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看百年前的北京動物園:看動物,觀景點,還能喝咖啡

2020-12-21 北京日報客戶端

覓得珍貴老照片還原百年動物園

2017年華辰秋拍時,收藏家、老照片研究專家仝冰雪提到,有一本北京動物園的相冊可與約翰·詹布魯恩(John D.Zumbrum)的北京影像相媲美。我們出於編輯的敏感,在查閱大量資料後發現,北京動物園影像的出版自20世紀20年代後一直處於「空白」。很多相關著作所收錄的北京動物園影像都是很小尺寸,畫面也比較模糊。很快從仝老師那裡看到了高清的北京動物園影像——《京師博覽園》相冊。這本大16開、製作精良(應該是皇家定製)的相冊約出版於1910年,共收錄64張清末農工商部農事試驗場(北京動物園的前身)的照片。其中包括6張主管官員的照片、32張建築風景照和26張動物照片,生動呈現了百年前北京動物園的歷史風貌。

可是僅有60多張照片,我們還有些猶豫,主要擔心讀者會說分量不足。又經過一年的苦苦搜尋,終於在一藏家手中購得《農事試驗場全景》一書。該書為小16開,約初版於1909年,由日本的博信堂印製,共收錄108張農事試驗場的照片,其中包括14張主管官員的照片、94張建築風景照和遊人遊覽的照片,全面呈現了農事試驗場開放之初的盛況。

▍萬牲園大門

兩本相冊最值得一提便是暢觀樓的照片。《京師博覽園》相冊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座巴洛克風格的磚木混合建築的細節。很多人誤認為這座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夏日行宮跟動物園沒有關係。其實孫中山曾居住於此。它還是新中國建立後,北京市的第一個規劃方案——「暢觀樓」方案的誕生地。20世紀90年代曾改為「北京皇家俱樂部」。

▍暢觀樓

北京籌建萬牲園外國媒體齊關注

「動物園」一詞可追溯至16-18世紀的歐洲,而北京動物園的歷史可追溯到1906年(清朝光緒三十二年)。早在觀察德國漢堡動物園馬戲團的表演時,慈禧曾口諭:「我們也要辦一個萬牲園。」

1906年10月13日,出洋考察歸來的戴鴻慈、端方等人連上三道奏摺,其中包括軍政、教育,還有就是修建包括萬牲園在內的公共設施。「各國導民善法,擬請次第舉辦,曰圖書館,曰博物館,曰萬牲園,曰公園。」清朝政府在籌建萬牲園一事上雷厲風行,一是出於改革憲政的考慮,二是為了取寵慈禧太后。實際上,籌建萬牲園的想法早在端方等大臣出使諸國之前就有了。因為在端方等大臣考察德國期間,就開始定購了動物。還有一個更需要注意的細節是端方等大臣從歐洲回國後,專門送給慈禧太后一頭大象和數種其它珍奇動物,慈禧對此頗為稀奇,還專聘兩名德國人看管大象。由於皇宮四處無場地可餵養這一龐然大物,慈禧便產生了為這些動物興辦專門場所的念頭。由於糧草不足,這頭大象被活活餓死,由此也讓慈禧更加堅定了籌建萬牲園的念頭。端方等大臣體察出了慈禧太后的所思所想,於是奏請光緒皇帝建立萬牲園,此舉恰合太后心意,可謂一舉兩得皆歡喜。萬牲園的籌建工作很快就啟動了。不單天津的《大公報》對萬牲園的整個籌建過程進行了詳細報導,英國的《泰晤士報》等外國媒體也給予了重點關注。

1907年,端方等大臣在出洋期間定購的動物——斑馬、花豹、獅子、老虎、袋鼠、駝鳥、塘鵝、仙鶴等,一共裝運了59籠,抵達天津塘沽,幾天後便運抵北京。此時,萬牲園還沒有竣工,所以只得將這批動物臨時寄養在附近的舊廟廣善寺內,後來,這座寺廟也被劃歸萬牲園所有。「將該寺之佛像拆棄,更於佛殿前安置鐵柵,置虎豹於其中。」清靜佛門之地,一時間喧譁吵鬧起來,沉寂的寺廟變得雞飛狗跳起來。

▍萬牲園裡的豹

除此之外,各省向清朝廷進獻了特有的動物,慈禧太后以及一些高官也向萬牲園贈送了自己的收藏。在當時來說,籌建動物園與一般的公園不同,從國外購置大量珍稀動物並將它們跨洋海運的費用相當驚人,即使是在發達的西方國家,這一巨額的花費也是相當驚人。籌建過程中,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曾召見農工商部官員問詢情況,慈禧太后甚至親自「擬選取各種鳥獸鱗介品類、先行豢養陳列,為動、植物院之基礎」,並將自己鍾愛的小猴貢獻出來。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於萬牲園開放後曾兩次駕臨觀賞萬牲園內的奇珍異獸和品茗菊花,打賞園內工作人員,並御筆題寫了「自在莊」「豳風堂」等處的匾額。

女生遊園成風景吃頓西餐最時尚

萬牲園(動物園)的創辦對於晚清京城來說不可謂不是一大盛事,其作為新興的遊賞場所和公共空間,為北京市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體驗。長久以來,北京缺乏合乎現代公園性質的公共場域,甚至到1914年京都市政公所倡設公園時還談到:紅塵十丈,很難找一處藏休息遊玩的地方。平常日子只有個陶然亭,可以登臨。此外就得等著各處廟會,藉以遣興。其實那些地方全不能盡合公園性質,所以那些高雅的市民,每逢春夏天氣,因城市無可遊覽,往往到西山一帶,擴一擴胸襟,吸些新鮮空氣;等而下之,也要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往郊外野茶館裡,吃吃茶,看看野景,聊以自娛。此等情形,實在因為城裡頭沒有適當公園,才逼出來的。

▍松風落月軒

普通民眾的傳統娛樂空間主要是廟會、茶館、什剎海等,對於文人士大夫來說,陶然亭、西山及一些寺廟也是不錯的休閒之地,平民百姓則將街道作為自己日常的娛樂場所,養成「站街」的習慣。「諸位要知道,北京城裡,小戶人家,所以愛站街的緣故,皆因他們住的房屋,窄小齷齪,終日住在裡頭,氣鬱不舒,所以要到外邊,吸點新鮮空氣。一家如此,一市也如此。市民終日際,往來於十丈紅塵之中,沒有一個散心的去處,就好比住在齷齪屋子裡不準出門一般。」

1907年7月19日京師萬牲園對外開放,時間為早八點到晚六點。門票初定為20枚銅元,兒童、僕役減半,老師帶領學生入園可以享受免票待遇。這些措施體現了設立農事試驗場的初衷,「本場為開通風氣,改良農事起見,特於場內附設博覽園,以便公眾遊覽,得考察試驗之成績,發起農事之觀念,並於博覽園附設動物園、博物館。」但是,儘管萬牲園是仿照西方建立的,一心推行改革的清朝政府在男女大防的問題上仍保留著傳統的認識。於是,在中國第一座西式動物園裡,出現了一條特殊的遊覽規則:男女不同遊。按照園規,一、三、五、日為男性遊玩時間,二、四、六為女性遊玩時間。由此也可見當時男女壁壘的森嚴。不過,這個規定在施行不久就被廢除了,萬牲園也成為了中國官方所設立的公共場所中最早取消男女大防的案例。

在萬牲園這樣新興的公共空間中,遊人看動物、景物是一大樂趣,遊人看遊人又是另一種趣味。隨著晚清女學的興起,新興的女學生群體愈發成為時人和輿論關注的對象,在那時守在學堂門口窺探,以及觀看大街上行走的女學生一時成風,而在萬牲園中拋頭露面、長時間逗留的女學生,毫無疑義會成為遊客注目的焦點。1909年,《輿論時事報圖畫新聞》刊登《女學生遊萬牲園》,描繪了北京女子師範學堂五十多名女學生偕同堂中各教習,於星期日乘人力車到萬牲園遊覽之景,「頗稱一時之盛」。正如上文所言,萬牲園對學生群體尤為關照,又特別注意維繫男女風紀,為青年女性提供了一處受保障的空間,因此頗受女學生青睞。這種女性與公園之間的精神聯繫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公園始終是女學生鍾情的公共空間。作為公園中一道獨特的風景,女學生與公園相得益彰,是遊客目光和媒體鏡頭追逐的對象。

遊園的女學生

萬牲園實際上開啟了北京公園涵養現代休閒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先機。

萬牲園除致力網羅吸引人眼球的珍禽奇獸外,更引入了豐富多樣的娛樂設施,如茶館、咖啡廳、中西式餐廳,乃至照相館、車轎、遊船等,從而造就了一種綜合性的遊賞空間,為晚清北京市民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模式與休閒理念。遊客(當然主要是中上階層)逐漸養成了在園中茶座和餐廳消閒遊憩的習慣。這些休閒空間對於遊人的吸引力,並不亞於動植物園中的飛禽走獸或奇花異草。如《萬生園百詠·海棠式亭》就描摹了遊客在海棠式亭(牡丹亭)品茗休憩的樂趣:「亭圓式比海棠花,深下珠簾靜品茶。隔著晶窗數遊客,紅男綠女燦雲霞。」特別是園中引進的咖啡館、西餐廳這類對於晚清國人而言耳目一新的新事物,在清末的京城可謂開風氣之先。去咖啡館喝一杯咖啡,或者上番菜館吃一頓西餐,在當時均屬最上流的時髦。《萬生園百詠》對此也盡力渲染。如詠「西洋茶館」(咖啡館)云:「照人粉壁白於霜,几案杯壺淨且光。一盞嘎飛消宿食,勝遊疑到大西洋。」「嘎飛」二字以充滿異域風味的新名詞入詩,已覺新奇;而一杯咖啡下肚,更恍然令人有置身海外(「疑到大西洋」)之感。詩人歌詠內設有番菜館的「來遠樓」也表達了同樣的感受:「更上層樓倚碧窗,滿盤番菜酒盈缸。新鮮餚饌清虛府,宴客猶疑在海邦。」

▍萬牲園裡的咖啡館

當時,萬牲園的消費群體主要限於上層的統治者和文化人,尚未真正普及到廣大市民階層。

▍《洋鏡頭:1909,北京動物園》趙省偉 主編/吳志遠 編廣東旅遊出版社/書是生活

「萬牲園」開園之後,全國各地掀起了建設動物園的熱潮。隨著中國形勢每況愈下,連年戰亂,民不果腹,「萬牲園」也淪落為無人問津之地。在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政府以「防空需要」為名,將園內大型猛獸全部毒殺。「萬牲園」後又充為彈藥庫,自此凋敗不堪,尚難保,更無力引進動物了。萬牲園於1949年被人民政府接管,至此,該園僅遺3種、14隻動物。(責編:李崢嶸)

相關焦點

  • 百張舊照記錄百年前京城獨特風情 萬牲園裡喝咖啡最時髦
    一覓得珍貴老照片還原百年動物園2017年華辰秋拍時,收藏家、老照片研究專家仝冰雪提到,有一本北京動物園的相冊可與約翰·詹布魯恩(John D.Zumbrum)的北京影像相媲美其中包括6張主管官員的照片、32張建築風景照和26張動物照片,生動呈現了百年前北京動物園的歷史風貌。
  • 這裡藏著幾代武漢人的回憶,武漢動物園邀你來看老照片展
    武漢動物園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翻翻老照片,原來這裡藏著武漢人的回憶。10月21日起,武漢動物園在網上推出「回憶遊」徵集活動,共收到500餘張市民遊玩動物園的老照片。12月19日,市民朋友可以在武漢動物園大門口參觀以這些老照片為藍本的「我和我的動物園」老照片回憶展,重溫過去的歲月。
  • 從《于謙動物園》的京味文化,看于謙的另類北京風情
    除了「抽菸喝酒燙頭」,他的第四大愛好是動物。因愛成痴,他不僅自己建了一個動物園,還寫了一本書——《于謙動物園》。《于謙動物園》是一本基於民俗文化的動物科普書。于謙雖然祖籍在西安,但是生於北京長於北京,所以他著的《于謙動物園》這本書中透著濃濃的京味文化。
  • 關閉58天後北京動物園今起迎客,動物們啥反應?
    【來源:北京日報】自今年1月24日全面閉園,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們已經有整整58天沒有和遊客見面了。從今天開始,北京動物園恢復開放室外公共遊覽區域,遊客需至少提前一天網絡預約購票,若在園遊客量接近往年平日瞬時承載量的30%,公園將適時暫停遊客入園。動物們有的興奮有的含蓄今天一大早,北京動物園迎來了首批遊客,家長們推著嬰兒車,或牽著孩子的手,有序入園。
  • 韓劇《秘密動物園》,一所沒有動物的動物園
    一個實習律師姜泰洙為了轉正,和公司代表做了一筆交易,讓1韓元併購的東山動物園起死回生,換取在JH律師事務所併購部一名正式員工的待遇。誰成想,動物園裡值錢的動物都已經被抵債,可沒有吸引人的動物如何營業?在萬般無奈之下,姜泰洙與動物園僅留存的四人一起決定假扮動物來吸引遊客,誰成想在一次裝扮北極熊的喝了一瓶可樂居然使整個動物園重新火爆了起來。
  • 端午節,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吃啥「粽子」?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魏夢佳)這個端午節,在北京動物園的猩猩館,黑猩猩們正歡快玩耍,貪婪地大口享用「粽子大餐」。看到它們滿足的「吃相」,北京動物園飼養隊猩猩館飼養員孟驊和同事們露出欣慰的笑容。北京動物園飼養員們正在為動物製作粽子。
  • 北京動物園:讓動物們過一個暖暖的冬天
    12月的北京天氣逐漸轉寒,北京動物園為了讓動物們溫暖過冬,準備了各種「暖冬神器」——暖氣、浴霸、加熱石、加熱棒等設備,確保它們過一個暖暖的冬天。  記者:馬曉冬、魏夢佳  通訊員:趙玉麗、王漢琦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北京要聞北京動物園:讓動物們過一個暖暖的冬天   12月的北京天氣逐漸轉寒,北京動物園為了讓動物們溫暖過冬,準備了各種「暖冬神器」——暖氣、浴霸、加熱石、加熱棒等設備
  • 公眾的關注是動物園進步的唯一動力:從北京動物園熊山說起
    如今網絡發達,紀錄片資源豐富,人們可以毫不費力地知道某一種動物的長相和習性。花蝕說,在動物園裡,我們不僅能用眼睛看動物,能用耳朵聽,甚至可以用鼻子聞——比如熊狸散發著一種熱帶水果般的甜香,通過看到動物的自然行為,去感受每一種動物的獨特之處。
  • 北京有個百年萬牲園,周末遛娃好去處,孩子們的自然樂園!
    在北京親子遊的地方很多,可以選擇去公園、遊樂場等,但是北京有一百年歷史的萬牲園是中國最大的動物園之一,世界知名,如果家裡有寶寶或童心未泯,那這個動物園是不錯的親子遊好去處。北京動物園是值得花時間慢慢去逛的,園區面積大、有多達500種的珍稀動物,最適合小孩子們遊玩,在遊玩中了解動物的生活方式,體驗人與動物之間的親密和諧。
  • 北京動物園遊園之,看小羚羊成長記
    在這個月份裡綠樹已經達到了整年裡最碧綠的時節,室外展出的動物們機體處於最活躍狀態,有許多飛禽走獸走出了室內館舍,還看到那隻小羚羊的身影,這次進園,先朝著沒怎麼開發的動物園西邊部分去了,那裡人很少,早年西部的邊界遠不是這裡,沒蓋首都體育場的時候,一直到白石橋,與紫竹院對著,如今西邊縮進來一大塊。
  • 男子在動物園喝酒,猴子看了也想喝,男子給了一瓶結局悲劇了
    我們常說莫貪杯莫貪杯,酒喝多了傷身體,可是動物們有時候居然比人還要貪杯呢,下面這個事情也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一男子去動物園遊玩,包裡正好帶著些啤酒,就拿出來邊走邊喝,結果動物園的猴子看見了也想喝,男子沒尋思就給開了一瓶,可這猴子喝完居然還想要,男子又給了第二瓶,這第二瓶下肚,猴子可就悲劇了,只見猴子暈暈乎乎的想要走,卻是一直在原地打轉,最後索性不走了,直接坐在地上,看樣子是睡過去了。旁邊圍觀的人們樂開了懷,畢竟任誰見到這麼貪杯的猴子也是感到很好玩的。
  • 沒有了遊客,動物過得怎麼樣?記者「探秘」閉園後的北京動物園
    新華網北京2月12日電(記者王曉潔、馬曉冬)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動物園於1月24日實行全面閉園措施。許多天過去了,北京動物園沒有了遊客,動物們過得怎麼樣呢?記者聯繫到公園副園長張成林,一同探秘閉園後的北京動物園。  「目前所有動物狀態平穩,都在享受宅在家裡的美好時光。」張成林園說。
  • 《于謙動物園》:從動物們身上看到的文化傳承
    不光是蛐蛐兒,于謙動物園裡的狗狗、貂兒、黃鼠狼、小兔子、馬、燕子等動物,都凝聚著許許多多中國的傳統文化。動物身上凝聚的老北京文化于謙動物園裡的許多動物,都能牽扯出老北京的一些文化。比如, 「不見兔子不撒鷹」這句古語,就是由北京一百多年前的一項戶外運動得來的。其實在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有疑問的。放鷹抓兔還是一項運動呢?
  • 來臺北木柵動物園看熊貓,還有很多萌萌的動物等著你
    還記得小時候,家人帶我們來動物園,當時超開心的, 以前沒有熊貓,只有林旺大象,但是只要想到去動物園, 一定要去買動物的周邊商品,就可以前一天晚上會睡不著覺, 而現在再次為了明星動物,踏入動物園,不知道是否與小時候記憶相同。
  • 武漢動物園邀你來看「我和我的動物園...
    楚天都市報12月16日訊(記者陳希 通訊員潘婷婷)你對武漢動物園有著怎樣的記憶?翻翻老照片,原來這裡藏著武漢人的回憶。10月21日起,武漢動物園在網上推出「回憶遊」徵集活動,共收到500餘張動物園遊玩的老照片。
  • 百年痕跡|北京動物園裡的松風蘿月軒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北京動物園裡的松風蘿月軒。在園區逛累了,你是否也曾在這裡小歇,靜看湖面碧波蕩漾、遠眺獅虎山,那你可知這裡曾是慈禧太后登船之處……「松風蘿月」一詞取自南宋詩人範成大的七律詩《懷歸寄題小艇》中「 松風蘿月須相信,春水深時上野航。」松風蘿月軒建於1906年,為長方形敞亭。
  • 南寧市動物園幫助動物溫暖越冬
    1月12日,南寧市動物園的一隻小白頰長臂猿用毯子取暖。近日,廣西南寧氣溫急劇下降,南寧市動物園採取各種措施營造溫暖適宜環境,為動物投餵高熱量食物,讓動物安全越冬。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糾錯】【責任編輯:林經緯 】「冰城」哈爾濱:冬日冰元素引客來掛燈籠 迎元旦龍頭山雪韻河北石家莊:包餃子 畫民俗 迎冬至冬日星空山東棗莊:紅火的溫室大棚安徽黃山:雪潤宏村國際·一周看天下初冬時節景如畫賞雪
  • 中國最受歡迎的十大動物園 真實的動物世界
    動物園的基本功能是對野生動物的綜合保護和對公眾的保護教育,有綜合性動物園、水族館、鳥園、蝴蝶園等等。你知道中國有哪些動物園嗎?國內最受歡迎的野生動物園有哪些呢?maigoo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國十大動物園排行榜,有北京動物園、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上海野生動物園、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深圳市野生動物園、北京大興野生動物園、大連森林動物園、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神鵰山野生動物園等,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 北京動物園網紅熊貓突然「頭禿」,網友:就挺禿然的?
    這是刻板行為的前兆,刻板行為是圈養動物因為動物園丰容不到位,環境單一,無法放任天性導致的重複行為,如不及時改善,會對動物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三個月前就已經提醒園方留意,但始終未見採取措施,希望此次媒體報導可以引起重視。 網友胖丫胖大海:月初遊客致電北動反映大熊貓福星頻繁打滾現象。三個月來未見好轉,福星頭頂背部毛髮脫落。
  • 晚清老照片:荒草萋萋的北京城門,明朝十三陵的牌樓!
    圖為一組拍攝於晚清1905年的百姓生活舊照,這組珍貴的老照片非常詳細的呈現了一百年前的老北京風貌。其中不但有晚清末年的北京城門舊照,而且其荒草萋萋的破敗景象令人心酸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