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是明朝皇后住所,為何到了清朝,皇后卻不願住這裡

2021-01-08 網易

  在以前還不是很考究的時候,清宮劇中的皇后,總是居住在坤寧宮,而皇帝住在乾清宮。但隨著對歷史的了解,如今的清宮劇也越來越尊重歷史,所以大家會發現,清朝皇后很少有住在坤寧宮的。

  比如《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她就一直住在長春宮。很多人都說,皇后應該住在坤寧宮,所以劇中是錯的。然而歷史上的富察皇后,確實是住在長春宮的。不僅是她,康熙皇帝以後的皇后,幾乎都不住在坤寧宮。

  坤寧宮始建於永樂十八年,之所以叫坤寧宮,是因為《道德經》中說: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天下正。」

  古人認為皇帝代表天,皇后代表地,同時皇帝代表乾,皇后代表坤,

  所以借「天(乾)得一以清」,將皇帝住的地方稱為乾清宮,借「地(坤)得一以寧」,將皇后的住所稱為坤寧宮。

  因此坤寧宮建成以後,就一直是明朝皇后的固定住所。

  

  同時坤寧宮和乾清宮一樣,都位於故宮的中軸線上,代表著帝後的正宮之位。兩側分別有6座宮殿,稱為東西六宮,將乾清宮、坤寧宮圍繞在中間,體現出帝後的地位及威嚴。

  既然坤寧宮是明朝皇后住所,那承襲明朝制度的清朝,也應該讓皇后住在這裡才對。可是為何到了清朝,皇后卻不願住這裡。根據史書記載,只有清初的幾位皇后,住過坤寧宮,

  比如順治皇帝的廢后、孝惠章皇后,還有康熙的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

  除了這幾位皇后以外,其他都居住在東西六宮中。比如乾隆的孝賢純皇后住在長春宮,嘉慶的孝淑睿皇后住在毓慶宮,光緒的孝定景皇后住在鍾粹宮等等。她們為何不住在正宮「坤寧宮」內,反而要住到側宮去呢?

  

  一、夫唱婦隨

  皇帝住在乾清宮,皇后住在坤寧宮,不僅能夠象徵帝後的地位,還保證了帝後之間距離近,方便皇后隨時侍奉皇帝。到了雍正時期,雍正皇帝就不住在乾清宮了,而是搬到養心殿。眾所周知,雍正是個勤勉的皇帝,常常在養心殿批閱奏摺至深夜。

  孝敬憲皇后為了方便照顧雍正,便決定不住坤寧宮,而是住到養心殿後寢宮中。

  也是從這時候起,後來的清朝皇后都沒有住在坤寧宮了,而是住在東西六宮內。

  二、宮殿改造

  其實在順治時期,就將坤寧宮進行了改造。因為滿人有祭神的習慣,而坤寧宮是祭祀的最佳場所,所以順治時期,就將其中四間改為祭祀場所了。

  按照清朝的規矩,每天早晚都要舉行一次小祭,每逢初一、十五還要一大祭,此時皇帝、皇后都要親自參與。

  雖然改造過後,坤寧宮仍然是富麗堂皇,但是每逢祭祀,這裡都要殺牲口、煮胙肉,時間一久,難免就像屠宰場一樣難聞。皇后是六宮之首,身份尊貴,自然不能繼續住在這裡。後來這裡乾脆就直接成為祭祀場所,也就沒有皇后住這裡了。

  

  三、新婚住所

  除了祭祀以外,坤寧宮還是舉行婚禮的場所,當然不是什麼人結婚都可以在這裡,只有皇帝和皇后的婚禮,才有資格在這裡舉行。一般當作婚房使用,但帝後通常只住兩天,走完所有流程後,便會搬回各自的住所。

  不過,如果皇帝在登基以前,就已經娶了正室,那就不能在這裡辦婚禮了。

  因此只有年幼繼位的皇帝,才能享受這一待遇,就比如清朝末期的幾位皇帝。

  四、躲避晦氣

  清朝皇后不住坤寧宮,其實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為了躲避晦氣。當初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時候,崇禎皇帝知道明朝氣數已盡,便做好殉國的準備。在他自縊之前,先後逼死皇后與貴妃,還親手殺死自己的女兒,最後才到煤山自縊。

  所以當時崇禎皇帝的周皇后,就是在坤寧宮自盡的。

  因此為了避開周皇后的亡魂,避免不吉利,清朝皇后大多不住這裡。

  

  其實這一說法存在爭議,畢竟清初的時候,還是有幾位皇后都住在這裡。況且真要避開亡魂的話,那整個紫禁城都是,為什麼清朝皇帝還在這裡建都呢?再說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每個地方都經過了戰爭洗禮,到處都是亡魂,真要避諱的話,那就沒地方可以住了。

  所以說,清朝皇后之所以不住坤寧宮,主要還是根據皇帝的習慣,還有就是習俗的變遷。既然坤寧宮成為祭祀的場所,那皇后不住也是正常的,總不能讓皇后住在「屠宰場」吧。

  因此,儘管清朝在很多方面,都承襲了明朝的習慣,但通過這些方面,我們便可以看到清朝的不同之處。這又是一個與眾不同,歷史上獨有的一個朝代。

  而每個朝代,總有它的魅力,但都是我們中國的文化。

  (參考文獻《中國的世界遺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慈寧宮不住太后,坤寧宮不住皇后,延禧宮也不住令妃
    受到清宮劇的影響,說起慈寧宮,大家就會想到皇太后;說起坤寧宮,大家就會想到皇后;說起延禧宮,大家就會想到令妃。然而,慈寧宮和坤寧宮,雖然曾有段時間,確實是皇太后和皇后的住所,但在清朝大部分時期,她們都沒有住在這裡。而延禧宮,令妃更是從來沒有居住過。
  • 這才是清朝嬪妃住的宮殿,令妃、慈禧、婉容都住...
    一、坤寧宮。坤寧宮自古就是皇后的宮殿,名字源自於《道德經》中的:「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天下正。」因此坤寧宮和乾清宮是一對,分別對應著皇帝和皇后的宮殿。明朝崇禎皇帝的皇后曾在此自縊,清朝的順治帝廢后、孝惠章皇后,康熙帝孝誠仁皇后、孝昭仁皇后也都先後住過這裡。
  • 北京故宮裡第一位被廢的皇后——明朝宣德帝的胡皇后
    在宮廷劇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幕,就是皇帝廢后,其實在歷史之中,的確有許多皇后被廢除,而北京的故宮也發生過廢后的事件。北京故宮裡第一位被廢的皇后是胡皇后,她是明朝北京皇宮第三位主人宣德皇帝朱瞻基的皇后,朱瞻基雖是一位英武仁明、孝順能幹的皇帝,但是他也是一位縱情遊獵、風流酒色的皇帝。胡皇后被廢,到底發生了什麼?
  • 清朝皇后
    皇帝雖妃嬪成群,但皇后母儀天下。統攝六宮為皇帝管理家務的威權,是任何妃嬪都無法企及的。李寶臣  一位皇帝一生不見得只有一位皇后,在位時,皇后死亡或被廢黜,就產生了下一位。皇后缺位也不見得會迅速選補,有的就會一直空缺下去。皇后獨尊,絕無兩位以上皇后並存的可能。  歷史上,少數民族所建皇朝中,曾出現過多位皇后並存現象。
  • 揭秘古代皇后的新婚之夜
    明清兩朝皇帝結婚一般在坤寧宮舉行。坤寧宮是皇宮中後三宮的第三宮,在明朝是皇后的寢宮,清朝時將東面兩間設為皇帝大婚時的洞房,西面五間則改為祭祀薩滿教的神堂。清朝皇帝大婚迎娶皇后的禮儀相當隆重,也極為講究。新皇后要從大清門被抬進來,經天安門、午門,直至後宮。而一般妃嬪進宮,只能走紫禁城後門神武門。晚清母儀天下的慈禧太后,也未能從大清門走進來,這成了她一生中心頭的痛。
  • 為何明朝皇后大多出身寒門?朱元璋定下了這一「特殊」規定
    這個王朝就是明朝 明朝那些出身於平民的皇后 有些人對此表示質疑,認為純屬杜撰,那我們就來隨便舉幾個例子: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我們最為熟悉,人稱「大腳馬皇后」,乃是紅巾軍郭子興的義女,郭子興當時雖有個元帥之名,實則小打小鬧,不成氣候,這個出身算不上高貴吧!
  • 令妃手段是真的高,皇后剪斷頭髮時,誰注意到她怎麼稱呼皇后的?
    在古代皇后之位對於皇族之人來說可謂是個香餑餑,尤其是在清朝,因為大清朝建立之初就有祖制規定,為了避免皇帝沉湎於女色誤了國事,皇后在後宮的權利甚至在皇帝之上,比如皇帝每次翻牌子選侍寢妃子前,哪些牌子能遞到皇帝跟前,還得經過皇后的之手,有皇后印章的太監才能遞上去,而且皇帝如果在哪個妃子宮裡住的太久皇后有權在房外念祖制,雖然打擾皇帝的興趣
  • 清朝這兩個姓氏的皇后最多,沒有慈禧太后的葉赫那拉氏
    清朝皇帝的后妃們,雖然都是通過選秀進宮的,由皇帝欽定是走是留,但是為了保證愛新覺羅家族的血脈純正,這些秀女都是從八旗子弟中挑選出來的,都是清朝最有權勢的名門望族之女。那麼,清朝各個姓氏中,哪個姓氏出的皇后最多呢?
  • 古代新婚夫妻的性教育-古代皇后在洞房之夜是怎麼伺候皇帝
    明清兩朝皇帝結婚一般在坤寧宮舉行。坤寧宮是皇宮中後三宮的第三宮,在明朝是皇后的寢宮,清朝時將東面兩間設為皇帝大婚時的洞房,西面五間則改為祭祀薩滿教的神堂。清朝皇帝大婚迎娶皇后的禮儀相當隆重,也極為講究。新皇后要從大清門被抬進來,經天安門、午門,直至後宮。而一般妃嬪進宮,只能走紫禁城後門神武門。晚清母儀天下的慈禧太后,也未能從大清門走進來,這成了她一生中心頭的痛。
  • 這是一雙年代久遠的高跟鞋,來自北京定陵,明朝皇后的墓室
    通過考古研究我們發現,高跟鞋在中國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朝的皇后都穿高跟鞋。尖足鳳頭高跟鞋考古學家們在北京定陵明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的墓中挖掘出了大量的衣服和鞋。在僅有的19雙鞋子中,就有11雙尖頭鳳足高跟鞋。這一發現讓我們知道了中國古代女性穿高跟鞋的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
  • 一個住所安排就看出皇后智商在華妃之上!
    新進嬪妃入宮之前,每一個人住所都是皇后精心安排的。初看時不覺得有什麼,如今想起,覺得皇后真的是「深謀遠慮」!每一步怎麼走,都算的清清楚楚!首先看一下這一屆嬪妃的住所安排!甄嬛被華妃安排住進了碎玉軒,同住的還有淳常在!安陵容、富察貴人、夏冬春三人住在一起,眉莊被分到和敬嬪住在一起!
  • 走近乾隆皇后烏拉那拉氏:清朝歷史上第一個與皇帝反目成仇的皇后
    出生滿族顯赫世家烏拉那拉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清朝的歷史上烏拉那拉氏家族的許多女子都嫁入愛新覺羅家族,這兩個滿族大族長期通婚,關係密不可分。烏拉那拉氏嫁給乾隆時乾隆還未登基,只是一個親王。(圖一:烏拉那拉氏影視形象)一直到成為皇貴妃,烏拉那拉氏都沒有為乾隆生下過一子半女,在這期間富察皇后,嘉貴人金氏,純貴人等都紛紛為乾隆生下皇嗣,由此可見,烏拉那拉氏確實不受乾隆的寵愛
  • 清朝皇后畫像:圖3為清朝的第一位皇后,而她最後慘澹收場!
    同治的孝哲毅皇后。孝和皇后像,歐洲基督教屬下的宗教組織耶穌會的傳教士,將產生於歐洲的油畫技藝傳到中國,這已經是由實物和文獻所證明了的。由於這些歐洲傳教士進入了清朝的宮廷內供職,所以油畫首先是在清代的宮廷繪畫中出現。
  • 史上最深情的皇帝,將皇后寵上了天,為她散盡後宮,天下無妃
    《明朝那些事兒》,雖然提及了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有一個皇后,別無其他妃嬪,但對他為何這樣做,又是怎樣和妻子相處的,他們的感情如何,卻語焉不詳,一筆帶過
  • 11歲成為大清皇后,21歲難產而亡,她是康熙最愛的女人
    康熙皇帝 玄燁是清朝歷史上妻妾和子嗣最多的一位皇帝,65位妻妾,55個子嗣,但在這一眾人中,他最疼愛自己的二兒子 胤礽 ,原因很簡單,胤礽是自己和最愛的女人赫舍裡的孩子。 赫舍裡氏進入皇宮的路走得極為坎坷,鰲拜公然聲稱:若將噶布喇之女立為皇后,必動刀槍,滿洲下人女兒,有什麼資格成為皇后。
  • 明朝三個皇后的浮沉命運:歷經風刀霜劍、榮華寂寞
    據馬老師介紹,明朝共有17位皇帝,在南京稱帝或在南京曾經生活過的皇帝有6位,分別是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武宗朱厚照。「南京產」的皇后則有8位,分別是朱元璋的馬皇后、朱允炆的馬皇后、朱棣的徐皇后、朱祁鎮的錢皇后、朱見深的王皇后、朱厚照的夏皇后、朱厚熜的方皇后、朱由檢的周皇后。
  • 明朝皇后的職業危機動輒沒命:皇帝不靠譜,原配崩逝,速立宮女為後
    明朝第一位被廢的皇后:全因皇帝太痴情!秉承著「愛她,就給她最好的」宗旨,將主意打到了原配皇后身上。 奈何貴妃心機重,主動「辭職」為社稷 《明史》記載,孫貴妃「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意思就是,孫貴妃偷偷把別的宮人生的龍種據為己有,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
  • 明朝一代賢后孫皇后以及她的朋友圈
    鄒平的孫氏家族,明朝時曾出了一位歷經六朝、大有作為的皇后,家族屢承皇恩,其兄是掌握軍權並位極人臣的實際「宰相」,孫氏家族堪稱山東歷史上最顯赫的家族之一。鄒平的這位孫皇后如今很少為人所知,與封建社會的多數女性一樣,孫氏家族的這位孫皇后沒有自己的名字。
  • 明朝第一個被廢的皇后,原因現代女性無法接受!
    明宣宗朱瞻基,雖然在位短短十年,卻讓明朝的經濟快速的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可以說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