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我一度擔心今年不好找工作。5月份榆陽區組織公益性崗位招聘考試,我正好符合報考條件,並在考試通過後分配到了金雞灘鎮政府工作,特別開心!」馮劍峰說。
今年以來,榆陽區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認真落實「六保」任務,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多措並舉為群眾織好就業創業大網,城鎮新增就業4500多人。
保市場主體 穩居民就業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企業復工復產問題,今年榆陽區制定出臺了「免減緩降補保」6項具體措施,累計為1564家企業減免返還社保費用9430萬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確保3萬餘名職工復工上崗;舉辦線上線下企業專場招聘會4場次,規模以上企業吸納勞動就業上千人;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1015人,公益性崗位安置城區就業困難人員和失業人員566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
該區還面向高校畢業生、貧困勞動力、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分類開展了「新時代十萬農民培訓」「百日線上培訓」、以工代訓、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等,受訓人員數量超過2600人次。
聚焦全面小康 做好「六個一批」
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榆陽區還聚焦貧困勞動力就業,實施轉移輸出一批、培訓就業一批、企業吸納一批、扶持創業一批、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社會保險保障一批的幫扶政策,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3049人,有意願和有能力的貧困勞動力全部實現就業,就業率達96%。
該區還創新探索了整村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的新模式,以聯戶擔保的方式,為補浪河鄉曹家峁村、紅石橋鄉雙紅村等行政村發放貸款53筆665萬元,用於支持村集體產業發展,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實現創業就業的良性循環,有效推動鄉村振興。
「在285萬元的整村創業擔保貸款支持下,今年我們村推廣種植了1000多畝山藥並喜獲豐收,預計每畝純收入可以達到四五千元,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壯大了集體經濟。」補浪河鄉曹家峁村黨支部書記吳星世說。
優化服務環境 拓寬就業渠道
去年12月以來,榆陽區還按照「場地上優先安排、資金上優先保障、人員上優先選配」思路,高標準建成投運了1個區級標準化創業中心、1個創業孵化基地和21個鎮級創業中心,實現鄉鎮創業中心全覆蓋。
據榆陽區標準化創業中心負責人李生泉介紹,目前榆陽區創業中心和孵化基地已成功吸引148家企業、80多個家庭農場和農業合作社入駐,先後接待100多名高校畢業生見習實習和創業體驗;累計開展就業創業培訓10餘場,受益群眾達700餘人次,同時帶動1600多人順利實現就業。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積極協調,推動政府招商引資、財政獎補、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落地落實,幫助企業穩產增效,拓寬規上企業吸納就業的渠道。同時充分發揮創業中心和孵化基地優勢,創新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全面提升廣大就業創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就業水平。」榆陽區人社局局長李琦說。
【來源:榆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