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生命樹」之根—人類胎盤滋養層幹細胞的建系歷程與其意義

2021-02-07 生命樹之謎

在「生命樹之謎」第一期,小編已經帶領大家從整體上認識了胎盤這一哺乳動物妊娠期間特有的臨時性器官。胎盤中各滋養層細胞在介導母胎之間物質交換、激素和因子分泌以及妊娠適應性調節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從發育的角度看,各種滋養層細胞都來自於共同的祖先--滋養層幹細胞(Trophoblast Stem Cells, TSCs)。此外,TSCs是胎盤發育和功能研究的理想體外模型,其分離培養和建系一直是生殖生物學和生殖醫學領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某些物種的TSCs已成功建系,如小鼠和兔,而有蹄類和人類TSCs的建系卻一直未能成功。對小鼠這一模式生物的滋養層幹細胞的研究最為深入,其體外分離培養和誘導分化體系已經非常完善。Rossant實驗室在1998年首次從小鼠E3.5天囊胚和E6.5天早期胚胎的胚外外胚層(Extra-embryonic Ectoderm, ExE)中成功分離並建立了穩定的小鼠滋養層幹細胞系(mTSCs)。在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4(FGF4)和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Activin存在下,mTSCs可以無限制自我更新並保持分化成各種滋養層細胞的能力。可以說,mTSCs是目前研究小鼠滋養層細胞分化和功能調節機制的理想體外模型。許多轉錄因子,包括Cdx2、Eomes、Elf5、Esrrb和Gata3已被證實是維持mTSCs未分化狀態的關鍵因子。在不同的培養條件下,mTSCs幾乎可以被誘導分化成所有類型的滋養層細胞亞型,例如合體滋養層細胞、海綿滋養層細胞和位於母胎界面的各種滋養層巨細胞。

儘管科學家們付出了長期而艱辛的努力,人類TSCs的建系工作依然進展緩慢,直到2018年1月,即小鼠TSCs成功建系20年之後,Cell Stem Cell報導了日本科學家Okae的工作,宣告了人類TSCs建系的重大突破。

那麼本期小編就先帶領大家重點複習一下人類TSCs的研究進展吧。

由於倫理道德限制,用高質量的人類早期胚胎開展TSCs的研究受到很大的制約,而從妊娠早期絨毛或者足月胎盤中分離出的滋養層細胞大多已定向分化,這使得人類滋養層幹細胞的研究遠遠落後於小鼠。長久以來,某些細胞系作為人類滋養層細胞的體外研究模型,包括絨毛膜癌細胞系、轉化或永生化的細胞系、BMP4誘導分化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等。這些細胞系都存在一些問題,在形態、標誌分子或基因表達譜上與原代滋養層細胞有差異,因而不能全面而真實地反映人類滋養層細胞的功能。最近Genbacev等和Zdravkovic等分別從絨毛膜和人類胚胎幹細胞系UCSFB6中分離出人類滋養層祖細胞系(TBPC)和類滋養層幹細胞。但在添加FGF、FBS和TGF-β抑制劑SB431542的條件下,TBPC仍不能維持多能幹性,很快分化為合體滋養層細胞和侵襲性滋養層細胞。此外,儘管TBPC和UCSFB6來源的類滋養層幹細胞能夠表達多種滋養層標誌分子,但其形態上類似於間質細胞。

2018年初,由日本科學家Okae等首次成功地從囊胚滋養外胚層和早孕胎盤細胞滋養層細胞中獲得人類TSCs,並分別命名為TSblast和TSCT(圖1)。這註定是生殖生物學和生殖醫學領域中一個裡程碑式的事件。

圖1.人類滋養層幹細胞的來源

那麼,作者是如何找到相關信號通路並據此分離培養出人類TSCs的呢?又是如何驗證其特性和功能的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這篇文章的精彩之處。

首先,作者基於RNA-seq數據,分析了早孕胎盤中細胞滋養層細胞(Cytotrophoblast, CT)、絨毛外細胞滋養層細胞(Extravillous Cytotrophoblast, EVT)和合體滋養層細胞(Syncytiotrophoblast, ST)的原代細胞的表達譜,其中CT細胞中高表達Wnt和EGF信號通路以及毛囊發育相關通路,而這些對於多種上皮幹細胞的增殖是必須的。因此,作者認為CT細胞在類似的上皮幹細胞培養條件下,也能夠培養出具有增殖能力的乾性細胞。基於此,他們在培養基中施加了多種與上皮幹細胞體外培養相關的抑制劑和生長因子,並通過多組實驗(圖2.A)最終確定CHIR99021EGFA38+SB431542 (TGF-β抑制劑)valproic acid (VPA)(組蛋白去乙醯化酶 [HDAC]抑制劑)和Y27632 Rho相關蛋白激酶[ROCK]抑制劑)的施加能夠有效的培養出增殖性CT細胞(圖2.B)。在誘導出這種增殖性CT細胞後,作者又進行了形態和標誌分子上的鑑定,並將其認定為CT源的TS細胞(TSCT細胞)。

圖2.增殖性CT細胞的體外培養

接下來,作者又進行了一系列功能上的研究,以確定該細胞系就是具有TS細胞功能的細胞系。

作者基於前人的研究和實驗發現,在含有NRG1、A83-01和Matrigel的培養體系下(圖3),TSCT細胞能成功誘導分化成高表達HLA-G的EVT-樣細胞,並進行了標誌分子鑑定(圖4),並命名成EVT-TSCT細胞

圖3.TSCT細胞定向分化方案

之後,作者在添加forskolin的培養基中培養TSCT細胞(圖3),發現細胞能夠聚集並有效的融合形成大的合體細胞。同時,形成的細胞也高表達ST細胞標誌分子(圖4)。作者將這類細胞命名為ST(2D)-TSCT細胞。此外,因為McConkey等人之前在3D培養條件下發現,3D培養能增強絨毛膜癌細胞向ST樣細胞分化。因此,作者也同樣進行了3D培養,並額外加入EGF(圖3),發現能形成表達ST細胞標誌分子(圖4),並大量分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細胞,因此,作者將這類細胞命名為ST(3D)- TSCT細胞

圖4.TSCT, EVT-TSCT和ST(2D)-TSCT細胞的鑑定

除了從CT細胞誘導獲得TS細胞,作者利用相同的誘導培養條件,從囊胚中也成功誘導出滋養層幹細胞,並命名為囊胚源的TS細胞TSblast。此外,與TSCT細胞相同,TSblast也能夠分化成EVT-TSblast 、ST(2D)-TSblast  、(3D)-TSblast 。

除了形態、標誌分子以及功能上的鑑定,作者還分別從轉錄組、DNA甲基化模式以及體內功能上進行了更詳細的驗證,讓我們跟著作者的思路繼續看。

為了確定TSCT和TSblast是否具有與原代滋養層細胞相似的基因表達模式,作者分別對TSCT、TSblast和誘導分化的細胞進行轉錄組測序(RNA-seq)分析。結果顯示:TSCT和TSblast之間基因表達模式非常相似(R>0.98)。而且,由TSCT和TSblast體外分化來的EVT-和ST-樣的細胞的基因表達模式與原代EVT和ST細胞也非常相近(圖5)。

圖5.差異基因表達分析

滋養層細胞的DNA上具PMDs區(large partially methylated domains)、胎盤特異性啟動子低甲基化區和gDMRs區(germline 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s)。為了驗證這些獨特的甲基化模式是否在TSCT和TSblast細胞中保留下來,作者分別進行了相關驗證。               

首先,作者分別對TSCT和TSblast細胞做了全基因組重亞硫酸鹽測序(whole-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 WGBS),並與先前已經報導的CT細胞、人胚胎幹細胞(hESCs)以及臍帶血細胞的測序數據進行比對(圖6)。結果表明胎盤特異性DNA甲基化模式在TSCT和TSblast細胞中最大化的保留下來。

圖6. TSCT和TSblast細胞PMDs分析

其次,作者又對包括Elf5在內的55個在滋養層細胞中甲基化水平較低啟動子區域的甲基化水平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胎盤特異性啟動子低甲基化區在TSCT和TSblast細胞中的甲基化水平也維持在較低水平(圖7)。

圖7.TSCT和TSblast細胞啟動子區甲基化分析

最後,研究發現在CT、TSCT和TSblast細胞中大多數gDMRs都維持在中等甲基化水平(30%-70%)。在TSCT細胞系中又分析了等位基因-特異的DNA甲基化水平,發現所分析的十個等位基因中有九個維持著母源等位基因特異的DNA甲基化水平(圖8)。其中19號染色體微小RNA簇(C19MC)是人類胎盤中一個重要的印記調控區域。作者分別對CT、TSCT和TSblast細胞作了miRNA測序發現C19MC miRNAs各個成員均高表達於CT、TSCT和TSblast細胞,而在其它細胞中表達較弱。

圖8.TSCT細胞gDMRs分析

上述結果都表明,其體外分離培養的人類滋養層幹細胞的甲基化模式並未發生較大變化,基本符合胎盤甲基化特徵。

 為了驗證TSCT和TSblast細胞在體內是否具有功能,作者嘗試將TSCT或TSblast細胞皮下注射到非肥胖型糖尿病-重症聯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體內。對所產生的損傷部位進行切片染色分析發現,這些細胞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分化並侵潤遷移到真皮和皮下組織中。此外,還在宿主小鼠血清中檢測到大量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圖9)。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這類TS細胞在體內具有分化能力,並模擬了胚胎植入期,早期滋養層細胞的侵潤特性。

圖9.TSCT和TSblast細胞皮下注射NOD-SCID小鼠

小編認為這篇文章的重大突破在於通過RNA-seq數據的系統分析精確挖掘了TSCs乾性維持的信號,因而能夠精準地實現從CT細胞和囊胚中穩定分離TSCs。相信這一工作將會極大地推進人類滋養層細胞譜系分化和功能單元構建相關研究。

從結構上來看,人類和小鼠的胎盤都屬於血絨胎盤,而且功能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甚至很多妊娠相關的生理和病理過程的研究都是基於小鼠胎盤模型開展的,但是在胎盤發育早期,兩者之間有很大不同,作者也對此做出了論述。首先,TGF-β和Wnt信號通路在人和小鼠TS細胞內可能起著不同的角色。作者發現若成功獲取人的TSCT和TSblast細胞,需要激活Wnt和EGF信號通路,同時抑制TGF-β、HDAC和ROCK信號通路。而分離小鼠TS細胞,則需要激活FGF和TGF-β信號通路,抑制Wnt和ROCK信號通路。其次,FGFR2c和 FGF4對於小鼠TS細胞維持必不可少,但在人的CT、TSCT和TSblast細胞中FGFR2c的表達量可以忽略不計。因此,FGFR2c-介導的FGF信號通路在人類滋養層細胞的增殖過程中可能作用不大。此外,作者還發現很多控制小鼠TS細胞自我更新的關鍵轉錄因子,包括Cdx2、Eomes、Esrrb和Sox2,在人的CT、TSCT和TSblast細胞中表達量很低。

最後,小編認為如何利用人類TSCs體外誘導分化模型來鑑定各滋養層細胞亞型是今後研究的重點。作者也提到由於目前還沒有太多能夠分辨各種EVT亞型的分子標記,本文並未將TSCs所分化成的EVT亞型進行詳細的鑑定。除此之外,作者還談到TSCT細胞的來源問題。先前有文章報導在人類胎盤中存在3種CT細胞亞群:ST祖細胞、EVT祖細胞和雙潛能細胞,作者推測TSCT細胞可能來源於這類雙潛能細胞。因為妊娠早期,CT細胞能夠產生新的絨毛,表明該處具有幹細胞特性的CT細胞。同時在滋養層細胞柱近端的CT細胞具有高增殖能力而且是EVT的來源,所以作者認為這些細胞中可能包含了雙潛能幹細胞。因此,作者認為未來可以研究CT細胞的亞型以及他們的標誌分子,從而精準確定TSCT細胞的來源。當然,隨著單細胞測序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小編確信更精準地分析TSCT細胞的來源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參考文獻

1. Latos PA andHemberger M. From the stem of the placental tree: trophoblast stem cells andtheir progeny. Development, 2016. 143(20): p. 3650-3660.

2. Tanaka S,Kunath T, Hadjantonakis AK, Nagy A and Rossant J. Promotion of trophoblast stemcell proliferation by FGF4. Science, 1998. 282(5396): p. 2072-5.

3. Gamage TK,Chamley LW and James JL. Stem cell insights into human trophoblast lineagedifferentiation.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2017. 23(1): p. 77-103.

4. Lee CQ, GardnerL, Turco M, Zhao N, Murray MJ, Coleman N, Rossant J, Hemberger M and Moffett A.What Is Trophoblast? A Combination of Criteria Define Human First-TrimesterTrophoblast. Stem Cell Reports, 2016. 6(2): p. 257-272.

5. Bilban M,Tauber S, Haslinger P, Pollheimer J, Saleh L, Pehamberger H, Wagner O andKnöfler M. Trophoblast invasion: Assessment of cellular models using geneexpression signatures. Placenta, 2010. 31(11): p. 989-996.

6. Genbacev O,Donne M, Kapidzic M, Gormley M, Lamb J, Gilmore J, Larocque N, Goldfien G,Zdravkovic T, McMaster MT and Fisher SJ. Establishment of human trophoblastprogenitor cell lines from the chorion. Stem Cells, 2011. 29(9): p. 1427-36.

7. Zdravkovic T,Nazor KL, Larocque N, Gormley M, Donne M, Hunkapillar N, Giritharan G,Bernstein HS, Wei G, Hebrok M, Zeng X, Genbacev O, Mattis A, McMaster MT,Krtolica A, Valbuena D, Simón C, Laurent LC, Loring JF and Fisher SJ. Humanstem cells from single blastomeres reveal pathways of embryonic or trophoblastfate specification. Development, 2015. 142(23): p. 4010-25.

8. Okae H, Toh H,Sato T, Hiura H, Takahashi S, Shirane K, Kabayama Y, Suyama M, Sasaki H andArima T. Derivation of Human Trophoblast Stem Cells. Cell Stem Cell, 2018.22(1): p. 50-63. e6.


責任編輯:邊曉濤 蔚欣

生命樹之謎: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生殖病理學研究組

BOSS簡介:

http://sourcedb.ioz.cas.cn/zw/zjrc/200907/t20090716_2088415.html

Lab簡介:

http://rpb.ioz.cas.cn/yjz/wangyanling/


相關焦點

  • PNAS | YAP在胎盤滋養層細胞乾性維持中的關鍵作用
    胎盤形成異常會導致諸多妊娠相關疾病的發生,如子癇前期、胎兒生長受限、流產等。究其病因,除開胎兒畸變和母體染色體異常,滋養層細胞分化異常也會導致胎盤發育不良。很多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如從子癇前期患者胎盤中分離出的細胞滋養層細胞(CTBs)在體外分化為EVT的過程中表現出缺陷,同時子癇前期CTBs的生長及細胞融合功能也受損。然而,妊娠疾病的分子機制大部分是未知的。
  • 小胎盤,大能量!盤點胎盤幹細胞的應用案例
    隨著技術和時代的發展,幹細胞行業高速發展,胎盤幹細胞也在這一時代嶄露頭角。胎盤作為母親與胎兒之間的免疫特區,起著調節免疫排斥反應的作用。胎盤中含有豐富的間充質幹細胞,是穩定的幹細胞來源。胎盤組織中分離出來的幹細胞不僅免疫原性低,同時還具有免疫調控作用。
  • Purtier鹿胎盤素幹細胞
  • 胎盤:子宮內生命的編年史
    在有些文化中,胎盤有靈性的意義,並且必須被埋起來或者按照相應的儀式進行處理。近幾年在美國,有些婦女對吃胎盤這個想法越來越著迷——做熟,攪拌成泥,或者風乾之後裝入膠囊。我們還不太清楚這麼幹是不是個好主意。科學家們描述人類胎盤的時候總會提起一個讓人有些不舒服的詞,那就是「侵入性」。
  • Get胎盤幹細胞存儲的三大好處,為分娩做「準備功課」
    伴隨著寶寶的出生,會有相應的圍產期組織娩出母體外,比如臍帶、胎盤和臍帶血。眾多的家庭,在寶寶出生後,這些可能就直接丟棄了。其實圍產期組織可以說是一座幹細胞寶庫,不僅臍帶血當中含有寶貴的造血幹細胞。在胎盤和臍帶中還包含了數量豐富的間充質幹細胞,其臨床運用的潛力非常巨大。
  • 生物護膚崛起,臍帶、胎盤幹細胞技術領跑時尚
    生物護膚品的主要成分生物活性多肽大部分是細胞生長因子,對多種細胞生理功能和代謝活動發揮生物調節作用,直接、間接地影響多種類型細胞的生長、分化、增殖和遷移,在美容護膚、整形外科、燒傷潰瘍以及各種皮膚病的傷口修復與癒合中有重要作用。
  • 多圖:前置胎盤、胎盤早剝...9種胎盤異常的超聲解讀
    >超聲厚度測量胎盤是從胎盤下靜脈開始量至胎盤的羊水側,不包括與胎盤相鄰的肌層。胎盤後複合體通常厚約 1~2 mm,由子宮胎盤血管及肌層所構成;如果超聲發現此處增厚,應疑及胎盤後血腫。急性期的血腫回聲較胎盤迴聲增強或與之相同,一周後變為低回聲,兩周後可變為無回聲(圖 14)。圖 14 示胎盤早剝:A 為孕 24 周時的胎盤橫切面,胎盤表面(長箭頭)與羊膜(短箭頭)之間可見一個較大的低回聲區,此為胎盤前早剝。
  • 科學家發現角蛋白在早期胚胎發育中的不對稱分配與細胞譜系特化
    關於發育形成胎兒與胎盤的細胞譜系特化的具體機制,科學家們提出過幾種不同的理論。「Inside-outside」模型認為細胞譜系的特化過程是由細胞分裂後所處的內-外位置產生的不同位置信號引發的。「異質性學說」(Heterogeneities model)認為在四細胞期階段多能性細胞與滋養層細胞的細胞命運已經出現不同,在組蛋白修飾、轉錄因子動態變化、非編碼RNA的定位以及基因表達等方方面面出現區分。
  • Cell Rep | 胚胎植入過程中滋養層細胞通過力學影響胚胎外胚層形態發生
    本文中,來自Magdalena Zernicka-Goetz實驗室的研究首次揭示極滋養層細胞是胚胎外胚層細胞形態發生的關鍵調節因子。免疫手術或抑制劑處理阻斷極滋養外胚層功能後,胚胎外胚層細胞形態發生也得到阻斷。在小鼠胚胎中,極滋養層細胞對胚胎外胚層細胞施加力,使外胚層細胞從橢圓狀變為杯狀,而在人類胚胎中,極滋養層細胞則施加拉伸力。
  • 免疫組化研究G-CSF和對照組治療孕婦早孕滋養細胞中G-CSF,G-CSFR,VEGF,VEGFR-1,Foxp3的表達(上)
    早期的論文報導,在包括人胎盤在內的幾種哺乳動物的滋養層細胞和蛻膜細胞以及在滋養層細胞表面定位的受體中發現了G-CSF的表達。據報導,G-CSF僅在合胞體或滋養細胞中表達,這取決於作者及其受體,一些作者報導了其以不同的模式在蛻膜和滋養細胞中的表達。在動物模型中還證明了G-CSF具有抗流產的作用,並且它的缺乏間接參與了早期流產。
  • 胎盤去留如何選?華夏源幹細胞存儲告訴你!
    新生兒幹細胞是什麼?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伴隨著寶寶一起被分娩而出的圍產組織(臍帶、羊膜、胎盤組成)中蘊含著豐富的高活性的幹細胞,這種幹細胞被稱為新生兒幹細胞。在醫學界,將圍產組織中提取的幹細胞稱為「零歲細胞」。新生兒幹細胞存儲的好處:沒有誰的一生是疾病絕緣體,也沒有誰能迴避衰老,而幹細胞正在努力為人類破解這兩大難題。
  • 研究證實胎盤細胞治療安全有效
    這篇文章還指出,胎盤來源蛻膜基質細胞具有更直接的免疫調節效果,如果在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早期階段開始使用,有希望阻止一連串的症狀,例如出血和感染。 再諸如胎盤來源間充質幹細胞,作為多能幹細胞,能向多種組織細胞分化,具有低免疫原性、造血支持、免疫調節和促血管新生等作用。
  • 測量血HCG值,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作者:萬彥玲  郝翠芳  青島大學附屬煙臺毓璜頂醫院生殖醫學科本文由聊聊孕育那些事兒授權發布
  • 病毒在塑造人類進化中的非凡作用
    甚至有人猜測,人類的誕生就是源自偶然的病毒基因融合。病毒結構十分基礎簡單,就是一串基因包裹在蛋白質外衣中。一旦病毒感染了一個細胞,它就會劫持細胞複製自己的基因併合成病毒蛋白,製造新病毒,並感染下一個細胞。對於大多數病毒,如流感,故事可能就會到此為止。
  • 這些研究再次證明:幹細胞抗衰才是王道
    該研究主要參與者伊利諾伊大學AymanAl-Hendy教授表示:目前兩名參與治療的女性經過治療後,患者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在接受幹細胞移植的3個月後出現了明顯升高,並且該療效可在患者身上持續1年之久。同時研究人員發現,患者的更年期通過幹細胞移植得到緩解,幹細胞移植6個月後患者的月經得到恢復。
  • 寶寶的胎盤千萬不要扔,留下來大有用處!
    細胞的問題,細胞解決。 1997年,科學家們在胎盤中發現了胎盤間充質幹細胞。 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胎盤幹細胞已經開始在人類醫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為一些過去無計可施的疾病帶來希望。
  • 存儲幹細胞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根據《細胞存儲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18)》顯示,在發達國家,每100個人中就有15到20個存儲幹細胞,在我國,每100個家庭就有1個家庭選擇存儲新生兒幹細胞。 這個數據還在不停地上漲。存儲幹細胞已經成為健康生活的新風尚,尤其是生完寶寶後存儲存儲胎盤、臍帶等組織中的幹細胞。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神樹:查克拉之源與忍界肇始
    這顆神樹一直作為人類信仰的載體而存在,雖然世界戰火不斷但從未有人膽敢食用神樹上的果實。終於在一個戰火紛飛的日子裡,大筒木輝夜吞食了神樹之果成為第一個擁有查克拉的人類,並藉此以一己之力平息了世間戰亂而被稱為「卯之女神」。人類和平終於在大筒木輝夜的威權統治之下得以實現,然而隨著力量的膨脹這位「卯之女神」終於迷失在欲望之下墮入魔道,其統治也開始變得專橫酷凜。
  • 你了解這五種幹細胞嗎?
    開始了解幹細胞時,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幹細胞有什麼類型?」目前,在實際應用中,幹細胞按照其分化潛能進行分類,可以被劃分為5種幹細胞。這5種幹細胞分別是:1、全能幹細胞這類幹細胞是現存的最強大的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