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是蘇軾的門生之一,最後卻成了婉約派的鼻祖

2020-12-26 劉方波78

秦觀是蘇門四學士中的一個,換一句話來說,就是蘇軾的優秀的一個門生。此外,他還被人稱之為秦少遊,蘇州遊歷的時候,認識了那個時候在那裡做官的蘇坡,兩個人的簡單交談後,蘇軾就被面前的年輕人有了好印象,並且在之後是讓秦觀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雖然說已經是蘇東坡的門生,不過在但作詞風格這方面,和老師是有非常大的區別。

我們都知道,蘇東坡是豪放派的詞人的第一人,而秦觀呢,成為了婉約派的鼻祖,還被人們稱為是宋朝的婉約詞宗中的一個

看到這裡,相信一些人心裡就會好奇了,作為蘇東坡的門生,為什麼最後秦觀卻成為了一個婉約派的詞人呢?

與人生經歷息息相關

仕途上,秦觀是走得非常不順利,就像是自己的老師蘇軾一般。

其實在剛開始創力詩詞的時候,因為是比較年輕,身上充滿著各種憧憬。雖然說在仕途上依舊是沒有很好的發展,不過在他的心理上是沒有太大的影響。在他的詩詞上仍舊是可以感受到灑脫,雖然說有一些時候可能是帶著幾分憂愁,不過整體來說是還是對未來抱有很大的希望。

隨著年紀的增加,而在朝廷上,因為新舊勢力的掙奪,自己和蘇軾是站起一起的。而且那個時候,因為他和青樓女子走得比較近一些,所以是有一些把柄握在了對方手裡。所以是遭受了非常多的打擊,特別是在之後被貶,他得心態是有了很大的變化。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年紀已經很大了,根本就沒有剩下多少的時間,就算之後是可以被得到重用,也貢獻不了自己多少的力量。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詩詞的風格上是有非常大的改變,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字裡行間的悲愁。

人生中所經歷的起起伏伏,讓他明白了人生奮鬥的意義,在這樣的逆境下逆不斷提高自己的鬥志,感性能力是有了提升,在如此多人生中感慨下,寫成了許多悲悽婉轉的詩詞,漸漸的成為了婉約派的第一人

突破傳統,不一樣的寫詞風格

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的是,秦觀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作家,不僅僅在詞上是有很大的成就,在文學作品方面上,也是有很大的貢獻。在這一生中,他所寫的詩其實是要比詞多很多。不過要真正評價一個作者的偉大,不是從作品的數量,而是看其文學的貢獻有多大。

這一點可以從他的作品當中進行分析。一些作品中是可以看出政治理想到底是什麼,另外作品中表現出了遠大抱負值得一說的是,更多的作品中是他對於人世的看法,未來生活的憧憬,對愛情的嚮往。

整體來說,了解這些作品後,感覺他可能是一個才子,卻又發覺可能浪蕩才子更加適合他,當然也是一個志在千裡的人。

極具浪漫的愛情觀

《鵲橋仙·纖雲弄巧》就是秦觀創作出來的,從題目上就可以看得出來是一首愛情的詞。在詞的前半部分,告訴大家的是,牛郎織女如何相逢,接著又寫了,兩個人纏纏綿綿互送衷腸的畫面,最後,依依不捨地離開對方。

這一首詞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聽到這個後,相信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溫柔和美。不僅僅是這一句,在其他的一字一句中,似乎都是精緻柔和。可以說是可以看出他出色的作詞能力。

並且這裡的愛情觀是和之前其他人所呈現出來的不一樣。不是只有男女之間的思念,而且合適的時候表現出思念。一方面是把自己浪漫情感情寫出來了,從詞中的文字之間感受到他所思所想。

在詞中所出現的畫面,似乎不是真實存在的,一定程度上代表作者的想像,讓讀的人沉浸在這其中難以自拔。一字一句之間,能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對愛情的表白,還有對以往花花公子生活的反省。

因為他充滿挫折的人生境遇,讓人們覺得,這是對神話傳說的一種讚揚,當然也是對庸俗世界的一種否定。

秦觀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詞人,在他的身上是充滿著才華,所創作出來的詞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歡。雖然說一些是關於愛情的,但是真的只是簡簡單單的愛情嗎?其實在人生遭遇了如此多挫折,這又何不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慰。

結語:

屏幕前多的你們,對於秦觀是有著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北宋婉約派一代詞宗、蘇門四學士之一:秦觀詩詞精選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人,稱「蘇門四學士」,別號邗溝居士、淮海居士,世稱淮海先生。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代表作品:《鵲橋仙》《滿庭芳》。張炎《詞源》說:「秦少遊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
  • 秦觀這首詞,絕美如畫,是宋詞中的壓卷之作,就連蘇軾都讚嘆不已
    秦觀,字少遊,是宋詞婉約派的一代詞宗,不僅在宋朝是絕對的一線大家,而且直至現在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詞人。由於秦觀的一生仕途坎坷,所寫之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很多作品不僅生動有趣而且往往僅用短短幾句就能勾勒出唯美的畫卷,其中蘊含著很多美妙絕倫的想像。作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他的特長是詩賦策論,在詞的創作方面更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 秦觀填了首詞,誇王朝雲美麗,順帶調侃蘇軾,盡顯高妙技法
    蘇軾是北宋的大文豪,歐陽修隱退之後,他後來居上,成為當時文壇執牛耳者,盛名之下,蘇軾身後也追隨著一大批推崇他的門生後進以及粉絲。在這些人當中,蘇軾最為看重的有四個人,他們分別是黃庭堅、晁補之、秦觀、張耒。 事實證明,蘇軾的眼光非常不錯,之後他們四人,都有在文壇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 溫庭筠為什麼為花間詞派之祖,花間派、婉約派、豪放派之間關係?
    古代詩詞學流派之一。而宋詞實際也奉溫庭筠為鼻祖,但是宋詞卻發展壯大,並脫離了溫庭筠的局限,發展拓展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張先、晏殊、晏幾道、歐陽修、秦觀、賀鑄、周邦彥、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時期的溫庭筠和李煜)。
  • 秦觀在旅館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最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三絕碑」所謂「三絕」即秦觀的作詞、蘇東坡的跋、米芾的書法。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
  • 秦觀沉迷於寫有色詩詞,老師看不下去送他一首詩,成為經典
    詩詞背後/文說到宋朝文人秦觀,我們可能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詩詞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比如說他寫的「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他的詩詞有人認為是婉約派的集大成者,有人說是豔詞俗曲。他的人生既坎坷又幸運,他的一生有哪些傳奇的故事與詩詞,接下來,就走進他的世界吧!
  • 秦觀在旅館隨手寫下一首詞,不想師傅蘇軾愛不釋手,還寫在扇子上
    蘇軾對秦觀都是非常喜歡的,秦觀的一首詞,蘇軾曾將它寫在扇子上。這首詞就是秦觀被貶郴州時,寫下的名作《踏莎行·郴州旅舍》。這首詩悽苦哀怨,就是秦觀被貶於郴州時所作。秦觀先是被貶為杭州通判,又貶處州,後來,又遷徙到湖南的郴州,最後,又被貶到雷州。這一次貶謫,對秦觀影響很大,他被削去了所有的官爵、俸祿,心中的悲苦悽涼可想而知。上片寫景。
  • 光芒耀眼的詞,似曾相識的名字:秦觀與風花雪月
    導語秦觀,這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好像是一個詩人的名字,又好像是某個港臺的歌星。其實,他是北宋"蘇門四學士"之一,與李清照同屬於"婉約派"。大家都知道,北宋有一個著名的文人蘇軾,才學與仕途成反比,最遠貶到了海南島。
  • 放慢腳步,親近自然,感受秦觀筆下的浪漫春色
    秦觀其人秦觀,個人標籤「蘇門四學士」,工詞,人稱「婉約正宗」。黃、秦、晁、張四學士中詞名最響,成就也最高。儘管跟蘇軾有師徒關係,詞風並不受蘇軾影響。當時詞壇,實與蘇軾平分婉約、豪放兩分天下,而秦詞更受時人歡迎。畢竟豪放從蘇軾這裡開始,還處在試接受階段,而婉約是自花間就有的正統,已歷時一百多年。且從傳唱角度說,豔俗小調更有優勢。而秦詞之韻,往往能掩蓋題材類同的短處。不時能寫出新的情致,頗有創新。這使得秦觀詞在眾多婉約大家中獨擅勝場。但秦觀的才華不止於詞。
  • 秦觀一首《春日》詩讓人怦然心動,詩作背後的猜想也很有趣
    秦觀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很多人都對他的詞作讚嘆不已。與其他蘇門學士學蘇軾詞風不同,秦觀的詞作風格自成一家,並且有很多作品讓蘇軾都極為讚賞,甚至將其詞句題在自己的摺扇之上。秦觀突然離世讓蘇軾悲痛難抑,說出「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這樣的悽涼話語,可見其在蘇軾心中的地位。
  • 北宋大詞人秦觀書法,見過的人不多!
    這闕詞的作者便是北宋大名鼎鼎的婉約詞的詞宗秦觀。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人,別號邗溝居士、淮海居士,世稱淮海先生。「蘇門四學士"之一,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官至太學博士,史館編修。代表作品:《鵲橋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 因為這首詩秦觀沒少被挖苦,單純的人說它很美,卻總有人想得太多
    都說「春雨貴如油」,所以在春光浪漫時節,下起一一場淅淅瀝瀝、綿綿不絕的春雨,不但不令人覺得掃興,還會生出許多詩意來。而瀟瀟灑灑的春雨,飄入了詩壇,也成就一首又一首千古名作。本期這首詩名叫《春日》,寫的是春雨後的情形,作者是北宋詞壇的「情詞小王子」秦觀。秦觀一向以婉約情詞著稱於兩宋文壇,但因為這首詩卻沒少被挖苦。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寫了些什麼:《春日》北宋.秦觀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 兩首南歌子,秦觀調侃恩師,蘇軾卻毫不避諱,文採也果真不凡
    她不僅才貌雙全,而且出淤泥而不染,令蘇軾對她也刮目相看。後來蘇軾的弟子秦觀看出先生對她有意,便賦詞一首,蘇軾反而立刻就不再猶豫。下面介紹兩首南歌子,秦觀調侃恩師,蘇軾卻毫不避諱,文採也果真不凡。南歌子·靄靄迷春態宋代:秦觀靄靄迷春態,溶溶媚曉光。不應容易下巫陽。
  • 宋詞除了豪放派和婉約派,還有什麼分類標準?
    現在一般按風格把宋詞主要分別為兩大流派,即「婉約派」和「豪放派」,宋人本人卻並未如此明分壁壘。婉約、豪放二詞的發源,是因為明代人張綖說過一句話,叫「少遊多婉約,子瞻多豪放」。這種分法並非緣於詞品的內部規律,不過是一種外部特徵的概括,宋詞正好一部分婉約得極至,一部分豪放得刺眼,所以兩派之分算不得高級發明,否則唐詩在這方面也應該有所指示了。豪放或婉約,也從來少見精準的概念解釋,好在僅從稱呼上一般人亦能憑著感覺去把握,結論也八九不離十。蘇軾「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辛棄疾「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 秦觀被貶時寫了一首詩,後兩句更是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在我國歷史的文壇上,蘇軾的才學是眾所周知的,但是還有很多文人墨客雖然並不出名,但是他們的才學也是得到了眾多文學家的認可,只是可惜他們並不被大眾所熟知罷了。就比如秦觀,他曾經在旅館寫了一首詩,而讓蘇軾愛不釋手,最後竟然寫在了扇子上,可見蘇軾對這首詩是極其欣賞的。
  • 李清照為什麼把蘇軾詞批評得一無是處?
    宋詞分為兩大流派,一曰婉約,一曰豪放,李清照達婉約之極致,蘇軾登豪放之巔峰。如果你痴迷於婉約派的細膩含蓄,就不能不傾心於李清照「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哀傷,如果你鍾情於豪放派的慷慨激昂,就不能不沉醉於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
  • 宋詞之爭:「豪放派」與「婉約派」兩大流派徒有其名,名實不符?
    這當然離不開宋詞的兩大流派,兩大流派一個叫做「豪放派」,以蘇軾、黃庭堅、辛棄疾等人著稱。「豪放派」詞跟它字面意思差不多,主要特點就是視野恢弘、不拘一格,表現出詞人的豪情壯志。另一個流派則是來源於「花間詞」的「婉約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溫庭筠、柳永、李清照等人,婉約詞則相對較為含蓄內斂,溫婉動人地抒發兒女私情,離別之恨。
  • 戳中旅客的淚點,溫庭筠就憑一首唐詩,花間派鼻祖怎麼做到的
    提起婉約詞派(花間詞派是其的源頭之一),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宋代的文學家柳永、蘇軾和李清照,然而追蹤溯源,唐代文學家溫庭筠才是婉約詞派的直接源頭,他是花間詞派的鼻祖級的人物。溫庭筠的婉約詞多寫花前月下的閨情綺怨,如「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等。
  • 秦觀1首詞引起詞壇轟動,蘇軾等人爭相應和,卻無人能超越
    宋哲宗紹聖元年,秦觀因為監察御史劉拯讒言「秦觀浮薄小人,影附於軾」,被認定為跟蘇軾一夥,從此開始了他的一再被貶謫的政治生涯,當年便被貶往處州,監酒稅。次年春天,秦觀「遊府治南園」,寫下一首悲涼傷感的懷舊詞。宋·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