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前後用過13個丞相,大多數不是被殺就是自殺,但是,有一個丞相叫公孫弘,卻得以善終。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說起這個公孫弘,當真還是有點謀略的。比如說,漢武帝有個寵臣叫汲黯,在漢武帝面前打公孫弘的小報告:皇上啊,公孫弘這個人不是忠臣,他是一個小人,皇上不可不防啊,最好革他的職,殺他的頭。
汲黯這個人可真不是東西啊,但是,這話卻很誅心。公孫弘知道了以後,想著:不應對不行啊,這次能逃過去,誰知道下一次漢武帝耳根子一軟,自己小命就沒了。怎麼辦呢?
汲黯地位很高,又是漢武帝近臣,天天跟漢武帝有接觸的機會,公孫弘不敢惹,也不想招惹啊!但是,不回擊不行,說不定哪天自己的腦袋就得搬家,自己豈不是跟其他丞相一樣一命嗚呼!
公孫弘的反擊讓人拍案叫絕,太犀利了!
他對漢武帝說:「夫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公孫弘這話什麼意思呢?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忠臣;不了解我的人,才會認為我是奸臣。
這話說得很高明!公孫弘沒有為自己辯解,辯解估計也沒什麼用,只有有問題的人才會給自己辯解。他巧妙地把皮球踢給了漢武帝。言外之意,皇上您覺得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若是奸臣的話,您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證明您識人不明嗎?還讓我做到了丞相這個高位?
當然,這還沒結束呢?還有更高明的在後面,公孫弘又說:「說起來,汲黯真是一個忠臣啊,如果不是處處為您著想,您怎麼能聽到這麼真心的話呢!」
這絕對是蘊含謀略的大智慧!你背地裡陰我,我不怪你,還說你好話;你黑我,不要緊,我依然說你的好!
那麼,到底大家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到底誰更值得信任?相信領導在心裡一定會衡量一下,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嘛!領導又不是傻子!
公孫弘的這一番反擊,效果顯著。這句話一說,效果槓槓滴。《史記》記載:「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漢武帝覺得公孫說得太有道理了。以後凡是遇到有人在他面前詆毀公孫弘,漢武帝就越信任公孫弘。
如果有人在領導面前說你壞話,你知道怎麼反擊了嗎?試試公孫弘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