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58天後北京動物園今起迎客,動物們啥反應?

2020-12-21 環球網

【來源:北京日報】

自今年1月24日全面閉園,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們已經有整整58天沒有和遊客見面了。

從今天開始,北京動物園恢復開放室外公共遊覽區域,遊客需至少提前一天網絡預約購票,若在園遊客量接近往年平日瞬時承載量的30%,公園將適時暫停遊客入園。

動物們有的興奮有的含蓄

今天一大早,北京動物園迎來了首批遊客,家長們推著嬰兒車,或牽著孩子的手,有序入園。記者發現,遊客們幾乎不用停下腳步,在進入門區前,就已經有工作人員主動上前,提醒他們提前拿出公園年票或身份證,節省入園時間,避免客流聚集。而遊客在刷卡入園的同時,閘機旁的體溫快速篩查儀也已經對遊客的體溫完成了「秒測」,實現整個過程無接觸快速入園。

近兩個月沒有來探望動物,小遊客都顯得有些興奮,一進公園就拉著家長往前跑,想趕緊去看自己喜愛的動物們。「我們家孩子最喜歡大熊貓,聽說動物園開了,趕緊帶孩子過來。」住在附近的劉女士牽著孩子的手,進門後直奔熊貓館。室外運動場裡,一隻大熊貓正悠然自在地在場地裡閒逛,對前來探望的遊客並沒有表現出興奮,但遊客們卻拿出了久違的熱情,舉著手機相機一勁兒地對著動物猛拍。

記者發現,58天沒有跟遊客見面,動物們的表現各不相同,有的興奮,有的含蓄。一隻大鴇就很喜歡遊客前來「探班」,遊客在獸舍玻璃前站多久,它就緊貼著玻璃站多久,有個孩子還跟大鴇玩起了對視遊戲。但是小型哺乳動物區的豚尾猴就警惕得多,見有遊客站在獸舍前,不敢上前,一直蹲在高處觀望。

「雖然這麼久沒開園,但其實動物們一切如常,不太會因為獸舍外遊人突然增加而表現出異常。」北京動物園副園長張成林告訴記者,飼養員對動物園們的訓練、行為觀察、丰容等工作始終沒有停止,所以動物的生活規律與閉園前相比沒有變化,「其實對於動物來說,他們更喜歡安靜的生活環境。」

目前觀賞動物只能室外

現在正值初春季節,天氣開始逐漸轉暖,但是氣溫還不穩定,按照動物適宜的溫度要求,現在動物園飼養的430多種動物中,遊客只能在室外運動場看到140多種。為了滿足遊客觀看動物的需要,北京動物園還將通過官方微博、公眾平臺、抖音等多種渠道繼續推送「線上動物園」板塊,讓遊客線上、線下同步觀賞。」

由於目前仍處在疫情管控期間,北京動物園開放之後,公園也會採取多種措施,保障遊客、動物和職工自身的安全。飼養員在工作時會全程佩戴口罩,在完成飼養操作後第一時間洗手消毒;增加室外展出動物的投餵點,讓動物分開進食,避免遊客集中觀賞;為了避免遊客聚集,所有室內動物場館、科普館、展廳、餐飲場所繼續關停,大熊貓館僅開放室外參觀,觀覽車、兒童動物園及遊藝項目繼續停業。在園遊客量接近往年平日瞬時承載量的30%時,將適時暫停遊客入園,並與屬地部門聯動調控。

另外,為了引導遊客不扎堆、不聚集、少停留、多走動,北京動物園將全園劃分60個片區進行全方位、網格化管理,全園職工進行不間斷巡查,定區、定崗、定人,持續加強遊客疏導管理,為來園遊客提供安全保障與優質服務。

小提示:公園所有停車場暫停開放

——公園開放門區為南門,西南門,北門。西北門因受區域管控暫時關閉。

——請及時關注公園微博微信了解遊園信息。請購票遊客提前在「北京動物園購票平臺」微信公眾號查詢購票方式。政策性優待人員請錯時錯峰遊覽,避免聚集。

——遊園期間,遊客要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護、錯峰遊園,多走路、少停留,與其他遊客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離。

——為避免車輛擁堵影響公園周邊社會道路正常通行,公園所有停車場暫停對社會開放。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吃啥「粽子」?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魏夢佳)這個端午節,在北京動物園的猩猩館,黑猩猩們正歡快玩耍,貪婪地大口享用「粽子大餐」。看到它們滿足的「吃相」,北京動物園飼養隊猩猩館飼養員孟驊和同事們露出欣慰的笑容。北京動物園飼養員們正在為動物製作粽子。
  • 北京動物園:讓動物們過一個暖暖的冬天
    12月的北京天氣逐漸轉寒,北京動物園為了讓動物們溫暖過冬,準備了各種「暖冬神器」——暖氣、浴霸、加熱石、加熱棒等設備,確保它們過一個暖暖的冬天。  記者:馬曉冬、魏夢佳  通訊員:趙玉麗、王漢琦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北京要聞北京動物園:讓動物們過一個暖暖的冬天   12月的北京天氣逐漸轉寒,北京動物園為了讓動物們溫暖過冬,準備了各種「暖冬神器」——暖氣、浴霸、加熱石、加熱棒等設備
  • 法國凡爾賽宮關閉82天後重新開門迎客
    受新冠疫情影響關閉了82天的法國著名景點凡爾賽宮於6日重新開門迎客。始建於17世紀初的凡爾賽宮位於巴黎西南郊,曾是法國皇家宮殿,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受新冠疫情影響關閉了82天的法國著名景點凡爾賽宮於6日重新開門迎客。始建於17世紀初的凡爾賽宮位於巴黎西南郊,曾是法國皇家宮殿,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 動物園裡有啥動物?直到1958年時,學者:動物園中關著的,還有人
    啥是動物園?動物園裡又有啥?面對這個問題,相信大多人都不屑回答。顧名思義,動物園裡住著的,自然是形形色色的動物。而通過動物園,國家可以對一些動物起到保護作用,同時也能供人欣賞,加強科普教育。的確,在如今,動物園也成為了家庭遊玩所必去,也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娛樂場所之一,而這也正是動物園的意義。
  • 北京動物園網紅大熊貓「突然頭禿」,啥情況?!
    北京動物園的網紅大熊貓「福星」,最近有了新煩惱:突然「頭禿」。8日,記者在北京動物園看到,「福星」的頭頂上出現「斑禿」,大概有兩個硬幣大小,已經有部分頭皮裸露出來。北京動物園工作人員稱,目前飼養員和獸醫已經開始上藥,毛髮也正在恢復生長中。
  • 公眾的關注是動物園進步的唯一動力:從北京動物園熊山說起
    即使是北京動物園,也是這兩三年才出現的。這是為什麼呢?他給出的答案是:場館設計不合理。北京動物園從前的坑式展示設計,容易導致刻板行為和乞食行為的出現,自然行為幾不可見。熊山最終的環境改造得益於微博網友堅持不懈的關注和呼籲,在這一層面上,花蝕引用了北京動物園張恩權老師的一句話——「公眾的關注,是動物園前進的唯一動力。」
  • 與萬物一起「復甦」的,還有北京動物園裡的小可愛,園內春光無限
    但是經歷了寂寥的冬季,春天正潤物細無聲地悄然而至,北京動物園內放了五十多天寒假的小動物們,也開始復工了。從昨天開始,關閉了2個月的北京動物園恢復開放室外公共遊覽區域,但是想要和動物們見上一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至少提前一天網絡預約購票,如果園區遊客量接近往年平日瞬時承載量的30%,公園就會適時暫停遊客入園。
  • 沒有了遊客,動物過得怎麼樣?記者「探秘」閉園後的北京動物園
    新華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王曉潔、馬曉冬)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動物園於1月24日實行全面閉園措施。許多天過去了,北京動物園沒有了遊客,動物們過得怎麼樣呢?記者聯繫到公園副園長張成林,一同探秘閉園後的北京動物園。  「目前所有動物狀態平穩,都在享受宅在家裡的美好時光。」張成林園說。
  • 《于謙動物園》:從動物們身上看到的文化傳承
    動物們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初拿這本書,感覺像于謙的單口相聲,因為他確實在自問自答,可讀著讀著便被其內容吸引了。于謙動物園用錦鯉開園,卻將濃重的筆墨落在了鳴蟲館的「蛐蛐兒」身上,也是別有深意。因為它們,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人們智慧的產物。
  • 別讓動物園成為動物們的陵園
    他指出:「這是看馬戲表演的形式,不尊重動物,而且會鼓勵遊客擊打、投餵動物。」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的水豚出浴後來,當動物園終於意識到不同動物各具萌點的形態特徵,於是動物們生活的家又被改裝成了犀牛的蹄子、熊貓的竹子,史裡芬見到估計都會立馬拍視頻的那種。
  • 老照片看百年前的北京動物園:看動物,觀景點,還能喝咖啡
    覓得珍貴老照片還原百年動物園2017年華辰秋拍時,收藏家、老照片研究專家仝冰雪提到,有一本北京動物園的相冊可與約翰·詹布魯恩(John D.Zumbrum)的北京影像相媲美。我們出於編輯的敏感,在查閱大量資料後發現,北京動物園影像的出版自20世紀20年代後一直處於「空白」。
  • 「安樂死,用動物餵食動物」德國動物園或讓動物淪為疫情陪葬品
    可悲的是,這種「不能獨善其身」也波及到那些無辜的動物們。或許,新冠病毒沒能給這些大自然的主人帶來傷害,但人類的無助卻讓它們淪為「陪葬品」。德國紐斯特動物園已經公開表示:「目前,我們已經羅列了一份名單。除了安樂死,不排除用動物餵食動物的情況發生,因為我們也很難啊!」
  • 武漢動物園關閉3個月後重開 大熊貓「休假」胖了15斤
    原標題:武漢動物園關閉3個月後重開 大熊貓「休假」胖了15斤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4日電(任思雨)武漢「解封」已有半個月,日常生活逐漸重啟。4月22日,武漢動物園恢復有序開放,小動物們也正式開始「營業」。據武漢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開園兩天,共有2131名遊客入園。
  • 北京動物園猴子抱團取暖,猴哥也怕冷
    今天的北京格外的冷,最低氣溫下降到了零下17度。還刮著大風,在寒風的咆哮聲中,讓人感到一陣陣刺骨的難受。人在寒冷中是如此,那麼動物們呢?今天北京一處動物園裡的猴子抱團取暖的視頻被曝光之後,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在很多網友看了視頻之後,都對這些猴子表示同情。
  • 德國動物園擬「用動物餵動物」,已列出優先宰殺名單
    位於德國北部的新明斯特動物園(Neumünster)的負責人卡斯帕裡女士在接受德國媒體《世界報》採訪時承認,如果動物園想要生存下去,最壞的打算,是用動物園的一些動物去餵養其他動物。「我們已經列出了優先宰殺動物的名單。」她說。「這是最後的手段,確實讓人很難過。但即便這樣,也不能解決我們的資金問題。」
  • 停業後的動物園,一些奇怪詭異的事發生了……
    4月7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大青山野生動物園閉園74天後恢復營業開門第一天身材圓潤的狐狸就遭受到了無情的嘲諷▼圖片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看樣子疫情期間的夥食不錯啊突然起來的疫情給人們的生活按下暫停鍵的同時幾乎所有的動物園和水族館也暫時對遊客關閉了
  • 快來廣州動物園給動物們送粽子吧
    自己吃未免太寂寞了吧,不如一起來廣州動物園給動物們送「粽子」?~去年的端午節,廣州動物園的保育員們分別根據動物園的食性給動物寶寶們準備了濃情蜜「粽」:水瀨是河鮮粽今年同樣的,為了給動物寶寶們過節,廣州動物園根據端午節有
  • 大雪天,濟南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撒了歡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了位於濟南市天橋區的濟南動物園,看看我們身邊的這些「鄰居」們,在這大雪天裡都在做些什麼。不畏寒冷 大熊貓雪中「悠哉」吃午餐下午2點鐘,是濟南動物園熊貓館,大熊貓「華奧」跟「雅吉」的吃飯時間。此時的熊貓館外大雪紛飛,伴隨著雪花飄落,館外的欄杆上有了近3釐米厚的積雪。
  • 暖光中的動物園,看看動物們的花式取暖
    為了在冷風中給動物一份溫暖,杭州動物園冬季保暖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休息了大半年的油汀、暖風機、地暖設備、保暖燈等各式取暖設備都投入使用,根據動物們的需要開始了花式供暖。現在來到動物園,能看到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各個動物內室中亮起的暖黃色,這是給動物內室保溫的燈光。
  • 北京動物園網紅熊貓突然「頭禿」,網友:就挺禿然的?
    前不久,就有網友反映大熊貓吹空調北極熊泡水裡降溫,有網友發文稱,北京動物園區別對待動物,三十四度的高溫,同樣是熊,北極熊泡水裡睡午覺,而大熊貓吹空調啃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