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滅亡」滿清果真是為葉赫那拉氏報仇嗎?網友:幹的漂亮

2021-01-12 侃史磚家

明末,女真崛起,建立後金。及至皇太極,入主中原,建立滿清,歷經10個皇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然而在清朝覆滅的過程中慈禧太后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果真如傳說中所言,慈禧是為了葉赫那拉氏復仇而滅亡滿清的嗎?

葉赫本是蒙古裔,偏向黑水白山行

現在滿族的葉赫那拉氏的後人分散在全國各地,但是他們的先祖大多居住於明代活躍在海西地區的女真葉赫部。葉赫也稱「也赫」、「也合」、「夜黑」、「野黑」,都是滿語yehe的音譯,意為「插盔纓」』,尚武精神,從名字就能窺知一二。有一種說法是葉赫部的中心葉赫城坐落在山區裡,城堡的樣子和頭盔類似,故此得名。

葉赫部的族源,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他們是女真人,一些清末漢人編寫的書籍裡面,認為葉赫部是女真人。例如魏源的《聖武記》,何秋濤的《朔方備乘》等。但是這些觀點略有想當然。現代的研究大多認為葉赫部的先祖是蒙古血統,原屬蒙古土默特的一支,出自於永樂年間威震天下的蒙古兀良哈三衛,有支小部族後來在永樂年間從兀良哈三衛中脫離,逐步遷往女真地區,改姓納喇氏,就是後來的葉赫那拉氏。

葉赫部始祖星根達爾汗,原姓土默特,就是今天居住在松花江大折彎地區的蒙古人,後來這支部族南下,來到了今天的吉林地區。這支蒙古部落改姓納喇姓,有了女真和蒙古兩個族源的屬性。在氏族部落時期,姓氏在部落聯盟間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剛遷徙到新地的葉赫,在女真的地界裡勢單力薄,因而改姓以圖收容和支持。納喇氏到了葉赫這個地方,也就開始出現了將二者結合起來的葉赫那拉姓氏。

葉赫部先祖居住的地區,在今天的哈爾濱

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的世仇

明朝中後期,建州女真開始崛起,所以明朝在女真地區推行當年在蒙古地區推行過的政策,開始「以夷制夷」,大力支持葉赫部,並把它作為制衡建州女真的重要力量。努爾哈赤時期更是如此。在努爾哈赤致力於統一女真的時候,明朝多次出兵協助葉赫部打退建州努爾哈赤的軍事進攻。然而萬曆中期之後,明朝中樞的效率越來越低,各項矛盾也開始顯現。對於女真地區的關注度有所下降。努爾哈赤抓住這個契機,向周邊的海西女真部落發動進攻。海西女真的哈達、烏拉、輝發,一個一個被建州努爾哈赤所滅,還起兵反抗明朝,明朝想藉助葉赫的力量抗衡建州的政策也日益行不通了。

努爾哈赤在薩爾滸擊敗了前來討伐的明朝大軍。努爾哈赤乘勝追擊,進攻當時的海西女真葉赫部。葉赫部的首領布揚古在兵敗投降,即將被努爾哈赤處死之前發下了對愛新覺羅氏的詛咒。「葉赫部落的酋長布揚古,曾在臨歿時憤憤然地發過誓,他說:葉赫部落的後裔,只要留存一名女子,也必覆滅滿洲。』因此,努爾哈赤定下祖制,滿清宮圍,絕對不準選葉赫女子。」

葉赫那拉氏古城遺址

有趣的是大清的滅亡確實和葉赫那拉氏的兩個女性後代有著說不清的關係。清末兩個著名的太后都是出自葉赫那拉氏。她們一個是慈禧太后,一個隆裕太后。慈禧太后就不用細說了,滿清的幾個喪權辱國的條約都是在她當政的時代籤的。而宣統的退位詔書也是由隆裕太后籤發的,這又和傳言非常的相符合。

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孟古,是初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側妃,後生清太祖第八子皇太極,她的一生是短暫的,只有短短的29年。

慈禧皇后,名叫葉赫那拉氏慈禧,鹹豐帝的寵妃,在鹹豐帝死後,把持清朝朝政47年,最後於72歲時病死。

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死,僅比光緒帝晚死7個小時,享年72歲。從25歲垂簾聽政到72歲生病去世,這個女人統治了大清天下整整47年。

慈禧

葉赫那拉氏和愛新覺羅氏之間是「世而慈禧之所以滅亡滿清,也純屬是一個意外,滿清自乾隆一朝已敗光家底了,僥倖存在苟延殘喘,國力日漸衰微,內憂外患此起彼伏,滅亡只是一個時間早與晚的事。滿清滅亡慈禧也無力回天,只是慈禧更懂得奢侈享受罷了。至於復仇,只是我們對她的誤會。雖然加速了清廷的滅亡,幹得漂亮!

溥儀

歡迎大家各抒己見,多多交流,不足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當然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關注我一下;點讚、收藏、分享、評論一下!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寶貴意見,多多支持,我會更加努力把好故事分享給大家哦!

相關焦點

  • 葉赫那拉氏:這個姓氏出過很多著名的人,分布在滿清的前朝和後宮
    縱觀滿清的歷史,這一段歷史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古代史了,所以我們研究起來也就更加的方便。大清朝是滿族人建立起來的,這個大家都很清楚,那時候努爾哈赤金戈鐵馬,統一了女真,打敗了大明王朝。女真部落是一個特別古老而悠久的部落,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個女真古老的姓氏,就是葉赫那拉氏。
  • 歌星那英原來是滿族人,父親葉赫那拉氏,跟慈禧太后是這種關係!
    清朝直系皇室的姓有愛新覺羅氏和葉赫那拉氏,其中清朝滅亡後葉赫那拉氏逐漸簡化成了葉氏和那氏。所以那英是滿族人,而且不是一般的滿族人。  那英的父親那紅生是一名醫生,在醫學界有很大名氣。他曾經攻克過世界五大難症之一的白血病,獲得過美國國際名醫藥雙項金獎等多種殊榮,也曾受聘於多家一流大學,為各國培養醫學人才。
  • 明朝末年此人發下毒誓,200多年後清朝竟真的因此滅亡
    我們知道,入主中原的滿清前身是居住在中國東北的女真族,後來改名叫滿族。他為什麼要改名叫滿族呢?此事說來話長,在這個過程中有個人發了個毒誓,沒想到兩百多年後清朝竟真的滅亡於此。 從元到明位於東北的女真族主要分為3支,分別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
  • 孫殿英的士兵盜墓時發現慈禧是小腳,難道慈禧不是滿清貴族?
    圖片來源於網絡:鹹豐帝畫像二、慈禧太后的功與過那麼,慈禧真的如此不堪嗎?,民間掀起了一片慈禧熱,報社的記者開始報導有關慈禧的各種故事,文人則創作以慈禧為原型的小說,茶樓酒館的說書人,每天都在大肆編排慈禧的奇聞異事吸引大量聽眾。
  • 大清滅亡後,漂亮格格都嫁給了誰?大多數知名明星都是她們後代
    那麼清朝為什麼會滅亡呢?清朝瓦解後,那些格格們都跑到哪裡去了呢?首先是溥儀的親妹妹,名字叫做韞樂的格格,雖然她的出身在當時很高,但是晚清滅亡之後,她也只能流落在民間,最後嫁給了一個普通的農民。還有韞歡,她之後選擇嫁給了一位人民的教師,自己也成為了一位教師,兩人平靜、安定過完了這一生。
  • 清朝滅亡後,為何滿族人紛紛改成漢姓?滿清貴族後代說出了理由
    在1912年時,清朝滅亡了,中國進入了連年戰亂的時代,但是原來的那些皇族過得並不好,他們失去了原有的顯赫的光環,逐漸淪為底下人,甚至遭到人們的唾棄。而且在清朝滅亡後,還出現了一個神奇的景象,就是清朝的貴族把自己的滿族姓改成了漢族姓,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個滿族人,那麼為什麼清朝滅亡後,他們就趕緊改名換姓了呢?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 滿清八大姓都改成了哪些漢姓?現在明星裡哪些是滿族後人?
    滿清的最大姓氏之一,寓意「狼」,由於族人對狼的崇拜,因此以其為姓氏。鈕鈷祿氏出了不少有名的人物,比如和珅和遏必隆。滿清覆滅後,鈕祜祿氏基本都改為「郎」姓,還有一部分改為「鈕」。我國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和臺灣著名導演鈕承澤都是鈕鈷祿氏的後代。
  •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和格格藏到哪兒了?為何滿語也隨之消失了?
    而當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和格格竟然全部銷聲匿跡了。這讓大家不禁十分好奇,曾經輝煌一時的八旗子弟與格格們都藏到什麼地方了?為什麼與他們一同消失的,還有滿語呢?其實他們只是改了漢姓,藏到普通人之中了。而滿語也只是不適應時代發展,被淘汰了。01大清滅亡之後,八旗子弟便失去了富足的生活,依靠變賣寶貝度日。而還有一些不是貴族的滿人,便只能自己到處尋找謀生的機會。
  • 清朝滅亡後,十大貴族改姓,當代歌手那英竟是她的後人
    在這期間滿清製造的大屠殺使中國的社會經濟和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加劇了滿族與漢族眾多南方少數民族的矛盾。清初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惡政,極大破壞了中原地區的經濟。後來為緩和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一定恢復。美洲植物玉米、番薯、馬鈴薯的推廣,使清末人口時達到四億以上。清朝開疆拓土,鼎盛時領土達1300多萬平方公裡。
  • 慈禧太后崩逝後,大清的最高權力被誰掌握?仍然是葉赫那拉氏
    除此之外,慈禧太后還接連下發數道懿旨,為大清的皇位傳承、朝廷的權力布局甚至連葉赫那拉氏家族的權力延續做好了全面安排。僅就此來看,光緒皇帝駕崩以後,甚至是慈禧太后崩逝以後,實際掌握軍國大政的攝政王載灃,無疑會掌握大清的最高權力。自鹹豐皇帝駕崩就牢牢掌控晚清最高權力的慈禧太后,真就那麼輕易的將最高權力交付出去?更何況,此時的慈禧太后尚未出現病危狀態;更何況,此時的後宮中還有她即將升級為皇太后的侄女——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也就是後來的隆裕太后。
  • 她直到二十歲才出嫁,是葉赫那拉氏唯一的皇后,權力不輸慈禧
    導讀:她是慈禧的侄女,也是光緒的髮妻,更是清朝最後一個太后。她就是隆裕太后,葉赫那拉.靜芬,她也是一輩子沒得到過皇帝丈夫垂愛的悲劇皇后。她的人生很特殊,自從出生,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嫁給光緒後又是中宮皇后,她是葉赫那拉氏唯一活著被封為皇后的女人;光緒去世後,她又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垂簾聽政的皇太后。「高齡出嫁,丈夫不愛」用來描述隆裕太后最合適不過。因為根據滿洲的習慣,一個女子十三四歲才是正常的年齡,她卻硬是拖到了二十歲!二十歲已經是高年齡剩女,康熙的第一任皇后二十歲時已經生第二個孩子了!
  • 清朝這兩個姓氏的皇后最多,沒有慈禧太后的葉赫那拉氏
    慈禧太后姓葉赫那拉氏,是晚清時期朝政的實際統治者,是非功過後世也議論紛紛。慈禧太后生活極度奢華,衣食住行都要用最好的,就連洗個澡都要用一百多條毛巾。慈禧不僅在前朝掌權,對後宮諸事也非常關心,為了延續葉赫那拉家族的勢力,慈禧在為光緒選皇后時,特地選擇了同為葉赫那拉氏的靜芬,靜芬長相奇特,光緒皇帝不喜歡她,卻還被硬塞過來做皇后,溥儀即位後,她被尊稱為隆裕太后。
  • 那英:我葉赫那拉氏,關曉彤:我瓜爾佳氏,他:我烏扎那拉氏
    其實說起一件事情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就是在當下這娛樂圈裡,有很多明星原本的民族和姓氏其實都不是漢族,有些人是少數民族,有些人是滿族,可能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滿族作為清朝的貴族,原本的姓氏還是挺長的,後來因為清朝滅亡,貴族們紛紛逃竄,改姓生活,所以就有了現在很多聽起來比較奇怪的姓氏
  • 滿清九大姓氏如今改成了啥?快來看看,可能你就是八旗子弟後裔!
    滿清滅亡後,曾經的九大姓氏幾乎都改為了漢姓,具體改成了哪些漢姓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各位看官們說一說。滿族的姓氏,嚴格意義上來說的話應該是一種氏族出處的名號,它和漢姓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據考究,滿族的姓氏多達600多個,而在這麼多姓氏中用的最多的便是這九大姓氏,它們分別是:愛新覺羅、富察氏、鈕鈷祿氏、那拉氏、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齊佳氏、索綽羅氏。
  • 孫殿英在慈禧墓中發現一秘密,慈禧或並非滿族人?
    二、慈禧太后的功與過 那麼,慈禧真的如此不堪嗎?,民間掀起了一片慈禧熱,報社的記者開始報導有關慈禧的各種故事,文人則創作以慈禧為原型的小說,茶樓酒館的說書人,每天都在大肆編排慈禧的奇聞異事吸引大量聽眾。
  • 慈禧手握實權,一生卻從不提及父親名字,因為讓她感覺丟人
    說到慈禧這個名字,那就是家喻戶曉了,清朝末期實際的統治者,一個心狠手辣的女人,心狠的程度不比武則天差多少,清末的皇帝如同治、光緒、溥儀,都是她的傀儡,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慈禧,或許清朝也不會那麼快滅亡,當然站在我們現代角度問題看得話,我們也感謝她,如果清朝不滅亡,就沒有新時代的到來,慈禧一生可以說相當具有傳奇色彩,一個女人手握實權
  • 在太后生前,稱呼「孝莊」是錯誤的,為何稱「慈禧」就沒錯?
    但是在演繹清朝末年的影視劇中,大家一提到葉赫那拉氏,就稱她為「慈禧老佛爺」、「慈禧太后」。 那麼,在太后健在的時候,為什麼稱呼「孝莊太后」就不對,稱呼「慈禧太后」就可以呢? 作者就以孝莊文皇后和慈禧太后兩人為例,為大家理清這些稱呼。
  • 懿貴人往事——慈禧的前半生
    對於如何處理、對待統治晚清近半個世紀的葉赫那拉氏,參與編修的史官們發生過幾次比較大的分歧和激烈的爭論——是單獨為她列傳,甚至進入帝王才享有的「本紀」體例,還是只把她作為後宮嬪妃中的一員寫進「后妃列傳」裡(最終仍列入「后妃列傳」)。這些史官大多為親歷過同治、光緒兩朝的前清「遺老」,和慈禧有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各自有真切的感受。
  • 清朝滅亡後,大清國的妃子們去哪了?
    清朝雖然滅亡了,但是根據《清室優待條件》,皇室還可以居住在紫禁城,並且溥儀在皇宮內的尊號、待遇、年號保持不變,還保留了太監、侍衛、宮女,保留內務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機構。並且民國政府還得給溥儀一年400萬的生活費。基本上就是整個紫禁城還和原來一樣,只是滿清不再擁有國家職權,但是宮內的生活還是和原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