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為那位「不講武德」的馬xx和杜淳風靡娛樂圈的「蛋餃肉絲」,諧音梗突然再次在大家的視野裡火了起來。在微博上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熱議,那麼#諧音梗到底low不low#?
一時之間橘勢失控……
其實關於諧音梗,誰都無法嘗試著去定義它,有些人覺得都是一些平平無奇又低俗的諧音爛梗,有些人則是覺得就是圖一樂。
畢竟有些諧音梗是真的不low,並且還很深藏不low!
就像今年的平安夜,大家再也不用跟風買蘋果了,有條件的一起去喝酒吧!
當然,沒條件的,平安夜比個平安耶就好了,連成本都沒有。
平安夜:不管你們是吃蘋果還是喝酒,快樂都是你們的……孤獨留給自己。
一瞬間,網友們發散的思維就吞沒了平安夜要吃蘋果——這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老梗。
01無處不在的諧音梗
@你的姓名
2020.12.25,考研大軍奮戰最後一天,滿屏的都是李鍾碩……
李鍾碩:其實我也沒有想到我還有取代楊超越被大家轉發的一天。
陸遊:我也沒能想到,有一天我還能上熱搜啊。
李白:對不起,我沒想到我一首詩會辛苦這麼多人……
@你的語言
不僅如此,官方新聞表示:諧音梗真的扣錢了!奶茶為什麼要尋喜?
@你的手機
@你的工作
說實話:我誤會了,你呢?
@你的學習
那既然孟德's啾出現了,那英文版的諧音梗就必須擁有姓名了。
@英文版
@其他
@偽電氣白蘭地:「爸爸,躍躍欲試是什麼意識?」「就是我洗澡的房間啊。」嶽雲鵬笑著對兒子說。
@阿佐:李誕如果當了皇帝,頭髮就會變多。——因為蛋皇(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長髮。
@削筆刀:小動物們聚餐,只有小象很生氣。——原來這是一個氣象局。
@月野兔:為什麼多啦A夢沒有脖子是出於衛生考慮?——因為藍脖積泥
誠然,玩梗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諧音梗最初是由一檔脫口秀節目《吐槽大會》帶火的,「年輕時的程璐是少年老(程)」「24孝第一笑仰天長(嘯)」。
「諧音梗大王」王建國頻頻爆出金句,但是由於諧音梗在單口喜劇standup comedy裡是比較初級的技巧,應用效果往往不佳,並且用太多會被瞧不起。
所以在節目裡就拿了這個共識作梗,李誕的「諧音梗,扣錢」,至此就傳開了。
可能李誕也沒想到,他討厭的破諧音梗會火到這個程度,以至於新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沒有李誕,網友還戲稱說是因為他再也不想見到這麼「破」的諧音梗了。
02諧音梗為什麼好笑
諧音梗究竟怎麼火起來的呢?
其實在各種節目出現之前,就已經出現了諧音梗的雛形。早期的國民用語「886」就已經向我們證明了諧音梗應用的廣泛。
一語兩用。一句話總是有著兩句不同的含義,出乎意料的答案,但是仔細想想卻在情理之中。
在心理學中有一種失諧理論,是心理學、語言學中主要的幽默理論之一。這種由預期信息和實際結果的差異在我們的認知上產生失諧,就是我們獲得幽默感的來源。大家聽到了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的另類內容,原本的正經就會一下子放鬆下來,不僅產生了愉悅感還會很快地拉近了兩位交談者的距離。
簡而言之,諧音梗好笑靠的就是一音兩譯。
03諧音梗為什麼應用廣
早期的青年們,講話時甩一些諧音梗會顯得摩登又潮流,一說886、大蝦,大家都覺得你就是網上衝浪的時尚弄潮兒。
但是現在諧音梗更多的、潛移默化的被應用到了人際交往中。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顯得非常「有禮貌」。有些時候有些場合,我們並不能直截了當的講出想法,而是要委婉和照顧一下他人的情緒。簡單來說「照顧面子」。
關於「面子」問題,E.Goffman早在五十年代就從社會學角度提出了要照顧他人臉面問題。所以諧音梗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不熟的女性朋友叫集美,既拉近了大家的距離又不失禮貌。
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沒有辦法,總有一些人還是接受不了這種語言行為的。
最後,其實仔細想想,大家對於雅俗還是要分清的,畢竟諧音梗只是一個不失禮貌的笑話。用來娛樂自己、娛樂生活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