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當人們談論南美洲時,他們通常會想到那裡的狂歡節和燒烤,強大的足球和混血美女,以及高原上可愛的羊駝。但幾百年前,在歐洲人登陸南美洲之前,也有強大的帝國和燦爛的文明,很多關於這個王朝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
這個偉大的帝國就是印加帝國。與神秘而短暫的瑪雅文明和分散而獨立的酋長國不同,印加帝國是一個封建的南美帝國。而印加帝國由於金屬礦藏埋藏較深,缺乏高質量的駝力運輸生物,所以仍處於石器時代。如果說蒸汽朋克是蒸汽革命的頂點,那麼印加帝國也可以稱之為「石頭朋克」。
印加帝國的首都庫斯科城,是石頭藝術發展到極致的傑作。整個城市建於11世紀,裡面所有的建築都是用石頭建造的,所用的石頭在大小和形狀上有很大的不同,有些重達數百噸,而另一些則被楔入裂縫中以填充縫隙。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石頭縫太緊了,甚至一張紙也放不進去。
由於印加帝國沒有發明文字,所有的歷史都是以一種打結的方式記錄的。因此,這些石頭建築是如何建造的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有專家推測,他們會在一樓建成後建一個土坡,通過土坡把石頭推到更高的地方,建成後清理周圍的泥土。
距離庫斯科約120公裡的馬丘比丘就是這種建築風格的代表,凝聚了當時建築藝術的精髓。馬丘比丘建在山頂上,有140多個不同功能的石頭建築。該建築包括寺廟、房屋、避難所和其他設施,所有這些都是由巨大的石頭製成的,這座城市直到1911年才被美國探險家發現。
除了巨大的石頭建築,庫斯科宗教藝術博物館的外牆現在還鑲嵌著一塊十二面體巨石。這塊巨大的巖石是人工建造的,完美地嵌入了牆壁,石頭把庫斯科城一分為二,十二個角象徵著當年統治印加的十二個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