,我們只有認清以下這3個"真相",才能得到解脫,不為世俗所捆綁。一、因果是真,做好自己佛說,沒有無緣無故而來的因,自然也沒有無緣無故得的果,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有它自己的因果關係存在。
  • 因果輪迴,怵目驚心!
    《中阿含經》中也有許多精彩的故事,看書要看有意義的,以懂得因果取捨之理。記得《中阿含經》中有一個人叫都提,他父親死後,轉生為家裡的狗,偷吃盤中食物;還有個人叫旃檀,他父親轉生為乞丐,來他家乞討時,被打斷了手臂。
  • 佛教:生活的不順坎坷?可能是因為你欠了「陰債」,因果真實不虛
    「陰債」這個詞,並不是佛教的講法,它最初起源於道教。但我們不能因為一提到道教就認為是外道。陰債是確實存在的,這就好像佛教中所講到的三世因果一樣。佛教當中有一個名叫還債的詞語,也就是說,如果你曾經虧欠傷害過他人,那麼這些都是要統統還回去的。
  • 佛教是緬人精神與生活的準則,業力觀與神力觀是因果觀念的核心!
    佛教是緬人精神世界與日常生活的最高準則,但佛教並不能對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問題進行解答,特別是佛教中所表現出的強烈的來世關懷,使其對現世生活持相對冷漠的態度,而神靈崇拜恰好對此形成有益的補充。緬人運用神力觀對特定事件進行因果分析時可以有力地證明這一點。
  • 《美少女萬華鏡》的日本佛教世界觀:愛欲託生,因果流轉
    一部以官能刺激為賣點的遊戲,竟融入如此多的元素,尤其是日本佛教元素——話說「圓滿」便本是佛教用語呢。上一個我見到的運用了如此多日本佛教元素的遊戲還是《只狼》,但《只狼》中的佛教元素多以頗為負面的形象出現:猙獰的鬼佛、墮入邪道的僧眾、被怨恨之火吞沒的修羅……而推動整個故事前進的要素都是偏向神道教的。永生、死而復生,都是神道這樣形態原始的宗教的重要內容,而不是佛教所涉及的。
  • 因果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文/無銘來源/正能量l(ID:caz988)因果輪迴,真實存在,付出什麼,得到什麼。一心向善,其實你在播種的時候,就已註定了收穫!幫助別人,其實你在耕耘的時候,就已註定了結果!這個世上,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喜歡和壞人打交道,即便他舌燦蓮花,也不會欺瞞一輩子。
  • 佛教因果故事;惡口兩舌的果報
    佛教因果故事惡口兩舌的果報
  • 佛教:人的吉兇禍福,與「因果」的關係,現在明白還不算晚
    所以佛教文化和中國文化,都要人珍惜緣分,珍惜善緣。尤其信仰佛教的人,更應該明白,佛教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上面。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生活著這個世間,這一生其實都是在經歷各式各樣的因果報應,生生世世不停地六趣輪轉。古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便是因果觀念。
  • 不落因果 不昧因果——野狐身公案的哲理妙趣
    印度佛教認為生命並非一次性的,而是生死輪迴無窮盡的。生命在五道中輪迴。此生為人,來生或為人,或為鬼,或為畜生,或為天人,或下地獄。至於來世出生於哪一道,完全取決於你所作的善惡業績。作善業則得善報,作惡業則得惡報。這叫做因果業報。印度佛教認為,因果報應,毫釐不爽。
  • 世間萬物,一切都是因果,一切都有輪迴
    世間萬物,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一切都是因果,一切都有輪迴,有人傷害你,就有人來撫平你的傷口,別著急,相信命運的安排,一切都會有最好的安排
  • 佛說:緣分有因果,愛情也有輪迴
    佛說:愛情也有輪迴。如今你遇見的人都是和你有緣分的人,今生離開你的人都是和你毫無瓜葛的人,曾經你怎麼對待別人,如今你遇見的人便會如何的回饋於你,你辜負他人的真心,別人也會來糟蹋你的真心,你傷害他人,也會有人來傷害你,一切你遇見的人看是偶人實際是必然的因果,造下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
  • 佛教:壞人為何放下屠刀,就能夠立地成佛,因果何在?
    很多人不是很理解其中的含義,甚至拿來和好人做一些比較,認為壞人為什麼放下屠刀就能夠立地成佛,而好人為何要經歷多方的苦難,因果何在?讓很多人對因果之說產生了懷疑。這句話實際上是佛家中的一句非常經典禪機,但是為不明真相的人給曲解了。要講清楚這個問題實際上是需要說明白兩件事情,那就是什麼是好人和放下屠刀的真實含義。什麼是好?
  • 前世今生話輪迴
    歷史上,不少人帶著先天記憶、或經夢中點化、或通過佛道修行,能在一定程度上知道自己的前世因果。現代也有不少輪迴故事,有一例發生在不丹,這個被稱為「全球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國民普遍信奉藏傳佛教。王后多傑·旺姆·旺楚克(現在是王太后)寫過一本書——《不丹秘境》,說她曾經反覆做過同一個夢,夢見一幢三層高的房子,第二層有帶頂棚的露臺,露臺上有一位少婦,背著她的孩子,房間裡有女工在織布,院子裡種滿了柑橘樹。
  • 別傻傻的分不清道教的天道承負論和佛教的三世因果論?
    在人類哲學史上,蘇格拉底首第一次提出了因果論也稱因果定律或因果法則,是指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一個原因和結果。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種事物發展的結果;一種事物發展的結果,也必定是另一種事物產生的原因。原因和結果是不斷循環,永無休止的。
  • 老生常談:再論因果
    因果的分類有因必有果,這樣說是不是有點絕對?一點也不絕對。現在人類留下來的文化遺產最多的就數佛教第一,三藏十二部經簡直浩如煙海,真正潛入其中學習達到圓融理解的,恐怕沒有多少人。佛教文化已經是世界上的主流文化之一,因果幾乎遍布整個經典,只是分成世間與出世間兩大部分。
  • 佛教:人為什麼會得病生災?這個因果搞明白了,一切都不算晚!
    在古人的觀念中,「因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道家所:「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講的便是善惡的因果;儒家說:「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講的是財富的因果;佛教說:「種如是因,得如是果」、「諸法皆空,因果不空」,講的便是世間萬物都不離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