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麥食品是一家廣西桂林家族企業,主營燕麥食品。其原材料主要是燕麥料、植脂末、白砂糖,然後再用包裝裝起來就可以賣了(這幾部分加起來佔了成本的70%,其中燕麥料要佔40%);公司的毛利率挺高的,常年能維持在58%左右;其燕麥粒90%採購自澳洲。
在京東、天貓都有旗艦店,商品單價最低是19.9元/770g,最高去到54.9元/350g;相比行業第一梯隊的桂格、雀巢產品價格分布更為豐富,桂格單價分布在19.9-39.9元,雀巢單價分布在26.9-29.9元。
從2014-2019年期間,公司營收從5.42增長到9.73億元,CAGR12.4%;淨利潤0.6增長到1.57億元,CAGR21.2%。兩者的年複合增長率整體上是要高於行業的。商業模式也挺簡單,產品出來之後通過經銷+直營賣給消費者,這兩者的比例大概是7:3。
縱觀國內燕麥市場,從2013-18年,銷售額從45.66億元增加到74.02億元,CAGR為10.1%;銷量從15.87萬噸增加到20.9萬噸,CAGR為5.7%;均價從28.78元/千克增加到35.41元/千克,CAGR為4.2%。可以看出,這幾年整個行業是量價齊升的。
目前行業第一梯隊以桂格(19.2%)、西麥(14.3%)、雀巢(8.6%)等為代表;第二梯隊以皇室、金味、早早麥等為代表;其餘為地方型小企業。CR3為42.1%,對比飲食結構相差不多的日本,其燕麥市場CR3為80%,未來行業頭部企業有進一步集中的潛力;其次,每年國內人均消費燕麥0.78美元,遠低於日本6.72美元,毗鄰香港都已經做到6.3美元;每年人均消費量150g,也遠低於日本的594g。所以,從從這幾方面看,燕麥的賽道不錯,未來的成長空間想像力大。回歸到企業,從最近幾年搶佔市場份額的勢頭來看,桂格是要遠遠強於西麥跟雀巢。
未來的增長邏輯取決兩點:1、人均收入的提高,只有大家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才會想著進一步提高飲食結構,消費升級;從社會進程發展的歷程來看,這個趨勢是可以期待的;2、早餐、點心飲品沒有更好的健康營養替代品。
估值方面,由於A股沒有其他燕麥股,而桂格、雀巢又是屬於美股上市公司,且不完全主營燕麥,所以,只能大概毛估。
A股整個食品飲料近10年來的估值中樞在25倍,下限17倍,上限33倍;結合wind一致性預測,今年淨利潤在1.83億元、2.2億元,即理論今年市值在31-45-60億之間,明年市值在37-55-72億元。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