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爭奪王位的時候,雌獅為什麼不幫忙?

2020-12-15 動物志

提這個問題的人,一定覺得雌獅應該幫現任丈夫打入侵者。然而除非它們的幼仔還很小,否則雌獅沒有義務也不會這麼做。男人應該靠自己,雄獅也是一樣。

受一些紀錄片的影響,很多人覺得雌獅很無情,眼睜睜看著丈夫被趕走,幼仔被入侵者殺死,然後還與入侵者交配。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01雄獅爭奪雌獅是自然規律

雄獅之間的戰鬥是為爭奪領地,更是為爭奪雌獅。只有強大的雄獅才享有交配權,而且可以和多隻雌獅交配,留下更多子嗣,這就是性選擇,符合自然規律。雌獅也希望和更強的雄獅交配,這樣可以使自己的後代更強大,使自己的基因更好地延續。

因此,雌獅沒有義務幫雄獅,通過雄獅之間的爭鬥正好可以選出更強的個體。地主雄獅對環境熟悉,心理上佔優勢,如果打不過外來入侵的雄獅,說明真的已經衰老了,應該被自然選擇淘汰。

食肉動物的領域性都很強,但只針對同性別其他個體。如果有異性前來,給它們帶來更多交配機會,它們求之不得,又怎麼會驅趕呢?例如,土狼是一夫一妻制動物,按理說夫妻感情比較深,但在抵禦外敵守衛領地方面,是雄性驅逐外來雄性,雌性驅逐外來雌性,它們都不會攻擊外來異性。

此外,獅群不是夫妻一起生活,雄獅和雌獅平時分開活動,只有發情期在一起交配。兄弟或者姐妹在一起的時間比夫妻多。

只有一種情況下雌獅會幫丈夫的忙,就是它們正在養育小幼仔的時候。外來雄獅為了刺激雌獅儘快發情會咬死前窩的幼仔。為了自己的孩子,雌獅會幫助老獅王抵禦入侵者。

例如,在南非的薩比森狩獵保護區,南部獅群的統治者老K已經老了,它的兄弟早就死了,剩它自己在支撐,它的後腿還有殘疾,這引起了年輕的雄獅聯盟沙河三兄弟的注意。有一天,沙河聯盟向老K發動攻擊,三打一本來可以輕鬆解決的,結果一群雌獅一擁而上,沙河三兄弟只能落荒而逃。

明尼蘇達大學的獅子專家派克先生也報導過一個相似的例子,發生在塞倫蓋蒂草原。有個小獅群由兩隻老雄獅、三隻雌獅和六隻幼獅組成,遭到了一個四獅聯盟的入侵,兩隻老雄獅自然不敵,被趕走了。入侵者的目標是三隻雌獅,然而雌獅卻堅決不配合,它們採取分散防衛的策略,把幼仔帶到草叢中藏好了。

入侵的四隻雄獅將雌獅視為禁臠,圍住它們不讓走,然而由於小獅子活著,雌獅沒有發情,拒絕和它們交配。經過了一天的拉鋸,四隻雄獅興趣索然,去找別的獅群了,幼仔保住了性命。後來原來的兩隻老雄獅又回來了,一家人其樂融融,將幼獅養大了三隻。

可見,雌獅有時會參與雄獅之間的戰鬥,不過不是為了丈夫,而是為了子女。

02女兒為什麼不幫父親?

獅群中往往還有地主雄獅的女兒,它們為什麼不幫父親打架呢?正常來講,地主雄獅統治一個獅群也就是兩三年的光陰,女兒才剛剛長大。這不僅是由雄獅的生理狀況決定的,雄獅過了壯年期就鬥不過年富力強的入侵者了,也是獅子避免近親繁殖的一種機制。

斑鬣狗中存在一種機制,即雌鬣狗只喜歡在它出生後才進入群裡的雄鬣狗,也就是喜歡外來戶,從而排除了雌鬣狗與雄性長輩交配的可能性。這就迫使雄鬣狗不斷換群,以獲得雌鬣狗的親睞。獅子也存在類似機制。

當一個雄獅聯盟統治一個獅群中超過三年,隨著女兒的長大,獅群裡不待見它們的雌獅就越來越多了,這就促使它們擴張,搶佔更多獅群。壞男孩、保衛者這樣的超級雄獅聯盟確立統治權超過七年,但它們佔據的獅群是不固定的,少的時候只有一個,多的時候可達十幾個。

還有的時候,當一個獅群中長大的雌性後代過多,有的雌獅會帶著自己的女兒們分裂出去單過,形成一個新獅群,這些小雌獅就與父親分開了。

總而言之,長大的女兒是不會為父親的離開感到惋惜地,從它性成熟那一刻起,它就註定要與父親分開了。在人類眼中這也許很殘酷,但這就是獅子的真相,都是為了延續基因。

03雌獅為子女而戰

前面已經講了,雌獅通常不會參與雄獅之間的戰鬥,偶爾參戰是為了保護子女。那麼雌獅為守住幼仔而戰的效果怎麼樣呢?答案是不怎樣。由於雄獅體型比雌獅大50%,一旦雄獅下了決心,雌獅很難保住幼仔,有時雌獅甚至會因保護幼仔被惱羞成怒的入侵者打成重傷甚至殺死。地主雄獅的存在才是幼仔安全的保障,這也是雌獅要幫當家的一把的原因。

在塞倫蓋蒂草原,派克觀察到,當九隻雄獅進駐吉本布獅群,沒有幼仔的幾隻雌獅很快就與入侵者交配了。唯一帶仔的雌獅開始單獨活動,與雄獅保持安全距離。每當雄獅靠近,雌獅就低吼著威脅它,擋在幼仔身前。然而最後雄獅還是發起了攻擊,雌獅打不過只好逃走,幼仔就全被咬死了。幾天後,雌獅開始和殺子仇人交配。這方面獅子遠比人類現實,幼仔已經死了,它沒有時間去悲傷。

雌獅懷胎百多天,餵奶七個月,辛苦養幼仔那麼久,它會想盡辦法讓幼仔活下去。有的雌獅面臨入侵者的威脅,會直接帶著幼仔出去另立門戶。例如前面說到的南部獅群,當沙河聯盟最後成功入主,幾隻有幼仔的雌獅跟著孩他爹流浪去了。

印度吉爾國家公園的雌獅為了保護幼仔,不惜給老公戴綠帽子。這些雌獅往往同時和多個雄獅聯盟保持曖昧關係,當其中一個聯盟倒臺了,有幼仔的雌獅就立即帶著幼仔投入另一個聯盟的懷抱。由於雄獅認不出自己的幼仔,只認識與自己交配過的雌獅,也就幫它保護幼仔了。

總的來說,雌獅是個好母親,比做妻子、女兒稱職多了。然而,對雄獅來說最重要的同樣是延續基因,雌獅只要做到這點,也就算是好妻子和好女兒了。

相關焦點

  • 雄獅大戰爭奪「獅王寶座」時,雌獅為什麼不幫忙?
    從一些非洲野生動物紀錄片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雄獅為了爭奪「獅王」的寶座而大大出手,而此時,獅群中的母獅們並不會幫助任何一方。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其次,在獅群中,所有的關係都是建立在母獅的基礎上的,原因很簡單,雄獅可以更替,而母獅則除了病死或者老死,是不會改變的。因此,獅群其實更像是「母系社會」,母獅才是獅群真正的「主宰者」。弄清了這個問題之後,關於雄獅大戰時,母獅為什麼不幫忙就好理解了。
  • 流浪不是雄獅的專利,在某些情況下,雌獅也會選擇流浪生活
    因為大多數流浪的都是雄獅,所以給了人們一種錯覺,在獅子裡面,似乎流浪是雄獅的專利,但是你知道嗎?在某些情況下,雌獅也會主動選擇流浪生活,而且出現這些情況的概率還不小。雌獅雄獅為什麼要流浪?另外,在獅群裡面,交配權並不是公平分配的,即便是同一個雄獅團裡面,也只有老大有大量的交配權,其他的雄獅成員沒有或者很少,這種制度,就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即便是留下來的雄獅,也不會與自己的血親產生後代。雄獅為什麼要流浪?
  • 雄獅如何能分辨出自己的孩子?
    從人類的角度看,在dna技術還沒有得到應用之前,人類分辨自己的孩子,主要是從後代的長相、性格特徵以及出生的時間等方面進行判斷,當然準確率也不高。自從可以應用dna基因測序之後,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基因匹配。那麼,作為大型的野生動物,比如雄獅,它們是如何分辨自己的孩子呢?
  • 雄獅一巴掌打了兒子,不料被雌獅目睹全過程,下一秒憋住別笑!
    雄獅一巴掌打了兒子,不料被雌獅目睹全過程,下一秒憋住別笑!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雄獅子是草原上的霸主,冷血無情,威風凜凜,是許多動物心頭噩夢,不過雄獅再怎麼厲害,也有自己懼怕的對象,那就是怕母獅子,雄獅一巴掌打飛兒子,不料被雌獅目睹全過程,下一秒憋住別笑!
  • 曾幾何時,六頭雄獅稱霸草原,戰鬥力令對手聞風喪膽
    壞男孩獅子聯盟起源於斯巴達獅群,在本世紀初期,斯巴達獅群接納了一個外來的雄獅馬庫魯,同時還誕生了5隻幼年小雄獅。在斯巴達獅群衰落之後,馬庫魯就帶著5隻年輕的小雄獅一起流浪,它們組成了一個強大的雄獅聯盟——壞男孩聯盟。普通的獅群一般只有一兩隻雄獅,而壞男孩聯盟卻有6頭強壯的成年雄獅,從壞男孩聯盟成立的時候起,它們就註定將成為草原上其他獅群的噩夢。
  • 老恩傳奇:帶領5雄獅徵戰荒野,大象見了也要繞道走
    西街雄獅不知道因為什麼,可能是運氣不好,自從西街雄獅聯盟接管了斯巴達獅群之後,整個獅群裡面的可謂是「人丁凋零」,雌獅所生下的後代幾乎都夭折了,直到2000年的時候,才有一雌一雄兩隻小獅子成活但很快意外再次降臨到這個不幸的獅群身上,兩隻小獅子裡面的小雄獅在6月份的時候不見了,極有可能是遭遇了鬣狗或者被其他的猛獸咬死了,所以整個斯巴達獅群的兒輩裡面,就只有一隻小雌獅。
  • 好奇寶寶:為什麼只有雄獅有鬃毛,而母獅沒有?
    我們喜歡關於貓為什麼不穿鞋子的章節。我想知道為什麼只有雄獅有鬃毛,而母獅沒有?-Emelia,6歲,斐濟。謝謝你,Emelia,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雄獅大量的毛茸茸的鬃毛是用來保護脖子周圍的區域,以防在狩獵和打鬥中被其他同類咬傷或抓傷。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們開始意識到這個想法並不能夠很好地解釋該問題。
  • 雄獅聯盟中,每隻雄獅都有交配權嗎?
    雄獅聯盟,是由雄獅組成的團夥,與雌獅組成的獅群相對應。獅群的領地在雌獅之間代代傳承,而小雄獅們長大之後就會被父母趕走,它們結夥進佔別的獅群,這就是雄獅聯盟。這是獅子避免近親繁殖的重要機制。那麼,雄獅聯盟是怎麼運作的,它們之中每隻雄獅都有交配權嗎?
  • 雄獅能認出自己的孩子嗎?如何辨認?會不會誤殺?
    世界頂級貓科專家宋奎斯特說了一種情況,就是老獅王和雌獅交配,剛剛受精,而新獅王恰好在這個時候入主獅群。新獅王也會與雌獅交配,等三個月的孕期過去,出生的幼仔裡就可能有老獅王的,但新獅王根本無法判斷,它只能推定整窩幼仔都是自己,傻呵呵的當「後爹」,給別人養孩子。
  • 壞男孩之王:史上最強的雄獅之一,它的一生比虎王查吉爾還要傳奇
    虎王查吉爾前段時間我給大家講過查吉爾這頭「臭名昭著」的孟加拉虎,那麼相對應的,今天就給大家講講恩格拉拉裡克這頭兇悍的雄獅。前面說過它是一頭充滿傳奇色彩並且非常勵志的雄獅,為什麼呢?這就要從它小時候講起了。
  • 雄獅的鬃毛與戰鬥力有關係嗎?鬃毛的作用是什麼?
    而未成年和身體狀況不佳的雄獅鬃毛顏色較淺,也較稀疏。▲▲這是野生亞洲獅,因近親繁殖導致退化,鬃毛不濃密,有點禿頭。但是動物園裡的亞洲獅鬃毛可以長得很濃密。▲▲這隻較小的獅子其實是雌性,因為體內激素失衡,長出了濃密的鬃毛。
  • 不朽的榮耀——雄獅壞男孩聯盟
    正值巔峰的西街雄獅對其不屑一顧,但是斯巴達母獅們卻並不待見他,因為一隻陌生雄獅會對獅群的幼崽造成致命傷害,「殺幼」這一現象在貓科動物中是很普遍的,雄獅聯盟在成功入侵獅群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原先地主的後代,一是去除潛在的威脅,二是在沒有幼崽之後母獅會快速進入發情期,畢竟繁衍後代是地球生物的天性。
  • 獅群中如果有2隻雄獅,誰可以和母獅繁衍後代?另一隻只能幹看著?
    為了促進雌獅發情,雄獅打敗原來的獅王后,第一件事就是咬死部落中未滿6個月的獅子幼崽。雖然有些雌獅為了躲避雄獅的殺戮,會帶著幼崽逃離,但大多數雌獅在新任獅王咬死幼崽後,會接受新獅王,並很快發情。
  • 打敗黑手黨雄獅聯盟的存在,保衛者雄獅聯盟各成員簡介
    保衛者一生戎馬可謂活出了雄獅的風採!保衛者雄獅聯盟出生地不詳!年輕時保衛者雄獅聯盟最初是5個,並由一隻年老雌獅帶著流浪。然而不幸的是到了2010年初,那隻年長雌獅因捕食野牛出意外而受了重傷,最終沒能存活,這5隻年輕的雄獅兄弟也因此成為了流浪雄獅聯盟,從此相依為命。
  • 雄獅長有茂密的鬃毛,雖然霸氣,但至少會比老虎多出3個缺點
    獅子是一種很特別的貓科動物,它們過著群居的生活,並且雌獅跟雄獅在外表上面有很大的區別,最大的特點就是雄獅脖子上面長有一圈厚厚的鬃毛,根據獅子亞種的不一樣,鬃毛的形狀和分布也有細微的差別,比如有的雄獅只是脖子有鬃毛,而有的雄獅的鬃毛甚至能夠延伸到肚子上。老虎無論雌雄都是沒有鬃毛的,雖然雄獅外表看起來霸氣,但是由於有鬃毛的緣故,至少會比老虎多出三個缺點。
  • 《獅子王》,當家雄獅被打敗,可能帶著自己兒子外甥一起跑
    而T的另一個名字撒坦則是根據它殘暴的個性(殺敵對雄獅,殺前任地主的幼崽,殺母獅,殺自己哥哥的後代(一共兩次)。歷史上最著名的那對食人獅兄弟是查沃獅子,這個品種雄獅鬃毛就是非常短非常稀疏。因為查沃地區氣候比非洲其他地區更加炎熱,過長的鬃毛對獅子是個負擔,所以這一地區雄獅進化的鬃毛很短很稀疏。
  • 和雄獅的鬃毛是一個道理!
    在貓科中,說到性別二態性特徵,我們不能不提雄獅的鬃毛,查爾斯達爾文當時給出假設:"雄獅的鬃毛構成一個絕佳的防禦,使雄獅能夠更好地抵禦危險,也就是來自其他獅子的攻擊。"這種假設背後的想法是,雄性演化出的盔甲或武器,例如雄鹿的鹿角,增強了雄性動物和其他雄性競爭的能力。大多數情形下,獲勝的那個能夠與雌性交配並傳遞他的遺傳基因。
  • 老虎為什麼比獅子更大?這裡有兩種解釋
    非洲雄獅的平均體重187kg,而最大亞種雄性亞馬孫美洲豹的平均體重僅102kg。因為美洲豹的體重較輕我們在這裡不做比較。對於為什麼老虎會比獅子更大,我這裡有兩種解釋,看完之後如果您覺得我說的不對,可以給我留言大家共同探討。首先:氣候因素。
  • 母獅正在睡覺,雄獅突然跑來幹壞事,下一秒千萬忍住別笑!
    母獅正在睡覺,雄獅突然跑來幹壞事,下一秒千萬忍住別笑!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的物種雄性都佔據著主導性的地位,而對於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霸主獅子來說,更是將這一幕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獅群裡佔據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它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捍衛自己的領土完整,一旦有其他獅子或者動物入侵的獅子的領地,此時的雄獅便會將它們驅逐。從而保證獅群的安全,它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即便是這樣雄獅也會有妻管嚴的時候,一頭母獅正在地上酣睡,而此時雄獅跑了過來想要幹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