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群中如果有2隻雄獅,誰可以和母獅繁衍後代?另一隻只能幹看著?

2020-12-15 騰訊網

在非洲大草原上,由於草原低曠,沒有遮擋物,使得這裡的許多食肉動物必須依賴群居而生,以群體圍捕的方式捕獵,獅子也是其中一種。

獅子雖然是群居動物,但為了避免近親交配,大多數未成年雄獅會離開自己原有的部落,通過挑戰別的獅王,來加入別的獅群。

有時,同一個部落的流浪雄獅幼崽們會聚集在一起,它們不僅會一同捕獵,而且會一同挑戰別的獅王,共同統領著獅群。也就是說,該獅群擁有兩個獅王,甚至更多。

然而我們知道,在獅群中,所有雌獅的交配權都歸獅王所有,那麼如果一個獅群之中有兩個獅王,或者更多的獅王,那麼它們都能獲得交配權嗎?

獅王組合

關於獅子的交配,人們對其有一定的誤解,雌獅並沒有發情期,但它們在撫育後代時不發情,而它們通常會撫育2年左右的後代。

為了促進雌獅發情,雄獅打敗原來的獅王后,第一件事就是咬死部落中未滿6個月的獅子幼崽。雖然有些雌獅為了躲避雄獅的殺戮,會帶著幼崽逃離,但大多數雌獅在新任獅王咬死幼崽後,會接受新獅王,並很快發情。

雄獅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一般雄獅在同一個部落中當獅王的時間是2年,它要保證自己的後代能夠在此期間長大。

另外,雌獅在發情時會集體發情,雖然沒有科學解釋這一原因,但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當雌獅集體發情時,其生育的幼崽可以得到每一個雌獅的照顧,它們彼此之間可以哺乳,有助於提高幼崽存活率。

如果新任獅王是兩隻,或者是更多的雄獅,那麼雄獅內部也會進行戰爭,其中體型較大,力量更強的雄性能佔據更多的雌性,而次一級的獅王也能趁強壯的獅王不注意時,與雌性交配。

一般情況下,獅群中如果成年雄獅數量超過5個,則很有可能會分成兩個群體,這是因為雄獅越多,內鬥越多,產生的損耗也越多,不如分散成兩個群體各自發育。

總而言之,如果獅群中有兩個獅王或者更多,那麼除了最強壯的獅王之外,其他的雄獅雖然也有交配機會,但機會較少,所以它們能留下的後代也較少。

獅王的苦惱

雖然獅王威風凜凜,統治著整個獅群,但其實獅王的日子非常艱難。每一個獅王,都要從小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獨自闖蕩。而且一般它們離開家庭的時間都是未成年,它們的身體還未完全發育,身體素質還沒有達到頂峰, 因此此時的它們還無力挑戰別的獅王,只能獨自捕獵,或者和自己的其他兄弟組成「壞男孩聯盟」,不過這個聯盟是暫時的,它們可以隨時退出或者加入。

雄獅在流浪期間需要自己捕獵,但沒有交配權,想要繁衍後代只能通過挑戰別的獅王。而雌獅則會留在自己的種群之中,通過團結合作的方式來獲取獵物,並且無論獅王怎麼變,它們都不會受影響。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雄獅的死亡概率比雌獅要大得多。

另外,當獅王身體素質下降時,別的雄獅也會來挑戰它的獅王之位,並且把它趕出獅群。要知道的是,獅王在團隊中很少捕獵,它們的分工是保衛領土的安全,而且它們在獅群中的地位很高,雌獅捕獵結束後,獅王有權第一個吃。

但當獅王被趕出獅群時,雌獅的獅王不僅無法獲得免費的能量來源,還不得不拖著自己不再年輕的身體四處捕獵,所以相對於雌獅而言,雄獅的壽命普遍都不長。

總結

雖然獅王組合中相對弱勢的一方只能趁強勢的獅王不注意時交配,但如果相對弱勢的一方獨自離開獅群,則很難再獲得交配的機會,所以即使它覺得命運不公,也會留在該獅群中。

在野生條件下,獅王統治獅群的時間普遍為兩年左右,而此時的雌獅還未達到性成熟,所以避免了近親交配的煩惱。如果獅王超長待機,以至於它們的女兒都已經長大時,此時它們的女兒性成熟時間會明顯推遲,以避免禁忌戀的產生。只有當別的雄獅(非親生父親)統治時,雌獅才會發情。

相關焦點

  • 雄獅為什麼要咬死6個月以內幼崽?母獅一生要經歷多少喪子之痛?
    一個獅群通常有17頭獅子,但成員數量不固定,小一些的獅群大約只有8個左右,大型獅群也可以多達30頭。 但當獅群中有小獅子的存在時,母獅一般不發情。 如果此時有雄獅挑戰獅王的位置成功後,它們會選擇將獅群中所有6個月以內的幼崽咬死,讓母獅儘快發情。 這樣做的原因是雄獅平均當獅王的時間只有2年左右,為了儘可能地留下自己的後代,並且讓自己的後代長大,他們會咬死6個月以內的幼崽,讓種群中的母獅發情。
  • 雄獅有鬃毛,母獅卻沒有,或許是雄獅總挨揍?
    隨著鬃毛在種群中慢慢擴散,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擁有鬃毛的雄獅與普通的雄獅頻繁出現競爭,鬃毛突顯出其競爭優勢,優先獲得繁衍的權利,鬃毛的生長就成為了自然選擇的一個方向,當更長的鬃毛基因出現,優勢就越明顯,慢慢得雄性獅子的鬃毛慢慢演變得更長,成為了今天的模樣,從而使鬃毛成了雄獅的標誌。
  • 當小獅子長大,就會被驅趕出獅群,為何母獅要這麼做?
    經過動物學家們的研究,發現當小獅子長到2歲的時候就會被母獅驅趕出獅群,且它們會加入到其它獅群中,但也有一些不太幸運的小獅子最終會成為孤獨流浪的獅子。我們知道,獅子是群居動物,而且幼獅從一出生就會在母獅的身邊寸步不離地養育2年的時間。
  • 雄獅突然衝向母獅,母獅發出陣陣哀嚎,究竟怎麼回事?
    眾所周知獅子作為草原之王,其捕殺獵物的能力自然是首屈一指的雄獅突然衝向母獅,母獅因疼痛而發出陣陣哀嚎,而鏡頭記錄下整個過程,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趕緊去了解一下吧,大家知道獅子是一種群居動物,在不同的事情中,都有著明確的分工體系,而雄獅在獅群中,則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它的工作一般是負責領地的巡視,以及保護母獅和幼崽,而捕殺獵物的工作則,一般交由獅群中的母獅負責,由於雄獅的絕對權力,因此母獅們捕獲的獵物,都會先交由雄獅進行享用,然後其他家庭成員才能進食,而下面這隻母獅就因,一時貪嘴而發生了悲劇,視頻畫面中所顯示
  • 「獅王組合」的雄獅們都有交配權嗎?
    作為群居動物,母獅們對小獅子的照顧可以說無微不至,從哺乳期開始,獅群中所有成年的母獅都會擔任任何一隻小獅子的哺乳者,半年後哺乳期結束,小獅子也有了進食肉食的能力,它們逐漸的會跟隨母獅狩獵,學習捕獵的技巧。在2歲之前,所有的小獅子不管雌雄一律公平對待,但是到了兩歲之後,小雄獅就會被區別對待,它們會被趕出獅群,獨自接受大自然的歷練,成為流浪雄獅。
  • 雄獅如何能分辨出自己的孩子?
    獅子是一種典型的群居動物,一個獅群中擁有一頭雄性的獅王,有的獅群中可能還有第二頭雄獅,不過在對獅群的統治力和交配權上,都處於從屬地位。雄性獅王在獅群中擁有絕對的領導力和交配權。為了維護對獅群的統治,同時降低以後近親繁殖對種群的傷害,小雄獅在成長到1歲半左右時,就會被逐出獅群,成為流浪雄獅。
  • 雄獅聯盟中,每隻雄獅都有交配權嗎?
    雄獅的武器太致命了,它們有理由儘可能減少衝突。雄獅必須一直看著配偶,如果配偶跑開,被它的兄弟接手,它就會失去擁有權。用獅子專家的話來說,獅子找到了沒有等級的和平。 因此,通常情況下,雄獅聯盟中每隻雄獅都是有交配權的。DNA檢測證實,雙獅和三獅聯盟中基本每隻雄獅都有交配機會。
  • 不朽的榮耀——雄獅壞男孩聯盟
    就在這時,一隻和夭折小雄獅年齡相仿的流浪小雄獅來到了這裡,希望加入獅群,因為嚴酷的自然環境遵守著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鐵律。正值巔峰的西街雄獅對其不屑一顧,但是斯巴達母獅們卻並不待見他,因為一隻陌生雄獅會對獅群的幼崽造成致命傷害,「殺幼」這一現象在貓科動物中是很普遍的,雄獅聯盟在成功入侵獅群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原先地主的後代,一是去除潛在的威脅,二是在沒有幼崽之後母獅會快速進入發情期,畢竟繁衍後代是地球生物的天性。
  • 好奇寶寶:為什麼只有雄獅有鬃毛,而母獅沒有?
    我和我最小的弟弟一起住在斐濟,我們喜歡聽名為「Imagine This」的播客!我們喜歡關於貓為什麼不穿鞋子的章節。我想知道為什麼只有雄獅有鬃毛,而母獅沒有?-Emelia,6歲,斐濟。謝謝你,Emelia,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雄獅大量的毛茸茸的鬃毛是用來保護脖子周圍的區域,以防在狩獵和打鬥中被其他同類咬傷或抓傷。
  • 雄獅大戰爭奪「獅王寶座」時,雌獅為什麼不幫忙?
    對於雄獅來說,它的一生有三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在2歲時會遭到族群的驅逐,從此過上流浪的生活,這對於群居的年輕獅子來說,無疑是一項生存的挑戰;第二就是成為「獅王」,想要成為獅王,流浪雄獅就必須挑戰其他獅群中的雄獅取而代之;第三就是年老後,會遭到其他年輕雄獅的挑戰。
  • 一個狼群遇到非洲雄獅「諾遲聯盟」,誰的勝率更大?
    在非洲,生活在6個不同亞種的獅子,共計約有20000萬多頭野生的獅子,而獅群中都有一個習性,那就是在小雄獅2歲以後要被獅群驅逐出去,這也就是流浪雄獅的由來。作為習慣了群居的動物,小雄獅被驅逐後,就需要獨自面對大自然的挑戰,為了增加生存機率,來自於不同獅群的流浪雄獅就會組成流浪雄獅聯盟。
  • 為什麼貓科動物繁衍後代時, 叫得撕心裂肺?
    除此之外倒刺的存在還可以將上一個雄性留在這裡的精子帶出,從而讓自己的配子更好地與卵子相遇。貓科的繁衍大多數貓科動物保持著多夫多妻制度,雄性會為了更好地傳遞自己的基因,會與多數雌性繁衍。而雌性為了提高後代的生存率,也會與多數雄性繁衍。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隻貓生育了5隻小貓,但5隻小貓卻分別來自4位不同的雄性。
  • 流浪不是雄獅的專利,在某些情況下,雌獅也會選擇流浪生活
    母獅的抉擇:流浪還是隱忍對於母獅來說,不管是老獅王的後代還是新獅王的後代,都是自己的骨肉,所以它們也不會允許小獅子被殺死的現象發生,那麼怎麼做呢?在《非洲貓科》這一紀錄片裡面,就講述了一起當新的雄獅聯盟趕走了老獅王之後,沒想到遭到雌獅的拼死抵抗,雄獅聯盟只能選擇暫時放棄,被趕走的老獅王之後又重回獅群的故事。母獅的抉擇非常重要,如果它們選擇抵抗,那麼有時候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 老恩傳奇:帶領5雄獅徵戰荒野,大象見了也要繞道走
    」,雌獅所生下的後代幾乎都夭折了,直到2000年的時候,才有一雌一雄兩隻小獅子成活。或許是巧合,又或許是上天眷顧,就在那隻小雄獅消失不久之後,一隻差不多大小的小雄獅突然來到了斯巴達獅群,雖然它的年紀跟消失的小雄獅相仿,但獅群裡面的所有獅子,都知道它不屬於這裡,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母獅們並不歡迎它,上去就是一頓打。
  • 為了物種延續,動物體內都有出軌基因
    一般而言,雌性海豹和雄性海豹生長到2歲或者是4歲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成熟階段,它們可以選擇伴侶,不過不同種類的海豹,繁殖時間也是有差異的。一般在整個獅群中大概有20左右個成員。母獅是獅群的核心成員,它們很少離開「聚居地」,而雄獅過的是一夫多妻制生活,在這種婚姻關係中,雄獅會把自己的更多精力放在競爭中,贏得更多異性的喜歡。獅子的演化在第四紀就已經達到了頂峰,它們分布在非洲、亞歐大陸、北美大陸等地,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獅子數量大幅度減少,為了後代能夠更多地繁衍,雄獅的妻室開始逐漸增多。
  • 查爾斯頓雄獅聯盟第一集:命運多舛的少年,逆境中成長的少年
    大約是在2010年1月份,土倫雄獅三兄弟就基本上掌控了南部獅群。至於南部獅群的5頭2歲多的賽拉提雄獅(2012年3月份擊敗壞男孩雄獅聯盟),被一部分南部獅群的母獅,帶出去單獨生活了。南部獅群母獅本就經驗豐富,對於新的地主雄獅,一般有三到四個月的考察期。在這個考察期裡,母獅會正常的和新獅王/交/配,但就是不會受/孕,這是母獅獨有的生存能力。新獅王在考察期裡,要在捕獵能力,守護領地能力,照顧母獅能力上,統一被判定。如果新雄獅符合母獅的心理標準,才會真正的/受/孕。
  • 用事實告訴你老虎和獅子誰更厲害
    老虎和獅子誰更厲害,這是一個不太恰當的比較。因為老虎和獅子的生存環境沒有任何交集:獅子生活在非洲大草原,而老虎生存在亞種叢林地帶。除非在動物園裡,否則根本見不了面。而且食肉動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般情況下只捕獵比自己小的動物,對於實力相當的對手,一般採取迴避政策,只不過我們非要將它們比較。但是如果非要比較的話,也不妨進行一次對比。
  • 動物之間有親情嗎?成年的獅子離家後,還能認出母親嗎?
    通過這一檔節目,我們可以了解到獅子通常是以群居作為生活的方式。在一片荒涼的草原上,獅群總是最顯眼的一群動物。與我們人類不同的是,女孩子常常是擁有長長的頭髮,而男孩子則是短髮。但是對於獅子而言,頭上擁有一大簇鬃毛的則是雄獅,光禿禿的則是母獅。正常而言,一山不容二「獅」,一個獅群裡面只有一隻雄獅。
  • 母獅正在睡覺,雄獅突然跑來幹壞事,下一秒千萬忍住別笑!
    母獅正在睡覺,雄獅突然跑來幹壞事,下一秒千萬忍住別笑!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的物種雄性都佔據著主導性的地位,而對於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霸主獅子來說,更是將這一幕體現的淋漓盡致。在獅群裡佔據了至高無上的地位。它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捍衛自己的領土完整,一旦有其他獅子或者動物入侵的獅子的領地,此時的雄獅便會將它們驅逐。從而保證獅群的安全,它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即便是這樣雄獅也會有妻管嚴的時候,一頭母獅正在地上酣睡,而此時雄獅跑了過來想要幹壞事。
  • 雄獅的鬃毛為什麼那麼長
    獅子是一種大型貓科動物,有「草原之王」的稱號。野生非洲雄獅平均體重240公斤,身長可以達3.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