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妝品是每個女性必不可少的日用品,甚至不乏愛美男士也會時不時敷個面膜,注重自己的日常保養。可你造嗎?各類化妝品暗藏風險,大品牌也不一定就靠譜……
2016年,國家食藥監總局共發布7次全國性化妝品抽檢公告,發現防曬類化妝品322批次不合格,其中45批次為假冒產品;面膜類化妝品89批次不合格;祛斑類化妝品60批次不合格。
而各省/自治區的食藥監局也有16個發布了化妝品質量公告,共抽檢出229批次各類不合格化妝品。其中,祛斑美白類產品、祛痘類產品、面膜類產品分居不合格批次數量前三!
重點是,這些不合格產品中,不乏那些知名大品牌屢次上榜!面對這樣的數據,咱還能愉快玩耍嗎?
對此,新京君盤點出了這些不合格化妝品的五大問題,趕緊來看看,有沒有你用過的呢?
2016年不合格化妝品「五宗罪」
解讀專家
解放軍第309醫院皮膚科主任梁曉博
「一宗罪」
面膜類產品非法添加糖皮質類激素
涉及品牌
韓後、仟佰草、金詩美、一品婷、軍醫生、萊潤、施美嘉利、白藥、美之韻
如今的微信朋友圈,誰都有幾個賣面膜的「好友」,通過海淘、代購購買國外品牌的化妝品也越來越方便。於是,不少人一天一保溼、三天一美白,五天一緊緻,可錢花出去了,皮膚似乎沒有想像中的「魅力四射」,而且越用越不舒服。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梁曉博表示,有些化妝品非法添加糖皮質激素,長期含有激素的化妝品,會導致皮膚變薄、潮紅髮癢,有的甚至出現多毛症狀。
相關法規:去年12月1日實施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版)規定,糖皮質激素物質為化妝品禁用物質。
梁曉博說,他在臨床中接觸到很多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一旦停用自己正在使用的化妝品臉上就會不舒服,有點像「成癮」一樣,而正規的化妝品不應出現這樣的情況。
有些人購買的是所謂的進口化妝品,尤其是標稱韓國產的高端化妝品,包括護膚品、面膜等。這些化妝品價格不菲,甚至上萬元一套,但卻是用非法添加的激素快速達到其廣告吹噓的效果。「我會勸患者暫停使用這些化妝品,儘量選擇一些大眾品牌。」
新京君在盤點中也發現了這類問題的嚴重性。不管是國檢還是地方抽檢,幾乎所有不合格的面膜類產品都出現了非法添加糖皮質類激素的問題,還有一部分祛斑類產品也同樣出現了上述問題。
例如,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兩次全國面膜類化妝品抽檢公告顯示,所有的問題面膜全部檢出了氯倍他索丙酸酯、倍他米松、曲安米松、曲安奈德、曲安奈德醋酸酯、倍他米松雙丙酸酯、倍氯米松雙丙酸酯、倍他米松戊酸酯等糖皮質激素物質。這其中就不乏多位韓國明星代言的韓後、斥資投放電視廣告的仟佰草等知名品牌。
△仟佰草松茸蝸牛修復清敏蠶絲面膜曾被檢出禁用物質氯倍他索丙酸酯
而且,有些產品添加的激素用量非常高,比如:
湛江市依祈化妝品有限公司的依祈美白透紅A劑,測出的倍他米松戊酸酯為1101μg/g,登上了國家食藥監總局去年的祛斑類產品非法添加激素黑榜榜首。
「二宗罪」
祛痘類產品非法添加抗生素或激素
涉及品牌
善珍堂、純美思憶、益膚淨、御清堂
青春痘、粉刺是很多人「成長的煩惱」,琳琅滿目的祛痘類產品哪一款效果更好呢?如果你選擇的祛痘類化妝品,使用一次就立竿見影,那可得多留個心眼,因為這其中的有效成分很可能是非法添加的抗生素或激素。
相關法規: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版)中,抗生素類屬于禁用成分。
除了非法添加糖皮質激素物質外,祛痘類化妝品另一招「快速祛痘」手段就是添加抗生素,包括氯黴素、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比如:
廣東雅麗潔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新樂新益膚霜(粉刺全效)中,檢出的甲硝唑為3267μg/g。
△新樂新益膚霜(粉刺全效)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信息,抗生素類藥物屬於處方藥物,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方可使用,長期使用添加抗生素的化妝品,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等不良反應,表現為紅斑、水腫、糜爛、脫屑、瘙癢、灼熱等。氯黴素還會使白細胞減少,抑制骨髓,造成肝損害。從長遠來說,抗生素濫用還容易造成細菌耐藥性增加,使得藥效降低而延誤治療,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
梁曉博指出,自抗生素髮明以來,耐藥性成為了抗生素麵臨的最大問題,臨床上一般採取內服的方法,外用抗生素雖然有皮膚科在用,但因局部外用抗生素濃度很難控制,易產生耐藥性,需要由醫生嚴格把握。
少量局部外用有可能會誘導細菌產生耐藥性,化妝品中違規用到的氧氟沙星屬於喹諾酮類抗生素,不用做皮試,不容易過敏,加上比較廉價、原材料易得,因此被一些不法商家濫用。
「三宗罪」
祛斑美白類產品汞超限將損害腎臟
涉及品牌
採妮雅、金詩美、白藥、金美拉、美膚堂、御春美、派美、嬌麗
由於汞離子能干擾皮膚內酪氨酸變成黑色素的過程,迅速起到美白作用,因此被一些不法商家添加到美白祛斑化妝品中,以突出產品功效。
相關法規:《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中要求,除含有機汞防腐劑的眼部化妝品外,所有化妝品中作為原料雜質帶入的汞不能超過1mg/kg。
此次盤點中,新京君發現,化妝品的汞超限問題很嚴重。以國家食藥監總局12月21日發布的全國祛斑類產品抽檢公告為例,60批次不合格產品中,有31批次產品汞含量超限,其中有26批次的汞含量超限在千倍以上。
其中,由廣州麗欣美容化妝品有限公司委託廣州天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煥採雪肌無瑕霜,汞含量竟高達45426mg/kg。也就是說,這款無瑕霜的汞含量超過標準的4.5萬倍!
梁曉博表示,「長時間使用含汞產品會造成皮膚萎縮,呈現病態的灰暗色澤。」元素汞無害,但氧化後會有劇毒。由於重金屬汞的原子質量很高,會嵌入分子當中,特別是蛋白質裡,形成一種滯後反應。汞離子能干擾皮膚內絡氨酸變成黑色素的過程,但也會造成皮膚正常代謝變慢,角質層變薄,影響蛋白質代謝,時間長了就會造成皮膚萎縮,讓皮膚色澤看起來灰暗。
更大的問題是,汞通過皮膚吸收並蓄積在體內,長期使用含汞化妝品會引發慢性中毒,損害人體腎臟等器官。
「四宗罪」
防曬類產品成分不符假冒現象嚴重
涉及品牌
卡芙蘭、雅漾、韓後、赫拉、溫碧泉、韓束、丸美、柏氏、珀萊雅、植物醫生、索芙特、謎尚
一項在美國皮膚病協會會議上發表的研究顯示,紫外線是致使皮膚衰老的罪魁禍首,有效防曬可使人看起來更年輕。塗防曬霜,自然是抵擋「刀刀催人老」的紫外線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你的防曬霜真的如它標示的那樣防曬嗎?
在盤點中,防曬霜偷工減料的問題也不在少數。不少防曬產品實際檢出防曬成分與產品批件及標誌成分不符,有的甚至根本不含防曬劑。
比如,卡芙蘭美白隔離防曬乳、溫碧泉透輕盈防曬乳、韓後輕盈優護防曬乳等產品中,沒有檢測到產品批件或者標籤標誌中所標明的防曬劑。
△韓後輕盈優護防曬乳
國家食藥監總局去年發布的7條化妝品抽檢公告中,有4條為防曬類化妝品的抽檢,共發現322批次產品有問題,其中有很多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大品牌,如雅漾、韓後、赫拉等,而且有的品牌屢屢登上黑榜。另外,這322批次問題產品中,還有45批次系假冒。
防曬類產品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在產品上市之前需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和特殊用途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申報。
業內人士表示,防曬產品配方迭代速度很快,但受限於現行申報流程的低效率和高費用,導致絕大部分持證企業在更新配方時,並沒有及時履行更新手續。有些品牌還會委託第三方申請特證,或委託第三方加工,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廠家實際生產配方與申報配方出現不一致。另外,由於防曬劑成本相對較高,也不排除某些品牌為了節約成本,並沒有按照申報配方添加相應成分,而是「偷工減料」。
「五宗罪」
賓館沐浴液細菌扎堆、防腐劑超標
涉及品牌
霸王、鵬美、絲維雅、斯納爾、沙蒂、奧芙曼
不管是旅遊還是出差,都免不了在賓館酒店住宿。當你洗澡的時候,是否想過,賓館專用的沐浴液其實暗藏「殺機」?
2016年,山東和廣西兩地對賓館專用沐浴液進行了專項抽檢,在28批次產品中,有6批次菌落總群超標,有的產品還檢出了銅綠假單胞菌(不得檢出)。
除了賓館專用沐浴液外,家用洗髮乳、護髮素也出現了菌落總數超標的情況。其中,霸王烏髮固發洗髮液因菌落總數超標在福建省的抽檢中被點名,檢驗結果為菌落總數3200CFU/g,而標準中規定則是≤100CFU/g。
△霸王烏髮固發洗髮液
菌落總數、黴菌和酵母菌總數屬於微生物指標,微生物對化妝品的汙染,不僅影響產品本身的質量,且危及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菌落總數嚴重超標,說明其產品的衛生狀況達不到基本的衛生要求。
另外,還有20批次產品存在防腐劑超標問題,均被檢測出化妝品用防腐劑——甲基氯異噻唑啉酮(MIT)和甲基異噻唑啉酮(CMIT)與氯化鎂及硝酸鎂的混合物超標,最高的超標3.8倍。
相關規定:我國規定,衝洗類產品中防腐劑MIT和CMIT以3:1的比例混合時,濃度不超過0.0015%時被認為不會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危險,刺激性除外。
2014年2月18日,歐盟委員會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發布通告,限制甲基異噻唑啉酮(MIT)和甲基氯異噻唑啉酮(CMIT)作為防腐劑在清洗型化妝品中使用,因其可能引起皮膚過敏。
不過,也有日化專家對媒體表示,這兩種物質殺菌功能遠大於防腐功能,只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看完這2016年的不合格化妝品「五宗罪」,新京君如遭晴天霹靂,這裡面有不少品牌都是自己常用且一直信賴的,可現在居然告訴我,要麼是含有各種禁用物質,要麼是說自己防曬多麼牛結果壓根兒沒加有效成分,甚至還有這樣那樣的細菌,大品牌化妝品竟也如此……看來愛美也要當心,往臉上用的東西還是儘量少些吧~(採寫 王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