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這兩個姓氏的皇后最多,沒有慈禧太后的葉赫那拉氏

2021-01-12 老王侃歷史

清朝皇帝的后妃們,雖然都是通過選秀進宮的,由皇帝欽定是走是留,但是為了保證愛新覺羅家族的血脈純正,這些秀女都是從八旗子弟中挑選出來的,都是清朝最有權勢的名門望族之女。

那麼,清朝各個姓氏中,哪個姓氏出的皇后最多呢?慈禧太后姓葉赫那拉氏,是晚清時期朝政的實際統治者,是非功過後世也議論紛紛。慈禧太后生活極度奢華,衣食住行都要用最好的,就連洗個澡都要用一百多條毛巾。

慈禧不僅在前朝掌權,對後宮諸事也非常關心,為了延續葉赫那拉家族的勢力,慈禧在為光緒選皇后時,特地選擇了同為葉赫那拉氏的靜芬,靜芬長相奇特,光緒皇帝不喜歡她,卻還被硬塞過來做皇后,溥儀即位後,她被尊稱為隆裕太后。由於晚清時期留下的史料較多,所以我們總是覺得葉赫那拉氏是皇后姓氏中最多的。

其實不然,連同後來追尊的皇后,這兩個姓氏分別有六位皇后,總共十二位皇后,是清朝皇后最多的兩個姓氏了。

其一是博爾濟吉特氏。從皇太極開始算的話,皇太極的兩位皇后都是博爾濟吉特氏,一位是皇太極的嫡皇后,名哲哲,皇太極時期唯一冊封的皇后,清朝的第一位皇后。另一位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孝莊太后,名布木布泰,是哲哲的侄女,姑侄倆一同侍奉皇太極,可見當時博爾濟吉特氏的勢力還是非常龐大的。後來順治即位後,又把嫡母哲哲和生母布木布泰都尊為皇太后。

順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皇后的侄女,後來被廢。第二位皇后依舊是博爾濟吉特氏,孝莊皇后的侄孫,也是順治所立的最後一位皇后,康熙即位後,尊其為皇太后,在康熙生命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還有一位比較特殊的皇后,當年多爾袞大權獨攬,更是自稱順治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去世後,順治將其追尊為清成宗,將其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尊為義皇后。只不過兩個月後,順治就將多爾袞的封號撤銷,義皇后的名號也不復存在了。

最後一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是道光皇帝的后妃,道光帝生前,博爾濟吉特氏的位分是皇貴妃,主六宮事,是鹹豐皇帝的養母。鹹豐帝即位後,將其尊為太后,去世後諡號位「孝靜成皇后」。

其二是鈕祜祿氏。清朝的第一位鈕祜祿氏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她是清朝最後一位住在坤寧宮的皇后,只可惜冊封皇后僅半年多,就去世了。

第二位鈕祜祿氏皇后,是雍正皇帝的孝聖憲皇后,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甄嬛,她在雍正時期被封為熹貴妃,乾隆即位後,尊其為皇太后。孝聖憲皇后享年85歲,是清朝歷代皇太后中壽數最長的一位。第三位是嘉慶帝的第二位皇后孝和睿皇后,為嘉慶生了兩個皇子,於道光二十九年崩逝,享年七十四歲。

道光皇帝有兩位鈕祜祿氏皇后,其一是孝穆成皇后,道光還是皇子時,她就被立為嫡福晉,只可惜還沒等到道光即位,她就去世了,道光即位後,將其追封為孝穆成皇后。其二是道光帝的第三位皇后,也是鹹豐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可以說是道光帝的此生摯愛了,年僅17歲就位列貴妃,孝全成皇后也是一個短命的人,沒能等到自己的兒子即位,就香消玉殞了。

最後一位鈕祜祿氏是大家熟知的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兩宮並存多年,最終暴斃而亡。

(本文由老王侃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歌星那英原來是滿族人,父親葉赫那拉氏,跟慈禧太后是這種關係!
    我們都知道,在漢族裡是沒有「那」這個姓氏的,那姓是一個滿族的姓氏。清朝直系皇室的姓有愛新覺羅氏和葉赫那拉氏,其中清朝滅亡後葉赫那拉氏逐漸簡化成了葉氏和那氏。所以那英是滿族人,而且不是一般的滿族人。  那英的父親那紅生是一名醫生,在醫學界有很大名氣。
  • 清朝最多皇后的家族排名,慈禧太后都排不上號,第一竟然是她家?
    這種狀態到清朝十分明顯,階級壁壘已經完全固化,普通人基本上沒有機會跨越階級的鴻溝,真可謂算是寒門再難出貴子,清朝在階層壁壘這一方面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后妃的冊封了。 那麼哪個家族出現皇后的人數最多呢? 將清代歷屆皇后進行總體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出現皇后人數最多的氏族是鈕祜祿氏,整個大清朝期間總共出過6個皇后,這數量不可謂不恐怖。這也讓鈕祜祿氏的地位在八大氏族裡面的地位呈現直線上升的趨勢。
  • 慈禧「滅亡」滿清果真是為葉赫那拉氏報仇嗎?網友:幹的漂亮
    然而在清朝覆滅的過程中慈禧太后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果真如傳說中所言,慈禧是為了葉赫那拉氏復仇而滅亡滿清的嗎?葉赫本是蒙古裔,偏向黑水白山行現在滿族的葉赫那拉氏的後人分散在全國各地,但是他們的先祖大多居住於明代活躍在海西地區的女真葉赫部。葉赫也稱「也赫」、「也合」、「夜黑」、「野黑」,都是滿語yehe的音譯,意為「插盔纓」』,尚武精神,從名字就能窺知一二。
  • 她直到二十歲才出嫁,是葉赫那拉氏唯一的皇后,權力不輸慈禧
    導讀:她是慈禧的侄女,也是光緒的髮妻,更是清朝最後一個太后。她就是隆裕太后,葉赫那拉.靜芬,她也是一輩子沒得到過皇帝丈夫垂愛的悲劇皇后。她的人生很特殊,自從出生,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嫁給光緒後又是中宮皇后,她是葉赫那拉氏唯一活著被封為皇后的女人;光緒去世後,她又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垂簾聽政的皇太后。「高齡出嫁,丈夫不愛」用來描述隆裕太后最合適不過。因為根據滿洲的習慣,一個女子十三四歲才是正常的年齡,她卻硬是拖到了二十歲!二十歲已經是高年齡剩女,康熙的第一任皇后二十歲時已經生第二個孩子了!
  • 同屬那拉氏,烏拉那拉氏為何如此不堪,葉赫那拉氏卻主宰大清王朝
    納蘭明珠劇照而就那拉氏的四個分支而言,哈達那拉氏和輝發那拉氏又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湊巧的是烏拉那拉和葉赫那拉兩個分支都為清朝後宮貢獻了三位皇后,而這六位皇后的結局卻天壤之別,大為不同。孝慈高皇后生下皇太極,被尊為清朝第一位皇后;孝欽顯皇后即著名的慈禧太后生下同治皇帝,並且執掌晚清朝政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孝定景皇后即隆裕太后更是被尊為皇太后,被民國政府以國葬禮下葬,流芳百世。
  • 葉赫那拉氏:這個姓氏出過很多著名的人,分布在滿清的前朝和後宮
    縱觀滿清的歷史,這一段歷史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古代史了,所以我們研究起來也就更加的方便。大清朝是滿族人建立起來的,這個大家都很清楚,那時候努爾哈赤金戈鐵馬,統一了女真,打敗了大明王朝。女真部落是一個特別古老而悠久的部落,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個女真古老的姓氏,就是葉赫那拉氏。
  • 在太后生前,稱呼「孝莊」是錯誤的,為何稱「慈禧」就沒錯?
    清宮劇中,孝莊文皇后和慈禧太后是兩個經常出現的人物。很早的時候,大家就指出了《康熙王朝》中的錯誤,孝莊一直說「我孝莊如何如何」,這是不對的,因為「孝莊」是她的諡號。諡號是人逝世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用來高度概括一個人的生平,評價他的是非功過。
  • 清德宗光緒皇后葉赫那拉氏:生逢末世不由己,歷經坎坷終退位
    光緒帝的皇后葉赫那拉氏名叫靜芬,小名喜子,是滿洲鑲黃旗人,副都統桂祥之女,慈禧太后的內侄女1887年,葉赫那拉氏19歲時適逢光緒皇帝選妃,作為秀女應選,由慈禧太后為光緒皇帝納聘為正宮皇后。但在大婚之前,隆冬深夜紫禁城內驟然起火,太和殿前的太和門受到牽連被焚毀.按照祖制,皇帝大婚之時,皇后要從紫禁城的正門被抬人皇宮,而太和門即是需要走過的第二道正門。
  • 清朝時期,烏拉那拉氏在當時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位
    《如懿傳》的第一集,青櫻的姑母就讓她去參加后妃選拔賽,還叮囑她一定要振興烏拉那拉家族,不僅要順利通過選拔賽,還必須當上冠軍,成為皇后,這部電視劇一開始就已經拉開了爭搶C位的序幕。小編從小的就對滿人的姓氏很感興趣,那麼烏拉那拉這個姓氏到底在大清朝用有怎樣的地位呢,今天就讓小編好好地帶領大家,了解真正的烏拉那拉家族。
  • 影響清朝歷史走向的葉赫那拉氏,皆出自這座東北小城!
    清朝數位皇后都是葉赫那拉氏,直接影響著清朝的歷史走向。葉赫是肅慎(女真族)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因分布在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境內的葉赫河而得名。換句話說,影響清朝歷史走向的葉赫那拉氏,皆出自這座東北小城——四平。歷史文化葉赫那拉城在四平市葉赫鎮,是皇太極母親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慈禧太后和裕隆皇后的祖籍地,被稱為「皇后的故鄉」,也是滿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 慈禧太后崩逝後,大清的最高權力被誰掌握?仍然是葉赫那拉氏
    清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被囚禁於瀛臺的光緒皇帝病重,而此時的慈禧太后雖有疾在身,但「說話仍如往日、聲音洪亮堅厲,其堅強不改常度,見者皆驚」,全然沒有20小時後便崩逝的模樣。除此之外,慈禧太后還接連下發數道懿旨,為大清的皇位傳承、朝廷的權力布局甚至連葉赫那拉氏家族的權力延續做好了全面安排。
  • 她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卻一生無寵,最終還葬送大清國命脈
    孝和皇后這個後位一坐就是19年,直到嘉慶二十五年嘉慶帝駕崩,實際上孝和皇后統領了後宮長達23年時間,不過真正當皇后是十九年,這在大清歷史上是十分難得的。 不過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講的這個皇后,她實際在後位的時間竟然比孝和皇后鈕鈷祿氏還要長,她是誰呢?她就是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
  • 娛樂圈4位帶有皇族血脈的滿族明星,最後一位和慈禧是同一嫡系
    ,在清朝時期地位是想到高的,也可以算得上是皇族後裔了。 佟大為,滿族 1979年2月3日出生於遼寧撫順,他曾主演的《玉觀音》讓人最為深刻,他也是滿族的八個顯赫姓氏裡的其中一個姓氏—佟佳氏。
  •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和格格藏到哪兒了?為何滿語也隨之消失了?
    引言了解我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清朝時,皇帝最重視的就是八旗子弟。當時的天下之所以能夠在被清朝統治,就是因為八旗子弟的貢獻。所謂八旗,就是清代滿族的一種制度,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八旗軍隊人數最多時達到了27萬餘人。而當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和格格竟然全部銷聲匿跡了。
  • 慈安太后是清朝歷史上最被忽視的女性政治家
    縱觀清朝歷史,最著名的太后莫過於慈禧,她實際掌權統治國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而幾乎同一時期,還存在著另一位太后,地位雖比她高,名氣卻沒有她大,這位太后就是慈安。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慈安,竭力還原她所經歷的那段歷史。
  • 滿族用漢姓對照表改姓氏,滿族人為什麼要改漢姓?
    瓜爾佳氏:瓜爾佳氏在滿族可是一個非常大的姓氏,這種姓氏貫穿在滿族八旗各個旗之中,瓜爾佳氏最著名的還要屬清朝五大開國功臣之一的費英東了。最後,瓜爾佳這一姓氏更改了成了「關」,在滿族語的發音之中,「瓜爾佳」和「關」比較相似。塔拉切氏:這一姓氏在滿族中人數也比較多,最後,這一姓氏改成了「唐」。
  • 清朝時期,母后皇太后和聖母皇太后相比,誰的地位更高?
    清朝時期曾出現兩次兩宮太后並存的局面,分別是康熙時期的仁憲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和慈和皇太后佟佳氏,以及同治和光緒帝時期的慈安太后鈕祜祿氏和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
  • 紙糊的母老虎——真實的慈禧太后治國能力遠不如呂后和武則天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有人說慈禧皇太后是個非常有實力的皇太后,她在晚年依舊把大清帝國緊緊的攥在手裡,這是真的嗎?
  • 慈禧太后上位後,將皇帝的寵妃做成了人彘
    皇長子載淳的生母有女人的地方便少不了口舌之爭閒話經懿貴妃之口一路傳到皇后耳邊好在皇后一向宅心仁厚不喜紛爭只是勸麗妃謹慎行事以免再生事端即慈安太后尊生母懿貴妃為聖母皇太后即慈禧太后恭親王奕訴自京城火速奔往承德叩謁梓宮還未進堂便三步一個趔越跪倒在亡兄面前卻一直未能來承德面見先帝
  • 清朝兩個巔峰級別的女人,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相比有什麼差別?
    清朝兩個巔峰級別的女人,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相比有什麼差別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女權的地位普遍較低,在古代的女性當官的非常少,能夠從政的更是罕見。而在清朝就有兩個女人,地位達到了巔峰,那就是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兩個人對於清朝都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如果把這兩個人作為比較對象的話,誰更厲害一些。兩個人雖然都參與政事,但是兩人站的位置確實不一樣,孝莊一直作為幕後人物輔助順治和康熙,而慈禧卻打著垂簾聽政的幌子,明目張胆的結黨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