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老年農民工,我在工地上「守夜」

2020-12-16 愚伯的自留地

文:蔡敦傑

圖:來自網絡

我今年70歲了

從農村來到城市

我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在老鄉的介紹下

我去工地上做了一名守夜者

城市很繁華

但與我無關

我的生活像夜鷹一樣,

天黑了,

工人們開始休息,

我則開始了勞作。

一隻手電筒,

是我黑暗中的眼睛,

腳手架支起的彩條布下,

就是我們的窩。

刀風箭雨,放哨不停,

嚴冬酷暑,巡邏不歇。

一聲問候,

我感激不盡,

一句叮嚀,

我暖透心窩!

因為我遠離家鄉、遠離親人,

異鄉的夜晚最寂寞。

我是工地上的守夜者,

我過著候鳥般的生活。

工程竣工了,

我最後撤離,

新工地尚未開工,

我又搭起新窩。

憑能力掙錢,

憑良心幹活。

看護好工地上的每一件東西,

保證分毫不少,

是我的職責。

每一塊廢鐵上都烙有老闆的心印

每一顆螺絲釘上都繫著我的人格。

我雖然是打工族中的最底層,

但是——

我的人格不容玷汙,

尊嚴不能泯滅

我是工地上的守夜者,

我象勞燕一樣奔波。

勞燕打食,為了餵養乳燕;

我幹這行,為了家庭生活。

餵養乳燕,到乳燕展翅為止;

我操勞,直到生命終結。

歲月催白了頭上的黑髮,

風雨雕刻出臉上的溝壑。

我年老了、老了!

再不能幹那些掙錢多的活。

可是——

為了兒女、為了子孫,

也為了自己的晚年,

我還得去當夜鷹、做候鳥、學勞燕,

去為建築工地守夜,

拿最低的工資,

幹別人最看不起的活。

相關焦點

  • 工地一天600塊還缺人,農民工為啥每年只剩兩三萬,有4點原因
    導語:工地一天600塊還缺人,農民工為啥每年只剩兩三萬,有4點原因。近日,我村裡就有幾位村民,他們去了雄安一些建築工地。據他們說目前那裡建築工地是四面開花,大量需要農民工,在那裡的工資每天基本上都在600元以上,即便是這麼高的日薪工資,多個工地上依然還很缺人,原因就是工程太緊張,需要沒日沒夜的趕工期,工地太苦太累了,即便是工資很誘人,但是很多人不願意幹,因此也就難招人。
  • 美術研究|農民工題材《工地晨曲》系列繪畫創作談!
    近二十年來,農民工成為現實主義創作關注的熱點,基於我個人的情感選擇,我的水彩創作也圍繞農民工題材展開。生活閱歷、情感指向及藝術觀念都會影響到農民工題材的表現,在寫實水彩中如何以情感與意蘊提升寫實的品格,近幾年我通過創作《工地晨曲》系列作品做了一點點個人的探索。
  • 湖南長沙半年多的農民工生涯,讓我有感之農民工的偉大
    此時,我也站在人生的又一個十字路口,惶惶不可終日,在行業的決擇上陷入了徘徊。聽人說:「進入南方小鎮的人都要檢查、隔離」,很多去南方小鎮打工的都得返鄉,於是我也放棄了去南方小鎮繼續謀生的希望。因為日子得照舊,生活得繼續。
  • 廣東河源一工地高樓腳手架坍塌8位農民工墜落死亡,怎麼回事?
    現在沒有好的老闆了,十個老闆就有十一個老闆的心是黑的,就拿信豐縣愽大名城的工地(火車站路口紅綠燈旁邊的工地)質檢、安監局不允許澆混凝土,可是老闆就按排農民工晚上澆樓板,這時安監局的人下班後再澆,希望有關部門嚴查。
  • 為什麼日薪300,工地還是招不到人?老包工頭3招搞定農民工
    包工頭:200塊/天,來我工地幹活?工人:瞧不起誰呢,你去找大學生吧。最近朋友的工地趕進度,讓我幫忙搞幾個人過來,預算日薪200/人,我直言,日薪200請農民工就算了吧,最多給你請幾個大學生,這種急招,我日薪300都招不到人。
  • 農行武漢五金城支行暴雨天赴工地為農民工開卡
    7月7日,武漢市全城拉響暴雨紅色預警,農行武漢五金城支行黨員服務團隊不顧瓢潑大雨,乘風破浪,前往東西湖某建築工地為農民工上門開卡,贏得建築方及農民工人的讚許和感謝。據悉,該建築工地為農行武漢五金城支行前期已預約上門服務客戶,但因工地爭分奪秒搶抓工程進度,無法協調合適時間,直至7月6日該工地負責人主動聯繫五金城支行,提出近日因暴雨工地已停工可上門開卡服務需求。經過對客戶實際困難及轄屬網點防汛形勢的充分評估後,五金城支行決定次日即為客戶提供上門服務。
  • 女子跳河輕生順水漂 倆農民工下水追30米將其救上岸
    昨日上午,辛小明(左)和魏玉民在工地上幹著手頭的活。他們說幫這點忙沒啥 本報記者 張喆 攝   一名老年婦女投河輕生隨水流漂向下遊,一位好心人在昆明路附近看到這一幕後,一直沿著河道跟到阿房一路附近,最終兩名農民工下水將她救上岸。
  • 中老年農民工如何擺脫數字鴻溝窘境?
    而還有一個群體——中老年農民工也是容易被數位化忽略的群體,相比之下,文化水平普遍低、學習能力較弱的他們則需要更多網絡素養的普及和培訓。一部不到2000元的國產智慧型手機,每月58元10GB流量套餐;刷趣頭條不為看資訊只為賺話費,不在手機上瀏覽農民工相關政策及招工信息;不會用手機乘地鐵、網上掛號、買車票、生成健康碼……在瀋陽市瀋北新區一家建築工地,這些是黃建國等13名40歲以上農民工數位化生活的「標配」。
  • 給孫女買棉衣的農民工大叔:長沙是一座充滿善意的城市,我也願意用...
    農民工想為孫女買件棉服這是顧成蛟來長沙打工的第11年,這幾年奔波在不同的工地,是他生活的常態。工作匆忙,他極少有時間光顧都市裡的商場,「最多在工地附近轉轉。」12月11日,顧成蛟剛下工,在工地附近的一個快餐店吃完午飯,他散步時發現路邊一間新開的小店,門口就掛著一件紅棉衣。「紅彤彤的,很打眼。」顧成蛟有個三歲的孫女,每次回家給孫女買份禮物,是他的習慣。還有一個月,顧成蛟就要返鄉了,他忍不住走進店裡看看。童裝店店主叫周瑾,這一天她的店還沒有正式開業,她正忙著上貨。看到顧客來了,她迎了上去。
  • 32歲的山東大姐,鬧市工地賣水餃成網紅,農民工:花8塊錢就管飽
    32歲的山東大姐,鬧市工地賣水餃成網紅,農民工:8塊錢吃到飽!吃水餃在北方人眼裡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小時候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包餃子,媽媽包的餃子,就是最親切的家的味道,是什麼饕餮盛宴都沒法比的。離家越遠,在外越久,就越想念老媽包的餃子。
  • 農民工好心幫女司機推車,女司機一個舉動,農民工感動不已
    農民工好心幫女司機推車,女司機一個舉動,農民工感動不已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城市建設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問題。一座城市的建設當然也離不開建築工地的組成,建築工地也算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出門在外,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事,可能憑一己之力難以完成。
  • 東莞圖書館留言農民工回漢工作:希望有圖書館用我,讓我價值更大
    吳:這不是一個突然的決定,只能說離開提前了,我如果不在今年10月離開,也會在過年前離開。 進入物業公司後不久,7月初,我的一些朋友和網友都在說我選擇職業時錯了,我的位置並不應該在物業公司,而應該在圖書館。物業公司並不能體現我的價值,就像我問你「我的價值在哪裡」。
  • 農民工找活平臺上的一句話,戳中了千萬建築工人的心!
    農民工是個龐大的群體,尤其是建築工人一族,建築工友群體收入越來越高,但背後也有很多的辛酸。近期小編在一個農民工找活平臺上看到有工友表示自己「只搞突擊」,沒想到引發了眾多建築工友的共鳴,紛紛表示贊同。為啥工人現在不想有長期收入,而是只想搞突擊了呢?
  • 工地上為什麼留不住工人?
    不是貶低誰抬高誰,現在建築工地上的工資標準比前幾年更高了,可是輕易招不來工人了,甚至部分地區的工地會鬧「工荒」為啥鬧工荒其實不是突如其來的,上一輩的農民工工人都年紀大漸漸退出這個市場了,而年輕人有的不再願意吃工地上的這份苦;另外呢當下就業渠道是越來越豐富了,很多年輕人更願意選擇其他行業,同樣掙錢,可能相對來說不用付出太多的苦力。
  • 工地故事:高溫補貼爭執不下,鬆動石板使包工頭和農民工妥協了
    近年來,建築工地承包的包工頭成為了賺錢的職業,一些農村精明能幹的年輕人跨手包,開豪車,遊走在各大建築工地之間,承攬工程,然後招攬工人,施工後,包工頭只動動嘴,就可以賺到大把大把的錢。山西的包工頭小田就是其中一個,為了多掙錢,小田包了很多工地,也找了村莊十裡八村的工人給他幹活。
  • 24歲外國美女米哈娜, 嫁45歲中國農民工, 婚後住工地稱, 很幸福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在朋友的介紹下,米哈娜到了一個工地上幫廚,雖然不懂中文,但幹活利索,她很快就適用了忙忙碌碌的工地生活,半年後,米哈娜已經可以跟人用漢語正常交流了,不過她比較靦腆,基本上很少說話。
  • 東莞圖書館留言農民工離職回武漢:應在需要我的圖書館裡上班
    談辭職:沒有把我放在正確的位置上記:既然工友們友善,工作地離圖書館又近,為什麼會突然作出離開公司的決定?吳:這不是一個突然的決定,只能說離開提前了,我如果不在今年10月離開,也會在過年前離開。吳桂春在工地工作。談躲避媒體:我害怕他人誤會東莞這座城市記:回來後,網絡上還有很多人都很關心你目前的工作,但聯繫你很難。
  • 24歲外國美女米哈娜,嫁45歲四川農民工,結婚後住工地稱:很幸福
    在上世紀,跨國婚姻還是很稀奇的事,在人們的認知裡,跨國婚姻是上流社會有錢人或者留學生才會發生的事,但是今天,來華的外籍人員數量增多,很多被中國文化深深吸引,索性留在中國成家立業。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到中國發展的外國美女,最後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大二十幾歲的農民工。這位外國美女的名字叫做米哈娜,她來自哈薩克斯坦。
  • 農民工幹什麼能賺錢?有這麼一個不起眼的行業,卻是悶聲發財的道
    幹什麼能賺錢或怎樣才能賺到錢成為人們煩惱的事,對於不少農民工來說也不例外,每年背井離鄉為的都是多賺點錢,為家人過上好一點的日子。不少農民工常常在一起討論多的是幹什麼能賺錢呢?其實有些農民工幹這樣一個行業,卻在悶聲發大財呢,你們信嗎?過去不少人都說幹工地的農民工月入過萬,其實那都是極少數的部分,大部分還沒有達到那個水平。
  • 國務院從法律上定義「農民工」,「農民工」的工資有了保障
    要知道農民工大都文化程度不高,打工的時候基本上沒有籤訂過啥合同之類的文件,證據上欠缺一些,再加上打官司農民工也沒錢請律師呀,打官司還要經歷好長時間,農民工等不及呀。法律上定義了「農民工」的概念其實,政府一直致力於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情,這不,2019年12月30日國務院就頒布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一次以法規的形式來保障農民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